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战略管理的SWOT—AHP分析

2022-08-11 02:52姚文娟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场馆冰雪京津冀

姚文娟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冰雪运动逐渐成为我国大力提倡和发展的全民体育运动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明确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要通过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冰雪产业结构、拓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等方式加快发展冰雪产业。”《意见》的颁布一方面表明了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冬奥会这一良好契机,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作为举办城市,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是因为冬奥会筹备期间,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冰雪场馆与冰雪基础设施,游客至此会产生各种冰雪旅游消费,有效推动了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规模和产值的快速增长。然而,在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实则暗潮涌动。整体来看,京张冰雪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冰雪运动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相比,其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足,由此导致其市场竞争能力有限;局部而言,京津冀三地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由此导致京津冀地区出现产业发展不均衡,协同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如何借助冬奥会这一重大机遇,探寻未来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战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运用SWOT分析法对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外部挑战进行分析,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探究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战略类型,以期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近年来大众冰雪运动逐步升温,使我国冰雪产业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作为冬奥会最大受益地区的京津冀地区,更应该充分认识快速发展冰雪产业的重大机遇。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且被广泛运用的战略分析方法,结合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挑战四个维度对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进行分析,有利于全面剖析当前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实现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1 内部优势

1.1.1 完善的冰雪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总目标,我国在不断加快规划和建设冰雪场地基础设施。就冰场数量而言,截止到2018年4月15日,我国共有冰场481块,其中京津冀地区现有冰场占全国总数的23.7%,室内冰场占总数的35.8%。此外,我国滑雪场数量已经超过全球的1/3。在配套设施方面,架空索道数量达到250条,造雪机数量达到7410台,压雪车共有541辆,皆创我国新高,京津冀地区对冰雪项目所需要具备的场地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跟进,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举办地,京津冀地区的冰雪基础设施建设占比在全国都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拥有较为完善的冰雪场馆、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除现有冰雪场地外,京津冀地区以冬奥会为契机,建设了一批能承办高水平、综合性国际冰雪赛事的场馆。据统计,2022年冬奥会预计使用25个场馆,分别分布在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其中北京赛区包含5个竞赛场馆和7个非竞赛场馆,延庆赛区包含2个竞赛场馆和3个非竞赛场馆,张家口赛区包含5个竞赛场馆和3个非竞赛场馆。具体赛区的比赛项目及场馆分布如表1。

表1 三个赛区的比赛项目及场馆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的场馆资源十分丰富。就北京赛区而言,其将承担冬奥会所有冰上项目的比赛,共使用12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11个为2008年奥运遗产,其中9个是直接使用。在场馆设计方面,延庆赛区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将是国内最高等级的高山滑雪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采用世界顶尖的赛道设计,全长1.9公里,垂直落差127米,设置16个弯道,最高设计时速134.4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条也是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由此可见,政府为了冬奥会的顺利举办也在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新建场馆以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场馆等基础设施给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1.2 资本汇聚,经济实力雄厚

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发布的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显示,在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5亿元,其中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0319.98亿元,天津市的生产总值为18809.64亿元,河北省的生产总值为36010.27亿元,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9.5%。事实上,一个地区的GDP越高,表明其生产发展速度越快,经济形势也越好。因此,从GDP的数据来看,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形势也比较乐观。此外,在冬奥会筹备期间各方资金汇聚于此,投资额集中于冰雪产业,优越的经济环境为该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

1.1.3 高层次人才聚集,科技创新能力强

人才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高技术人才。京津冀三个地区是全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许多著名学府坐落于此,使得该地区成为了全国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地。截止到2019年北京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2所,天津市33所,河北省60所,众多普通高等院校聚集可以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就北京而言,其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优势,集聚各类体育技术研发企业,支持开展研发科技含量高的体育装备类产品,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在体育产业领域的应用,不管是在冰雪装备上还是冰雪场馆设计上,都融入了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2 内部劣势

1.2.1 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协同发展能力弱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是我国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京津冀地区要协同发展,根据天津市在2014年7月发布的《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年)》,主要从提高先进制造研发水平、构筑交通网络、改革开放、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五个方面开展,标志着未来5年天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了明确的“路线图”;2015年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指导意见》,围绕产业对接、环境治理、交通一体化等六大任务,结合区域特色,提供精准服务。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自觉把法院工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大局中统筹谋划、协调推进;2018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旨在进一步探讨交流京津冀三地在政策协同、产业协作、创新协力。虽然这一系列有利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政策和论坛,对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和理论指导,然而,经过区域协同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进,之前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河北省有赶超之势,而天津市的经济发展相较于北京市和河北省而言却较为缓慢。除了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外,京津冀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及结构也不均衡。由此可见,当前京津冀地区区域间发展并不均衡,导致其协同发展能力较弱,对于目前想要打造京津冀区域体育产业生态圈还有一定的差距。

1.2.2 冰雪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少

任何产业发展,都不是单独进行的,都需要与相关产业相互支撑,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结合冰雪产业的特点来看,其关联性很强,建立包括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性服务行业在内的冰雪产业集群,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共谋利益,对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大有裨益。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冰雪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成就较为突出,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发展的效应明显,主要表现在北京市冰雪场馆建设数量明显增加、连续举办的国际冰雪赛事和国内冰雪赛事促进冰雪旅游发展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冰雪旅游融合效应显著。但是,目前京津冀冰雪产业与文化、科技、保险、健康等多个业态缺乏融合发展,使得京津冀冰雪产业发展结构相对单一,缺乏生机与活力。

1.2.3 缺乏特色冰雪项目,同质化问题突出

在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总目标的提出,京津冀地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陆续兴起了诸如“冰雪特色小镇”“冰雪世界”等吸引人眼球的冰雪项目。但是,在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实则暗潮涌动。在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参与冰雪运动的总人次,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存在急功近利、盲目开发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不结合本地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资源等优势,而是一味的复制其他地区的“冰灯雪景”,导致该地区出现了缺乏特色冰雪项目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健康发展。

1.3 外部机会

1.3.1 2022年冬奥会的良好契机

2019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一方面,要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建立了一批产业规模较大的冰雪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产业,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冰雪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意见》旨在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目标,京津冀要抓住此次冬奥会契机,争取在2020年初步形成京津冀区域体育产业生态圈,初步建立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

1.3.2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大众需求不断增加

在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下,冰雪产业逐渐形成了政府支持、社会响应、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好局面。然而,一些冰雪运动大项仅在运动装备上的开销都非常巨大,而冬奥会上的一些不为人熟知的运动项目,如有舵雪橇、无舵雪橇等,在运动装备的花销上更加昂贵,导致在参与冰雪运动的过程中,大众会受到冰雪装备、场地等消费水平的限制。事实上,收入水平仍是影响区际内体育消费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年末各省常住人口数据显示,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个地区的常住总人口超过1.1亿,表明该地区拥有巨大的潜在冰雪消费群体。此外,关于全国各省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工资水平的情况调查中,京津冀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工资水平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说明该地区的居民具有一定的消费实力且消费水平较高。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统计的2009~2018年我国总滑雪人次情况的数据显示,2009~2018年我国总滑雪人次不断增长,2018年我国总滑雪人次增长至2113万人次,同比2017年的1750万足足增长了14.40%,滑雪总人次的提升从侧面也反映出大众对冰雪项目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简言之,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京津冀地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大幅提高,具备了快速发展体育消费的基础。

1.3.3 政府对冰雪产业的政策扶持

政策利好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是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机会。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先后出台并颁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旨在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提供政策支持。从地方来看,为支持冰雪产业发展,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河北省发改委等六部门制定了《支持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旨在从投资层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随后,石家庄市、邢台市、廊坊市等市级单位积极响应并发布相应的《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天津市体育局、天津市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天津市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可以看出,国务院等部门为全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政策统领作用,随后京津冀各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执行政策的相应条款,事实上,政策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京津冀地区在发展冰雪产业的过程中,应当三区协同、内外联动,利用政策这一外部机会实现京津冀内部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4 外部挑战

1.4.1 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

据统计,国际上冰雪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北美、日本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管理经验非常丰富。我国冰雪产业主要呈现出了参与率较低、增长空间大等特点,冰雪产业起步晚使得国内冰雪产业缺乏相应的冰雪管理人才,在管理经验上较为欠缺,京津冀地区作为冰雪产业发展圈之一,同样也不例外。因此,京津冀冰雪产业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会面对缺乏管理经验等问题。

1.4.2 消费成本较高,一次性体验居多

京津冀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其消费成本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存在略高的情况,较高的消费成本会降低消费者粘性,丧失一大批潜在客户。

目前,部分消费者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的原因是为了体验一次冰雪项目,抱着“体验式滑雪”的心态。但是由于冰雪项目的消费成本较高,包括对运动服装以及运动装备上的选择与购买,都存在一定的花销,对于收入一般的人来讲不会经常性参与,消费成本过高会减少消费者的粘性。

1.4.3 冬奥场馆赛后规划与利用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此前多届奥运会均有失败经历。京津冀地区以冬奥会为契机,将会建设一批能承办高水平、综合性国际冰雪赛事的场馆,该地区同样也面临着场馆赛后利用的问题。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见表2。

表2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2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SWOT—AHP分析

2.1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层次结构

在对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和外部因素(外部机会和外部挑战)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共提取到了12个指标。其中,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是层次结构模型的目标层,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因素为准则层,四个因素下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冬奥会良好契机、冬奥场馆赛后规划与利用等衡量指标为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的指标层,它们通过内、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组合形成对应的方案层。据此,利用yaahp V12.5软件建立了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1)。

图1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的层次分析结构图

2.1.1 构建判断矩阵及其权重确定

通过建立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的层次结构模型,进而生成专家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访谈法,邀请9名该领域专家对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SWOT因素两两重要性比较打分(1~9标度),从而构建SWOT组和S、W、O、T组判断矩阵,并最终利用群决策面板进行计算,得到以下判断矩阵(见表3-表7)。

表3 SWOT组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4 优势组(S)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5 劣势组(W)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6 机会组(O)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7 挑战组(T)判断矩阵及权重

2.1.2 各层因素一致性检验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的层次结构模型的一致性检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1)

(2)计算一致性指标:

CI=(λ-n)/(n-1)

(2)

CR=CI/RI

(3)

(3)判断该模型是否通过一致性检验。若<01,则证明通过一致性检验,反之未通过,需要进行取值调整,直至结果有限。从上述步骤操作的具体结果(表8)可以看出,所有的CR值均小于0.1,因此所有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8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

2.1.3 各层指标权重排序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的支持下,使其在发展冰雪产业的过程中占有非常有利的优势,尤其是资本汇聚,经济实力雄厚和2022年冬奥会的良好契机是当前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内部劣势和外部挑战的消极影响,例如: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协同发展能力弱会影响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会影响京津冀地区未来冰雪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甚至导致产业发展的停滞不前。

2.2 战略选择与定位

根据权重表(表9)中的总权重可知,优势中影响因素最大的是资本汇聚、经济实力雄厚(S);劣势中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协同发展能力弱(W);机会中影响因素最大的是2022年冬奥会的良好契机(O),挑战中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T)。利用四象限分析法构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四边形如图2所示。

表9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指标权重表

图2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战略四边形

通过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战略四边形计算出每个象限中的三角形面积,得出象限中的三角形面积分别为:SOO的面积0.2956、SOT的面积0.2438、WOO的面积0.1119、WOT的面积0.0601,据此得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是SO>ST>WO>WT。因此,当前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的最优选择是开拓型战略、兼并实施抗争型战略、争取型战略和保守型战略,通过多策略组合有效提升产业发展。

3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战略

在上文对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全面、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造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策略矩阵(见表10)。

表10 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3.1 资源统筹:立足资本优势,打造三地资源共享平台

京津冀地区因其自身具备的区位条件、经济核心区等优势,各类资源汇聚于此,应把握资本优势以提升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发展的动力。京津冀三地应当立足资本优势,构建京津冀三地的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成立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联盟,定期为京津冀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联合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增强资源间的支配与协同能力,打造“京津冀冰雪大数据”线上共享平台,努力实现产业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运营体系一体化、产业营销服务一体化在内的包含上、中、下游的冰雪产业链,逐渐形成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集聚,有效提升京津冀冰雪产业发展的平台建设。

3.2 产业升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人才是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动力机制,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加快建设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多层次的体育旅游教育培训体系。一方面,在京津冀部分高校开设相应的冰雪专业,投入一定的资金提升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化、创新型、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冰雪运动发展历史悠久,拥有较为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入国内外顶级运营商,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努力培育符合冰雪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3.3 供需匹配:打造特色冰雪项目,提升参与者体验感

京津冀三个地区应当结合当地不同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就延庆赛区而言,其具备较为完善且丰富的基础设施,应当侧重于满足体验式、学习型冰雪健身消费,重点丰富和完善冰上娱乐项目,建设成为“冰雪之城”。而针对张家口赛区而言,应当积极打造以“崇礼国际滑雪节”为主的国际一流赛事举办地以及滑雪旅游度假区,以满足参与冰雪运动的不同群众需求。通过以参与者为主体,精准匹配不同冰雪项目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以此来提升“以一次性体验”为主的游客体验感,增强大众参与冰雪的粘性,早日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总目标。

3.4 政策协同:落实产业政策,构建协同发展保障体系

京津冀三地“抱团”发展是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而政策协同为京津冀地区构建协同发展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政府无论在财力还是政策方面都有企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一系列冰雪产业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中均提到了“协同发展”的发展理念,对于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当在紧密联系、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正确解读国家颁布的各项有关冰雪的政策文件,落实已有的产业政策和指导意见,通过以政策为引领,各省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并落实已有产业政策,为形成三地冰雪产业协同发展局面构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最终实现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2022年冬奥会为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无论是京津冀地区还是我国都应当借助此契机并结合当地发展冰雪产业的优势,加快实现冰雪产业与旅游、健康、科技、文化等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区域间冰雪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力。京津冀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只有依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调整战略定位,多策略组合才有可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场馆冰雪京津冀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小学生场馆学习活动设计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