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镇宝 赵艺阳
摘 要 作文材料是批判性阅读的重要对象,将研究对象从一般性的文本阅读延伸至作文材料的阅读上(即审题),拓展批判性阅读载体的外延,以高中应试议论文的批判性读与写为研究方向,强化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写作之间的关系,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批判性审题、立意与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将批判性思维在作文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化、理论化和系统化,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能力和成绩,既有现实的需要和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对新课标关于如何发展和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精神的落实。
关键词 应试议论文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审题 批判性立意
批判性思维”译自英文Critical thinking(简称CT),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历来有不同的界定。目前,较为流行的是恩尼斯提出的:“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1]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功能,著名学者董毓先生是这样阐释的,“批判性思维不仅应该用来发现别人思考的不足和缺点,更应该用来反思自己思维的不足和缺点。”[2]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智能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要求高中生必须做到“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3]
目前诸多专家学者包括一线教师,对批判性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已达成基本共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当下对语文批判性阅读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基本上是以文学作品(含课内外各种阅读文本)为主,鲜少顾及高中生作文材料的批判性读与写。即便有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此研究方向,但大多停留于广义上的作文指导,对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应试作文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提高学生应试作文能力的作用较为有限。
事实上,尽管对作文材料的阅读有别于对一般性的文学文本阅读,但它仍从属于批判性阅读材料的范围。将一般性文本阅读与作文材料閱读区别开来,人为或不自觉地在两者之间划出一条天然不可逾越的鸿沟,难免造成这样的错觉:批判性思维是文本阅读的事,与写作无关或关系不大。这既窄化了批判性思维的外延,同时也割裂了批判性思维的延续性,不符合人类思维的特征。
只有将批判性阅读与写作(下文简称“批判性读写”)统一起来,才能在阅读外在文本的同时构建自己的语言,从而实现新课标所要求的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批判性读写有两个任务指向:一是批判性审题,即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作文材料阅读当中;二是批判性写作,主要包含批判性立意和批判性论证两部分。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考察的主流体裁,以高中应试议论文的批判性读写为研究方向,拓展批判性阅读载体的外延,将研究对象从一般性的文本阅读延伸至作文材料阅读上(即审题),强化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写作之间的关系,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批判性审题、立意与论证的技巧和方法,将批判性思维在作文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化、理论化和系统化,既有现实的需要和指导意义,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能力和成绩,也是对新课标关于如何发展和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工作精神的落实。
1.批判性审题的基本步骤
对于一般性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我们一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作品的观点或意见正确与否;论据是否充分可靠;逻辑推理是否科学;我是否同意或认可作者的观点;我的依据又是什么;我的依据是否充分可靠等。换言之,读者既不轻信也不简单粗暴地否定文本,既不人云亦云毫无主见、也不捕风捉影主观臆断,凡事讲究有理有据,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迁移到作文材料阅读当中,进行批判性审题。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批判性审题:(1)找出材料叙述者(即命题者)所把持或倾向的观点;(2)找出其立论的依据,即论据;(3)辨析观点是否正确;(4)辨析论据是否充分可靠。这里,我们之所以不将(1)和(3)、(2)和(4)归并在一起,简化为两个步骤,是为了避免考生无视或忽略了材料观点本身、观点与论据之间的推演过程(无论合理与否),即考生没有和材料叙述者或涉事主体进行合理对话,而是先入为主地调动自己的阅历、经验对材料的观点或论据进行主观臆断地“批判”,这是有悖批判性阅读原则的。
以2019全国Ⅰ卷高考作文为例,其命题如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我们不难整理出若干涉事主体的观点及其推理过程。以第一种观点“没时间劳动”为例,其推理过程为:学习忙、劳动占用时间→没时间劳动。为方便解说,我们不妨将批判性审题的过程分解如下:(1)找出观点:“没时间劳动”;(2)找出论据:学习忙、劳动占用时间;(3)辨析观点是否正确:很显然地,材料所说的劳动特指“体力劳动”。但劳动包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学习属于脑力动动,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是学生该完成的劳动,学习并不能凌驾或超脱于劳动这个概念之上,所以“没时间劳动”这个观点的阐述不科学、不准确。(4)辨析论据论据是否充分可靠:脑力劳动“忙”不能作为不参加体力劳动的充分理由,二者属于不同概念;并且,适当参与体力劳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还能锻炼、提升体质,提高脑力劳动效率和动手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照此推演,我们不难发现,不仅材料的观点不准确,而且其论据也是不充分、不可靠的。
又如2021全国Ⅰ卷高考作文: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我们可将批判性审题的过程分解如下:(1)找出观点:“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2)找出论据:“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3)辨析观点是否正确:生而强者若自喜,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生而弱者倘若自悲,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易破罐子破摔。故而材料中的观点正确。(4)辨析论据论据是否充分可靠:刚者易折,佼佼者易碎,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会转为至弱;大部分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虽然部分弱者出于先天的因素(如残疾),再怎么锻炼,也不易变至强,但总能超越自我、超越先前,而且他们可以另辟蹊径,寻找另一条适合自己的“强者之路”。由此可见,材料的论据也是可靠的。
2.批判性立意
批判性写作涵括批判性立意和批判性论证两部分。其中,立论是前提,也是根本,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而批判性论证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语言表述、论证方法、章法结构、逻辑推理等方方面面。
批判性论证与每位考生个人的语言素养、经验和阅历相关,三言两语难以言清,且这世上本不存在着“千篇一律”“用之五湖四海皆准”的论证技巧。打个比方,如果批判性立意是房子框架结构的话,那么批判性论证就是房子的装饰。但再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的装饰,都是建立在牢固可靠的房子结构之上的,所以孔老夫子说“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故而,这里主要阐述批判性立意问题。
所谓批判性立意,指的就是要使考生作文的立意具有辯证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生的作文立意必须符合命题者的考察意图;二是指考生的作文立意本身具有辩证性。
(1)辨析命题者的作文考查意图
为更好地阐述如何辨析命题者的作文考察意图,我们先要厘清叙述者与命题者的关系,认清命题者在材料作文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叙述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段文字的阅读,始终存在着读者、叙述者与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矛盾与冲突。叙述者是潜性的,而且不等同于作者。但在作文材料阅读中,命题者就是作者,而且我们可以把命题者(即作者)等同于叙述者。换言之,我们可以将命题者、作者、叙述者三者看成是一致的。因为受到考试命题要求和难度值的限制,作为作文材料的命题者,就不得不考虑这么一个现实:最大程度地让作文材料的叙述者等同于命题者、作者,令叙述者、作者的观点或意见能够体现或无限接近于命题者的观点或意见。唯有如此,命题者对此次作文的考察意图,方能得以实现。在此情况下,所谓审题,本质上就是通过厘清叙述者的观点和意见,进而窥探或推测出命题者所要求的写作任务和指令。所以,在阅读作文材料时,作为考生,我们大可将叙述者看成是命题者本身。
当然,命题者与叙述者一样,也是潜性的,没有也不可能直白、显性地呈现在作文材料当中。为此,我们就要深入挖掘材料信息,方能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进而把住高分作文的“脉门”。
考生对命题者意图的把握,容易存在以下两大问题,从而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一是误把涉事主体的观点当成是命题者的观点;二是作文立意与命题者的考察意图有所出入甚至产生矛盾。
(2)辨析涉事主体与命题者的差异
辨析命题者的作文考察意图,首先就要科学、理性、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中涉事主体、材料叙述者(即命题者)所把持或倾向的观点。我们之所以要将涉事主体和材料叙述者(即命题者)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涉事主体是有别于命题者的。材料涉事主体仅仅是命题者为阐明题意、实现命题意图而提及的人、事或物,其所持的观点或意见有时候往往只是材料丰富信息中的冰山一角,并不能代表命题者的完整观点或意见。分不清二者的差异,考生就容易以偏概全,误以为涉事主体就是叙述者(即命题者),使作文产生偏题现象。只有整体把握材料信息的内涵,才能最大程度地与命题者的命题初衷相吻合。
仍以2019全国Ⅰ卷高考作文为例,材料中的“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此外……”列举了四种不同涉事主体的观点,再加上材料开头所提到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理解劳动、热爱劳动的观点,以及最后命题要求所强调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整个材料所提及的观点不外乎六种:①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非凡;②没时间劳动;③科技发展了,没必要动;④劳动辛苦,不需要自己动手;⑤不尊重劳动;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审题时,倘若只抓住其一就侃侃而谈,难免会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没能全面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从而导致作文偏题。综合以上六种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此番作文命题者的考察意图: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考生如何准确理解劳动的概念,看待劳动当中的辛苦,怎样对待自己或他人的劳动,又如何在现实当中从事具体的劳动。说白了,就是命题者想通过此次作文,考察享受着21世纪科技福利的高三毕业生们“如何理解劳动、对待劳动”。厘清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写作才能有的放矢,切合题意。
考生的作文立意不可与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有所出入甚至产生矛盾。既然是应试作文,那就得按照命题者的作文考查意图来写作,遵守写作的规则。毕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命题者的作文考查意图,最终会成为阅卷者的评卷准则。缺乏这个准则,考生之间的作文就没有可比性,阅卷工作就难以开展。这就如同体育竞技,说好了大家一起通过百米赛跑来比较谁跑得快,而有人却偏偏不干,非要拿他擅长的非短跑项目(如跳高、跳远等)来和其他人进行角逐,这显然是荒诞的,也是裁判员所不允许的。所以,只有考生作文的立意与命题者的作文考查意图相符合了,方能与其他考生在同一个对话、竞技平台上,否则容易被判为离题了。
辨析考生作文立意的辩证性。倘若考生的作文立意(论点)与命题者的考查意向有所出入或者相左,这就是所谓的偏题或者离题了。但倘若考生作文立意(论点)缺乏辩证性,甚至有误,那么论证工作将难以开展且变得徒劳无益,再高明的论证都势必沦为一种诡辩或者“诈术”[4],如同俗语所言的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所以,如何让考生的作文立意(论点)具备辩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可以将批判性立意细化为两个环节:①自我检验和修正论点的辩证性;②阐明论点成立时所应必备的理论依据,确立理论基础。
自我检验和修正论点的辩证性。虽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受限于考场规则的约束,应试议论文的论点是否具备辩证性,一切都取决于考生考场上的孤军奋战、临时裁决,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借助。所以,如何自我检验和修正论点的辩证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笔者在《自我检验与修正议论文论点的辩证性》[5]已有了详细的分析,这里仅做简要的概述。
简单地说,一个具有辩證性的议论文论点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科学性、普遍性、条件性、可执行性和可接受性等。我们可以用此五个特征来检验和修正论点。
所谓科学性,即论点所持的主张或方案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体可从两个方面来检验:一是现实性,即由论点所演绎产生出来的事件或者现象,必须在现实当中找到事实依据;二是论点必须符合已证明了的科学原理或共识。所谓普遍性,指的是根据论点的主张或方案,所演绎出来的事件或现象,在现实当中有相当的存在概率,而不是少数案件或特殊现象。所谓条件性,即写作的时候必须指出论点成立时所需要的条件,因为每一种理论都有其成立所要求的条件或场合,世上并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谓可执行性,即文章所提出的方案,在现有条件下易于操作、执行或落实,而不是难以执行、代价(成本)过高或者是“纸上谈兵”。所谓可接受性,即论点所持的主张或方案在公众或多数人的心里是易于接受和采纳的,不会令人产生抗拒心理。如2016年全国I卷作文题,不少考生提炼出了“表扬比批评更重要,应大力提倡表扬”的论点。这种观点,相信大部分改卷老师在批阅文章的时候,内心是不易接受的。
检验文章立意后,倘若发现其缺乏辩证性,可参照检验时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并且议论文要解决的不是某个单一具体的事件或现象,而是要从中总结出相关规律、经验和方法,对其它同类或类似事件、现象的认知和应对提供参考和借鉴,治标更要治本。这就要求议论文必须升格到“说理”,上升到理论高度,从原理的角度分析论点到底存在哪些合理性。
那么,怎么阐明论点站得住脚的理论依据呢?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辨析论点所反映的本质,其关键的节点在于对论点所涉及的关键概念进行解析;二是辨析材料观点或现象产生的根源;三是从利弊的角度,分析材料观点或现象可能带来的益处或弊端。
仍以2019全国Ⅰ卷高考作文为例,先确立一个富有辩证性的论点:“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差异。我们要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并热爱劳动”。随后,我们可以使用上述三种办法来阐明该论点的理论依据:①对关键概念进行解析,“劳动可分为体力和脑力劳动,脑力劳动并没有超脱于劳动之上”;②辨析材料观点或现象产生的根源,即材料中歧视、不愿意参与劳动现象产生的原因:要么片面理解劳动的概念,要么歧视体力劳动,要么受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和报酬偏低的影响等;③从利弊的角度,分析材料观点或现象可能带来的益处或弊端:脑力劳动者,闲暇之余参与体力劳动,可以让身心意志得到休憩和锻炼;歧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将会引发社会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歧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会导致社会职业结构的不合理等。
按照这种思维,我们根据上述罗列的“理论依据”,有选择性地择取其中部分,将每一条“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写作的切入点(每个切入点可用1-2个自然段的文字来阐述),就可以高效、多层面地勾勒出一篇作文的主体结构和论证的切入点。
这样的写作方式,才能鞭辟入里地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避免假大空地高唱“热爱劳动”的口号,也可以规避将议论文变成事件(例证)的堆砌,切实做到以理服人,使文章富有深度和理趣。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的高考作文,均可以采用这种操作模式。如2021全国Ⅰ卷高考作文大致可以参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
论点:强者不可自喜、自傲,更不可滥用其强,欺软怕硬,否则容易由强转弱;弱者亦不必自卑、自悲,只要奋斗不息,就能超越自我,成为强者。
理论依据一:真正的强者在于兼济苍生,获得他人的认可,如此方能恒强,而不是滥用其强,欺软怕硬;弱者是相对的,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不应感到自卑与自悲,只要自强不息,就能战胜自我。(从本质上对“强”“弱”的概念进行解析)
理论依据二:强者自喜、弱者自悲,其主要根源是虚荣心在作祟。(辨析材料观点或现象产生的根源)
理论依据三:兼济天下的强者千古,滥用其强、欺凌弱者的“强者”一时,会由强转弱。(从利弊的角度,分析材料观点或现象可能带来的益处或弊端)
理论依据四:没有绝对的弱者,自卑或自悲只能消弥人的斗志,自强者会由弱转强。(从利弊的角度,分析材料观点或现象可能带来的益处或弊端)
可以这么说,这一写作方式,既是在为作文立意寻找和确立理论依据,同时每一条理论依据的确立与阐述工作,本身就已经涉及到了文章的论证工作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极大地解决部分考生考场上“写不出文章”“凑不足字数”的难题,因为考生对每一条“理论依据”都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故而,这是一套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不仅从根子里解决“写什么”的难题,且更加有效地解决了“怎么写”“如何写得有深度”的问题,着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应试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和成绩,具有现实的需要和指导意义。
当然了,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无论是辨析论点所反映的本质,解析关键概念的定义,辨析材料观点或现象产生的根源,还是分析材料观点或现象可能带来的益处或弊端,这都要求考生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写作当中,为“自己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即论点)”进行反思,寻找充分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将新课标关于“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惡、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6]的要求落到实处。
把作文材料当作是批判性阅读的重要对象,拓展批判性阅读载体的外延,以高中应试议论文的批判性读写为研究方向,强化批判性思维与批判性读写之间的关系,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批判性审题、立意与论证的技巧和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应试作文的写作能力和成绩,有着现实的需要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事物的本质,避免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或者主观臆断、毫不讲理。
〔本文系石狮市2018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小课题“高中应试议论文之批判性读写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戴维·希契柯克.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张亦凡、周文慧译.高等教育研究,2012(11):54.
[2]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4]高传智.公共说理的特点及其素质培养[J].语文建设,2017(21):5.
[5]赵艺阳、王镇宝.自我检验与修正议论文论点的辩证性[J].中学语文,2019(24):63-6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8-19.
[作者通联:王镇宝,福建泉州市石狮第一中学;赵艺阳,福建泉州市安溪第一中学]
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精神生命的哺育尤为重要,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应该是情感体验、激荡、深化、升华的过程。在多年前的一次小型会议上,于漪老师谈到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时,指出语文教师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把他们的心灵引向辉煌。如斯,学生从这里“带得走”的,一定是精神生命的升腾。
——杨九俊,《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10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