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锡泽
我们学习《庖丁解牛》,印象深刻的有“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成语;有庖丁“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解牛神技;有庖丁解牛的“三种境界”;有超越技艺层面“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这些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美国教育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特别强调“成长”,所谓成长就是教学生“如何识别”会引导我们生活的思维模式。但上文所述常规的教学内容还不是“引导我们生活的思维模式”,并没有引领学生真正成长。如何识别才会引导我们生活的思维模式呢?
《庖丁解牛》最后一段,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我们会产生困惑—文惠君“闻庖丁之言”怎样就“得养生焉”了?看到孙绍振先生一句话:“光看这则寓言,一般读者很难感到这与题目中的‘养生’有什么关系。”(孙绍振.从宰牛之举重若轻到养生之顺道无为——读《庖丁解牛》[J].语文建设,2019.7.)如我这样的“一般读者”,看到解惑的希望,真心希望语文“大咖”能指点迷津。孙先生指的路径是把前后文联系起来,联系《养生主》第一段来理解这则寓言与“养生”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录如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孙绍振先生还是不能解我之“惑”。另外,被鲁迅誉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的庄子文章的特点是用形象的寓言来阐释抽象的道理。孙绍振先生的这种解读方式是“反庄子”的。这样的解读只是印证了“庖丁解牛”与“养生”有关系(证明二者有关系看题目“养生主”就可以了),还是解决不了文惠君“闻庖丁之言”怎样“得养生焉”。
我们还是细读文本,老老实实用逻辑思维从《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探究文惠君怎样从“解牛”而悟“养生焉”。因为我们读《庖丁解牛》也,非《养生主》也。
运用类比思维,在陌生中寻找亲缘关系,用形象具体的故事阐释抽象的道理,用哲学家吉尔比的话就是“从已知的和明显的东西揭示出未知的依然神秘的东西,甚至在陌生的东西中发现熟悉的性质”。(吉尔比.经院辩证法[M].上海三联出版社.译者:王璐,103.)
在陌生中寻找亲缘关系,就要找具有相似之处的类比点。关于“养生”有一种通俗的解释:通过各种方法保养生命,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个概念的内涵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保养”,二是“长寿”。循此思路,我们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细读文本要有敏锐的“时间意识”,而时间长度又是在“三庖之刀”的对比中引起我们的注意的。庖丁之刀“长寿”吗?从下表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出,族庖之刀寿命一个月,良庖之刀寿命一岁,庖丁之刀十九岁,还“刀刃若新发于硎”,应该远远大于十九岁。刀之生(长寿)又引发我们对人之生的思考,人的生命是否像庖丁之刀一样长寿?庖丁是怎样养刀的?
(1)刀之“养”其一在“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由上表可知,族庖、良庖之刀之所以短命,是因为他们以刀“折”牛骨,“割”牛肉,而庖丁之刀“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所以能“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因为解牛少吗?非也,“所解数千牛矣”。庖丁为何能做到“游刃有余”?因为他“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按照牛天然的机体结构来解牛,避开了牛的骨头甚至肌肉。正如公安派诗人袁中道之言:“庖丁之所以养刀者,以听刀之自然而不以刀与牛争耳。”(《导庄·养生主》)这是尊重规律。
(2)刀之“养”其二在“怵然”而动于“微”
即便庖丁这样的神厨,解牛有此神技,但他的态度,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态度上非常谨慎,行动上小心翼翼。
(3)刀之“养”其三在“善”而“藏”
解牛之后,依然善待牛刀—“善刀而藏之”。“善”通“缮”,擦拭之意,然后小心收藏,做好用完刀的后期保养。
“养刀”与“养生”这两种陌生事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这种关系需要我们去“寻找”,这种“寻找”需要逻辑思维的智慧。养犹治也,宜也。经过打理,使其得宜。“养刀”之道与“养生”之道是相通的。正如近人刘武所言:“牛解数千,年经十九,而刃若新……深合于养生之道也。”(《庄子集解内编补正》)养生之道,不仅仅是养身体,使之长寿,更是颐养身心,使其得宜。如清人王先谦所言:“牛虽多,不以伤刃;物虽杂,不以累心。”(《庄子集解》)。庖丁解牛之后踌躇满志,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这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
我们的先哲特别是道家是懂类比的,虽然他们没有将类比纳入逻辑思维系统,但是已经自觉地运用了类比思维并且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英国逻辑学家吉尔比在讲类比思维时就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从根本上说,文惠君是在替庄子说话,或者说庄子借文惠君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思想。所以,文惠君自觉运用类比思维,从庖丁解牛之道而得“养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