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娟
(宁津县中医院 山东 德州 253400)
前言:在当前形势下,民众的医疗观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何规避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水平成为当前护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心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医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医院对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护理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护理安全问题频出,护理工作开展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不利于心内科患者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应明确以往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注意归纳总结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分析导致护理安全问题出现的具体因素,以此为依据改进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参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实验的心内科患者人数为400例,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就诊的40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应将本次实验中途退出或是死亡的患者排除在外。研究人员应将自愿参与原则设置为本次实验开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前提。两组患者基础信息差异微小,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两组患者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
1.2方法
记录护理安全问题出现情况,充分分析导致相关问题出现的因素,并在2020年1月初实施针对性防范措施。通过分析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导致护理安全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发情况,而且护理工作中不能严格坚持相关要求及标准,会对护理工作开展质量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二是医疗设备及药物检查不规范,不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保,药物保存不当,导致设备及药物不符合护理工作的需求;三是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及法律意识较差,不能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护理风险;四是护理排班制度不合理,不能为护理人员预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难以在护理工作中时刻保持较好的状态;五是患者自身存在焦虑及恐惧情绪,对护理工作存在抵触心理,也有可能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为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医院应加强对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向心内科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意识,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而且医院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对医疗设备及药品的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确保人员能够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并对药品进行合理的保存,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以此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医院还应对心内科护理人员排班制度进行调整,坚持弹性排班,在兼顾心内科护理工作的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医院应注意解决护理人员家庭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护理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保持较好的状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与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帮助心内科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的病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规避护理安全隐患。
在治疗之前做好准备检查工作,告诉患者治疗的相关事宜,按照医师的嘱咐做好护理工作;观察患者身体指征,并给予相应的生活帮助,防止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感染等问题。观察组则为风险管理模式:首先,增强护理人员工作上的安全风险意识,明确个人的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对护理流程、规章制度有全面的认知;能够在发现问题以及操作失误发生后及时上报,减轻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其次,小组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并且由8名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护士长需要对小组内各成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组织和分配;对于患者的日常疼痛护理管理工作,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组织各成员参加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将各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以及考核绩效纳入到最终的考核成绩中,培训内容包括对心血管重症疾病护理应急预案以及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流程,定期的为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并且实施相应的考核,可以使得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保证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可以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在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后,全面为护理人员普及风险管理理念的重要性,使护理工作人员明确风险管理的具体理念以及其价值;在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并且了解患者疾病持续时间、疾病产生的因素以及相关性质;对了解到的患者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并且将记录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医嘱,护士按照医师开具的医嘱为患者实施治疗措施;评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风险,同时根据评估的结果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护士为患者提供集目标、方法以及预见性为一体的护理服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按照先预防再进行治疗的原则进行护理,有效的防止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坠床、跌倒等不良事件,使得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下;在小组内,各组成员团结协作,使得护理的质量得到提升,并且有效的加强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在对患者的用药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常规的护理仅仅可以监管督促患者进行用药,整个护理过程比较简单单一[3];在实施风险管理护理的过程中,对用药护理的各项措施有效加强,为患者实施用药宣教,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让患者知晓未按时用药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按照用药的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与患者交流用药体会,对用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十分重要,以患者需要为中心,配合医师工作,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病房管理中要针对危重症患者及高危人群加强关注,并规范病区的危险物品放置,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上的支持,保持地面干燥。在床头、卫生间、水房做好警示标语,防止患者坠床、跌倒等。最后,则是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配合医师护士共同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1.3判断标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出现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护患纠纷出现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并加以分析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对本次实验中涉及到的护理安全问题出现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护患纠纷出现情况、平均住院天数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百分比指代护理安全问题出现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护患纠纷出现情况,标准差(±)指代平均住院天数,X2及t分别用于对应数据的检验。数据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时,则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
2.1两组护理安全问题出现情况
对照组所选200例心内科患者中出现护理安全问题的人数共计26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13.00%,实验组患者中出现护理安全问题的人数共计2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1.00%,两组护理安全问题出现概率数据加以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态度的人数共计154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77.00%,实验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持十分认可及比较认可态度的人数共计186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93.00%,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加以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2.3两组护患纠纷出现情况
对照组出现护患纠纷的患者人数共计24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12.00%,实验组出现护患纠纷的患者人数共计3人,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1.50%,两组护患纠纷出现概率加以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
2.4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3±2.8)天及(8.2±2.5)天,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加以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
共计400例心内科患者参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归纳总结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分析导致护理安全问题出现的具体因素,比较针对性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护理工作开展情况[3]。分析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医院环境、护理人员及患者本身等方面的因素均有可能导致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安全问题出现情况、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护患纠纷出现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差距,(p<0.05)。
本次实验表明,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相关因素对心内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并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完善设备及药品管理制度、调整排班制度等方式改进心内科护理工作,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以此保证心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更好的治疗和控制心内科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