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体育教师的彩虹世界

2022-08-05 01:19黄虹北京市八一学校100080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海淀区公开课王老师

黄虹 (北京市八一学校,100080)

一、彩虹天空,心之向往

我出生在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母亲是受人尊敬的体育教师。家庭对我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参加县运会,从此我毅然地开始了我的田径运动“生涯”,遭到不少人的阻拦我也没有放弃。不为别的,只为从我参加县运会的第二年起,我每年都可以打破由我自己创造的县跳远纪录,我最得意的就是每年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现场,运动场上的高音大喇叭里广播: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黄虹同学打破了由她自己保持的县跳远纪录!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小小虚荣心。直到我上了高中,有人告诉我,我被记录到县志里面,成了县里跳得最远的女子,我才突然意识到,也许体育就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成就了我,也历练了我。

高考那年,我的高考分数同时达到了两所大学的录取条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现首都体育学院),当时我的教师和朋友不太理解,他们认为明明是可以上更好院校的成绩,为什么只报考了一个培养体育教师的师范院校,这很可惜。但我却很开心,这是我内心的向往,希望我能像母亲那样做一名受人尊重的体育教师!

二、彩虹世界,多彩课堂

“跟随一个老师,上了6年的体育课,不能说不是一段奇遇。如今我要毕业了,我却还想再上一节您的体育课,6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一个人只能有1个6年的中学生活,感谢您6年来对我们始终如一的疼爱,感谢您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难忘的一章,真希望能再上一节您的体育课。”这是1名高三毕业生给我的临别赠言。教学三十四载,从学生身上获得的鼓励一直激励着我在体育教育教学的路上,更加奋力地走下去。连续当选两届北京市骨干教师、两届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至今我从未放松过自己的体育课堂,近几年上市、区级公开课、研究课50余节。获得北京市特级教师称号之后,我更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我的周课时始终保持在17节以上,在课堂教学中,我也与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1.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是吸引学生的法宝

体育教师真正的“内功”是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如何能把控好课堂,如何让学生愿意跟着你上体育课,是考验新任教师的一把尺子,刚当体育教师的几年,一些有个性的学生也让我的教师“权威”受到了挑战。

记得,在1节高一的室内体育课,那是开学的第1课,我问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好的建议。1名男学生马上站起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老师,我不喜欢体育课,希望上体育课时能干点别的。”我听后先是一愣,接着和颜悦色地问他:“你不上体育课,你想干什么呢?”“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他的话引起了全班学生的一阵哄笑。我也笑了,说道:“后面我们的教学任务是双杠,如果你的双杠技术达到了无师自通的程度,你可以尽情地玩儿!”我的回答出乎了他的意料,也令全班学生感到意外。

双杠课上,我把两套落地动作都做了一遍,一刻寂静之后,学生们为我的示范动作叫好、鼓掌,并纷纷把目光投向那个“想玩儿”的学生,很显然大家都还记得他说过的话,起哄着让他也做一遍。这名男学生竟然没敢迎战。我很“大度”地说:“这样吧,双杠也许是你的弱项,老师也别欺负你,你可以选单杠。”他一听我这话,眼睛都放光了,跑到单杠前做了一个翻身上杠动作,围观的学生随即发出了惊叹。看到他洋洋得意的样子,我走过去,问道:“他这个动作做得怎样?”学生们不知道我想干什么,一时竟不敢说话了。“完成得这么好,怎么没听到你们的掌声?”学生们这时这才反应过来,鼓起掌来。接着,我和这名男学生进行单杠比赛,最后我“轻松”取胜……之后这件事在学生间马上传开了。从此,我的体育课上,没有了“炸刺”的学生,课堂氛围始终良好。这名男学生从此上体育课也特别认真,和我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情。

作为新任教师,最怕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要想保持自己课堂的主动性,不是靠体育教师的说教,而是要靠体育教师自身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让学生信服,让他们愿意跟随你练习。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地共存于同一个课堂之中,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2.有挑战性的课堂才是引人入胜的教学

工作十几年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有时间就会主动去听、去看周边教师的课,我从初中教到高中,坚持了2个6年的轮回后,我发现自己也能够轻松驾驭自己的课堂了,也不再害怕上公开课了,也有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教育视角,虽然有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是很全面,但毕竟是自己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体验,弥足珍贵。在积累的道路上,通过不断地摸索,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认识到:所谓的公开课都是自己常态课的延伸,公开课教师不能刻意地渲染和夸张,更不能随意凌驾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多年来,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为了上公开课而去上公开课!课堂中的教学细节是靠教师的眼睛去发现的,自然而然生成的课堂、师生情感的碰撞才是最真实宝贵的,经过无数次预演、彩练的公开课不可能让学生持续保持对教学的探索,没有挑战性的教学是索然无味的课堂。

《田径——跨栏》课对于女生来说,是具有极大挑战的教学内容,那是一节有外校教师来我校观摩的一节高一女生跨栏课,是在教学单元和课次上都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的教学课。跨栏跑对高中女生来讲,学习技术是一个层面,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更是一个关键点,尤其是在有外校教师来看课的情况下,学生的表现欲、怕出现失败的纠结心理,增加了课堂的教学难度。如何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挑战,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是这节课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练习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的,教法手段也因人而异。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栏间距。为技术掌握情况良好、一般、较弱的学生分别设置3~4个不同距离的栏间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在栏高的设计上,也可分层设置,学生可以自由搭配、选择不同的难度进行练习。在栏板的设计上,为弱化栏板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的组是放栏板的,有的组是用一个彩带遮挡住栏板的,有的组是用彩带替代栏板的。

让我意外的是,在这节课上,大多数学生都自愿选择了比平时自己练习难度稍高的水平进行练习。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挑战,更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学生们的表现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印象深刻的是,有1名女生在练习中摔了一跤,腿破了皮,虽然不是太严重,但怕她为此会留下心理阴影,我在最后的展示环节让她重新完成一次,在全班学生的热烈掌声中,她完美地完成了全程,她自己也在跨过最后一个栏时,高兴地跳了起来,并跑过来与我拥抱,她脸上那激动的表情,是对我这个体育教师的最高奖励。一堂课结束了,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这节课上实现了对自己的挑战,但还是有几名学生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是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敢于在众多听课教师面前,勇敢地选择挑战自己、展现自己,是我和我的学生们最大的收获,我也深深感悟到:真正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才是引人入胜的教学。

3.学科融合是丰富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源泉

没想到在自己五十岁这一年,还能有幸参加由中国科学院教育创新研究所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意课堂现场教学观摩现场会,并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交流一堂《田径——耐久跑》的教学实践课。耐久跑教材是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最家常、最普通,也是最难上的一个教材,我初步确定以定向跑为载体,完成耐久跑的一系列教学任务,如何能让当地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中?切入点在哪里?我思考了良久。我找地理教师、历史地教师研讨过,希望能将跨学科的一些知识融进体育课堂,此次展示活动的举办地厦门也为我提供了不少可以挖掘的资源。厦门地处福建东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也是海上丝路的起点,如果能结合“一带一路”的知识,利用定向知识,进行耐久跑的教学,并普及耐久跑的基础知识点,将靶心率的运动常识介绍给学生,中间再穿插一些厦门的历史名人、文化特色进行介绍,我想学生们一定会感兴趣。本节课由厦门同乐中学初二年级的女生和我一起完成,她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她们对定向知识了解较少。备课的时候,有了这个基本出发点,课程流程就也就有了清晰的框架,通过定向识图认识4条丝绸之路的线路全貌,分4个小组进行耐久跑练习,依次进行轮换,记录各组所跑的圈数,在轮换的间隙,介绍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一至三步一呼,一至三步一吸”,融入“极点”及“第二次呼吸”的知识,鼓励学生尽力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同时,利用不同伴奏乐曲的节拍调控学生跑的节奏,利用音乐的长短控制学生的练习时间,在学生普遍体力下降时,利用乐曲的高低音调及激昂的曲调鼓励学生,利用“一带一路”的相关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的渗透,对新疆吐鲁番、福建厦门两座历史名城的风土人情进行了“穿越”。教学中,鼓励学生以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相互鼓励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定向找点、记点的过程中,全组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学生们在紧张和兴奋中一起度过了一堂酣畅淋漓、令人难忘的教学课。这种多学科融合的体育课堂,也为我今后的体育课堂拓宽了教学思路。下课后,几名女学生久久不愿意离开,其中一名学生还悄悄地跑过来问我:“老师,您以后还来给我们上体育课吗?”

三、彩虹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怀抱生命的教育,那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用心灵碰撞心灵的沟通。繁忙的学校教学工作之余,我还兼任了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体育学科组组长、导师以及海淀区初中体育学科总督学的工作,我深知是这片教育的沃野呵护、培养了我,我有责任和义务反哺、滋养我成长的这片土地。善之本在于教、教之本在于师,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搭设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为教学名师,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于是我申请了名师工作站,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教师成长。通过我和名师工作站成员的努力,一批批年轻教师成长起来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入职3年的小王老师,在一次区域联动的研究课上,我让他上一节初一的篮球课,并请他谈谈篮球教学在小初衔接中的教学设计及自己的想法,小王老师很兴奋,准备了好几个晚上,信心满满地拿着教学设计来让我看,我完整地看后只对他淡淡地说了3个字:“跑题了!”小王老师睁大眼睛不解地看着我,我进一步引导说:“篮球教材的小初衔接、小学篮球讲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你了解吗?初一你要教的内容和学生过往的教学经历有什么技术衔接,你心里有想法吗?你准备上的这个教材内容是单元的第几次课?你设计的学生达成度75%是用什么教学方法评估出来的?”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小伙子不停地挠头。看到他的表情,我笑着说:“下班后拿着教科书到我办公室来,咱们一起探讨一下。”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小王老师被我“热情”地追问着:用什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降低重心的运球意识?行进间运球,学生不抬头怎么办?为什么你一节课把近百个标志碟都用上了?用标志碟的作用是什么?标志杆课上就用了一次,怎么样才能提高它的使用率?游戏比赛过程中你把自己当成裁判员还是队员?组织调队为什么会出现反队,有什么方法把它不留痕迹地调过来?小王老师总将我的问题一项一项记在本子上,回去认真地琢磨后,再来回答我的问题,有时一个问题他要反复回答好几次才能过关……有好长一段时间,夜幕中静静的校园,我和小王老师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最后一起被熄灭。

一次小小的教研课,让小王老师受益匪浅,也让小王老师感受到了自己的前行动力,此后的他潜心教学研究,业余时间还考取了国家级裁判员,几年后的他,连续3次获得海淀区教师风采杯一等奖,他的课先后4次代表海淀区报送北京教研微信公众号,全区的教师进修也能听到他侃侃而谈地讲座了,与当初那个被憋得满脸通红、不善言谈,一说话就低头脸红的小伙子判若两人。

在做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体育学科组组长的近5年中,学科组先后培养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5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4人、北京市骨干教师近20人。多少个不眠之夜在灯下的批改研讨,多少次在操场边的听课与交谈,形成了这个体育团队团结协作、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我辅导的海淀区教师获得国家级、市级以上优秀案例20余节,这些骨干教师分散在各所学校中,成为北京市、海淀区体育教师中的中坚力量,多名教师作为核心骨干参与了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举措,受到市、区级教委领导的表彰和肯定,逐渐成为北京市、海淀区体育教研团队的中流砥柱。而我也在培养青年教师的道路上,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猜你喜欢
海淀区公开课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