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比研究

2022-08-04 09:57王维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30038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腺癌黏液结肠癌

王维(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 300380)

结肠癌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全球新发患者人数达180万例,死亡人数约为88万例,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1]。由于结肠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以及粪便性状异常,对患者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2]。临床根据结肠癌发病位置不同,可分为右半结肠癌(Right-side colon cancer,RCC)与左半结肠癌(Left-side colon cancer,LCC),主要以结肠脾曲为分界线。左右结肠癌患者症状存在相似性,临床治疗极易混淆,常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但肿瘤原发部位对疗效及预后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4]。RCC、LCC胚胎起源不同,导致生理学功能以及形态学均出现差异,临床治疗及预后均大不相同[5]。分析两种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对比其预后差异,对临床研究结肠癌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LCC与R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63例临床资料,其中男81例,女8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96±7.41)岁;体重42-85kg,平均体重(65.79±9.37)kg;其中54例合并高血压,31例合并糖尿病。根据发病位置将163例结肠癌患者分为RCC组(n=75)、LCC组(n=88)。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明确诊断为结肠癌;②既往未接受放化疗干预;③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④临床资料完整,未出现丢失情况。排除标准:①结肠癌复发患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③患者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④存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⑤患者存在视听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

1.2 方法 对RCC组、LCC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分期、症状表现、病灶直径、分化程度、病理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RCC组、LCC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比较两组3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础资料 两组年龄、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C组女性占比为60.00%(45/75)高于LCC组的42.05%(3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

2.2 临床病理特征 两组肿瘤分期、病灶直径、远处转移、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C组病理特征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呈低分化,病理分型中黏液腺癌占比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LCC组病理特征以血便为主要表现,呈中高分化,病理分型中黏液腺癌占比较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n(%)]

2.3 预后情况 随访3年,RCC组有53例存活,生存率为70.67%(53/75),LCC组有78例存活,生存率为88.64%(78/88),RCC组、LCC组生存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7,P=0.004)。

3 讨论

结肠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左右半结肠胚胎起源不同,各自发育后使得两侧结肠生理学、组织形态学及功能均存在差异[6]。LCC包括降结肠、肠脾曲、乙状结肠,此处肠壁厚、肠腔小,主要功能为储存大便,当出现癌性病变时多以血便为首发症状;而RCC肠壁较薄、肠腔大,其主要功能为粪便固化,病变后以腹痛、腹胀为常见症状[7-8]。RCC、LCC病理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临床对结肠癌研究的深入,越发重视结肠癌恶性肿瘤的侧向性,原发肿瘤部位对患者预后也存在较大影响[9]。

RCC、LCC的相关信号通路中,超过1000个基因表达存在差异,两者癌病机制完全不同,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进行研究能够揭示不同部位结肠癌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年龄、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肿瘤分期、病灶直径、远处转移、浸润深度相当;但RCC组女性占比高于LCC组,RCC组病理特征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呈低分化,病理分型中黏液腺癌占比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LCC组病理特征以血便为主要表现,呈中高分化,病理分型中黏液腺癌占比较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随访3年,RCC组生存率为70.67%(53/75)低于LCC组的88.64%(78/88)。表明RCC、L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RCC较LCC分化程度更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等,导致3年生存率更低。郭振江[11]等人的研究显示,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右半结肠癌整体预后较左半结肠癌差,在Ⅲ期患者中更明显,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佐证本研究结论。LCC好发于男性,RCC则以女性为主,可能与女性胆固醇代谢相关,胆固醇代谢可能受女性激素分泌影响,出现吸收代谢紊乱,从而诱发疾病[12-14]。RCC肿瘤分期高于LCC,分化程度低于LCC,可能与不同部位的组织解剖结构有关,RCC淋巴管、血管更为丰富,导致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使得临床治疗难度更大,生存率更低[15-17]。此外,RCC病理分型中,黏液腺癌占比较高,黏液腺癌会产生大量黏液,对肿瘤细胞壁分离有促进作用,可加快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且治疗过程中对化疗反应不良,故黏液腺癌患者预后更差[18]。LCC、RCC存在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均明显差异,临床需根据不同部位结肠癌的生物学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19-21]。

综上所述,RCC、L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RCC患者病理特征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呈低分化,病理分型中黏液腺癌占比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LCC患者病理特征以血便为主要表现,呈中高分化,病理分型中黏液腺癌占比较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较,RCC 3年生存率更低,预后更差,临床需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腺癌黏液结肠癌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研究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助“癌”为虐的细菌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