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2-08-10 07:03贾艳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丁苯血管性康复训练

贾艳双

(镇赉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白城 137000)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障碍综合征,以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血管性痴呆病程较长,病情持续发展会造成患者自理能力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会给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血管性痴呆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与脑缺血性损伤相关,改善脑供血在减轻患者认知损害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丁苯酞胶囊是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常用药物,其为多靶点抗脑缺血药,可阻碍因缺血所致的脑组织损伤,保护脑神经细胞,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欠佳[2]。认知康复训练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能够从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等多方面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鉴于此,本文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丁苯酞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3]中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2)年龄≤80岁;(3)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疾病所致痴呆者;(2)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对丁苯酞胶囊不耐受者。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6.94±4.51)岁;病程0.7~4.2年,平均病程(1.62±0.43)年。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7.26±4.52)岁;病程0.6~4.3年,平均病程(1.59±0.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控制血糖、降压、降脂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治疗,0.2 g/次,3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康复训练。(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如厕等能力训练,20 min/次,1次/d。(2)记忆、思维训练:采用定向力训练方法,指导患者每日用写字板记录当天消息,反复对患者进行信息刺激,增强其对事物、时间的认知;使用学习卡片辅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数学法则运算训练,30 min/次,1次/d。(3)运动能力训练:①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训练,双手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双手至于身体两侧,交替上移和滑落,上移吸气,滑落呼气;双手握拳,肘部弯曲,交替出拳,出拳吸气,收拳呼气;双腿交替向上抬起至90°,抬起吸气,下落呼气。以上训练均10次/组,2组/d。②指导患者进行慢走训练,速度以患者舒适为宜,10 min/次,2次/d。(4)语言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简单用词发音训练,并与患者进行简单谈话,30 min/次,1次/d。

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认知功能:治疗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估,包括时间定向力、语言、即刻记忆等7个方面,总分范围0~30分,27~30分表示认知功能正常,21~26分表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20分表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0~9分表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4]。

(2)炎症因子:于治疗前后早晨采集患者4 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n(%)]

2.2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CRP、TNF-α、IL-8水平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9)观察组(n=39)t值P值47.85±8.51 47.79±8.53 0.031 0.975 26.41±6.28a 17.56±5.66a 6.537 0.000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9.68±2.32 9.73±2.36 0.094 0.925 4.84±1.68a 3.11±1.38a 4.969 0.000 152.42±10.75 152.69±10.62 0.112 0.911 114.82±8.46a 99.37±8.22a 8.180 0.000 IL-8(ng/L)治疗前 治疗后91.63±9.62 91.76±9.59 0.060 0.953 82.45±8.29a 71.18±7.86a 6.161 0.000

3 讨 论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造成脑功能衰退所致,病情持续发展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随之升高。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极其重要。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后继发血管性痴呆可能与炎症有关,脑缺血性损伤会致使IL-6、CRP等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引起继发性脑损伤,进而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5]。

临床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丁苯酞胶囊为其常用药物,该药属于脂溶性药物,主要成分为消旋-3-正丁基苯酞,是左旋芹菜甲素人工合成的消旋体。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不利于损伤神经元修复。而丁苯酞胶囊可直接作用于血脑屏障,阻断脑缺血的多个病理环节,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脑代谢,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6]。丁苯酞胶囊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减轻血管痉挛,减少血小板聚集,进而阻碍血栓形成,预防病情加重。认知康复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帮助其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记忆、思维及语言训练可以有效锻炼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其记忆力,改善其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认知功能障碍[7]。持续认知康复训练还可以反馈性刺激神经系统,与丁苯酞胶囊联合使用,主动与被动治疗相结合,可互相补充、协同增效,进而加速病情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IL-6、CRP、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丁苯酞胶囊与认知康复训练联合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其认知功能改善。饶艳玲等[8]的研究结果表示,丁苯酞胶囊联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血管性痴呆病程较长,而本研究总研究时长仅为1个月,未能进行长期评估,可能会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后续研究应延长观察时间,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

综上所述,丁苯酞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丁苯血管性康复训练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