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CBCT图像引导胸腺瘤放疗不同标记点摆位误差分析及外放边界

2022-08-04 03:01赵鹏张惠玲陈晓芳吴小良许会军
河北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胸骨系统误差靶区

赵鹏 张惠玲 陈晓芳 吴小良 许会军

胸腺瘤多为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实体肿瘤,常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重症肌无力、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中重症肌无力为最常见。胸腺瘤WHO主要分为A、AB、B1、B2、B3。病理类型不仅影像学上存在差异,在临床预后上也有较强价值,B2、B3型胸腺瘤有较高复发率和较差预后。胸腺瘤是具有侵袭性的非恶性肿瘤,由非恶性胸腺瘤上皮细胞和部分淋巴细胞组成,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特别少见,术后局部和(或)区域复发为常见失败原因。胸腺瘤可认为是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1,2]。研究报道胸腺瘤患者,即使肿块完全切除后仍有可能出现远处转移和复发[3-5],所以胸腺瘤术后常给予放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直线加速器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图像引导调强放疗不仅提高靶区剂量,而且可以减少正常器官的照射,但这就对放疗靶区摆位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7]。我院重症肌无力中心有较多胸腺瘤患者需要放疗,为保证胸腺瘤患者的精准放疗,本研究通过采集我院胸腺瘤术后放疗图像配准摆位误差,计算CTV-PTV外扩范围,使靶区始终在照射野范围内,达到足够剂量的照射,同时也可以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既可以保证肿瘤的足量照射,又能最大限度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量,如肺、心脏等器官免受不必要的照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为我院临床胸腺瘤术后放疗CTV-PTV外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接受胸腺瘤放疗患者,共36例胸腺瘤术后放疗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1.5±1.27)岁。患者均由病理学和影像确诊。

1.2 体位固定要求 患者于Klarity集成定位板上,均取仰卧位,双手上举抓握固定杆,用Klarity胸腹一体热塑膜进行体位固定,患者胸前及体膜上做“十”字标记,身体两侧及定位板做两条竖线标记。

1.3 CT扫描要求 患者胸前“十”字标记要与体膜“十”字标记重合,身体两侧竖线要与Klarity定位板标记线一致,平静呼吸。CT为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重建层厚5 mm,螺距1.2 mm。扫描范围为环甲膜至肺底,扫描图像传至飞利浦公司Pinnacle9.1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

1.4 CBCT影像获取及匹配方法 (1)首次治疗时按定位CT扫描时进行摆位,Elekta-Synergy VMAT直线加速器自带CBCT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Kv Collimator M20,Kv Filter F1,Frames 330。首次治疗扫描完成,由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共同参与图像配准,并与原始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36例患者,采用5+1模式即每位患者第1~5次每次治疗前均进行CBCT扫描,在线进行位置校正,后续治疗中,每周扫描1次。(2)配准框选取范围的上、下界分别为PTV上、下界外放5 cm,两侧为肺门,前界为包全胸骨,后界包全椎体。先用灰度进行自动配准,然后手动进行微调,分别以胸骨、隆突、椎体为标记点进行图像配准,记录LR、CC、AP摆位误差结果。见图1~3。

图1 胸骨配准影像

图2 隆突配准

图3 椎体配准

2 结果

2.1 3种配准标记点分次间摆位误差结果比较 36例患者,采用三种不同配准标记点进行配准,获取252组数据,统计三维方向分次间摆位误差,三种配准标记点在LR、CC、AP摆位误差分别为胸骨:(0.166±1.818)、(0.175±2.368) 、(0.331±1.848)mm;隆突:(0.140±2.045)、(0.161±3.167)、(-0.265±1.424)mm;胸椎:(0.084±1.889)、(0.25±1.985)、(0.007±1.822)mm,以不同标记点分别LR、CC、AP方向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种配准标记点分次间摆位误差结果

2.2 一位患者胸骨、隆突和椎体摆位误差 入组患者中有一位患者摆位误差绝对值明显较大,3种标记点进行配准在CC方向均存在较大误差(即>5 mm),最大值为0.65 mm。见表2。

表2 一位患者摆位误差

2.3 3种配准标记点靶区外扩数值 患者治疗期间的分次运动,分为系统误差和随其误差。∑为系统误差,表示所有样本平均误差的标准差,δ为系统误差,表示所有样本标准差的均方根,根据van Herk的Mptv=2.5∑±0.7δ公式,计算出3种不同配准标记点CTV-PTV外扩范围即Mptv。见表3。

表3 3种配准标记点靶区外扩数值 mm

3 讨论

由于胸腺瘤受呼吸运动、大血管及心脏运动的影响,所以适当的靶区外扩可防止跑靶,同样这也增加了正常组织器官照射体积,甚至出现放射性并发症,例如心脏毒性和放射性肺炎,心脏毒性反应与心脏的受照剂量的发生呈线性关系,有研究表明,心脏接受3 000 cGy的剂量超过46%体积时,心包积液发生率大概约为13%[2]。同时还有研究表明心脏接受>40 Gy剂量的照射,会诱发心脏疾病[4]。心脏受照射的平均剂量与冠状动脉的病变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心脏的平均剂量每增加1 Gy,冠状动脉病变风险大约增加7.4%。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有密切的联系,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分布呈现低剂量、大体积的特点,Tanabe 等[8]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覆盖肺体积大小是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推荐双肺限制条件V5<55%、V10<37%。同时相似报道还表明放射性肺炎与V5 、V10、V20 发生显著相关[9,10]。沙莎等[11,12]研究表明肺癌放疗患者,当V5>50%时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会明显提高。由于胸腺瘤生存率高,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所以在胸腺瘤放疗中,需尽可能的降低正常器官受量,通过改进放疗技术和减少靶区外扩边界值。

目前肿瘤的放射治疗基本采用三维调强放疗,利用多叶光栅对剂量强度进行调整,它能根据需要实现肿瘤靶区不同位置的剂量精准变化,使靶区得到均匀的剂量分布,在三维上使剂量分布与靶区形态一致[13]。CBCT图像引导放疗能对摆位进行在线校准,与定位CT影像进行配准调整,使实际治疗状态接近计划状态[14]。由于调强治疗剂量梯度变化复杂,剂量的精准分布容易受摆位误差的影响,因此精确放疗中照射靶区位置的准确性是放射治疗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15]。ICRU24号报告指出了体位与治疗疗效的关系,放射治疗过程中靶区位置移动3 mm,疗效下降3.3%;移动5 mm,疗效下降18.4%;移动6 mm疗效下降33.1%[16]。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减小摆位误差是调强放疗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摆位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为放射治疗设备本身造成的误差,随机误差包括患者治疗期间的体位及体型的变化、靶区形态的变化,和技师在治疗实践过程中的水平有关[17]。所以摆位误差只能降低而不能彻底消除,为此统计摆位误差,进而计算CTV-PTV外扩边界成为关键。

根据不同应用方法和目的原则而采用不同的CTV-PTV外扩公式,本研究采用van Herk的计算公式[18],同时考虑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剂量的影响。减小摆位误差从多个角度来解决,治疗技师的水平及认真程度,患者合适的体位和重复性好的皮肤及骨性配准标记,都可以降低摆位误差。体表标记线与人体骨性结构在三维空间上有相关性,商在春等[19,20]报道,添加体表标记线能有效降低摆位误差。以往报道肺癌配准参考标记点选择:肺尖、椎体、肿瘤、气管、胸骨、隆突等[21-27]。同样位于纵膈的食管癌调强放疗,图像配准时参考标记点多选择椎体和食管相结合的方式[28,29]。彭应林等[30,31]研究表明肺癌配准框建议为患肺、胸骨、椎体为配准框范围对日常摆位误差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入组均为胸腺瘤切除术后患者,无实体肿瘤,靶区位置比较特殊,两侧为肺组织,前有胸骨及肋骨,后有气管隆突,最下为胸椎,受周围组织的生理运动影响比较小。再者配准标记点必须在影像图像上清晰可见,并且与周围组织存在密度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胸骨、隆突、椎体作为配准标记点。

本研究中,图像配准参考标记点选取胸骨、隆突以及椎体,三者的解剖位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准参考点得到的摆位误差,在LR和AP方向三种配准标记摆位误差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纵膈生理运动比较小,而CBCT图像获取时间较长,图像显示信息为包括了呼吸运动的平均影像。无论何种配准标记CC方向均大于LR和AP个方向,90%的偏差范围均<3 mm,这与很多胸腹肿瘤摆位误差研究结果相似,因为胸、腹组织的生理运动为CC方向大,LR和AP方向受胸壁和腹部肌肉的限制运动范围小。隆突在CC方向配准摆位误差大于胸骨和胸椎的,对此现象Shirato等[32]做过气管隆突随呼吸运动幅度报道。3种参考标记配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笔者建议在胸腺瘤术后放疗图像配准时选择灰度配准,在结合三种配准标记点和人工调整,综合方式进行配准。

3种配准方式分别计算出本单位胸腺瘤术后放疗靶区CTV-PTV外扩范围:胸骨(3.32 mm、3.54 mm、3.47 mm),隆突(3.43 mm、4.38 mm、3.67 mm),椎体(3.26 mm、3.36 mm、3.45 mm)。在左右、头脚、前后3个方向上分别选取最大外扩值(3.43 mm、4.38 mm、3.67 mm),该外扩值涵盖了所有摆位误差,因此笔者推荐其作为胸腺瘤放疗靶区CTV-PTV外扩范围。研究中发现1例患者头脚方向摆位误差>5 mm,此患者行动不方便,仰卧后呼吸幅度大,摆位重复性差。且3种方法的配准结果显示头脚方向摆位误差>5 mm。

猜你喜欢
胸骨系统误差靶区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成人心脏手术胸骨正中入路术后胸骨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
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用系统误差考查电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