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训练对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8-01 08:58刘稳柱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脊髓神经功能康复训练

刘稳柱 邵 康

(1.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山东 菏泽,274000;2.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山东 菏泽,274000)

脊柱损伤中脊髓损伤十分常见,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不但危及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其正常生活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脊柱脊髓损伤病程进展,患者下肢肌肉也随之萎缩,进一步降低肌力、损伤平面以下部位的骨量,继而干扰整体康复进程。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调节脊神经回路的可塑性,改善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脊柱脊髓损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其目的是对脊柱畸形进行修复,确保脊柱稳定性,解除神经根或脊髓压迫作用,预防损伤加重,最大程度地恢复内部神经功能。部分研究认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仍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在此阶段采取有效的促康复措施是改善其肢体与神经功能的关键。康复训练是患者机体功能受损后所采取的功能康复活动,然而,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在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开展效果存在差异性。本研究对2019年6月~2021年5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开展了综合康复训练措施,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于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0.45±4.78)岁;体 质 量 指 数(BMI)16.39~29.00 kg/m,平 均 BMI(22.62±2.20)kg/m;致伤原因:交通伤21例,坠落伤21例,重物砸伤5例;骨折部位:胸椎19例,腰椎28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12例,初中16例,小学1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 龄(50.38±4.55)岁;BMI16.52~29.23 kg/m,平 均 BMI(22.65±2.03)kg/m;致伤原因:交通伤22例,坠落伤19例,重物砸伤6例;骨折部位:胸椎18例,腰椎29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7例,高中11例,初中16例,小学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批(伦理批号:BF2019-052-01)。所纳入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成人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中对于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经CT与MRI检查证实;自受伤至手术的时间 <3 d;不完全脊柱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下有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且具有良好的沟通力与认知力;成功实施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下肢损伤;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多发性创伤;颅脑损伤或其他神经疾病;完全性神经损伤;先天性下肢与脊柱功能障碍;脏器功能与心脑血管严重病变;休克患者;内固定失败或存在创口感染;意识障碍、沟通障碍或患有精神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干预措施,包括:加强患者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使用矫形支具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根据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治疗;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定时翻身,注意转变体位时控制移动速度,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定时叩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即屈曲手指关节、合拢五指,使掌心呈虚空状态叩击患者后背肺部,叩击时以由内向外、由下向上为原则,并注意观察及询问患者力度是否适宜,以耐受为宜;督促患者进行神经源性膀胱与肺部康复训练,神经源性膀胱训练包括间歇导尿、诱发排尿,肺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抗阻力呼吸等,训练时间为30 min/次,2次/d;通过口头宣教方式对患者与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指导,重点说明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注意事项,同时可以通过讲解恢复良好的案例情况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训练措施。(1)早期按摩。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时尽早开展关节按摩,即按摩患者足与手部关节,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渐增加动作幅度,15 min/次,2次/d。(2)上下肢关节活动。患者取仰卧体位,近端肢体给予妥善固定,托住远端肢体,被动活动其上肢与下肢关节,活动时注意节律感,由单关节向多关节方向活动,保持力度适宜,15 min/次,2次/d。(3)悬吊训练。①患者取仰卧体位,宽带固定其腰部,连接宽带的扣件、悬吊主绳与弹力带扣件,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弹性阻力,操作者一手放置在其膝关节,另一手放置在髂前上棘,辅助并指导患者开展双桥式运动。②向上抬起骨盆,固定双侧脚踝,以弹性宽吊带对骨盆与腰部进行有效固定,根据腰部情况增减吊带负重量。之后转变为向上抬起单侧骨盆,固定单侧脚踝以及骨盆与腰,根据腰部情况增减吊带负重量。③患者呈俯卧位,保持单侧单腿呈悬挂状态,另一侧下肢进行水平外展。④取侧卧体位,开展单腿悬挂训练,注意提高髋部,并进行动态往复活动。悬吊训练6次/组,每组动作之间休息2 min,3组/d。(4)站立训练。通过电动直立床进行辅助站立训练,缓慢调节床位的角度,最大角度为90°,持续训练8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神态,监测其心率与血压等指标。患者若有不适感或体力不支等不良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并进行充分休息。

1.4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通过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评估,包括轻触觉、针痛觉及运动等项目,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呈正相关。②功能独立性。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推荐使用的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估,FIM量表包括社会认知力、行走、约肌控制、自理能力等项目,评分范围为18~126分,分值越高说明功能独立性越佳。③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肌肉萎缩、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压力性损伤+肌肉萎缩+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ASIA神经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各项ASIA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ASIA神经功能评分中轻触觉、针痛觉与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FIM功能独立性对比

干预前,两组FIM功能独立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IM功能独立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脊髓是脑与周围神经的主要连接桥梁,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传导与反射作用,一旦发生损伤可导致脊髓神经纤维持续性中断,造成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在脊柱损伤患者中较为常见,二者合并后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其中轻者劳动能力缺失,重者肢体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脊柱脊髓损伤多由强烈的外力作用所致脊柱移位或骨折,进一步缩小椎管容积、挤压脊髓,引起受损平面下相关神经功能障碍,继而干扰肢体运动能力以及肌肉力量,使患者失去自理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目前,脊柱脊髓损伤通常采用手术方案予以治疗,而采取有效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康复训练是对常规术后干预措施的优化与完善,其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训练措施,以期帮助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运动能力恢复。综合康复训练中包括早期按摩、上下肢关节活动、悬吊训练与站立训练四个单元,其中早期按摩能够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处理扩张状态,确保肌肉的营养供给,联合上下肢关节活动进一步缓解关节功能减退与肌肉痉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研究指出,在失衡的状态下开展悬吊训练查可以对脑部运动中枢进行良性刺激,进一步促进偏瘫康复。悬吊训练通过不稳定支持面,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平衡与协调能力,继而增强受损肌群肌力,强化肢体运动功能的稳定性。悬吊训练中使用弹力带能够缓解患者躯干负荷与肌肉张力,强化其主动运动意识,以便增强运动控制力与协调力。站立训练利用直立床,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站立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ASIA神经功能评分中轻触觉、针痛觉与运动评分以及FIM分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综合康复训练可以强化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枢神经的肢体支配能力,促进其肢体神经恢复,增强肌肉活动范围与肌力,提高功能独立性。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综合康复训练通过规律且合理的训练方案,能够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压力性损伤、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一系列并发症。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功能独立性,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脊髓神经功能康复训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