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如何助力“双减”落地
——《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2022-08-11 03:36策划鲁利瑞王赛闫苗弟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教师

策划 | 鲁利瑞 王赛 闫苗弟

议题一:教育信息化对于“双减”政策具有什么意义?

“双减”要求“减负增效”,学校教育必须高质量发展。信息技术悄然改变着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推进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对于助力“双减”落地意义非凡。

学校层面,首先要清醒认识信息化对于抓好“双减”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其次,制定与学校整体发展相适应的目标。教育信息化涉及软硬件建设、管理监督、教师培训、考核机制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要从全局出发,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确保其井然有序开展。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全面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实行学校、市(县)、省分层负责培训和滚动培训的机制;各地要围绕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模块,制定科学合理、契合实际教学问题的培训方案,切实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根据教师学习需求,可采取脱产培训、短期进修、网络培训、教师自学等多样化的培训方案;恰当运用考核评估机制,把参加培训情况与教师晋升、职称评审等挂钩,提高学习积极性,让教师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与技能,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双减”工作要落地生根,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治理能力要“加”上来。教育信息化具有跨时空、传播快、呈现形式多样等优势,必将带来教育教学和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因此,“双减”之下,教育信息化必将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的重要依托。

“双减”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教学实施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教学设计和实施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口头传授为主,教师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电脑、平板、学习机等各种设备为载体,更新教育手段和形式,以更智能化的方式切实减轻师生负担,高质高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双减”后,学生在校时间更长,在校内留存的数据也更加丰富多样,这为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提供了依据,教师可采集学生动态数据做出更有针对性、更精准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蒙琳沈阳市大东区辽沈街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陈柏根江西博雅教育集团总校长

高巧玲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郑泽如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章宏艳台州市三门县心湖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议题二:“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双减”实施以来,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依托“乐课平台”,采用前置课程、先学后教、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再造教学流程,初步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连贯、课中“讲—练—评”三环节贯通的“三步三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教师推送预习清单和优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预习新课;课中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师生互动解决重难点,“讲—练—评”三环节有机结合,精讲多练,答疑互动,及时反馈;课后复习检测,学生练习反馈和巩固提升,教师及时评价激励,并结合学情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指导。

“乐课平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把一部分课后作业转换为课前预习、课堂练习或随堂测试等,协助教师监测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每一步的学习动态并进行数据分析,精准判断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二是在课堂 PPT 中插入习题,发起课中作业、随堂测试、快速问答,平台自动生成分析数据,教师可据此有的放矢地讲解重难点,达到讲练结合、即时调整;三是在课前学习资源中插入 PPT、微课视频、音频、习题等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或自学;四是通过讨论区、随机点名、快速问答、奖励小红花等功能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可在教师授权后进行语音、视频互动,在讨论区发言,表达见解,也可借助“抽答”“快速问答”等功能与同学互动,课后还可通过“乐答”向教师提问;五是平台具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主观题等多元练习测验评价方式,答题方式多样化,如上传附件答题、拍照答题、语音答题、文字输入答题等,可以满足不同评价的需求;六是利用平台教学数据,采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借助平台的功能,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一是交互方式的改变。智慧课堂能深化师生、生生、人机互动,更好地促进教学对话与交流,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的“教”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建构的“学”,创新并转变了“教”与“学”的模式,学生可在课前课后自定节奏进行自适应学习。

为落实“双减”政策,实现提质增效,台州市三门县心湖小学依托信息技术赋能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用“阅读浸润童心”,聚焦阅读育人,增长阅读智慧。

推行整本书阅读。教研共同体层面,组建“教共体课外阅读教研平台”,按照“个案初备、个案讨论、初案生成、集体议课、课例研讨、个性彰显”等环节进行网上集体备课,从序言、策略、工具、拓展几个方面形成切实可行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以年级组为单位统整课程,开设每周一课时的阅读指导课,课前依托平台发布预测问卷,了解学生阅读基础;课中借助墨水屏发布阅读单,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剖析人物、思考主题,享受阅读乐趣;课后,指导学生完成好书推荐卡、思维导图、读后感、创意写作等上传平台,实现读写融合。

开启个性化阅读。依托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借助“智慧阅读”平台,尝试将课后服务与阅读相融合,教师以闯关模式精心设计每个阅读环节:以生动有趣的视频导入,点燃学生阅读激情;主题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平台打卡,或文或图,记录个人阅读过程与感悟;同学间点赞评论,相互学习,形成线上阅读圈;在线检测,实时评定阅读等级;帮助家长进行亲子共读或更精准地指导孩子阅读。

开创高品质阅读。2021年暑期,融合“智慧阅读”平台,正式开启“1+2+X”的“心湖悦读”模式,“1”即教师线上导读一本书,“2”指学生自主阅读两本书,“X”指不限量自由选读。专家引领、游戏闯关、线上交流、在线测评、作品分享,孩子们虽分散在家,但通过互联网实时互动,阅读兴趣盎然。暑期结束,平台自动生成每个孩子、每个班级、每所学校的阅读数据,为评选书香学子、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提供依据。

延安市新区第二小学构建全新的学校信息化教育生态,对学情、教情、校情进行动态跟踪、精准分析,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探索构建智慧校园空间,实现“空间赋能”:“润心·心智馆”在“感统训练”中开发心智,磨炼意志;“润心·智慧场”通过更多参与式、体验式教学课程与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会学习乐趣;虚实结合的“润心书屋”学习空间引进智慧阅读资源,实现校内校外智慧阅读。

搭建教师云管理、学生云管理和教学云服务平台,实现校务管理智能化和跨部门协作交流;构建校本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教育成果的共建共享和学生动态档案、教学过程成果等资料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提升办公效率和教学质量;学校动态实时发布,微信运营透明化,家长可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并随时沟通,家校共育更扎实有效。

通过数据收集、量化分析、评估监控,实现教育教学工作关键流程的再造与新型校园生态系统的重构:将各平台积累的数据作为师生管理与量化评价的依据,实现考核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对学生一学期的综合表现进行动态式监测、评估、分析,学期末全景评估中心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分析,生成学生综合评价二维码,家长可扫描了解孩子一学期的动态表现,实现信息化、智慧化的动态评估。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依托人航“大脑”在各校园场景中的应用,落实“双减”提质增效:使用数据驱动的双脑管理,打造学校治理新形态;通过数据“喂养”的五育成长,落地学生成长模型新路径;促进数据变革的学教转型,塑造学习与教学新模式。

在后勤板块,时时管控各场合水电能耗,部分区域的异常能耗根据程度不同,在系统中会有不同级别的提示,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能耗;在德育板块,沉淀学生在校日常行为、学业情况、运动健康、兴趣爱好、同伴关系等各类数据,生成画像,并对学生不良行为及心理状况进行预警,及时干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板块,构建校本题库、教育教学数据分析系统,通过班级日志及作业反馈给“大脑”,通过大数据呈现更直观的学生画像,支撑教师实施精准教学,课中实时记录学生表现,课后通过统一作业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难点与痛点,推送个性化指导与作业,做到“一生一案、一生一策”,助力学生高效学习。

马静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书记兼执行校长

王晓荣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

张超重庆市巴蜀蓝湖郡小学执行校长

赵云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人航大脑”从最初构建至今近两年时间,大大提升了我校日常管理及教育教学效果,今后将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完善:构建全面、准确、高效的数据采集机制;形成掌握学情、激活课堂的数据使用样态;创建学生更有获得感、家校协同育人的学习时空。

2021年9月,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为实现快速均衡优质发展,确定了发挥总校信息化基础优势、分校设施设备优势,建设融合共生的未来智慧校园的工作总思路:一方面,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数字化,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智慧大课堂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行性方案,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为“双减”有效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响应“双减”政策,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探索小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分解学习任务,“作业先行,评价护航,项目助力”,让预学单、助学单、延学单“三单”促进课堂有效三步走,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检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计划和专业技术人员探索研究“三单”辅助教学系统,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预学单整合资源,扩展学生相关知识的链接;助学单根据预学情况实现个性化定制;延学单提供课后学习、合作、展示、交流的平台。

“三单”辅助教学系统的实时记录让集团建立起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和专项的学生档案记录,收集学生日常行为数据,跟踪学生成长,支持过程存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今年4月,集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让“双减”在疫情期间也能落地实施。集团化办学班级多,学生体量大,德育部录制微课《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心理按摩小课堂》每日推送给全体师生,时间短,形象生动,易于被学生接受,传播快;“体育节”在线上开展了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体育竞技,学生在体育教师组织下进行一分钟跳绳、一分钟台阶双脚跳、亲子开合跳等运动项目,实现了特殊时期的家校共育;世界读书日开展“教师‘云’阅读读书会”活动,同时在学生中开展以“捧起一本手边书”为主题的云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双减”落地,关键是要提高每一节课的质量和效率。重庆市巴蜀蓝湖郡小学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备、教、学、评升级,在常态教学中提质增效。

第一,组织开发学科课程资源,把原有分单元、个人备课汇集成的教案、PPT、微视频等集体备课资源升级为由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组成的“学·教小助手”全电子资源开发,统一模板,精品示范,人人参与,集体共享,快速提升教师备课能力,减轻教师备课负担。

第二,教师在使用平台资源时进行修订并保存,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并回传系统,充实资源库;选用国家或重庆云平台资源以及教师个人收集到的教学资源,恰当融入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反馈及时传到教师端,教师据此调整教学进程,锁定补差对象及要点。教师通过“学·教小助手”的使用,实现了一屏在手、上课不愁。

第三,通过“学·教小助手”,语数英科目教师为学生设置导学单或预习单,学生完成导学单,思考、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体育课设置挑战项目,学生在完成挑战中形成主动锻炼的习惯;年级统一设计作业单,学生间可分享实践图片、视频和作业,促进共同成长。

第四,运用“巴蜀榜样”电子徽章,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科核心素养逻辑,从学力、活力、潜力三个方向设置不同功能的评价电子徽章,每节课后,教师须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巴蜀榜样”自动存档,家长可以同步收到并进行回应。“学·教小助手”每周对教师使用资源情况进行反馈,对电子徽章发放进行数据统计,校长根据相关数据,调整学校工作。

为落实“双减”,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利用武汉教育云平台人人通空间、教学助手、互动课堂等,构建“三四三”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场景闭环和教、学、评数据化管理;引入名校课程资源,整合海量学习资源,跨校联创空中课堂与双师课堂。疫情期间,开设亲子云课堂、云阅读等,加强家、校、社和多元空间的有效互动;开发智慧巡课、排课系统作为新型课堂观察记录工具,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管,满足学生个性化选课需求,使课后服务管理更加精细高效。

学校同样重视教师工作减负。将诸多学科教育App融入教育教学,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时空界限,有效解决教师课后服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依托武汉教育云平台上传教研组集体备课资源,逐步建成覆盖全学科的教学设计、微课资源、作业设计等内容的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经验积累与复制,减轻教师教学封闭开发、重复开发、低效开发的问题;组建多层级网络研修共同体,让一批教研组长加入“教研领导力提升”特训营,以线上线下研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新常态,促进名师队伍打造与互惠共享。

“双减”要求学校回归育人本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可实时关注师生动态评价,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管理。我校正在建立集数字档案、人事核心、教师自助、绩效考核、数据分析等内容模块为一体的教师信息管理平台,追踪记录教师教学积累及荣誉成果,基于基础信息库大数据,形成教师个人画像,为其匹配推送培训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和自主化发展需求;落实五育并举,开发“向阳花”智慧校园学生评价系统,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定性定量动态记录与存储学生行为表现、学业水平和增值成长等过程性数据,实现学生个性动态观测,生成学生个性化发展报告。

议题三:助力“双减”,教育信息化应用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和发展?

经实地调查、走访,我发现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线上学习终端五花八门,互动性差,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缺少适用的应用软件和教育资源,同时,一线教师创作能力不足,造成先进的信息化设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很多学校网络设施变成上级考评的工具或供领导参观的现代化摆设,应用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

信息技术行业要研发适合师生使用的互动性强、操作简便的硬件,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积极配备防火墙、数据备份设备、网络防病毒软件等,采取账号权限、数据备份方案、网址过滤、内容分级过滤、虚拟因特网等安全策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网络信息的健康和数据安全,创造安全的教与学的信息化教育环境。

各级科研机构要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市(县)教育信息中心、教研室,学校、责任教师组成软件和资源建设体系,负责本地区软件和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通过政策引导,采取校企合作等方式,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一线教师共同研发应用软件和教学信息资源;采取多种有效激励机制,建立学科群和专题网站,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家长信息素养不足,对学生管控水平低,家校配合度差,导致线上教学效果不佳。学校要把家校合作摆上日程,多渠道、多形式与家长沟通,让每一个家长都能对家校合作工作了如指掌;要把家校共育纳入教师目标管理考评,推进家校共育;做好家长培训,内容包括信息素养、学校规范要求、家长职责、儿童心理等,提高家长教育素养。同时也要预防家长给学生学习加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猜你喜欢
教育家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颜回之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琴童》顾问阵容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阅读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