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忠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广西 南宁 530023)
电动势概念抽象复杂,历来是高中物理教学难点,也是研究热点.电动势概念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①为什么非静电力的做功本领要用功与电荷的比值来表示?②为什么比值又等于断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势差?③比值的单位是J/C,为什么J/C 又是V?等等.多数研究集中在重点问题①,着力较多,成效不错,但仍有不足;问题②和③的研究相对粗糙、薄弱.客观上,研究者都想方设法根据学生认知建立概念,但暴露的主要问题恰恰还是对学生认知把脉不准、关照不够,以至有些过程生硬,结果突兀,知识生成缺乏说服力,学生囫囵吞枣.
关于学生认知,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者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把新知识和已有认知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学习.[1]这个主张尤其切合中学物理教学,因为很多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物理课堂的,他们脑袋总会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有一些知识、经验或思维倾向与新学习相关,但这些已有认知对新学习只有潜在意义,需要教师去了解、挖掘、激活,并从中生长出新知识.这样新旧知识才会发生实质性联系,学生才会理解新知识,新知识才会获得实际意义、心理意义.反之,如果新旧缺乏联系,新知识的建立没有生长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时的学习就沦为无意义机械学习.
笔者从观看过的数十节全国各地优秀课例中,挑选两个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深度研究.把关键的教学过程拆分成连续的若干片段或步骤,以有意义学习的视角对每个步骤都进行深度诊断分析,并给出改进设想,期望知识生成更符合学生认知,促进学生深度的有意义学习.
第1步.教师分析了电源内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后,直接指出非静电力移动相同电荷量,做功不同,说明电源做功本领不同.
诊断分析:如何比较做功本领?这是引出电动势概念之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个有多元理解的复杂问题.笔者在百度搜索“做功本领”,搜索到一个问题:做功越多,做功本领就越大,对吗?作业帮的回答或说法1:不对,做功本领用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做功本领越强.继续搜索,又出现作业帮的说法2: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把说法2和学生已知的功能关系“物体能够做功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结合起来,可推出说法3:物体能够做功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做功本领也越大.显然,说法3和说法1相互矛盾.
作业帮的回答者是教师,教师尚且有不同理解,估计学生会有更多的理解.为了了解高二学生可能的前概念,在他们刚学完静电场、未学电动势之前,笔者以“静电力做功本领”为题,做了一个初步调查.
关于静电力做功本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做功多,做功本领大.
(B)时间相同时,做功多,做功本领大.
(C)移动相同电荷时,做功多,做功本领大.
(D)做功相同时,移动电荷多,做功本领大.
(E)其他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结果:各种选项都有,证实了学生并非空着脑袋走进课堂.可以想象,如果放开让学生讨论,估计是各说各话,而且都看似“合理”,这时教师可引导聚焦并挑出方法(C).这样先放后收的好处是尊重主体,畅所欲言,缺点是费时,影响后续内容的展开.所以,我们也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控方向,直接界定方法(C):在移动同样电荷量的条件下,通过比较做功来比较做功本领.这也是顺应学生过往经验,符合他们已有的“公平比较”观念的,因此学生是可接受的.这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我们不妨把教师直接界定(C)的方式称为主导性界定,优点是省时简洁.
当然,如果首先以形象直观的抽水机等为例,引出比较抽水机做功本领的方法,然后类比得到比较电源做功本领的方法,则更自然顺畅,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2步.教师出示各种电池,明确指出:电池标识的1.5 V、2 V 等是电池两端的电势差,其实是电源做功本领.
诊断分析:学生在第1 步知道不同电源做功本领不同,更早还知道电势差等于两点间电势的差值.这些都是学生的已有认知.现在进一步说电势差其实是电源做功本领,这个新说法很唐突,因为它不是在学生已有认知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过早强加给学生的硬性规定,学生是囫囵吞枣的,属于奥苏贝尔所言的无意义机械学习.
改进: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逻辑,不过早把“电势差是电源做功本领”硬性强加给学生,而是把它延后到第4或第5 步顺其自然地推出,让学生口服心服.具体改进详见第4或第5步的改进.
第3步.教师接着复述:不同电源的做功本领不同,也就是移动相同电荷量,做功不同.为了描述这种做功本领,需要一个物理量.怎么引入呢?
一个学生回答:比较移动单位电荷的做功大小……教师肯定后指出:移动单位电荷做的功,就是功除以电荷量,即W 非/q,我们把这个比值称为电动势E,用来描述电源的做功本领.
诊断分析:很明显,学生的回答不太符合常理,因为教师在第2 步已经明确指出电势差是做功本领,那么按常理最容易、最简单的回答应是“用电势差描述这种做功本领……”但学生偏偏不这样回答,而是采用难的方法来回答.为什么学生会舍易就难呢?可能是学生水平高并借机表现,也可能是教师事先交代,课前学生预习,课上学生配合,朝教师预设的方向回答.从视频看更像是后者,即学生不是根据知识逻辑来回答,而是顺着教师心思来回答.这种类似场景在公开课中并不少见,属于奥苏贝尔所言的无意义学习.
改进:提供可加工材料,促使学生开动思维,引发有效的有意义学习.可把问题改成:如果两个电池非静电力移动的电荷量不同,做功也不同,怎么比较其做功本领?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说明材料空洞,不妨再给出数据:A 电池非静电力移动2 C电荷量,做功4 J;B 电池非静电力移动3 C 电荷量,做功4.5 J,哪个做功本领强?如果还是启而不发,不妨再降低门槛,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其实大家以前做过类似的比较,例如怎么比较运动快慢?怎么比较电场强弱?是不是要在条件相同情况下,比较某个物理量?以此诱导学生利用类比找到比较方法.
那么,需要在什么相同情况下呢?联系第1步,可在移动相同电荷量情况下,比较做功大小.为了方便起见,相同电荷量取1 C,即在移动每1 C情况下,比较做功大小.
结果:移动每1 C时,A、B 做功分别为2 J、1.5 J,可知A 做功本领大.为了简洁,可把A、B 的比较结果写成2 J/C、1.5 J/C,从数学操作来看这些结果是由W非/q得到的.
结论:W 非/q大,做功本领就大,即可用W 非/q表示电源的做功本领,并称之为电动势E.
第4步.得出电动势的公式E=W 非/q 后,教师追问:电动势的单位呢?学生回答:J/C.再问:还有吗?学生回忆:V.
诊断分析:表面上看,学生的回答倒是符合认知逻辑的,J/C 可从W 非/q 推出,V 则通过回忆得出,因为学生学过在静电场中1 J/C=1 V,但这是浅层次回忆,这是其一.其二,这个记忆来自静电场,但这里毕竟是电源,情况不同,因此还是有学生觉得V 的出现不自然,免不了疑惑,既然J/C 可从W 非/q理所当然地推出,那V 是否也可理所当然地推出,而不是仅凭记忆得出?
改进:如果能从知识逻辑上,弄清电动势表示电源做功本领,其大小等于功与电荷量的比值(可理所当然地推出单位为J/C),也等于断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势差(可理所当然地推出单位为V),学生的疑惑便会烟消云散,明白J/C和V 等值,从而满足心理诉求.具体改进详见案例2 第2 步的改进.
第5步.得到电动势的单位后,教师直接指出电动势大小等于断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势差.
诊断分析:教师的逻辑是这样的:第2步规定电势差就是做功本领,第3 步做功本领用电动势描述,第5 步就自然可得:电动势等于电势差.这条逻辑链条貌似清晰、合理,但关键是逻辑起点——第2步是强加给学生的硬性规定,学生咽下的是异物而非食物,因此对逻辑结果——第5步也只能囫囵吞枣,这是其一.其二,电源两端的电势差可变化,为什么要强调断路时电源的两端电势差?学生有疑惑,但教师没有交代,学生只能机械学习.
改进:如果第4步已作改进,第5步也可一并得到改进.如果第4步还未改进,可在第4步得出电动势的两个单位J/C和V 的基础上,追问:我们学过V 还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引导学生回忆:电势差.教师肯定后指出:电动势表示电源做功本领,它与电势差不仅单位相同,而且大小等于断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势差.至于为什么是断路时?原因详见案例2第2步的改进.
第1步.在未引出电动势概念之前,教师首先讲清电源靠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接着用电压表测得断路时干电池电势差1.5 V、蓄电池电势差2 V.然后问:如果干电池移动1 C,非静电力做多少功?学生回答:1.5 J.继续问:蓄电池移动1 C,做多少功?学生回答:2 J.再问:哪种电池做功本领大?学生回答:蓄电池.
诊断分析:回答前两个问题,需要用到非静电力做功公式W非=Eq,但学生还未学该公式,竟然回答正确,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教师角度看:电动势E 等于断路时电池电势差U,这时W非=Eq 变成W非=Uq.但学生并不具备以上知识,他们只学过静电力做功公式W=Uq,U 为静电场中的电势差.按理学生只能计算静电力做功,无法计算非静电力做功,但实际却算对了,很可能是学生手头只有W=Uq 可用,反正非静电力做功和静电力做功都是做功,所以就用W=Uq 计算非静电力做功,结果就歪打正着.
为了验证以上猜测,笔者以刚学过静电场但还未学电动势的92 名高二学生为测试对象.测试之前,给他们做了必要铺垫,讲清什么是非静电力做功;然后让他们做一道新题目:通路时,测得干电池电势差1.3 V,移动1 C,这时非静电力做多少功?结果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1.3 J.但1.3 J是静电力做的功,而不是非静电力做的功.这个结果说明:学生在未学W非=Eq,未辨别电动势E 和电势差U 之前,不管是计算非静电力还是静电力做功,手头只有W=Uq,一律用其来计算.
以上分析表明:教师利用了学生对非静电力做功与静电力做功的模糊,诱使学生用静电力做功公式计算非静电力做功,这种张冠李戴、乱套公式行为会强化错误认知,对后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改进:在未定义电动势之前,可以应用比较和类比方法,推出非静电力做功公式.图1为比较和类比的路线.
图1 先比较后类比的路线图
①由A 和B比较可知,重力做功和非重力做功的公式相同,都是W 或W非=Gh;②由A 和C比较可知,静电力做功公式W=qU 和重力做功公式W=Gh 相似,其中q、G 相似,都是受力物的量化物理量;U、h 相似,都是高低差.那么,由②可类推出:③D 中非静电力做功公式应与B 中非重力做功公式相似;由①可类推出:④D 中非静电力做功公式应与C中静电力做功公式相同.也就是说,非静电力做功大小也应等于被移动的电荷量q 乘以提升的电势差E,即W非=qE.需要说明的是,电势差E 是断路时电池两端的电势差,原因在第2步的改进中弄清,给学生留下悬念或伏笔.
第2步.教师肯定学生回答,继续:如果干电池移动2 C,做功3 J;蓄电池移动2 C,做功4 J.看表1的3组数据,应该用哪组数据来表示电池的做功本领?一个学生回答:第1组和第2组.教师反问:第2组电荷量能反映做功本领吗?该学生重新回答:那就第1组.教师满意,继续:第1组也就是W非与q 的 比 值W非/q,反映了电源做 功 本领,我们称之为电动势.
表1
诊断分析:先看第1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先错后对,后对究竟是理解了还是被迫?更可能是后者,因为学生第1次回答后,教师反问“第2 组电荷量能反映做功本领吗,”意味着不满意第2 组,那学生只能被迫回答第1组,但并不明白其原因,还是囫囵吞枣,口服心不服.这是典型的无意义机械学习.
再看第2个问题:第1组是电势差,怎么突然变成比值W非/q?从教师或知识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比值W非/q的确等于第1组的电势差;但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没有任何分析过渡,这个结果来得突然、生硬强扭,也是令人口服心不服,又是无意义机械学习.
改进:参考案例1 第3 步的改进,应用“在移动相同电荷情况下,通过比较做功来比较做功本领”的方法,分析表1 数据,得出可用比值W非/q表示电源做功本领,把它称为电源的电动势E.从表1还发现,同种电源的做功本领相同,即电动势相同,反之不同.
启发:有没有学过与比值W非/q类似的比值?引导学生回忆类似的比值W/q……
追问:W/q 等于什么物理量?引导学生回忆W/q等于静电场中的电势差U.
再问:以此类 推,W非/q 可 能 会 等 于 什 么 物 理量或什么电势差?
引导学生猜到W非/q 可能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势差后,进一步推理分析:既然同一电源的做功本领不变,那么其W非/q不变,其两端的电势差也不变.什么情况下电源两端的电势差不变呢?
教师演示:用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势差,会发现电势差随外电路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外电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测到的电势差越大;当外电路断开,外电路电流为0,测到的电势差最大,而且反复测几次也不变.也就是说,断路时电源两端电势差就是我们要找的不变电势差,也就是表1中第1组的数据.
总结:电源做功本领用电动势E 表示,大小等于非静电力做功与电荷之比W非/q,也等于断路时电池两端的电势差;电动势单位从W非/q推出为J/C,从电势差推出为V,两个单位等值,即1 J/C=1 V.
以上改进叫温故知新,与建构主义的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致,利用学生已有认知,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知识,可使学生思维顺畅、心理舒服.
以上2个案例选自全国各地优秀课例,并非常态教学,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打磨,甚至优秀团队群策群力打造的,尚且暴露出忽视学生认知的问题,更遑论常态教学.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常态教学追求短平快的“高效教学”,压缩知识形成过程,强扭强加、结果突兀的问题更加突出,导致无意义机械学习,因此有研究者呼吁“慢”教学,让学生细嚼慢咽,充分内化养分.[2]当然,“慢”不是“拖”,而是深入细致研究学生认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展开知识形成过程,学生才可能学会、会学;学生学会、会学了,才会有成就感、满足感,才会乐学,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升物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