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捏成神像 自己就要下跪
——读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有感

2022-08-02 09:15孙鹏
当代矿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极花拐卖妇女胡蝶

□孙鹏

读完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一时心血来潮,便想不妨换个角度写写读后感,也算在“世界读书日”给自己增加一些读书之乐。

首先,解读一下这本书封面的涵义。应该说,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独特,除了书名、作者、出版社这些基本元素不必赘述,让读者特别关注的是,封面上有一个黑圈,圈中有一只红色蝴蝶。如果读完书,就会明白蝴蝶暗指书中的女主角,也就是被拐卖的那个女孩的名字叫胡蝶,她稀里糊涂被人贩子卖到西北一个偏远的村子,从开始反抗到屈服再到认命,如同村里其他被拐卖的妇女那样,人生轨迹就这样从此被禁锢在这个黑圈子里。

封面上另外一个吸引读者眼球的是一幅背景图,是由特殊符号和文字夹杂在一起均匀分布的图案。书里有这幅图,其实就是书中的“老爷爷”给胡蝶画的所谓的逃跑路线图。如果仔细探究,就能把图纸上画的星星和天空上的星位对上,然后再辨别逃跑方向和路线,这恐怕只有袁天罡再世才能够做到吧。我揣测一下作者用意,拐卖妇女既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城市发展吸走了农村的钱,吸走了农村的劳动力,吸走了农村的女人,剩下的人怎么办?谁替他们延续后代?我理解作者绝对没有要替拐卖妇女这种罪恶行为找托词,而是深刻剖析和反思这种社会现象,这也是一位良知作家社会责任感的应有体现。

封面书名是由作者自己题写,这正应了“能者多劳”那句俗话。贾平凹的书法简朴、厚拙、内敛,自己写的字放在自己小说的封面上,颇有些“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味道。

其次,八卦一下小说描写的地方。小说是艺术创作,有时候作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常常在作品中对涉及的敏感地方进行隐晦处理。这部小说描写的地方,不仅极度贫困落后,而且人的思想愚昧、偏执,竟然群体暴力对抗前来解救被拐卖妇女的警察。在书中,作者没有明确说出这个地方的名字,只说是西北某个地区。书中内容有以下地方特产和民风民俗,可以让我们猜测一下这个地方具体在哪儿。

这个地方生长极花,一种类似于冬虫夏草的动植物结合体,属于高档滋补品,药用价值高。它和青海的冬虫夏草区别在于青海的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夏天长草,这里的极花冬天是虫,夏天开花。这个地方出产血葱,它比普通的葱个头小,特征是颜色发红,味道特别呛。血葱不仅能当调味品,炖出来的羊肉又嫩又香,而且还能当补品,尤其壮阳的效果明显。这个地方流行泡蝎子酒。在当地是一种民间工艺,用当地的土蝎泡白酒,而且要用活蝎子。泡出来的酒,能治风湿,能败火,能排人体内的多种毒素。这地方还住窑洞、吃土豆、剪窗纸、凿石狮……看到这些民俗元素后,见多识广的读者或许能猜出是什么地方了吧。猜到了,不要言传,更勿对号入座,毕竟这是文学作品,不必较真。

再者,体会一下作者的创作心境。我觉得小说“后记”写得很精彩,文风朴实,娓娓道来,有理性,有哲思,其中对这部小说的构思、起笔、撰写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陈述。可以说,这篇“后记”架起了一座作者与读者心灵交流的桥梁,并且起到了答疑解惑的作用。作者说自己写小说,有时候在自己掌控中,有时候又不受自己掌控。写这部小说时,本想写几十万字,没想到写到十几万字的时候便戛然而止,感觉自己像拿一口碗在瀑布下面接水,飞流直下咋能接得满水呢?我觉得作者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生动,道出了当时的创作心境。

试想一下,拐卖人口是个大话题,更是一个严酷的社会问题。这些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素材很多,其中不乏悲惨的、曲折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把这些写出来,经过艺术加工,虽不敢说能够成就一部鸿篇巨著,但一定能够产生不少揭露社会现实、暴露人性黑暗面的优秀文学作品。但生活中的道理往往就这么简单,我们做一件事情,期望值越高,鼓的劲越大,实际效果越不尽人意。因为现实常常比艺术创作更精彩、更残酷、更出乎人的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在客观上束缚了作家的艺术构思空间,考验着作家的创作定力。所谓世间万物,一阴一阳,能够“放”容易,能及时“收”,则需要智慧了。

无论如何,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作家也不例外。我们看看贾平凹怎么评价自己的小说《极花》:小说的生长如同匠人在庙里用泥巴捏神像,捏成了匠人就得跪下拜,那泥巴成了神。

由此我联想到《极花》中的胡蝶被警察解救出来,可是她后来为何又鬼使神差地自愿返回到那个她曾经痛恨的村庄,难道仅仅因为放不下留在村里的亲生的孩子?还是忍受不了城市中身边人对她被拐卖经历的同情、笑话和歧视?还是另有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如此魔咒,谁人破解?

猜你喜欢
极花拐卖妇女胡蝶
温暖讲成语:栩栩如生
庄周梦碟
《极花》英文版新书发布
对于胡蝶被解救后重归拐卖地的思考
被害人承诺成立要件探究
关于拐卖妇女到色情场所组织卖淫案件原因分析
韦伯现代化自反视域下的乡村悲歌
一部温润而刻骨的批判力作
以水墨而文学
边民跨边境拐卖妇女犯罪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