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2-08-04 05:40金丽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播学广播电视思政

金丽娜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众多挑战,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情况也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高校担负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环节[1]。高校通过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课程思政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通过对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潜移默化地塑造传媒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为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效助力。

1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观念

传播学起源于西方,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现象及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新闻与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为新时期的中国信息传播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动力。

1.1 教育观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也是高校、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理论指导。高校教师深刻理解教育观的内涵,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培养什么人”是构建本课程教育观的首要问题。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特征,“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应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德、树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传播中国好故事之人;立自强不息的君子之德、树具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之人。

1.2 教师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成为“大先生”,教师需要做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2]

“广播电视传播”课程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职业责任,在课程内践行知行合一,同时体现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担当,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培养接班人。

1.3 学生观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到,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积极践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理念,通过在课堂前思想引导、在课程中激励启发、在课程后知行示范的方式,全面、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以文化人”中体现“以生为本”,最终让学生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2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以“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观念为指导,根据成果产出教育(OBE)模式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及所覆盖的能力要求,整体进行课程设计、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优化,充分融入并体现课程思政元素,从而修订形成本课程思政版教学大纲。

2.1 教学目标

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OBE教育模式,制定“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教学三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了解人类社会生活信息传播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掌握传播学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熟悉党和国家的新闻传播政策,了解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新闻传播案例,具备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教学目标二,了解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熟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理解传播符号的功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职业道德,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目标三,了解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技能,形成科学、理性的研究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具备进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传播工作的基本能力。

2.2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安排以理论讲授为基础,以研讨及在线学习为辅助。“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教学应注意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热情。在“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实践中,必须注重教育并引导当代青年学生理解并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传播好中国故事,形成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因此,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多样的思政元素,并与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紧密融合,见表1。

表1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教学环节和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

2.3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点评及翻转课堂等多种类型,以讲授法为主。在考核方式中,考查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掌握,从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30%)和期末闭卷考试(70%)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两个章节的学习,学生自主搜集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新闻传播案例,并在课上以汇报形式进行讲解。如对2022年中央电视台节目《感动中国》获奖者、香港媒体人陈贝儿与其团队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脱贫攻坚故事,最终拍摄完成纪录片《无穷之路》这一经典案例的运用,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线索搜集与整理,在课上提出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认同感。期末闭卷考试中,要在部分主观性试题中体现思政元素,以考核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学生在进行涉及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时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

3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CIPP评价模式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11个方面的二级指标,关注制度环境等背景性指标,教学资源等输入性指标,教学方案、教师教学与表现、学生学习与表现等过程性指标以及教学效果和课程影响等结果性指标。该指标体系能够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状态,具有良好的适用性[3]。

经过前期改革与实践,该课程于2020年被评为长春师范大学学科示范课。为检验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形成持续改进方案,以本课程的CIPP评价模式制定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时对300名人员进行匿名问卷发放与回收,共收回有效样本282份。

3.1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积极效果评价

通过对教师和同行专家的问卷分析发现,对“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评价指数较高的项目有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部署、高校对于课程思政的制度性规定和安排、教师的能力基础和学校的专项经费支持、教师的教案和教学课件课程思政的调整和完善、学习过程与学生表现等。获评指数较高的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深度。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发现,对“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整体满意度较高(97.5%)。其中评价指数较高的项目有教学过程与教师表现、教学效果等方面。获评指数较高项目体现了课程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充分结合并做到“润物于无声”,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有关内容的研讨与交流。

3.2 “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需要调整之处

通过对“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指标测试,发现本课程的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数据库建设方面面临获取资源的困难。对于案例建设方面尚缺少国家层面以及学校层面上的数据库平台,使得教师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各自为战”。在同行专家评议项目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有比较好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但评价分值较低,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本课程中思政元素教学案例的普适性不强。

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存在的不足,调整方案有二:一是尽快启动建设学校层面的课程资源数据库方案,二是充分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集体备课,通过跨学科交流研讨的方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内容。

4 结语

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是思政课程的重要补充,当前要解决好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两张皮”的问题[4]。“广播电视传播学”是一门指导大众传播交流活动实践的理论课程,是新闻与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本文对“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初探,CIPP教学评价指标测试结果较好,同时也存在不足。未来需进一步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战略及本课程的特色,将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融入教学内容,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育观念,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指标测试体系,使“广播电视传播学”课程思政提升至“金课”水准。

猜你喜欢
传播学广播电视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