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2022-08-07 03:01黄承夸苏国生覃丽华陆文德膝吉祥赵彤苏晓叶苏步青
右江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控制性自体血常规

黄承夸,苏国生,覃丽华,陆文德,膝吉祥,赵彤,苏晓叶,苏步青

(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暨百色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广西百色 533000;2.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暨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 a.检验医学科,b.内一科,广西南宁 530105;3.菲律宾永恒大学〔University of Perpetual Help〕研究生学院,马尼拉,菲律宾;4.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护理系,辽宁沈阳 110101)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需血用血量不断加大,血库存血量相对不足。异体血源供应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日趋凸显。大力开展节约用血、成分输血,尤其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方式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更是当前缓解用血紧张的一种有效方式。此外,异体输血容易传播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输血反应,而自体输血避免了这方面的担忧。脊柱外科手术往往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有时候出血较难控制,运用自体输血可避免异体输血中的一系列繁琐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赢得了更多时间。因此,在脊柱外科手术中使用自体输血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资料显示,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使用自体输血不仅可以减少血液浪费,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而且可以大大节约其医疗费用。当前,基层医院也遭遇临床用血荒,积极探寻有效的输血方式,尽量避免或减少异体输注,从而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矛盾,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去探索。为了解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符合条件入组的患者进行自体和异体输血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住院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03例。男性72例,女性31例,年龄15~73岁。其中53例患者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作为治疗组;另50例患者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采取控制性降压,术中或术后输注异体血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男36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43±15.93)岁;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58±11.9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行择期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采用的体位及麻醉方式基本一致,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采取控制性降压,即在全麻和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时缓慢吸入七氟醚降压至目标值:基础血压值的75%~80%(MAP介于65~75 mm Hg),或手术开始时用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维持MAP(65±5)mmHg。手术主要步骤完成准备缝合伤口时停止吸入七氟醚,等待血压自然回升。对照组术中或术后输注异体血;治疗组患者术中采用美国Haemonetice Corporation自体血回输机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

分别于手术前后抽取各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指标(WBC、RBC、HCT及HGB)、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和FIB)、出血情况及回输血量情况。

2 结 果

治疗组WBC、RBC、HCT及HGB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而对照组手术前后除了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手术前,两组WBC、RBC、HCT及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手术后,两组除了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手术前后RBC、HCT、HGB变化差值大于异体输血患者,WBC变化差值小于异体输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PT和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FIB、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手术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除了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手术后,两组患者除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术前PT、FIB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APTT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平均回输血量为(523.40±306.60)mL;两组患者输注血浆和浓缩RBC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输注血浆和浓缩RBC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3。回收式自体输血效果较异体输血明显,恢复时间较快,未出现发热、溶血等输血并发症,术后根据引流量拔管,定制颈胸腰部支具,术后1周可下地行走,无异常后办理出院。自体和异体输血三维重建效果图见图1、图2。

A、B.术前3D三维重建;C、D.术前腰椎核磁共振;E.术前CT三维重建;F.术前胸椎核磁共振;G、H.术后3D三维重建;I.术后胸腰椎正位片;J.术后肩关节正位片;K.术后全身骨骼照

A.术前DR正位片;B.术前DR侧位片;C.术前MRI矢状面;D.术前MRI横断面;E.术后DR正位片;F.术后DR侧位片

表3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回输血量的比较

3 讨 论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经过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将患者在手术中或创伤后流失的无污染的血液经过回收、抗凝、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一种输血方式。控制性降压则是使用降压药物或某些方法,主动控制患者的血压。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收集的53例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患者中,手术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变化均较为显著,说明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手术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是有一定差异的,出血与回输血液有一定的差异,术后血常规相关指标有所降低,但慢慢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与相关报道一致;研究结果也显示,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除了FIB差异不明显外,PT和APTT差异较为显著,这也说明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这与相关报道一致。

在50例异体输血患者中,手术前后血常规相关指标中除了白细胞差异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异体输血由于有足够的血源,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接近术前基础状态,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中FIB、APTT差异不显著,PT差异较为明显,这也跟自体输血一样,虽然异体输血补充了一些凝血因子,但是凝血功能指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慢慢恢复到基础状态。

自体和异体输血患者手术前血常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是研究团队为了突出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患者组的疗效,特意选择基础患病情况更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自体和异体输血患者手术后血常规相关指标的比较,除了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基础情况更差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治疗的患者经过自体输血后治疗效果较异体输血效果好;自体和异体输血患者手术前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除了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基础凝血功能较异体输血患者差;自体和异体输血患者手术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除了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的患者凝血功能较异体输血好,疗效更显著,这与相关报道一致。

研究结果还显示,自体和异体输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并不大;自体回输患者平均回输血量为(523.40±306.60)mL;自体和异体输注血浆和浓缩RBC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体输血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只需进行自体输血,无需申请输注血浆和浓缩红细胞,本研究输注的少许血浆和浓缩红细胞是由于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或患者本身贫血较严重而申请部分异体输血,目的是快速恢复患者的体力和体质。

本研究选取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患者进行术中回输血液的疗效比较,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自体输血患者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后,其疗效较基础患病情况较好的异体输血患者优越,说明自体输血更加安全可靠,自体输血的疗效较异体输血效果更显著,这与相关报道一致,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中具有较好效果,能够更加快速、安全地促进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患者的早期康复,避免或减少异体血的输注,达到缓解临床用血,防止异体输血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本研究病例相对较少,不能完全代表所有患者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加大病例进一步研究,以求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部门和个人以及其他没有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猜你喜欢
控制性自体血常规
X美术馆春季双展:特睿·阿布德拉:要上天了&自体触击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哪个更安全
嘻哈中的真自体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