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知行合一 劳动教育赋能成长

2022-08-10 08:05方永强郑淼琪李乐宁
中国德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劳动

■ 方永强 郑淼琪 李乐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将志愿服务融入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大中小学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对于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初中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其社会意识开始形成,道德感开始增强,急需学校、家庭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具有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无端否定、对师长的思想教育消极抵触,因而以往的口头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同时有强烈的表现欲,希望自身价值得到肯定,采取实践的方式更能获得他们的认同。因此,要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其真正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深刻体会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获得社会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志愿服务实践无疑是最优解。浙江省湖州市第十二中学以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为抓手,统筹规划劳动教育开展形式,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依托,最终实现劳动育人的目的。

一、“爱享华英”志愿服务目标与计划

学校致力于打造“爱享华英”志愿服务品牌,以志愿服务为载体,融合劳动教育,以“红黄绿背心”志愿服务为核心构建“课程、培训、服务、评价”四大体系。“爱享华英”志愿服务品牌旨在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资源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优良品德和磨炼意志品质,真正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为学生成长赋能,为学生幸福奠基。

(一)深挖志愿服务内涵,搭建劳动教育框架

首先,学校深挖志愿服务内涵,融合劳动教育,做好价值引领,达成共识,并积极进行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搭好基本框架,做好全员动员培训,并逐步开展专项培训。

操作方法: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晰职责分工。

2.依托学校领导小组,进行动员培训。

3.邀请专家,开展志愿服务技能培训。

(二)探索三级支援服务体系,构建“课程、培训、服务、评价”系统

其次,学校立足于系统构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研究“红黄绿背心”三级志愿服务体系;通过成立课题组的方式攻坚破难,引领发展;通过讲座普及、实践演练、反馈跟进等方式提高服务意识,提升劳动能力。

操作方法:

1.进行顶层设计,为学校志愿服务推进指明方向。

2.学校发布志愿项目,招募志愿者,项目负责老师做好培训、跟进、评价。

3.创设志愿特色服务课程,打造“爱享华英”志愿服务品牌。

(三)反馈跟进志愿服务,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最后,学校及时汇总志愿服务材料,整理并总结经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操作方法:

1.总结和归纳,不断研究,及时进行调整,让课程更规范,让培训更实效,让评价更合理,让项目更有价值。

2.擦亮“爱享华英”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好资源库,扩大影响,提升社会效应。

二、“爱享华英”志愿服务实施过程

“爱享华英”志愿服务的实施开展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规划顶层设计,统筹劳动教育

志愿服务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学校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人人争当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我们从顶层设计出发,统一谋划,将劳动教育植根于基础性的服务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劳动的快乐和奉献的喜悦,在劳动体验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价值引领。志愿服务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模块内容,我们为志愿者们配备指导教师、设置考核项目、评定考核成绩,实现志愿服务的劳动教育目标,营造志愿服务的劳动育人氛围,从而打响“爱享华英”志愿品牌,培育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养成优秀的劳动品质。

这一阶段我们重在构建“课程、培训、服务、评价”系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入研究“红黄绿背心”三级志愿服务体系,通过成立课题组的方式攻坚破难,引领发展。“红背心”志愿服务课程模块主要分为华英校史讲解员培训、华英文明劝导员培训、志愿者应急技能培训、华英图书管理员培训四大主题课程;“黄背心”志愿服务课程模块主要分为光盘劝导员培训、秩序维护员培训、餐桌保洁员培训三大主题课程;“绿背心”志愿服务模块主要分为垃圾分类管理员培训、防疫消杀员培训、卫生督察员培训、心理委员培训四大主题课程,以上三个模块的受众主要为学生。

(二)实践阶段:依托志愿服务 深化劳动教育

学校成立课程开发组,开发志愿服务系列课程。针对如何做好价值引领,如何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需要哪些技能等学生所困惑的问题,我们定期举行由老师、专家、后勤人员开展的关于志愿服务方式方法的专题报告。形式包括讲座、讲演、互动等,力求通过一系列有梯度的培训,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意义,获得志愿服务所需技能。

学校依托社会志愿服务平台,创建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我们以湖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学校团委主动作为,建立校地合作机制,搭建校外志愿服务平台,先后和飞英街道、湖州方志馆、湖州科技馆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志愿服务点,定期或者不定期深入孤儿院、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校外建立志愿服务平台,为学生进行校外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总结阶段:评价志愿服务 完善劳动教育

学校通过反馈跟进,汇总志愿服务相关资料(包括培训资料、PPT、照片、视频等),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同时对前期的志愿服务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效果如何,态度如何,是否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有赖于志愿服务评价。通过评价我们如实反馈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奖惩依据,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切实保障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评价时,收集志愿服务时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的志愿服务提供借鉴,不断改进,从而完善劳动教育。

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爱享华英”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价机制,实现多元评价,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积极利用劳动积分卡、劳动护照、孝心卡等形式记录学生志愿服务的次数,由志愿服务指导老师、志愿者本人及其他志愿者共同参与评价。

同时,我们也形成了完善的奖励机制,服务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小礼品,完成“微心愿”。围绕劳动精神追求,学校通过树立典型,评选志愿服务标兵,进行榜样示范激励方式, 引导学生从劳动榜样人物事迹中领悟劳动精神。这个阶段我们不断总结、归纳和研究,及时进行调整,让课程更加规范,让培训更为实效,让评价更趋合理,让项目更有价值。

三、“爱享华英”志愿服务成果与绩效

(一)“爱享华英”志愿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爱享华英”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每年开展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出黑板报、捡垃圾、打扫小区公共场所卫生。这一系列活动不仅帮助社区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也使志愿者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时,通过服务他人,获得他人的肯定,感受到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规范行为,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从而自觉萌发出一种维护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而这也是引发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

(二)“爱享华英”志愿服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志愿服务和我校“雅正”校园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展示学生风采,赢得社会赞誉。同时,也更新了校园文化,对学校“雅正”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三)“爱享华英”志愿服务,打造学校育人品牌

学校以“弘扬志愿者精神”来推进学校建设,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我校楼云、戴宏伟等体育老师在暑假免费为学生开设游泳课;潘扬、魏佳斌老师多次进行开展辐射全市的心理健康引领工作;在陈红英书记的带领下,老师们暑假多次走进社区,为留守儿童开设暑假课堂。

当下,学校仅仅通过理论上的思政课来教育学生要奉献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奉献精神”的力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奉献精神,提高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劳动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小小志愿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