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希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肾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而动静脉内瘘是唯一可以提供长期治疗的一种永久性通路,也可以称为患者的生命线[1]。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要对患者进行反复的内瘘穿刺,会导致血管狭窄和血管瘤,导致治疗的中断,而正确、熟练的穿刺方法则可以提升使用质量[2]。动静脉内瘘的出现,解决了血液透析患者中需反复穿刺的问题,不容易发生血栓和感染,维持较好的血管通路,因此动静脉内瘘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需要对血管通路进行较好的保护,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动静脉内瘘常见的穿刺方法包括区域穿刺、扣眼法、绳梯法等不同的类型,在进行区域穿刺阶段,血管壁会因为反复的穿刺发生薄弱的筛眼,导致血管瘤,而绳梯法会因为长度较短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扣眼穿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穿刺方法,与绳梯法对比可减少进针,穿刺的命中率也较高,对于有限血管穿刺条件的患者,优势明显,因此临床使用扣眼穿刺的方式,对穿刺技巧进行改进,以提升穿刺质量[3]。本文研究穿刺方法对保护动脉内瘘血管的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自愿参与试验的74例穿刺患者以盲选法分组,组别确定为对照组(绳梯穿刺)、治疗组(扣眼穿刺),每组各37例患者。纳入指标:①自愿参与试验,签署试验同意文件。②自体动静脉内瘘,可提供穿刺长度,血管曲折,容易发生渗血[4]。③穿刺难度较大,需进行反复穿刺[2]。④穿刺紧张度高,疼痛反应强烈[5]。排除指标:①合并心脏、肝脏、肾脏器质性病变[6]。②合并精神系统疾病[7]。③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8]。④临床未进行完善的检查。对照组由20例男性、17例女性为组成,年龄在26~74岁,年龄均数为(50.21±3.77)岁,透析时间3个月~1年,平均透析时间(5.34±2.11)个月。治疗组由19例男性、18例女性组成,年龄在25~74岁,年龄均数为(50.65±3.54)岁,透析时间2个月~1年,平均透析时间(5.15±2.2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本研究伦理编号:本溪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2020】年116号。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透析之前使用绳梯式穿刺,每次穿刺均更换穿刺点,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轮换的方式,每个穿刺点之间间隔3~5 cm,动脉穿刺点与内瘘吻合口距离3 cm以上,静脉穿刺点则距离5 cm以上,穿刺中使用3点固定进针的方式,使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穿刺针捏住,将需要穿刺的血管固定并充盈,右手中指将穿刺点远端皮肤捏住,以针尖朝上的方式进针,穿刺时针头与皮肤保护20°~25°夹角[9],待针头刺入血管回血之后将针头固定,使用胶布固定。
1.2.2 治疗组 使用扣眼式穿刺,穿刺之前的准备工作、穿刺距离动静脉距离同上,但是穿刺点为内瘘的同一点,进针深度和角度也需要相同,以形成扣眼隧道,对于穿刺针的选择,在形成扣眼隧道之前使用锐针穿刺,在隧道形成之后使用钝针穿刺,但是需要在每次穿刺之前使用无菌镊夹将扣眼中结痂物质清除干净。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穿刺质量:对重复穿刺次数、穿刺紧张度、穿刺疼痛度和压迫止血时间进行对比。穿刺紧张度评分量表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紧张度越高;穿刺疼痛度使用VAS视觉模糊评分法[10]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②分析两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对比时间选择试验之前、穿刺10次、穿刺15次之后,对差异进行对比。③分析两组透析血流,观察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透析血流量。④分析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包括穿刺失败、血管狭窄和血管瘤。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t值检验;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n(%)],进行统计学卡方(χ2)检验。两个项目经统计学分析最终可得到P值,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分析两组穿刺质量 治疗组重复穿刺次数、穿刺紧张度、穿刺疼痛度、压迫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穿刺质量()
表1 分析两组穿刺质量()
2.2 分析两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 试验前两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穿刺10次、15次之后,治疗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mm,)
表2 分析两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mm,)
2.3 分析两组透析血流 治疗组第1个月、3个月、第6个月透析血流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分析两组透析血流(mL/min,)
表3 分析两组透析血流(mL/min,)
2.4 分析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分析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对于血液透析等相关病症的治疗方法一般是通过静脉用药,而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方法[11]。临床认为[12]早期,内瘘不成熟,所以容易使得血管出现较大的脆性,甚至容易使血管出现显露不明显的状况,而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时候内瘘穿刺的方法相对较多,有很多学者研究后发现[13],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保护患者血管的目的为主要原则,有计划性的选择一定可靠的穿刺部位对患者实施治疗,通常选择距离动静脉内瘘相对较远的部位来对患者开展穿刺,能够获取足够的血流量[14]。与此同时,在对患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也要观察穿刺周围是否会出现渗血等相关状况,如需必要,也需要为患者应用约束带来实施约束,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因患者自身原因而导致的皮下血肿等相关的风险[15]。
以往临床使用区域法进行穿刺,但是反复穿刺带来了血管损伤,发生血管瘤,血流出现漩涡,形成了血管管腔狭窄的问题,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出现内瘘血栓,因此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穿刺措施。上文数据对比可见,治疗组重复穿刺次数、穿刺紧张度、穿刺疼痛度、压迫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两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穿刺10次、15次之后治疗组内瘘血管内膜壁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1个月、3个月、第6个月透析血流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绳梯式穿刺对于内瘘可以提供穿刺长度较短、穿刺难度较大的患者适用性不足,需要反复进行穿刺,患者在穿刺过程中过于紧张[16],情绪压力较大,直接影响穿刺质量,使穿刺失败。而扣眼式穿刺是一种定点穿刺的方式,内瘘在同一位置,每次进针均采用同一深度和角度,一般在穿刺6~10次之后即可形成一个皮下隧道,而在血管开口的位置则可以形成一个活瓣,之后每次进针均可以使用钝针将活瓣打开并置入血管,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新的穿刺损伤,对血管内瘘进行保护,减少对血管的损伤[17];和绳梯式穿刺进行对比,扣眼式穿刺可以减少多次穿刺而形成的大量针眼,防止出现皮肤的硬化,控制因为穿刺次数较多导致的筛眼状薄弱后扩张的问题,因此穿刺失败的概率较低,可以更好地保护内瘘,患者的疼痛反应也相对降低,紧张度下降,提升了穿刺质量[18-19]。在对扣眼进行护理方面,需要在结痂前后进行充分的消毒,对扣眼隧道的走向进行充分评估,更好进行隧道保护,以维持较好的使用质量[20]。
综上可见,与绳梯式穿刺相比,扣眼式穿刺降低了穿刺的难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对血管的保护作用更加理想,可以减少穿刺导致的紧张情绪,实现穿刺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