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刚,石晋阳
(扬州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由来已久,2011年后频发的严重雾霾污染事件,使之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最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风险问题。如今,大气污染治理已逐渐取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共识正逐渐达成。回首这一历程,正值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急速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排头兵”与党和政府的“喉舌”, 在社会现实和行政理性的双重驱动下承担着疏解舆情压力、引导社会认知、促进发展转型等重要职能。因此,将《人民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置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历时性考察,对于梳理总结我国官方主流媒体针对重大环境风险的报道策略及其演变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传播是我们用以建构环境问题并对社会中有关环境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协商的符号化媒介途径。(1)[美]罗伯特·考克斯:《假如自然不再沉默——环境传播与公共领域》,纪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1页。环境传播既有建构性又有实用性,前者指向环境传播的符号呈现与意义建构,后者指向环境传播作为回应环境问题的行动方式与社会功能。在众多传播主体中,主流媒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主要传播者,对于环境问题的社会感知、评价、解释和治理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因此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具体到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相关研究自2011年严重的雾霾污染事件频发开始,主要围绕主流纸媒的信息呈现、框架设置、生产机制等方面展开。例如,曾繁旭、戴佳等将《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的大气污染报道分为事实、技术和制度三类主题进行内容分析,提出三份主流报纸间存在着框架争夺、共鸣与扩散现象。(2)曾繁旭、戴佳、郑婕:《框架争夺、共鸣与扩散:PM2.5议题的媒介报道分析》,《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8期,第96-108页。史公军通过对报道数量、版面位置、信息来源、报道体裁等统计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对大气污染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多元化呈现雾霾议题,注重理性与建设性,但人文关怀相对匮乏。(3)史公军:《主流报纸的雾霾报道:基于理性和建设性的个案》,《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第89-97页。塔娜、张含的研究认为《人民日报》在雾霾的客观属性、呈现方式、报道主题三方面与公众认知存在偏差,需要进行报道策略调整。(4)塔娜、张含:《弥合差距:媒介建构与受众认知的偏差与调节——基于〈人民日报〉雾霾报道的分析》,《情报杂志》2019年第4期,第155-160页。蒙胜军等人从科学传播视角进行研究,认为《人民日报》雾霾报道存在主题集中、科普“应景化”、立场不均衡,缺乏公众参与等问题。(5)蒙胜军、李明德、郑乔,等:《雾霾议题报道及舆情中的科学信息:媒介差异、内容影响及优化路径——基于〈人民日报〉和新浪微博数据的比较研究》,《情报杂志》2020年第5期,第122-128页。白贵和韩韶君分析了《河北日报》与《新京报》相关报道,指出两份报纸均存在“政治化”议题建构、“官方信源”强化使用、“制度归因”媒介失语等现象。(6)白贵、韩韶君:《从雾霾风险议题处理看主流媒体环境议题的建构原则及定位——基于〈河北日报〉与〈新京报〉的比较研究》,《新闻大学》2018年第3期,第53-59页。有的学者通过框架分析发现,中国主流媒体普遍反对经济优先的发展模式,批评资本主义式生产结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7)Tong Jingrong,“Environmental Risks in Newspaper Coverage:A Framing Analysis of Investigative Reports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10 Chinese Newspapers”,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vol.8,no.3(2014),pp.345-367.Hilton的研究则指出中国政府倾向于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主流媒体开展环境传播的优先原则。(8)Hilton Isabel,“Guidance and Transgression:The Contest for Narratives of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11.no 11(2017),pp.1323-1341.
以上研究对本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然而,这些研究主要以2011年后某个较短时段内的相关报道为样本,未能以历时性眼光梳理、揭示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主流媒体相关报道话语“是否有所转变”“如何转变”“建构出怎样的意义脉络”“实现了怎样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社会属性的视角对大气污染报道进行意义解读。
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所造成,被认为是随“现代性”而来的重大社会问题。(9)陈阿江:《环境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第32-40页。因此,主流媒体主要从环境污染的社会意义层面进行议题建构。从环境新闻到社会语境,从议题表征到社会解释,环境传播需要从一个更为开阔、深入的外在维度进行意义解读。“环境社会学”将环境污染问题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下,从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中探寻环境污染的社会意义,并提供了以下解读框架(表1):
表1 环境报道的议题类别及主要概念范畴
1.污染状况:主要关注环境污染的分布、严重程度、环境风险的社会分配以及社会的选择性关注等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是否均匀分布于我国各个区域?承受大气污染风险的社会成员是否均衡地得到社会关注?
2.社会影响:主要关注环境污染给哪些社会主体带来哪些影响。例如大气污染可能影响到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感、政府形象、国家形象等。
3.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社会制度等方面寻求解释。例如,研究者们常常将我国的大气污染与“经济现代化”相联系,认为对GDP的盲目追求、粗放的能源结构、促进生产和鼓励消费的经济政策等制度因素都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
4.治理应对:包括自然改造、个体引导、组织干预和社会制度改造四个方面。例如,生态现代化理论提出,通过社会体制改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应用、市场主体的环保意识与行为、国家对于环境的治理机制、社会环境运动的组织动员等。
上述四个方面为解读大气污染相关报道提供了具体可执行的分析框架。本研究将此四方面作为议题类别,提炼所涉主要概念范畴,并据此对《人民日报》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解读。
基于前述已有研究基础与环境报道的意义解读框架,本研究对《人民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的话语变迁展开历时性探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人民日报》大气污染报道具有怎样的文本特征及变迁规律?
问题2:《人民日报》大气污染报道建构出怎样的意义及其变迁脉络?
问题3:在问题1和问题2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人民日报》大气污染报道体现出怎样的话语取向,实现了怎样的社会功能?
检索“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年)”发现,《人民日报》对于国内大气污染的报道始于1996年,2011年后由于雾霾频袭,相关报道激增,大气污染成为《人民日报》的重要议题。因此,本研究以“199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为时间跨度,以“大气污染”“空气质量”“雾霾”“PM2.5”等为关键词,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通过文章标题进行检索,去除无关报道后,获得相关报道1276篇,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参照环境科学家对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的划分,(10)王文兴、柴发合、任阵海,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环境科学研究》2019年第10期,第1621-1635页。将此25年划分为初步治理期、奥运治理期和全面攻坚期三个时期,对相关报道进行历时研究(表2)。
表2 样本报道的三阶段划分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首先,对样本报道的发布频率进行历时统计,探索其中存在的频率模式,再运用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对样本报道的关键词、所涉地域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识别与分析,以发现样本报道的文本特征变迁。(11)张华平、商建云:《NLPIR-Parse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语料库语言学》2019年第6期,第87-104页。然后,由三位硕士研究生分别阅读样本报道,参照表1的议题类别和主要概念范畴对样本报道进行议题分类、核心概念提炼并编码统计(允许样本报道归类为多个议题类别,编码一致性为92.3%),进而梳理、解读样本报道的议题设置与意义变迁。最后,讨论样本报道体现出的话语取向及实现的社会功能。
1.报道频率:“五年周期”的年度模式与“秋冬为重”的季节模式
总体来看,在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每年相关报道数量不多并且保持基本稳定;但进入全面攻坚期后,报道数量大幅增加。进一步分析各年度、各月度的报道数量分布,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年度模式和季节模式。
“五年周期”的年度模式:从图1可以看出,样本报道共经历了从“九五”到“十三五”五个“五年计划”,在每个“五年计划”内,报道数量均呈现出明显的“波谷-波峰-波谷”的周期变化,即在每个“五年计划”开局之年报道较少,中期报道增多,尾期又再度减少。由此可见,《人民日报》的大气污染报道频率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执行情况具有相关性。
“秋冬为重”的季节模式:从图2可以看出,在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每月报道数量基本持平;但在全面攻坚期,对应秋冬季节的一、二、三、十一和十二月样本报道数量明显偏多。通过阅读样本报道并对照相关气象记录可以发现,这主要是由于2011年开始我国雾霾污染事件频发,其中秋冬季因区域供暖、气象条件不利等因素导致污染格外严重,而春夏季相对较轻,因此《人民日报》在秋冬季对大气污染问题格外关注。
2.关键词:总量明显增长,范畴明显拓展
关键词是指能够表征样本报道中心思想的词汇或短语。通过对关键词的识别与统计,能够体现出样本报道的立场、认知与态度倾向等信息。考虑到汉语中名词、动词与形容词作为实词,更多地承担语义表达功能,我们运用NLPIR大数据语义分析系统识别出三个时期样本报道中出现的名词型、动词型与形容词型词汇并对其词频、权重进行自动化评估,进而提取出各时期的关键词(表3)。从数量上看,三个时期的关键词总量明显增长(初步治理期、奥运治理期和全面攻坚期,分别为16、20和32个)。从内容上看,关键词的所属范畴也明显拓展,具体如下:
名词型关键词: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的样本报道主要围绕北京地区和绿色奥运承诺,重点关注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等污染源;全面攻坚期则转向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性污染问题,重点关注灰霾、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视角深度报道污染成因与治理,凸显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对大气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
动词型关键词:相比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全面攻坚期更多使用“联防联控、执法检查、生态补偿、蓝天保卫战、公众参与”等话语,显示出国家从战略决策、立法执法、社会共治等多层面、全方位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形容词型关键词:这类关键词数量明显增多,从有关污染状况的“严重、严峻、达标、重度污染、雾霾笼罩”,逐渐拓展到有关治理要求的“精准、壮士断腕”,再到有关治理目标的“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幸福感”,体现出正视污染现实、精准施治,逐渐取得成效的发展历程。
表3 样本报道的关键词表
3.所涉省市:以京津冀为重点,选择性关注
样本报道中针对具体省市区的报道共505篇(占总样本的39.58%)。我们统计了各省级行政区在全体区域报道中的篇数和比例(表4),发现《人民日报》呈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关注”倾向:整体上看相关报道所涉省区明显增多(初步治理期、奥运治理期和全面攻坚期分别涉及15、20和28个省区),但是各省区的报道强度差异很大。其中,北京始终是选择性关注的重点,尽管其报道占比逐渐下降,河北、天津相关报道显著上升,至全面攻坚期京津冀地区报道占比已高达65.8%。然而,污染同样较为严重的东北、西北、华中、鲁苏皖等地区所受关注明显偏少,且相关报道占比呈下降趋势。
表4 报道区域排序(TOP10)
4.态度倾向:“正面→中性→正面”的V型走势
我们将三个时期的样本报道输入NLPIR系统中进行情感分析。NLPIR系统对每一篇样本报道进行情感评分,评分为正值表示本篇报道持积极、正面、肯定的态度倾向,负值则代表消极、否定、批评的态度倾向,评分为0表示中性。通过计算发现:样本报道始终坚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倾向,但以“十二五”为拐点呈现出“正面→中性→正面”的“V字形”走势。从比例上看,初步治理期的正面报道占比高达92.77%,负面和中性报道分别为6.02%和1.21%;此后,正面占比逐渐降低,负面与中性占比显著增长,雾霾频发的“十二五”时期中性和负面报道均达到最大值,正面报道达到最小值(图3);进入“十三五”后,样本报道的态度倾向又往积极正面发展。从样本报道的篇均得分上看,从初步治理期的0.92降至“十二五”的0.31再回升到0.88,也符合“V字形”走势(图4)。
进一步对照相关报道文本发现,这样的“V字形”走势主要来源于早期对政府决心治理的正面宣传、“十二五”时期雾霾频袭的客观报道和近两年对治理取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报道。
1.议题设置:坚持“治理应对”为主导
我们统计了不同时期污染状况、社会影响、产生原因、治理应对四类议题的数量占比,得到《人民日报》大气污染议题设置变迁(图5)。
治理应对始终是《人民日报》上最重要的、占比最高的议题类型,其次是污染状况,社会影响与产生原因占比较少,由此呈现出鲜明的以问题解决为主导的话语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期间是议题设置的显著拐点,四类议题的占比均在此时达到极值。通过阅读样本报道,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十一五”期间举办了“北京奥运”,经历了前期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因此“十一五”期间治理应对类报道相应减少;同时,为回应外媒对“北京奥运”空气质量的质疑,《人民日报》在“十一五”期间增加了对北京空气质量达标的报道,因此现状类报道增多。此后,“十二五”期间雾霾事件频发,《人民日报》保持了此前污染状况的报道强度,并加强治理应对的报道。“十三五”随着政府掀起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雾霾污染逐渐减轻,《人民日报》相应地突出了治理应对的报道,弱化了污染状况报道。
2.意义脉络:走向生态文明建设
参照表1所示的主要概念范畴,我们首先归纳提炼出样本报道在不同时期论及污染状况、社会影响、产生原因和治理应对四类议题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再据此梳理样本报道在四类议题上所建构的意义变迁。
(1)污染状况:从形势严峻到明显改善
《人民日报》对于污染状况的建构包括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两个方面。
污染类型方面,样本报道在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将主要污染物定义为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和沙尘,全面攻坚期则转变为PM2.5、PM10、霾、臭氧和氮氧化物。
污染程度方面,样本报道在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始终坚持大气污染开始好转、持续改善、奥运达标的正向报道,但同时也承认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十二五”时期,样本报道主要对雾霾频袭进行事实报道,正面报道明显减少;进入“十三五”后,随着大气治理逐渐取得成效,样本报道相应加强了明显改善的正向报道。
总体来看,《人民日报》对于污染状况的意义建构呈现出从形势严峻到明显改善的总体趋向,这与我国大气污染的实际状况基本一致。
(2)社会影响:从公众健康、政府形象到国家形象与公众幸福感
《人民日报》在报道大气污染的社会影响时,主要围绕公众、政府和国家三个客体进行意义建构。
对公众的影响:在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人民日报》主要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提及大气污染对公众身体健康的影响,笼统地以“健康生命的屏障”“危害公众健康”等话语表述。但在进入全面攻坚期后,《人民日报》呈现出两个转向:一是更多以大气污染可能引发的具体病症(如“慢阻肺”“黑肺”等)、如何具体实施健康防护(如空气净化器的选购、雾霾天勿运动等)等话题指导公众应对健康危害;二是开始更多围绕幸福感与获得感进行公众影响的意义建构,即超越了身体健康的概念,强调空气质量事关公众的健康、安全、满足、愉悦等全方位身心体验。
对政府的影响:主要从大气污染如何影响公众看待政府(即政府形象)的角度进行意义建构。从样本报道看,《人民日报》主要通过对政府从严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决策、治理措施的报道,以及“居民反映强烈”“整治污染得民心”“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等话语进行建构,一方面突出政府决心治理污染以塑造政府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强调持续的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党群关系和政府公信力。
对国家的影响:主要从将我国置于国际比较中所产生的形象认知(即国家形象)角度进行意义建构。这方面的报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集中出现。当时主要通过批驳外媒对北京空气质量的质疑、国际友人对北京空气质量的肯定、北京空气质量达标等内容的报道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近年来,主要通过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及其世界意义,塑造我国快速崛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总体来看,《人民日报》早期只是笼统提及大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更为关注大气污染对于政府形象的影响;全面攻坚期以来,《人民日报》开始更具体地报道大气污染对公众身心健康、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影响,更注重报道政府治理工作与成效来塑造大国形象。由此呈现出从重视政府形象到突出公众幸福感与国家形象的意义变迁。
(3)产生原因:从组织行为到自然条件、个体行为与制度结构
《人民日报》主要从组织行为、自然条件、个体行为和制度结构四个方面解释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组织行为:初步治理期以来,《人民日报》主要通过政府查处污染企业、查找污染来源等报道,将组织行为解释为粗放生产、超标排放、工地扬尘等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而将组织行为建构为造成大气污染的直接原因。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两个方面。初步治理期和奥运治理期只有少量样本报道较为笼统地提及自然条件不利;但进入雾霾频发的全面攻坚期后,《人民日报》倾向于更具体地列举大气静稳、逆温层、南方暖湿气流等导致污染持续的不利条件。
个体行为:从奥运治理期开始,个体行为成为《人民日报》大气污染成因的报道重点。这段时期,相关报道主要围绕“私车时代如何保卫蓝天”展开。进入全面攻坚期后,样本报道愈加关注机动车尾气、散煤取暖、烟花燃放、秸秆燃烧等个人污染行为,进而将之建构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因。
制度结构:进入奥运治理期后,《人民日报》开始从制度结构层面报道大气污染成因,主要归因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地方政府GDP至上的发展理念;全面攻坚期后拓展到落后的产业结构、高耗能的生活与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而将制度结构因素建构为导致大气污染的最根本、最深层原因。
总体来看,《人民日报》早期将大气污染主要归因于企业等社会组织的落后生产方式,奥运治理期之后越来越全面地从自然条件、组织行为、个人行为和社会制度结构等方面进行归因,并且逐渐将制度结构确定为根本原因。
(4)治理应对:从组织干预到自然改造、个体引导与结构改革
与产生原因相对应,《人民日报》主要从组织干预、自然改造、个体引导和结构改革四个方面进行治理应对的意义建构。
组织干预: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报道,一是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绿色生产,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类报道在三个时期均时有出现,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如金隆铜业、华能集团等)引导和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政府部门依法监管和查处企业的污染行为,这类报道集中出现在全面攻坚期,包括鞍钢、中铝、兰州石化等企业作为反面典型相继被曝光,体现出政府坚决淘汰落后生产方式的决心。
自然改造:主要围绕植树造林展开。《人民日报》于2000年开始报道三北防护林、塞罕坝林场等对于防治沙尘暴的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成效,《人民日报》开始更多将三北防护林、塞罕坝林场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示范工程进行广泛报道。
个体引导: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报道,一是关注个体污染行为(如私家车出行、燃放烟花、焚烧秸秆、散煤取暖等),这方面报道从奥运治理期延续至今;二是指导公众如何防护(如口罩防霾、空气净化器选购等),这方面报道从全面攻坚期开始出现;三是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污染监督治理工作(如拍照举报污染行为等),这方面报道也是从全面攻坚期开始出现。
结构改革:这方面的报道主要从“十五”期间开始,先后聚焦于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后,《人民日报》加强了对国家发展理念、政策法规、治理举措的报道、解读和反思,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理念。
总体来看,《人民日报》在初步治理期主要从组织干预方面报道大气污染的治理应对,奥运治理期开始拓展到自然改造、个体引导与结构改革等多方面报道。如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制度结构的重要改革路径已经被建构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根本举措。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样本报道在文本特征和意义脉络两个层面均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归纳总结这些变化,可以窥见《人民日报》在社会发展转型期进行环境报道时所选择的话语取向以及实现的社会功能。
从前述报道数量、议题设置和态度倾向的统计分析来看:虽然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在2011年后为公众所熟知,但早在“九五”期间,《人民日报》就已经开始关注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并将其称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环境问题”(12)《国外各种环境研究报告都把我国的煤尘排放列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环境问题》,《人民日报》1997年3月25日,第10版。;随后的奥运治理期,《人民日报》持续对大气污染进行报道,在积极报道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的同时,依然强调形势严峻;进入全面攻坚期后,大范围雾霾污染事件持续出现,公众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报道数量随之激增,尤其在污染频发、公众反映强烈的秋冬季节,报道更为密集。在此过程中,《人民日报》始终将“治理应对”和“污染状况”作为报道的重点议题,呈现出“正面情绪”主导的态度倾向。
由此可见,《人民日报》对于大气污染的报道与现实污染状况和公众关注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相对客观地报道大气污染严重的同时,既积极地传递污染好转的信息,又坚持依然严峻、任重道远、积极应对的基调,起到了回应公众关注、引导理性认知的作用。
从前述意义脉络的分析来看,《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如今呈现出两种话语发展取向:一是走向监督共治话语。进入全面攻坚期后,《人民日报》明显加强了舆论监督报道。例如,《人民日报》曾质疑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偏松,报道公众对广州环保局“空气好转”的说法不认同,呼吁环保考核要和百姓感受挂钩,鼓励群众微信举报污染等,由此形成监督共治大气污染的局面。二是走向国家叙事话语。早期的报道大多从政府视角报道发展理念、治污决策和治理行动,从公众视角提倡保护环境和自我防护。但“十三五”以来,随着大气污染治理逐渐取得成效,《人民日报》开始围绕治污理念、措施、经验、成绩,以及随之而来的公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讲述中国故事,以国家叙事凸显中国治污的大国担当与世界意义。
这两种发展取向呼应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党报“要有群众视角和全局视野”“处理好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新要求,(13)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典范——学习〈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心得》,《新闻记者》2018年第8期,第4-9页。为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对照前述意义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展现出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住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话语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话语转型:一方面,《人民日报》自奥运治理期开始,逐渐加强围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经济发展的深层机制讨论大气污染问题;“十八大”后愈发突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指出绿色发展是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很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14)《领航新时代中国经济航船》,《人民日报》2018年4月1日,第1版。另一方面,《人民日报》在“十八大”后更广泛地从政治参与、社会发展、民生幸福等方面进行宣传报道。例如,《人民日报》将大气污染列为事关公众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的重大社会与政治问题,强调依法治污,呼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与参与权,呼吁全民参与,以自身行动参与到大气污染的监督与治理之中。(15)《美丽中国呼唤全民行动》,《人民日报》2018年7月10日,第5版。
上述《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的话语取向旨在如何看待和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上发挥舆论导向的引领作用,具体而言,表现在“议题的议程设置”和“属性的议程设置”两个方面。(16)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郭镇之、邓理峰:《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第55-67页。议题的议程设置方面,《人民日报》既呼应了大气污染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公众的关注度之变化,又及时报道了中国政府因环境污染而持续调整和推出的发展战略与政策举措;属性的议程设置方面,则坚持客观的、正面的、积极的基本取向,引导人们理性面对污染问题。这体现出《人民日报》对于社会认知、价值和态度和谐统一的正向引导,并影响着其他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与话语建构,从而为大气污染问题的全面治理乃至全社会的转型发展进行着思想动员。这种党和政府“喉舌”引领下的议程设置格局显然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由政党和资本控制、因利益多元而时常话语争锋的大众媒体景观,发挥着主流媒体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与价值。对于西方议程设置理论,这是一种东方智慧式的补充,同时也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典型案例,其话语变迁不仅体现了面对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时主流党媒传播理念与实践的转变,还折射出中国转型发展期间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治理理念、国家发展战略等主流意识形态转型的宏观背景及其对新闻传播的深层影响。
《人民日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国内大气污染问题至今,正逢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速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了经济腾飞、国力提升和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转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面对最受关注、最为持久的重大环境风险,《人民日报》客观反映了严峻的污染形势,与时俱进地重点报道了治理进展与国家的发展转型,树立了主流意识形态标杆。但我们也看到,《人民日报》还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报道平台,本研究关注传统纸媒的报道虽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权威性,却并不能完整体现《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的报道全貌,这是主要局限所在。此外,作为中国共产党旗舰报,《人民日报》如何影响全国媒介有关大气污染问题的话语建构,相关报道与社会大众的期待是否存在偏差,以及在大气污染的不同阶段、不同议题上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引领效果等都是后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