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本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22-08-09 01:20汪洪梅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译法被动语料库

汪洪梅

(吉林化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一、 翻译教学现状

作为和听说读写并列的“译”是语言的重要基本技能之一,它在语言教学、外语学习、文化传播、经贸往来、政治交流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必要工具。我国改革开放能够成功,“一带一路”倡议得以顺利地开展,翻译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和外语相关的各种考试从公共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到考研英语一、考研英语二,都把翻译纳入考核范围之内。语言测试是对学生外语水平起评价作用,评价结果作用教学的依据,反过来也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因此,无论是公共英语教学还是专业英语教学,都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愈加重视。

然而,语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传统翻译教材由于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不够新颖,使得学生学习翻译的动机不充分、学习效果也不明显。这在最近的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当中反映的尤为突出,很多学生对四六级翻译试题当中出现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和时事用语不知所措,甚至闹出了很多翻译笑话。因此,对翻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迫在眉睫。

二、英汉旅游文本对比

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语篇衔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总体来说二者之间的差异巨大。这些差异在两种语言的旅游文本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旅游文本[1]和中国泰山宝泰隆旅游景区的官方主页为例,对比分析一下二者之间到底有何异同。

表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旅游文本和中国泰山宝泰隆旅游景区旅游文本的比较

通过上表的对比可知,在不计入标点符号的情况下,黄石国家公园旅游文本共495词,泰山宝泰隆旅游景区主页上的简介共923字。如果对汉字的组词进行标记之后再计算,大约有500词左右,这样看二者的篇幅就比较接近了。

两个旅游文本的主要差异有:

1.包括系动词加过去分词和半系动词加过去分词在内,英文文本中共包含16个各种被动结构,这其中还不包括系动词加介宾短语构成的意义被动。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了被动句[2]。而汉语文本中的被动语态结构数量为零。由此可见,英语是具有明显被动倾向的语言,很多汉语当中使用主动结构的语句,在英文当中往往却是被动表述。

2.汉语文本中包含主观思维用词共17个,主观思维用词指的是诸如典雅、舒适美观、一流等词语,这些表述方式是表述者人的主观判断,在读者还没有亲眼见到、没有亲身体验这些景致的前提下,就先入为主地诱导读者,以激发读者的旅游兴致。而英语文本中主观思维类型的用词数为零。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主观思维就不好,或者客观思维就更优越。事实上,这不过是基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产生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主观思维固然有强加于人的倾向,却有助于消弭隔阂。而客观思维虽然只是客观描述,把判断的权利全部交给读者,显得客观冷静,但也往往使得语言呆板淡漠。甚至很多英语母语者也常常批评英语过于客观化,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3.英文文本关联词语共有7个,汉语文本关联词语的使用数量则为零。这是因为汉语文本主要由短句构成,关联词语可有可无。而英语文本则长句占了整个语篇中句子数量的一半以上,各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结构等等在语篇当中随处可见,故而需要大量的关系词。

4.英文文本代词8个,汉语文本中,代词的使用数量为零。英语非常忌讳词语的重复,可能的情况下,它们往往用代词替代、上位范畴词替代和转换的方法来避免重复。因此,英语往往具有代词优势的倾向,因为英语母语者认为代词的使用不算重复。而汉语则相反,重复在汉语中不但不避讳,更是古往今来各种文学形式的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从诗经到楚辞,从李清照的《声声慢》到贺双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可以说把重复叠字结构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5.英文文本名词化结构有3个,汉语为零。翻译中的名词化结构指的是,源语当中使用了名词形式,翻译成目的语之后,需要翻译成动词的结构。英语具有名词化倾向,很多情况下,往往将本来应该由动词表达的结构改为该动词的同源名词。比较而言,汉语则更倾向于动词的使用。

在两篇篇幅都不算长、同为旅游宣传材料的文本中,竟然体现出如此众多的不同,可见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有多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目的语本身的特点,避免主观臆断产生的负迁移。

三、旅游文本在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 作为翻译教学素材的双语语料库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结合是翻译教学领域的一次革新。描写翻译研究为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众所周知,语料库的建设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人力资源不足的高校想要开发完备的双语语料库,短时间内很难见成效。但旅游文本是一个特例,全球旅游业发展迅猛,仅我国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就达到了两万亿,而且还处于上升期[4]。由于各个国家都日益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世界上著名的景点、名胜和古迹的外宣资料极其丰富,而且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往往都翻译成了多国文字。东亚、美国和欧洲等地的旅游胜地在国内都有汉语版本的宣传网站,网页上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琳琅满目,国人可以无障碍浏览,甚至在网站直接下单订购旅游服务。如此完备的多语种素材自然大大降低了基于旅游文本的双语语料库的开发难度,几乎可以直接将这些素材拿过来使用,丰富和完善语料库的内容。

有了语料库,也就有了双语对比分析直观数据,可以用来作为教学素材。反过来,随着教学的开展,组织学生动手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这又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原文和学生的译文进一步丰富双语语料库,形成语料库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 基于英汉对比的翻译技法

大部分传统的翻译教材都是基于翻译技法编撰的,在介绍翻译技法的时候,它们往往直接将被动译法、合译法、拆译法、换形译法、转性译法、减词译法和增词译法等直接呈现给学生,却很少分析产生这些译法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译法进行具体的翻译操作。学生往往知道这些译法的存在,却根本不了解为何使用、何时使用、何处使用和如何使用这些关键问题。

翻译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的教条式的练习,而应多找更多的实际性的应用文本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的实用性[5]。将英汉对比的数据应用到教学中来,上述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通过上文两个旅游文本的比较发现,英语的被动结构出现频率极高,平均31个词就要出现一次被动。因此,在翻译的时候,把汉语的主动结构翻译成被动表达显然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选项。有了这个数据,不但知道了英语的被动优势,更知道了在用英文表述的时候,大致上把被动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频率是合适的。反过来说,英语的被动结构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最先要考虑的显然就是翻译成主动结构,因为汉语被动用的很少。

同理,基于对比的数据分析,也能直观地发现,英语重客观思维,重形合,重替代,重名词化,而汉语则重主观思维,重意合,重重复,重动词。有了这些结论,再结合各自的数据,就能够主观地掌握两种语言互译的各种技法。不但知道了各种翻译技法形成的数理依据,更可以掌握具体的使用频率,使译文更加地道、通顺和流畅。

(三) 文本数据分析结果对译文质量的评估

古往今来,无数的翻译学者对翻译的标准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从玄奘的“既需求真,又需喻俗”,到严复的“信、达、雅”,从语义对等,到语用对等,可以说覆盖了从语义学到语用学、从字词句到语篇等文本的方方面面。但这些翻译标准很难真正在翻译中具体地指导翻译实践,它们往往都长于概括性,疏于准确性,因此可操作性并不完善,更多的是依赖译者自身的翻译素养和判断[6]。

通过大量的双语语料库进行对比和分析后,就可以得到比较接近英语母语语言环境下的真实语言面貌。一旦掌握了被动结构和主动结构、关联词语、替换和重复、名词化与动词化以及主观思维和客观思维等在两种语言中各自使用频率的具体数据,那么不符合这些数据的译文就不符合母语者的阅读期待,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当然,这些数据在不同的文体中显然不会完全一致,因此,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文体差异的因素。这种直观的、数据化的翻译标准对学生来说显然更容易掌握,能大大降低学生评估译文质量的难度系数。

(四) 基于旅游文本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7]。

过去的翻译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法,但往往过于强调理论学习,训练开展不足,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的时候,经常感觉力不从心,难以下手。而且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理想状态下的语言,到了真实语言环境中,对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完全不了解,甚至对大量的时事用语也极其陌生,翻译起来困难重重。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翻译人才(尤其是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8]。过去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学校教育,但往往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翻译项目的流程不熟悉,无法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对翻译软件的使用掌握得不好,专业知识和词汇量不足,百科知识不够丰富等等。用人单位只好对招聘来的员工进行二次培训,不但投入资金多,而且培训周期也长,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如何高效地组织翻译教学,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探索基于旅游文本的翻译教学,是高校教改的一次有益尝试。

因此,有必要对新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目前,国内有很多的旅游公司在开展国际旅游业务,很多国内的游客对国际旅游也十分憧憬,因此,很多国际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推介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翻译工作。我们完全可以和翻译公司合作,把一些时限宽松的相对简单的旅游翻译项目分包过来,组织学生进行翻译。这种翻译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产生,并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可以提交给翻译公司进行审核和评估,然后形成反馈意见。之后,在翻译公司向客户提交任务之后,客户又可以再次进行审核和评估,并形成反馈意见。这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度,更能帮助旅游公司完善旅游业务,可谓是一举多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够了解翻译市场的具体需求,还能够了解项目翻译的具体流程。如果将来他们选择翻译方向的就业,就大大提升了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五) 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发端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9]。在美国,目前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专创融合,为学生积极营造专创融合的环境。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很多外语类学生的就业面临一定的压力,因此,专创融合显然是学生自主就业的一条捷径。

如果学生想要自主创业,首先就必须要熟悉市场的行情,了解公司的运营。等学生毕业再去适应,显然耗时耗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校学习期间如果学生有机会进行专创融合的尝试,能够亲身体验和了解相关情况,显然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

所以,高校教师可以结合专创融合来组织翻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开展各种基于旅游文本的实践项目教学,将旅游翻译项目引入到课堂,将课后作业变成翻译作品,最后将翻译作品变成翻译产品。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旅游翻译市场,明确翻译产品定位,体验专创融合的魅力,把学生的求知之路和创业之路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结 语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进行的翻译实践,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10]。因此,旅游翻译极其强调交际性,如果不能和读者有效沟通并达成共鸣,激发读者的旅游兴致,那就基本属于交际失败,成为宣传失败的案例。因此,旅游文本的生成往往诉诸最大的可交际性,这就使得旅游文本成为极其适合翻译教学的最佳教学素材,学生不但能够从旅游文本中直观地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更能够学会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因此,探索基于旅游文本的翻译教学内容开发和教学模式改革势必会为翻译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案。

猜你喜欢
译法被动语料库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蔓延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