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2022-08-11 03:36牛春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滨河左岸小学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教研课程体系思政

牛春华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滨河左岸小学

近年来,小学思政课教学成效有了显著提高,但细究教学现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夯实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基础、扩大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建立“大思政”综合交融模式促进教学与科研协同并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整合校内外思政资源

整合学科渗透型思政课程资源,让思政课有温度,把“一枝秀”变成“满园春”。围绕思政课的某个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就与语文课中《春雨的色彩》、音乐课《春天》、美术课《走进春天》完美契合,围绕同一主题将各学科整合成跨学科学习项目,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可开阔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整合主题活动型思政课程资源,让思政课有效度,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利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开放性,把主题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主题活动的良性互动,例如借助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

整合文化浸润型思政课程资源,让思政课有深度,把“纸上谈”变成“世间行”。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遇到的现实困惑。

构建小学“1+X”思政课程体系

“1”指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X”指学校围绕思政教育开发的校本课程。首先,建立思政课程体系开发研究机制。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开发架构多元、多层、严密、立体的思政课程体系。其次,思政课程供给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家访等方式,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需求。最后,努力探索学科融合,关注思政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规划思政教育学科融合一体化方案。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育人环节、各方参与人员和各类育人资源,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

探索“三实践两反思”教研模式

为解决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和教学方法不足的现实问题,学校通过实施思政教师首选制,建立思政名师工作室,组建思政教研团队,推行“三实践两反思”教研模式,为学校思政教育的专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思政教师首选制是在中青年党员、团员教师中选拔任课教师,把好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思政教育人”的理念。“三实践两反思”教研模式的实施流程如下:原行为实践阶段(关注教师已有的思政教学行为)—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思政教学与他人的差距)—新设计实践阶段(关注新理念)—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课例设计与教学现实的差距)—新行为实践阶段(关注学生获得能力并调整行为)。

打造“三生三动三环”课堂模式

“三生三动三环”课堂模式,即采用唤醒激活、建构生成、拓展共享的教学“三环”主流程,形成“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态势,展示具有思政特色的“生长、生活、生成”的课堂景象。课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主阵地。首先,思政课堂是生长的课堂,必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思政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思想变化,这是思政教育教学的出发点、着力点与归宿点。其次,思政课堂是生活的课堂。为了学生当下快乐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幸福生活,思政课堂的教学要注重从内容、形式到环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对接。再次,思政课堂是生成的课堂。它是一种遵循规律、崇尚人本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教学相长、师生共赢的生命互动,是一种自然成长、充满活力的课堂景象。

总之,思政课要知行合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去实践,使教学成果得到深化和升华。

猜你喜欢
教研课程体系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