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静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同于《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是它更多体现出来的不是革命色彩,而是浓重的人道主义光辉,在《手稿》中,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批驳和论证工作,实现并完成了超越。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秉持整体性理念,揭露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与劳动的不公正现实,赋予了异化劳动新的价值目标,成为了批判资本主义,探究和构建社会主义的潜在动力。
关于“异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理论性的论述,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积极地理解异化,他将绝对精神置于整个人类活动的统辖位置,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地,而费尔巴哈又将异化概念推进到对人本质的探讨过程中。二者皆与马克思探讨的异化截然不同,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具有双重涵义,其基本意义是所有权的让渡和转让。马克思以黑格尔哲学作为异化分析的逻辑起点,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考察的载体,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存在普遍性的异化。首先,马克思从劳动的异化着手进行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处在典型的私有制占主导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的主要根源同样是私有制,主体对象化的产物反作用于主体,工人被视为最低贱的商品,生产成果与生产所得成反比,进而丧失生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这种强制性、非现实化且违反人性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基于此,克服异化成为人类社会解放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1.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严格意义上讲,工人进行生产活动目的是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劳动是工人生活的手段,产品是工人劳动获取的成果,工人生产的产品最终应当回到工人那里,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基本性的生活需要也变成了诉求,工人日夜劳作所生产的绝大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与资本家的剥削程度成正比,导致工人落入食不果腹的境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此时劳动的异化给工人带来的结果就是“劳而不获”。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资本主义社会里私有制的统治和私有制统治下的社会制度。
2.人同劳动活动相异化。马克思劳动观视域下,认为劳动是人通过辛勤劳动来满足自身生存和生活需要的活动,是重新获得主体性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人们主观自愿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脱离了自由属性,开始作为异己性的活动而存在,资本的持有者即资本家支配工人的全部劳动,而工人受满足他人需求的迫使不得不进行无偿劳动,只能“自我牺牲”,工人开始厌恶劳动、逃避劳动,因为只有放弃劳动,工人才能真正从苦难中解脱。由于在劳动中处于被动状态,严重遏制了工人的自由发展,工人厌恶劳动并力图逃离劳动,由于自身劳动受到否定,工人生产的积极性极低,整个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失去重要保证。
3.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费尔巴哈曾将人的“类本质”定义为静态的存在,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观点的基础上又丰富了其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自由自觉且有意识的活动。[2]”人作为现有存在,是主客体的统一,应当包含在人自身意识范畴内,当劳动被理解为一种相对于生命本身而言的活动,劳动则成为类延续的必要存在,人和动物的区别也正是在于此。然而,当人的生命活动不再是为满足人自身生命需求而展开时,意味劳动者的类生活被一种劳动以外的因素所剥夺,人变得不再属人,当人们无法实现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改造对象世界的预期时,人与人自身相异化。
4.人同人相异化。上述的三重异化产生了人与人的异化,意味着自身和他人的等同,甚至衡量的标准和尺度都是一样,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3]”正常来讲,人与人之间本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但透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处在食物链的低端,除了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以外别无选择,工人失去劳动产品的同时,连自身生产活动也是被迫进行,而资本家却坐收渔翁之利,长期无偿的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随着工人数量的与日俱增,资本家和工人两个敌对的力量必然会进入矛盾激化的阶段,进而形成两个对立的阶级。
首先,私有财产表现为异化劳动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其必要条件。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分析考察的基础上,开始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中追根溯源,探究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社会形成以前,人们能够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按照生产生活所需进行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的愈演愈烈,工人的活动及产品不属于自身,仅仅把劳动作为谋生手段,劳动产品属于谁的问题成为摆在马克思面前的难题,按照推论,劳动及劳动产品固化的存在于他人手中,这个“人”就是资本家,工人受资本的统治沦为创造财富的工具,劳动围绕私有财产逐渐异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劳动者不得食,阶级对立产生。
其次,私有财产又表现为异化劳动的结果,劳动在发生异化后,受雇佣关系的捆绑,出卖自身劳动,机械性的生产剩余价值,并逐步转化为资本,而资本主要用于工人工资、资本家生活需要以及扩大再生产,回看整个过程,归根结底只是工人和资本之间互相生产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消耗工人的过程。所谓的工资只是占资本总数的极小一部分,在资本家看来,只要够维持工人最基本的生活即可,剩余资本又直接用于购买劳动力去继续生产资本,资本家单向过度的榨取,导致工人陷入“生产自身”的循环陷阱。劳动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暗含着深深的对立,当异化劳动产生后,结合它的四个表现,资本家掌握了本属于工人创造的绝大多数产品,资本家拥有的产品越多,意味着私有制就越高度集中,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家剥削程度和资本积累成正比,与工人劳动所得成反比。换个视角来说,伴随劳动的异化和私有制的高度集中,资本家能够积累更多的私有财产,此时的私有财产表现为异化劳动的结果。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不是一切劳动的共同特征,异化劳动仅仅是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社会,但在现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异化所具有的普遍性不仅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甚至开始制约人的行为活动。因此,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经过超越异化进而扬弃异化才能得以实现。
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因此,扬弃私有财产是最直接有效消除异化劳动的手段,也就是彻底根除刺激异化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面对劳动的异化,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劳动者本身进行的劳动活动以及劳动者自身,在生产过程中不再受劳动者自身支配,那么必然会伴随一种与其相悖的、敌对的力量来遏制和管控劳动者的力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不仅会生产出与自己相对立的劳动产品、还包括与自己劳动活动本身相敌对的关系以及与自己类本质完全倒置的关系。在《手稿》中,可以发现工人丧失自由自觉的劳动,资本家站在劳动的门外与劳动存在关系的本质,这种关系既产生私有制,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私有制强化自身,就劳动而言,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漠视,否定人的创造力,资本家与工人矛盾的激化与不可调节,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深,工人想要跳出被管控的藩篱,而实现这一愿景必须消灭私有财产。
马克思曾说,“共产主义是被废除了的私有财产的积极的表现形式。”它根据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把握同私有财产的关系,阐述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三种情况,首先起初的共产主义,把对物质的直接占领看作是人们日益劳作的最终目的,试图实现私有财产的平均化,体现了极端性质下的平均共产主义,这种单纯均分私有财产,不以废除私有制为目标的共产主义,是片面、狭隘的;其次,具有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是第二种形态下的共产主义,它一方面主张通过国家帮助建立共产主义,另一方面是通过消灭国家建立共产主义,但无论是以哪种形式都不能完全废除私有财产,因此还是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基于对未完成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在对历史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共产主义观,即“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它以恢复人的本质为旨归,将共产主义上升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本身及与自然界之间矛盾的彻底解决,它不仅是一种废除了私有制的经济制度,而且是一种新的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的社会关系。共产主义之所以成为扬弃异化的现实出路,是因为它始终以社会性作为其根本属性,以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为切入点,另外,它与整个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是在遵循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发展的。
首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唯物主义史观开辟了现实的合理化道路。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彻底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通过质疑私有制的合理性,将资本家丑陋的面纱暴露在人民群众的视野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提出了用消灭私有制来根除异化的论断;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和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基础和动力,马克思异化理论从人这一有意识的主体出发,指明人的本质是处在社会历史中从事生产实践的人,与费尔巴哈口中抽象的人不同,马克思是将扬弃异化和实现人实践本质的复归作为人类解放的核心。
其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开辟了建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有效途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异化以及阶级的对立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缺陷的暴露,即过分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马克思也企图通过消灭政治经济的弊病去解决劳动产品对人的统治问题,从而加快了消灭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构建科学且完备的政治经济学的步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一直是靠私有财产为自己做庇护,通过财产的占有实现对人的统治,并且极力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辩护,因此,只要私有制继续存在,现存的社会关系未发生变革,资本主义的弊端就不会被消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其最终也必然会接受根本的改造。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指引。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对于人本质的忽略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对此给出了科学的阐释,提出在遵循人的类本质的前提下,人必然实现自由、平等而全面的发展,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谋而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阐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基本态度。改革开放至今,在经济方面,我们经历了从经济复苏到跨越式发展的进步,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等方面也皆稳步向前推进,但不可避免地是在社会中仍存在异化现象,例如由于忽视环境一味发展经济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还包括忽略社会公平正义,导致某些地区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通常表现为异化的普遍性,严重阻碍了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事实证明了只有克服了异化劳动,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