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8-11 08:01赵桂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围术根治术外科

赵桂娇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山东平原 253100)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生率不断上升,好发于胃小弯、胃大弯、胃窦等部位,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1]。随着近年来国内居民健康观念的改变,胃癌早期检出率不断上升,对于早期胃癌患者,临床多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具有创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2]。但腹腔镜手术仍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且因疾病、禁食水等因素影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常规围术期干预模式对患者的心理重视程度不足,且将治疗疾病放于干预的核心,忽略了患者的康复需求[3]。加速康复外科自丹麦医师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各科均制定了有关加速康复干预的专家共识,且近年来研究指出,通过围术期优化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4-5]。基于此,该研究选择2021 年1—12 月该院收治的80 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0 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胃癌诊断标准;(2)符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指征;(3)术前未进行放化疗;(4)对该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无法建立气腹;(3)既往腹部手术史;(4)存在远端转移;(5)存在胃肠功能障碍或消化道出血;(6)存在严重营养不良、贫血等;(7)依从性差。该研究已申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6~78(57.60±6.19)岁;体质量指数19.3~38.6(23.15±2.18)kg/m2;临床分期:I 期14 例,II 期26 例。观察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4~79(57.21±6.25)岁;体质量指数19.4~38.9(23.20±2.24)kg/m2;临床分期:I 期15 例,II 期2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干预。(1)口头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术前12 h 禁食,6 h 禁水,术前1 d 晚上口服导泄剂或进行机械灌肠。(2)术前30 min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手术时间大于3 h,术中追加1 次,术后使用抗生素至第3 天。(3)术后常规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4)结合患者耐受能力、意愿嘱咐其下床活动。(5)术后3 d 开始进食;(6)常规使用鼻胃管;(7)术后不进行限制性输液,每日补液2 000~2 500 mL。

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内容包括:(1)术前开展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通过PPT、动画介绍疾病知识,解答患者疑惑,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向患者介绍医师、护理人员等的专业性,讲解既往成功治愈案例,叮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与鼓励,并邀请病友分项经验及生活。(2)术前准备。术前6 h 禁固体食物,2 h 禁水,且术前3 h 口服5%葡萄糖盐水400 mL。术前30 min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需灌肠及口服导泄剂。提前清点手术器械、设备,并观看术者既往视频,了解术者习惯,做好手术准备。(3)术中干预。辅助麻醉师操作,建立静脉通路,辅助患者取八字分腿位,夹角小于60°,头高脚低位。严格控制输液量,要求在2 000 mL以下,术中手术室温度24~28℃,湿度55%~65%,并使用保温毯进行体温维护,输入液体及冲洗液体均恒温水浴加热至37℃后使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及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向医师、麻醉师汇报。术毕前30 min 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 超前镇痛。(4)术后干预。术后配合多模式镇痛,采用音乐、电视、图书等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并留置自控镇痛泵,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按压使用,避免或减少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患者清醒后6 h,可予以少量温水,如无不适,术后12~24 h 可经口分3~5 次进流食100 mL,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过渡至流食、半流食、普食。术后每日液体限制在2 000 mL 内。在患者麻醉清醒后18 h,血压平稳时,辅助其取半坐卧位,辅助患者翻身,每2 h 更换体位1 次。术后36 h 搀扶患者下床站立、床旁行走,每次15~25 min,每日2 次。术后48 h 可在走廊短距离行走锻炼,开始每次10 min,每日2 次,后逐渐增加次数以及活动时间。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疲惫、腹泻、腹痛等症状发生,如发生需减少活动或停止。

两组均干预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康复指标。从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开始计时,比较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心理应激。于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出院前1 d)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SAS、SDS 评分均有20 个条目,分值0~80 分,分值越高则心理应激反应越严重。(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住院期间低体温、腹胀、感染、压疮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2.2 两组心理应激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早中期胃癌的首选术式,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手术结局。目前,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与了解,胃癌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明显,其对围术期干预工作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6-7]。但常规干预措施多以疾病发展为干预重心,忽略了患者术后的康复需求以及心理需求,患者康复进程长,且心理应激反应明显。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经多年实践与推广,已被临床认可,且临床经验证实,围术期采取诸如宣教、胃肠道准备、镇痛管理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8]。

加速康复外科干预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能纠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使其重构心理平衡,减轻心理应激;缩短禁食水时间,并术前口服葡萄糖盐水,不常规进行肠道准备,能减轻患者因饥饿等产生的不适感,提高其手术耐受能力[9-10]。提前做好器械准备,能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并提高术中配合质量。术中辅助麻醉师操作,能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应激反应[11]。做好保温管理,能降低低体温发生风险,防止低体温下感染、出血等风险的增加,也有利于维持体征的稳定。术中、术后限制液体输入,避免加重心血管负担,破坏凝血机制,可降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及感染等风险。早期预防性镇痛配合后续多模式镇痛,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12]。早期恢复饮食,能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并使其通过正常生理途径摄入营养,改善患者身体状态,并减轻其不适感。通过早期下床活动,亦有利于刺激胃肠蠕动,预防肠粘连、压疮等症状,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状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后,患者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能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观察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则提示该方案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则证实该方案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干预能加快其术后康复进程,减轻心理应激反应,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根治术外科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价值体会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