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璐+武俊宏
[摘要]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对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于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的信息需求,还能通过普及体育知识、传播体育文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党报,已经有60余年的奥运会报道历史,今年并推出专门的《奥运特刊》来报道奥运赛事。本文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以及报道理念,解析我国主流媒体在奥运新闻报道中文化传播的观念转变。
[关键词]奥运新闻 人民日报 奥运特刊 人文关怀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一项体育竞技盛会,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可谓是一道饕餮盛宴。有鉴于此,众多媒体都将这场体育盛会视为一场新闻大赛,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各种新鲜的报道手段和手法对奥运会的方方面面进行报道。其中,作为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奥运会的报道尤其引人注意。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办期间,《人民日报》再度推出《奥运特刊》,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的创新性背后,其所蕴含的体育报道文化转向的趋势引人注目。
一、报道形式:特刊特办,别出心裁
《人民日报·奥运特刊》的首次亮相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通过在奥运会期间增设专门的版面来充分全面的报道奥运这一盛会。2008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也沿袭这一传统,以特刊的形式报道奥运会。
2016年8月5日到8月23日,《人民日报》连续推出19期《奥运特刊》,每期占两个版面,全方位报道奥运盛会。其中的栏目设置科学有序,涵盖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六个专栏:新闻头条“直击里约”,主要报道当天我国运动员的精彩比赛,以我国金牌获得者为主;特写报道“奥运长镜头”,讲述奥运赛场上的精彩瞬间或感人故事;以体育评论员钟文的为主的评论专栏“五环旗下”和短评专栏“快评席”,主要是记者对本届奥运会赛事的真切感悟,“笔走桑巴”的内容则是记者对赛场外经历的所见所感;除此之外,还有互动专栏“微看台”,刊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公号上读者关于奥运会赛事的精彩评论。这些专栏的设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融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全方位展示了里约奥运会赛场内外的精彩时刻。
对于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而言,读图时代早已到来,新闻图片的恰当使用让传播内容更富有感染力和冲击力。里约奥运会《奥运特刊》中新闻图片也占较大比重,编辑往往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来增强气势和感染力,使读者能通过图片直观地感受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在乒乓球男单决赛马龙战胜张继科夺冠的新闻编排中,图片选用了马龙和张继科在赛后握手这一精彩瞬间,两人分别位于画面的一左一右,相视一笑,握紧双手。从画面中读者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的这场较量与其说是冠亚军争夺战,不如说是一种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而这动人的一幕,不仅展现出两人之间的对手加队友情,更直观体现出中国乒乓球队的荣耀时刻。
二、报道内容:文化为核,回归专业
有学者曾总结这样一个公式: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教育,单纯的体育活动绝不是奥林匹克运动,它必须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才是奥林匹克运动。[1]《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就将三者巧妙的结合起来。
首先,特刊体现出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寓教于报道。作为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比赛中金牌的归属问题当之无愧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奥运精神的最终最求并不是那块奖牌。《奥运特刊》对金牌运动员的报道中,一方面,主标题的设置体现了对运动员专业精神的弘扬;另一方面,报道内容的侧重点并不是金牌,而更多集中在运动员参赛流程以及心路历程等方面,让读者不只体会到获得奥运金牌的喜悦,还深入了解该项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以及运动员本身的思想、情感及其所体现的奥运精神。如孙杨获得200米自由泳冠军时,主标题为《这枚金牌真硬气!》;报道举重运动员邓薇和石智勇夺金的主标题为《中国大力士 找回熟悉的节奏》;举重运动员龙清泉获得金牌的报道标题为《龙清泉,够霸气!》,标题的重点不是龙清获得金牌的直接叙述,而是直接用语气词生动鲜活地体现龙清泉的精彩夺冠,报道着重笔墨描写的并不是夺冠后的喜悦,而是龙清泉的比赛经过,特别是其与对手闫润哲的较量,体现出龙清泉的心路历程和强大的抗压能力。这些报道所表现的不仅是金牌的来之不易,更多的是呈现了运动员的竞技精神与积极心态。此外,本届奥运会的报道抛弃了狭隘的民族情怀,尽管《奥运特刊》仍以本国运动员的报道为主,但仍会选择有看点的国外运动员进行报道,比如说牙买加短跑选手博尔特的突出表现被放在头版位置,也报道了乌兹别克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连续7届参加奥运会的经历等等,对这些外国运动员的报道也体现出一种全球性的奥运精神。
其次,本次《奥运特刊》也传播了奥运会主赛场之外的体育文化。本次特刊将里约奥运会的新变化、新格局、奥运会场馆的建设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报道,使读者能深入了解里约奥约会与众不同的特色:热情。特刊从多种角度对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进行了报道、评论。8月7号的特刊头版头条《这一刻,世界睁大眼睛》全面呈现、解读了里约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而在同一版面还包括记者钟文的评论《认识巴西 从开幕式开始》深度解析本场开幕式的特色和意义。
此外,我国传统的太极文化和拔罐都出现在本次特刊中,这无疑体现出奥运会的包容性,也说明我国的体育文化和民族文化正在走出国门并深受人们喜爱。
最后,相比主场作战的北京奥运会以及伦敦奥运会,本次里约奥约会的报道亮点还在于对奥运会赛场之外的里约风情的报道比重大幅度增加,从地域文化等角度多方位呈现奥运会和巴西文化。“笔走桑巴”专栏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者讲述里约奥运会赛场外的巴西社会。比如在《美食里的五环情》中,记者陈晨曦介绍了为奥运会而搭建的“奥运之家”,其中不仅包含地道的中国美食,而且还有巴西的特色美食,让到访的客人在舌尖上体会到别样的感悟;《买买买,让热爱更多一度》中,记者颜欢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体育文化在里约的发展相当迅速,巴西人民热情地购买纪念品表现对体育的支持与热爱。显然,读者由此深切感受到奥运会不仅仅是激烈的竞技场,而且是多元文化的杂糅地。
三、报道理念:导向为重,注重人文
作为党和政府的主要舆论阵地,《人民日报》在对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奥运报道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就是要以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统领报道全局,传播公正、平等的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展现中国的文化神韵和改革发展的成就。[2]的《奥运特刊》仍不例外,准确把握奥运赛场热点的同时,始终肩负着担负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的责任,特别是对我国体育健儿的报道,一方面展现出奥运精神和体育精神,另一方面则从不同侧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承载着这两者的女排精神由此成为报道的重点。几乎每届奥运会《人民日报》都会对女排进行报道,而本届里约奥运会更是对女排艰难的夺冠之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报道。8月18日“奥运长镜头”专栏的《那支熟悉的中国女排,回来了》,报道女排与东道主巴西队的四强争夺赛;8月20日“直击里约”专栏的《为女排,掌声响起来》报道了女排与荷兰队的半决赛;8月22日“直击里约”专栏的《五星红旗 我为你拼搏》报道了中国女排与巴西女排激烈的冠军争夺战,同一天的《奥运特刊》还用一整个版面深入报道并评论了女排的成功之路,弘扬了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这些报道的主题词指向积极正面的价值取向,比如“永不言弃,迎来胜利”、“女排精神,薪火永传”,比如评论郎平教练时,记者写到:“这样的坚守,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闪亮如初,鼓励着亿万国人。我们始终坚信,这样的坚守终将收获美好与壮丽的人生。”显然,读者很容易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女排精神。
《奥运特刊》对里约奥运会的新闻报道还体现出不同以往的高度人文关怀。
首先,这主要体现在唯金牌主义的色彩明显淡化,对奥运赛场上失利者的报道明显增加,给予失利者更多的宽容、关怀与鼓励。杜丽和易思玲冲击10米气步枪金牌失利、分获亚军季军后,报道《冲金失力 表现无憾》对两位选手的表现表示肯定和理解。
同时,“快评席”专栏多次提出赛场上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如《勇敢冲向不可能》、《坦然面对赛场不如意》、《弃权亦有千斤重》等,无疑体现出体育新闻报道的人性化和理性化。
此外,本次特刊虽然以我国的优势项目以及奥运会上的热门项目报道为主,但是对于我国的劣势项目以及冷门项目也进行了报道,比如报道我国选手华天参加马术比赛的新闻(《华天的努力,不会止于孤独》)一方面讲述了华天的参赛历程,另一方面也表达出我国马术项目继续前行的进取精神。
其次,本次特刊还对弱势群体表现出特别的关注。由10名选手组成的难民奥运代表团成为多篇报道的对象,《他们的梦想 没有被抛下》、《“我感受到了爱”》等表现出了奥运会的包容性以及体育精神的全球性,这也正是奥运会所倡导的公平、正义原则的深刻体现。
再次,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奥运特刊》对赛场外的普通观众的关注。里约奥运会上独一无二的观众群体成为赛事的一大特色,特刊对看台观众进行了专门报道。比如《里约中国风》中的新闻图片向我们展示了带着脸谱面具热情欢呼的中国观众;记者颜欢的评论《加油!奋斗和友爱》中写道:“我从来都知道巴西人个个都是捧场王,却依然没想到他们会如此全情投入与自己无关的比赛中。当中国人进攻时,全场巴西人齐声唱起加油歌,‘中国的声音冲破屋顶;当中国队员罚球时,巴西人发出洪亮整齐的吆喝声,为队员加油骨气;在中国对失误时,全场不约而同响起叹息声。”如果说新闻中欢呼的中国观众表达的是对民族体育的认同感,那报道中捧场的巴西观众则体现出巴西人民的热情以及跨越国界的体育精神。
2016年的《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坚持并贯彻“以人为本,人文奥运”的原则,通过合理恰当的专栏布局、丰富多彩的报道内容、精彩犀利的评论加上画面冲击力十足的图片,将精彩绝伦的奥运盛典展现给读者,新闻不仅体现出对运动员人格尊严的尊重,还对参赛选手之外的教练、服务人员、观众以及里约风情等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学习奥运知识、体会奥运精神、感受奥运魅力。因此,这种奥运报道的文化转向无疑是体育新闻报道的一次创新,也为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释:
[1]张英:《体育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5页
[2]李鲤:《<人民日报>北京奥运报道分析》,《中国报业》,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