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笑雨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民积累的艺术智慧。优美的音符记录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汇集成千姿百态的音乐形式,在传统文化土壤中延续和发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既有助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又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文章从音乐课堂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入手,分析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课堂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音乐课堂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文化;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6-0098-03
传统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在全面了解和熟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将其充分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并通过适宜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1.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娱乐生活比较单一的年代,人们在劳作过程中创作音乐是当时一种主要的娱乐消遣方式。当代学生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机会较少,他们生活在物质富足的今天,难以体会过去劳动人民的艰辛,更难以理解劳动人民的心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传统音乐文化存在的意义,感悟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体悟出自己生活的幸福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创作意识,另一方面对于传统音乐文化来说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传承和弘扬,可以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发展,从而使其逐渐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2.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好帮手,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使其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切实践行,可以有效减小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既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贴近生活的要求,又可以将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传统音乐文化的熏染下得到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国精神,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1.课时相对较少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教学地位不断攀升。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和教师并未对音乐教育的强大育人功能形成正确认知,不是大幅度缩减音乐课时,就是随意占用音乐课时做其他事情,这极大地减少了学生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机会,不但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融合方式不当
素质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学的重点由以往的单纯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传授转变为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时,必须重视音乐文化的融入,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音乐文化的熏陶下,提高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以往的教育阶段,为了达到素质教育要求而强行添加音乐文化,导致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在融合过程中产生诸多矛盾和冲突,进而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3.不重视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出勤奋。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处在发展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往往更喜欢新奇的事物。音乐教师如能从学生的这一特点出发去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教学,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1.挖掘教材中的民歌元素,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
民歌是传统音乐的基础,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差异较大,其民歌差异也较大,如江苏的《茉莉花》、湖北的《龙船调》等都“各具一格”,带有浓重的地域风格特征。这些民族歌曲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发展,通过了时间的检验,充分展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民族歌曲。音乐教师将民歌引入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进而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音乐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民歌,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民歌素材,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促使学生对民歌的风格特征及作用形成深刻了解和认识,从而实現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秋天的歌”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三拍子的韵律,另一方面是教会学生随着三拍子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让动作与音乐节拍相吻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各个民歌的表演形式、流传地域及歌曲的由来进行全面了解,增强学生对民歌节奏及旋律特征的感悟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索歌曲内容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民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最后,教师可在学生对民歌节奏和旋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学唱本单元的民歌《雁儿飞》。青少年学生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犹如为学生打开探索音乐世界之门,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主动探索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发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进而爱上传统音乐,树立文化自信。
2.拓寬民族音乐传播渠道,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
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是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音乐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校园基础设施对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以校园广播为例,校园广播作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手段,很受学生欢迎。音乐教师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多为学生播放民族音乐,使学生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特色地域文化及自身发展需要,尝试组建与民族音乐相关的兴趣小组,如民族吹打乐兴趣小组、民族乐器兴趣小组、民族小型乐队等。从校园广播到课堂教学,从校园网络到兴趣小组,音乐教师通过校园基础设施和各种音乐活动让传统音乐文化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这不但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3.增加民族器乐接触机会,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
民族器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民族音乐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传统音乐文化渗透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民族乐器的机会较少,对民族器乐了解不多,这不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吸收,也不利于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基于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增加民族器乐欣赏的内容,促使学生通过多接触民族器乐,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感知能力,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以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隆咚锵”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民族器乐,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在课前,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面鼓、锣等民族乐器。在课堂上,音乐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引导学生将歌词内容跟随节拍唱出来,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闹氛围。在学生学唱之后,音乐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不同地域的过年风俗,以及不同时期的民族音乐风格,促使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4.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音乐教学,提升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传统音乐教学素材有限,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并不能充分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另一方面,学校用于辅助教学的民族乐器品种和数量都十分有限,学生真正动手操作民族乐器的机会较少,这些问题导致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第一,音乐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实现课本内容的向外延伸,开阔学生视野。第二,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各种民族器乐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以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唱吧,跳吧”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演唱本单元包含的歌曲如《太阳》《娃哈哈》《多快乐》,并让学生通过随乐走步、击鼓等方式感受和体验恒拍,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较稳定的内心节拍感。在实际教学中,首先,音乐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维吾尔族的舞蹈,让学生感受到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与奔放。然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娃哈哈》这首歌曲,让学生在鲜明的节奏与动感的旋律中深刻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跟着视频中的舞蹈动作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边唱边跳的欢快氛围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等,让学生在认识民族器乐的同时,充分感受这些民族器乐散发出来的魅力和韵味,从而深深地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达成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音乐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将传统音乐文化内容与音乐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内容的热爱之情,促使学生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冷刚.基于音乐要素的小学音乐教学基本策略———小学音乐课程实施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基于音乐要素的解决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11).
[2]秦小红.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04).
[3]柳洲.小学音乐教学提升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吴晗,成丽佳.小学音乐教学的深层意蕴初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05).
[5]周佳.浅谈电化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6]钟甜.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7]李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to Music Teaching
Qiu Xiaoyu
(Shish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s the artistic wisdom accumulated by the peopl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beautiful notes record the thoughts and emotions of the people in various regions and nationalities, and integrate a variety of music forms to continue and develop in the soi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eachers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to music teaching will not only help to carry forward Chinas national music, but also help to shape students good character. Starting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to music classroo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to music classroom, and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to music classroom.
Key words: primaryschoolmusic;nationalmusic;traditionalmusicculture;aestheticaccompl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