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妮徽
成都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产在这片土地被创造出来并延续至今。以川剧为代表的古典艺术和蜀绣、成都漆器、银花丝等传统手工艺,蕴含着天府文化的价值内涵与蜀人的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它们是天府文化的见证者,更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有的文化韵味与艺术内涵使非遗文化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但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曾经鲜活生动、红极一时的手工技艺、戏剧音乐,如今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显得脆弱、边缘,它们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考验和严峻的传承危机。
联合国保护非遗的宗旨是“非遗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活态流变也是中国非遗重要的传承特征。今天要让“非遗活化”作为一种新理念走进日常实践,重回现代生活,需要获得年轻人的关注,需要时尚设计的介入,需要当代艺术的尝试开拓。“跨界融合创新模式”正在有效地推进非遗创新发展。跨界是营销圈内的潮流,跨界融合的理念也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开拓了新思路。探索非遗在不同领域的融合,通过资源整合、产品研发等策略提升非遗的文化内涵和消费体验,是打造非遗及其文创全新未来的有效途径。
“蜀戏冠天下。”成都作为“世界文化名城” “非遗之都”,川剧的贡献是必不可少的。川剧从成体系开始就有着“兼容并包”的精神,不断吸纳百家之长,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创新。川剧表演家王玉梅曾在她的交响乐演唱会上,向观众呈现过创新川剧戏歌以及川剧与流行音乐的跨界。她与成都歌手赵祺混搭演绎的《成都》,将川剧和通俗唱法融合,令人耳目一新,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川剧体验。传统与流行碰撞,将川剧元素融入时尚、摄影、生活与短视频等领域,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川剧的社会关注度,普及推广川剧音乐知识。这些推陈出新的有益尝试,使古老的川剧艺术历久弥新,近年来无论是对内发展还是对外交流,川剧的影响力都越发深入人心。在成都的各大剧场甚至宽窄巷子,都可以看到川剧的身影,它已成为潮流生活的一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
以审美再造、功能重构、设计转化为方法的文创产品跨界开发,既赋予了产品文化属性,又增强了产品功能属性,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中,从而实现创造性传承。2016年,故宫博物院的跨界文创成功“出圈”,一批批独具故宫文化特色的文创单品风靡市场。此后,全国博物馆陆续启动了博物馆文创产业探索和文创产品开发。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与蜀绣的合作,就对博物馆书画类藏品与非遗技艺合作研发文创产品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将现代商品和传统工艺品赋予草堂文化内涵,为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是杜甫草堂文创馆前行的方向。
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成都漆艺,现在已从博物馆和艺术馆展厅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坚持遵循古蜀传统手作的成都漆器厂秉承“让设计回归传统,让传统回归生活”的理念,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文创产品,还开发了各项文创体验活动。漆器展、漆艺美学分享、跨界联乘创意设计等,更是让成都漆艺这项非遗美学“飞入寻常百姓家”。2019 年新春,成都肯德基携手成都漆器厂,用“百宝嵌”的工艺将成都美学呈现在肯德基的产品包装上,尽显成都漆器的精湛演绎和精雕细琢。
蜀绣与游戏“王者荣耀”的结合也擦出了惊艳的火花。部分游戏人物的皮肤、回城特效等融入了蜀绣元素,展示了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的巧妙结合。在2019 年的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中,中国战队的出征服以及总决赛的战袍都是“蜀绣之乡”的绣娘绣制而成。跨界合作的背后,是以数字化创意助力文旅及文创产业升级,借助平台深度挖掘传统艺术的文创潜力,让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交叉融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以推动人类非遗保护传承为宗旨的国际性文化节活动。非遗节自2007 年以来,已在成都连续举办了七届。在第七届以“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非遗节上,跨界与混搭成了关键词。传统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展示了非遗技艺的传统之美,也彰显着非遗传承者求新求变的勇气和智慧。
跨界融合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而实践的途径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随着我国非遗文化传承人群培训计划的启动,以及“非遗进校园”的深入,学者、传承人群、大学生这三股力量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依托高校产学研各方资源的融合,形成了以高校为载体的非遗活态传承的一股合力。
西南地区非遗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样,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成都高校在开展非遗教学和实践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们基于各自的教学资源,以川内、西南地区的非遗项目为重点,从传统的绵竹年画、竹木工艺、蜀绣羌绣、银花丝等品类逐步开展,不仅举办各种非遗活动,还创办非遗学院,进行特色研培项目。作为西部非遗人才的聚集地,成都各大高校也为上海、杭州等东部沿海地区输送了不少优质的非遗资源。
四川大学非遗研究中心结合自身的学术实力与学科特色,开展了涵盖绵竹年画、荥经砂器、道明竹编等实践课程的非遗传承人研培教学。尤其是与崇州道明竹编的合作,在文创产品的设计及开发过程中,四川大学提供教学实践条件,注入了产品设计、大众传播、市场营销等多学科资源,形成了教学、设计、制造、商业等多方面协作的教、学、研、产模式。这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培训育人模式,是对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和产学研形式的有效探索,让传统文化与院校资源合作的模式成为一种可能,也为其他行业与院校专业合作提供了借鉴。
作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年轻力量,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于2019 年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将非遗传承融入学校发展,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非遗实践,逐步建立起非遗教育体系。与一般的办学招生不同,非遗学院的受众人群更加多元化,不仅帮助非遗从业者完成学历提升,还针对非遗爱好者开设技能进修和研学班,鼓励社会人员通过掌握技能实现自我就业。非遗学院的人才培养以职业为先导,不断优化课程模块,强调实训过程。通过组建校内大师工作室,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展非遗讲座和学术论坛,并合作研发美育选修课的非遗类课程;与成都蜀锦博物馆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培养传统手工艺技师;与成都非遗保护中心合作举行高校资源分享会和高校创意设计联盟研讨会。学院从非遗推广、课程建设、科研发展、业态革新等多维度践行非遗传承,推动非遗广泛传播与创新发展。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在整合校企资源,构筑非遗“以文育人”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各地非遗企业在推动非遗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优势,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的羌绣技法培训、“羌族服饰及羌绣保护与研发”宣传、国际非遗博览节创意羌绣作品展及游客体验等活动,对羌族服饰和羌绣文化的可持续性推广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校企合作除了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学生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非遗文化浸润学生身心也是学院重要的德育工程。让蜀绣文化及蜀绣技艺进校园、进课程、进社团,在实践教学中匠师结合,专业课程和非遗文化融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带着传承非遗的使命感学习、研究、创新非遗文化,实现和深化了高校非遗“以文育人”的价值内涵。
把高校作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为高校与非遗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将非遗文化植根于高校教育体系,才能使文化普及和传统技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让非遗文化基因在时代流变的过程中以新的形式活态传承下去。
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秉承着天府文化创新创造的基因,努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跨界融合发展之路。创新的只是承载文化的载体,得以延续的则是文化本身。非遗文化将吸收与转变、推陈与创新的特性相融汇,在当代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的滋养中重现生命力,成为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