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贺堂 丁 雯 齐敬东
(聊城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 聊城,2520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慢性膝关节疾病,中老年人为该疾病的高发群体,主要临床症状为膝盖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临床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其中,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学者认为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遗传、体质量以及职业等多种因素均有相关性;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则主要是由关节内或者是周围骨折以及半月板受到损伤等外源性因素所引发。在上述2种病型中,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比例居多,目前有多种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包括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局部肌肉松解等,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疾病疼痛,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膝关节活动功能,降低致残率,但大多疗效短暂,且疾病较易复发。对此,需要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几年,中医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中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范畴,是由正气不足、气血渐衰,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滞于经筋肉骨,致气滞血瘀所造成,因此,治疗需以祛风除湿、温阳散寒的方法为主。本研究分析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常规组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6.25±1.57)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5.13±1.19)年;发病位置:左侧11例,右侧19例,双侧1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46岁~67岁,平均年龄(56.63±1.42)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9±1.24)年;发病位置:左侧12例,右侧17例,双侧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聊城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③近1个月疼痛加剧者;④X线显示关节未出现明显变形,关节间隙未变窄,且无骨赘者;⑤生命体征平稳者;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器官检测显示无明显异常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度认知障碍、慢性疼痛病史、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心脑血管以及肾功能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晕灸或者晕针者;⑤合并内分泌、代谢性或者风湿性疾病者;⑥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⑦类风湿性因子表达异常者;⑧有长期服用镇痛药物史者;⑨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两组患者均完善各项检查,常规组患者给与康复训练,主要为运动疗法与手指点穴疗法。运动疗法包括臀桥训练、站立训练、等张收缩训练、等长收缩训练、下蹲夹球训练、仰卧位踩单车训练等;手指点穴疗法包括循经点、按、弹拨法等,30 min/次,2次/d,以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康复训练与常规组一致,中医针灸取主穴血海、阿是穴、足三里、阴陵泉、内外膝眼。肾阳不足型患者加气海、命门;寒湿凝滞型患者加三阴交、公孙;瘀血阻滞型加太冲、外关。协助患者取舒适仰卧位与端坐位,可将一枕头垫在患者膝关节腘窝处,同时使膝关节呈自然屈曲姿态。用75%酒精在穴位皮肤处进行消毒,然后选择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生产企业: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35 mm×50 mm),直刺穴位,进针深度控制在2~3 cm,通过平补平泻手法令穴位得气。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7次/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关节功能康复,同时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显效;患者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同时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患者关节功能未改善,同时临床症状无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通过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取百分制,量表内容包括肌力、行走、屈膝畸形、稳定性等,评分越高则膝关节功能越优。③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无痛为0分,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7分以上为重度疼痛。④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取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⑤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采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其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将其分为1~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能力越强。
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值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疾病的诱发原因包括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组织退变等,50岁以上的人群容易出现骨质增生现象,而出现伴随症状者可高达80%,致残率则达到53%。近几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逐渐增加,且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率更高,疾病早期患者的膝关节软骨会出现软化与破坏。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关节畸形,进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能力,所以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按摩、玻璃酸钠注射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总体的疗效不够理想,因此,临床中一直在致力于找到一种更为高效且科学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于患者的疼痛、膝关节功能、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生活能力均改善显著。究其原因为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关节内滑液生成,从而能够极大增加关节软骨无血管区的营养,不仅能够抑制脊髓、脑干内致痛物质的释放,同时还能够起到止痛与消肿的作用。并且康复训练还能够缓解患者关节内部的粘连,从而增加患者的屈伸活动范围,对肌肉力量与耐力的提升以及关节稳定的增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灸治疗则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通过调节阴阳、激发阳气、行气活血、温通经络,能够助阳化气,使调畅气机与津液输布,从而达到驱散风寒湿邪、调和脉络、气血、温经通络止痛等多重功效,进而更快地缓解疾病的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有效控制炎性反应,提高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性质。所以,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快的清除病理废物,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但是临床中也需要注意谨慎用药,以免患者对所选的药物出现过敏现象,对膝关节皮肤受损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此治疗方法,此外,对于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者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也不可使用此方法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能力与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