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晓
比喻是一种十分古老且常见的辞格,它源于古人用形似的图画来描述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比如现在仍在使用的象形字,就是这种认知方式的产物。例如,甲骨文中的山字、田字,都是将客观事物图形化,以相似的图像来表示事物。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方式的存在,才会衍生出比喻这种辞格。
比喻这一修辞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学者探讨的热点。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墨子等大家就对它做出了论断,墨子在《墨子·小取》中给比喻下过定义,并在该书中记录道:“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意思是“所谓辟,是指举别的事情来解释这个事件”。从这里可以看出,墨子已经对比喻有了很明确的概念,并且也明确了比喻的功能,但这只是初步的研究。在我国古代,比喻是普遍使用的修辞手法,例如,在《诗经》和《楚辞》中就大量使用了比喻,《诗经》中常常使用的“赋、比、兴”中的比就是比喻。因此,中国古代给比喻下了很多定义。
但先秦两汉时期的学者对比喻的研究不够深入,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直到宋代,才有了专门的修辞学专著,关于比喻等辞格的定义才开始系统化。清代段玉裁在其所作注释的《说文解字》中对“比”和“喻”二字做了释义:比,密也。其本义谓人相亲近也。余义辅也、及也、次也。二人为从,或反从为比。故古文比,盖从二大也,二大者,二人也。喻,因告也,凡晓示人者。皆举之所易明也。周礼掌交注日,喻,告晓也。晓谓之喻。而另一个因言之日晚也谓为喻。从中可以发现,比喻一词早期的意思应该是用最密切接近的事情来举例,而所谓“皆举其所易明也”,是讲要列举几个最容易让人理解的事情,使听者理解说者想要传达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关于比喻的研究最系统、最全面、最权威的人是陈望道先生,陈先生在《修辞学发凡》这本著作中构建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修辞学系统。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就对比喻作了界定,他在书中说道: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他还对譬喻使用的基本条件作了规范:这格的成立,实际上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情和类似点三个基本要素,所以文章上也就有正文、譬喻和譬喻语词三个成分。同时,对比喻中的明喻、隐喻、借喻三类变体都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这些为比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关于比喻的研究全面开展,不仅研究比喻及其三类变体,还从比喻及其三类变体中发展出一系列变体,如强喻、反喻、迂喻、曲喻等。对于这些变体的研究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关于比喻修辞的运用,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谓是最好的语料。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同时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其著作主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鲁迅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化思想探索、中国文学史研究、翻译工作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大功绩,对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蜚声于世界文坛,堪称“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在其作品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其中比喻修辞的运用最突出。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比喻形式。
明喻是比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是比喻的三个基本形态之一。所谓明喻,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有具体的定义,即明喻是指分明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文中事物的譬喻。正文和譬喻两个成分不仅清楚对揭,而且分明有别。更通俗地说,便是明确地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陈望道先生还提出,在运用明喻时需要注意两点:(1)本体和喻体必须具备相似点;(2)本体和喻体在本质上应该不同。因为明喻的基本特征就是本体与喻体一起存在,同时,本体与喻体在形态上是有联系的,也具有相似的关系。在本体与喻体两种成分中间,常有喻词相连接,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如同、仿佛、像……一样、如……似的”等。
例1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鲁迅《故乡》)
这个例句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作者以此来描写闰土受到生活摧残之后的麻木,其中运用了明喻的修辞。例句中的本体闰土、喻体石像以及喻词仿佛三个成分都出现了,是标准的明喻句。句中以“石像”作为喻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闰土的忧愁多虑、毫无生气,使人不禁联想到农田之上,站着一个满脸皱纹、满目愁苦的中年农民,整个人散发出的都是生活的艰辛。
例2 (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这个例句也是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这句话描写了一个精明算计的小市民妇女形象。这个例句也是标准的明喻句。句中以“圆规”作为喻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个能说会道、刻薄虚伪的妇女形象。杨二嫂在少年时曾被人叫作“豆腐西施”,长相自是不会太差,但到了中年,鲁迅先生却把她的腿比作“圆规”,虽然描绘的是杨二嫂的外在形象,却从侧面体现出杨二嫂的生活艰难。
上面两个句子都是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都描写了两个长期受生活压迫的人物形象。但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同情闰土的遭遇,但对杨二嫂却嗤之以鼻。由此可以看出,明喻是包含感情色彩的,其感情色彩主要体现在喻体的使用上。
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大量使用识别度很强的明喻这一修辞手法,可以使人明确知道他将一个物体比喻成另一种物体,不但增强了描述对象的形象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使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明,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隐喻也是比喻的三种基本形态之一。陈望道先生早在《修辞学发凡》中就已对其有了具体的规定。所谓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级的形容方法。就是说,隐喻是指意思不明确的比较隐晦的形容方法。隐喻和明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隐喻的正文内容与喻体之间的关联,比明喻还要密切;明喻在形态上只有相似的意义,而隐喻在形态上却是融会的关系;明喻的表现形式就是“甲好像乙”,而隐喻的表现形式则是“甲就是乙”。在隐喻句中甲、乙是不同的事物,不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本体和喻体的相同特征是需要隐藏的。在隐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也会出现,常用的喻词有“是、就是”等。
例3 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鲁迅《狗猫鼠》)
这个例句来源于鲁迅先生的作品《狗猫鼠》,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通过追思自己在童年时救助和饲养的一只可怜的小隐鼠最后惨遭人杀害的故事,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加害者的憎恶。这个例句的喻体是狗,本体是“我”(鲁迅先生),反动派用狗比喻鲁迅先生,意在羞辱他,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以鲁迅之前发表的仇猫言论为依据,更具有攻击效果。隐喻的表现手法十分含蓄,但由于本体与喻体之间并不具备完全相同的特征,因此以此作为反击更加有力。
隐喻是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又比较含蓄的比喻方式,虽然鲁迅先生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得不多,但并不能否定其价值。
借喻,也是比喻的类型之一。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对其有了具体的规定。“比隐喻更进一级的,便是借喻。”借喻是指一个没有了本体和喻体的形容方法,它的喻体凭借着和本体之间许多相通或相似的地方,使得喻体直接指代本体出现在句子中。而在借喻中,正文与比喻之间的关联尤为紧密。
例4 我便问他:“吃人的事,对么?”他仍然笑着说:“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我立刻就晓得,他也是一伙,喜欢吃人的;便自勇气百倍,偏要问他。(鲁迅《狂人日记》)
这个例句来源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例句中并未出现自然本体概念,其喻体即为“吃人”,所谓“吃人”,并非吃人的肉体,而是指封建思想“吃”人的思维,指的是一定的限制和一定的顺从,比如,父亲对孩子、君王对臣民有一定的权力,后者似乎成了前者的提线木偶,这个封建社会礼教说白了便是在“吃”人的思维,这正是鲁迅先生所要批评的社会现象。“吃人”与“吞噬思想”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吃人”可以做“吞噬思想”的喻体。而相比于直接写“吞噬思想”,“吃人”更有噱头,也更能吸引读者阅读。
例5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这个例句选自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句中并未出现自然本体,却以“厚障壁”作为喻体,用来形容“我”与闰土间所产生的感情距离。相比于直接描述“我”与闰土之间的隔阂,“厚障壁”更能形象直观地描绘“我”和闰土之间的距离。
借喻这种修辞,在写文章时十分重要。在写作文时运用借喻,既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字的美感,又可以使语句更加优美,还可以使抽象化的内涵系统化,或将其中的内涵抽象化,让人易于掌握。另外,因为借喻中有喻体存在,更能突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联,可以形成更加丰富、含蓄的表现效果,同时也使语句不会复杂,显得更加简练。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除了使用大量的基本形式——比喻外,还运用了一些变体的比喻。
博喻是比喻的变体之一,王希杰先生的《汉语修辞学》中,对博喻进行了介绍。所谓博喻,也就是指可以一口气说出若干个比方。也可说用多个喻体来形容一件事情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还可用多个喻体来形容相应的事情。
例6 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鲁迅《夜颂》)
这个例句来源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夜颂》,在这个例句中,“黑暗的装饰、人肉酱缸上的金盖、鬼脸上的雪花膏”都是“光天化日”的喻体,可以连续地用三个喻体来比喻某个自然本体,这是标准的博喻。博喻法与其他方法如明喻、隐喻、借喻等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有多个喻体,使用得当,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起到增强语势、加强语气的作用。此外,它还能将一个事物的各个方面都描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不能匹敌的。
讽喻也是比喻的变体之一。所谓“讽喻”,是一种修辞方法,是带有讥讽风格的比喻,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方法,用比喻进行讽刺。
例7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鲁迅《狗猫鼠》)
这个例子出自鲁迅先生的《狗猫鼠》,鲁迅先生以描写动物开会一事讽刺当时的社会。在文中,猫代表的是既得利益者和残酷压迫老百姓的恶势力;老鼠自然是饱受欺压的生存在世界底层的劳苦大众;而狗们就是与动物争夺或压迫群众权益的人,当这些人行动失败后人们就称其为落水狗。鲁迅先生对狗也是持批判的态度。讽喻因为具有讽刺效果,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并且一般是通过故事来进行讽刺,这就使得整个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比喻的使用,除了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美感之外,还可以增强它的吸引力,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趣味性。修辞格的使用极大地发掘了文学作品中语言的魅力。鲁迅先生的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一方面是因为鲁迅先生的文化造诣很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修辞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深度以及趣味性,使得更多读者争相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