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论证”教学案例评析

2022-07-31 13:34执教陈建平刘彩云评析刘济远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论据纸质同学

执教/陈建平 刘彩云 评析/ 刘济远

“如何论证”是教育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写作内容。教材要求学生能先确定好论点,然后选择合适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能阐释好自我观点。在阅读本单元课文过程中,学生领会了名家的观点及其理性的思维方式,学到了多样的论证方法。针对学生写作现状,本单元写作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论证。此次写作指导拟通过4课时来逐一解决以上问题。

第1课时·指导构思·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发表对纸质、电子两种阅读方式的看法,以此指导全文构思,完成重点段落的写作。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常见论据类型,明确使用注意事项,学会合理挑选论据。

2.掌握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准确严密地论证论点。

3.了解常见的论证段落的构成:观点+论据分析+结论。

【教学重难点】

围绕论点,运用论据,采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好重点段落。

【教学难点处理策略】

1.熟知教材上的表格,掌握论据类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2.结合单元课文,巩固关于论证方法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秦始皇曾经计议要扩大射猎的区域—东到函谷关,西到雍县和陈仓。别的大臣都不敢劝谏,但一个名为优旃的歌舞艺人却站出来说:“好。多养些禽兽在里面,敌人来侵犯,让麋鹿用角去抵触他们就足以应付。”秦始皇听到这话,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就停止了扩大猎场的计划。可见要说服别人,方法很重要。在作文中,我们表达的观点要想让读者信服,就要进行有效的论证。

(板书课题:如何论证)

二、呈现试题

师:有“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才有可能提高思辨力。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题完成,并交流修改。注意交流时要畅所欲言,质疑论辩要有风度,尊重不同意见,认真记录不同观点及其依据。

(屏显)

1.一项阅读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也有不少成年人则倾向于电子阅读。对此,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

2.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三、解读教材

1.仔细审题,明确论点

师:“文以意为先”,有效论证首先要有论证的中心。大家看看作文题1,说说材料中有哪些论证角度。

生:材料中给出的观点很鲜明,有三种。第一种,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是应占主导地位,否定碎片化的“读屏”阅读;第二种,时代在发展,“读屏”作为新兴的阅读方式,应该被接受;第三种,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

生:第一种、第二种是单一方面分析,而第三种是辩证分析。

师:这是一道观点看法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同学们应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角度并亮出观点,围绕两种阅读方式展开论证,不能脱离材料。

(板书:选好角度,亮出观点)

2.唤醒积累,选取论据

师:有了论点,就要考虑用合适的论据来支撑它。选择论据的过程,同时也是构思文章结构,特别是逻辑层次的过程。大家回顾一下在课文学习、平时阅读中,有哪些论据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起到怎样的作用?

生: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列举了“盘庚之迁”的事件,从历史的角度反驳对方,明确有力,言简意赅。

生:一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开篇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源于生活,使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生:《六国论》中,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比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比喻非常准确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错误。

生:我想举举课外的例子,我最近读了《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一文,里面有一段写道“这不平凡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些打动人心的故事。‘80后’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60;高级技师周家荣三十年如一日研究钢丝绳,世界排名前100的大桥中,有40多座使用了他们团队生产的产品;原先专业不对口的精炼师潘从明从头学起,啃下100多本化学书籍,他的发明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这段话中的数据使文章语言精准有力,让我认识到不平凡背后的努力、艰辛。

师:说得太好了,优秀在于平时的积累,希望大家以后多做有心人。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知道好的论据会让论证更有说服力、更严谨。(板书:选取论据,准确运用)论据类型多种多样,我们在运用论据时必须明了其使用的注意事项。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上关于《论据的使用》的表格。

(屏显表格)

3.回顾教材,熟知方法

师:有了合适的论据,并不等于完成了论证。所谓论证,其实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论据进行解说和分析,建立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本单元的课文有警示君主的奏疏,有据理力争的书信,有评说盛衰的辞赋,有借古讽今的史论。这些千古名篇都巧妙地运用了论证方法。那么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我们借助教材做简单的梳理,请同学们写出教材示例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屏显表格,“论证方法”一栏空白,由学生填写)

师:通过完成上面的表格,可以发现同学们对常见的论证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因果、归纳等论证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论证逻辑的严密,也可适当运用表达技巧。

(板书:回顾教材,熟知方法)

四、拟定提纲

师:结合上面所学,请同学们填好表格。这次是写任务驱动型作文,要就事论事,选取的论据要与材料类似。(屏显表格及要求,学生填写)请选择不同观点的三位同学来展示。

(屏显)

师:填好表格还不够,要想写好段落,还要运用流畅的语言进行严谨的分析。大家根据自己的表格内容,草拟提纲,呈现论证过程。(师巡场点拨)现在我们展示一位同学的写作提纲。

(屏显)

开篇:针对材料,提出观点

根据材料,简要阐述现今纸质阅读的现状,进而提出观点:纸质阅读无可取代。

主体:分析原因——阐述危害

先分析纸质阅读衰退、电子阅读流行的原因,再深入分析纸质阅读被忽略的危害。整个过程选用适当的论据,并运用对比、假设、举例等论证方法,完成论证。

结尾:进一步呼吁,并提出建议

呼吁重视传统阅读,提出“由上而下推广纸质阅读”等建议。

五、思路导图及段落评议

师:上面的提纲和思路导图大家可以参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拟好提纲,立好自己的文章框架。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拟好的思路,写作重点段落。(生写作)哪位同学来分享你的文段?

(生屏显并朗读自己的作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节奏被迫加快,传统纸质文字已无法适应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而新生的电子阅读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碎片化的阅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纸质文学的不足,但仍无法成为现代人精神上的良药。我认为,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才是我们应当坚持的阅读。

一本本已阅读过的书整齐排列在书橱里,记录着我青春阅读的经历;纸书的边缘虽已破旧,但那是自己青春所留下的点点印痕。在冰冷的电子屏幕上,虽然可以标记点评,但却难以品味到文学的诗情画意;手机虽有快捷便利的复制粘贴,但怎比得上用笔书写时那种让思想在笔端流淌的畅快淋漓?

纸质阅读带给人的感受,远不是电子阅读所能比拟的。当我的指尖抚摸着书页,传达给我的是自然的底蕴,是人文的追求,是文人的慨叹。

师:大家来点评一下。

生:观点鲜明,“我认为”三个字铿锵有力。

生:他的论据以个人经验入文,贴合人心,又很有说服力;采用对比论证,凸显了纸质阅读的韵味。

生:文章不是简单的拼凑,这个片段的整体性很强。第一层提出观点;第二层巧妙运用论据;第三层则进一步分析论据,得出结论。这样严密而完整的论证值得学习。

师:很精彩。常见的论证段落一般包括三部分:论点+论据分析+结论,大家在写作时可以借鉴。

(板书:起草点拨,构建段落——观点+论据分析+结论)

师:请大家课后把自己构思好的议论文与周围的人分享,听听他们的意见。

【预设理念】

拟好观点、明确论据的类型及有效运用各种论证方法、积累恰当的素材是进行有效论证的前提,本课主要依据教材来完成这三个环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拟写提纲,构建重点段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会议论文的论证。掌握基本结构是进行灵活论证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段落结构方法—观点+例证分析+结论。

【专家点评】

以小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解读教材”环节从分析文题、明确论点到唤醒积累、选取论据再到回顾教材,熟知方法,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掌握论证的基本要素。“构建段落”的方法很实用,操作性强,学生易于接受。

第2课时·自主起草·

【教学内容】

学生自主写作,完成草稿与自我评改。

【教学目标】

掌握论证的方法技巧,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1.针对不同观点,进行分类指导。

2.引导学生构建好段落,恰当运用论据、论证方法。

3.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教学难点处理策略】

1.教师巡场,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相机点拨,及时帮助。

2.教师下水示范,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下水示范

师:萧乾曾说,“理论,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张地图,它代替不了旅行”。前面所学知识是“地图”,这堂课的写作便是真正的“旅行”,请大家开启本次“思维之旅”。同学们在拟写提纲、起草重点段落后,基本上掌握了在段落中如何论证的方法。针对本次写作难点,老师也写了一篇下水文,请大家批评指正。

(屏显下水文)

快时代还得慢阅读

抬头看历史的天空,最璀璨的星星莫过于书籍,它看着人类前行,记录着人类的懵懂、成长。一豆光、一卷书,浪漫了无数古人的岁月,沉静了种种浮躁,缓慢了时光匆匆。(谈纸质书对人类文化的重大意义,间接表明观点)

但慢节奏的书籍终究赶不上快时代的脚步。书籍太重,现代的人们都着急赶路,只能将它束之高阁。自然,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因为手机阅读便捷、轻松。“秒懂百科知识”“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这些“读屏”方式快到让人“膨胀”——人们都以为自己真的读了,确实懂了。其实,这种文化快餐剥离了丰富的内容,碾碎了精彩的细节,只剩下光秃秃的梗要。文人墨客的情怀岂是“快速”能体会到的?唐诗宋词的雅韵岂是“快速”能品得到的?《红楼梦》里的世事悲凉、真假虚幻岂是几分钟能看得透的?历史里的智慧谋略、盛衰成败岂是几分钟能读得通的?(采用对比论证、表反问的排比句式批评“快”阅读)我们在饕餮时,只是错误地把“知道”当成“读懂”,然后再将“知道”变成人前的“炫耀”,满足短暂的虚荣罢了。于是,我们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其实却无一精通。

在“快”的催化下,标题党、流量党、谣言党等牟利之辈粉墨登场。当我们虔诚地埋头“读屏”时,却经常发现空读一场,这也击中了我们的痛点:本想充分利用这有限的阅读时间,却被众多平庸、无用的信息裹挟,收获寥寥。为此消耗时间和精力,实属不值。还不如放下手机,让有限的时间淌过书本,让纯粹的书香溶解生命的空白。

在“快”的掌控下,“读屏”不过是一场碎片化的走秀。(比喻论证)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评论,碎片化的文学,久而久之,我们的思维只怕也会逐渐碎片化,趋向表面化。更有甚者,根据神经科学研究的结论,利用手机等电子工具看新闻资讯、读自媒体文章,将会使大脑构建成一种适宜于碎片化阅读的神经回路。在这种神经回路的潜在影响下,阅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阅读,逐渐发展成一种“手瘾”和“心瘾”。这也就意味着,经常“读屏”的人最终可能会缩减、厌倦甚而摒弃纸质整本书的阅读。(中间再采用科学事例论证,分析论证后紧扣论点下结论)

厌倦、摒弃了整本书阅读,迎来的必是“读屏”者的狂欢。(开头一句承上启下,接下来写沉迷“读屏”的严重后果)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警告人类:我们将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引用论证)当我们丢弃温暖而厚重的书籍,将所爱寄托于冰冷的手机,我们的精神家园将建在哪里?(反问句,增加语言力度)

木心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引用论证)由此看出,“慢”是一种美好。读纸质书便是这种纯粹而简单的美好。细细地去品一本书——读深奥的文字,理繁杂的线索,循前人凝重的脚步,相信日色也会变得慢起来,“快餐文化”带来的浮躁也会被抹平。

诗人欧阳江河说:“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引用论证)我想说,我们不妨故意读本厚书,去对抗碎片化的浅阅读。

师:请各位同学多多批评指正。

生:从“快”“慢”两个字切入主题,别具一格。文章第二、三、四段结构上呈并列式,内容上逐渐深入。

生:文章论证方法多样,论证过程紧凑,层层深入。

生:结尾对名言的改写很好,我学到了一种论证技巧。

生:文章议论段落构建得很好,使得论证过程很完整。

师:谢谢大家的点评!希望能抛砖引玉,期待同学们写出好作品。

二、分类与分层

师:从学生拟写的提纲得知,三种观点都有学生选,其中辩证看待两种阅读方式的学生最多,这种观点是最难把握的,因此我们要在内容、结构上条理清楚。不管选哪种观点,都要在论据分析上多注意方法。

同时,班上有几位学生写作基础薄弱,积累少,对观点的思考较为表面,起草时可以举手示意,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大部分学生突破写作难点。在片段训练这一环节中,发现学生的观点千篇一律,对论据的分析抓不到重点,不会取舍,方法单一。要侧重指导学生从“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深入挖掘,提倡运用2—3种论证方法,精练语言)

三、指导自评

师:请同学们在完成草稿后,按“写作缘由、得意之点、困惑之处”的顺序写出“自我欣赏与评价”。(生自评)请课后按要求完成自评,并请他人点评,虚心接受意见。

【预设理念】

通过给学生展示下水文,起到示范作用,打开学生思路。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分析论据,构建好重点段落,学会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分层指导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积累确定论点,以便完成论证。

【专家点评】

写作教学切忌眼高手低,坐而论道。陈老师的这篇下水文采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为突破本次写作教学的难点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第3课时·评议修改·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评改草稿。

【教学目标】

1.点评本次写作草稿的亮点,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师生合作,示范评改例文,习得评改方法并完成写作评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他人作文中的亮点,合作评改,掌握论证的方法及环节。

【教学难点处理策略】

1.朗读草稿,发现并圈出需要修改之处。

2.针对写作中需要修改之处先自改自评。

3.结合“In课堂”的评改建议,师生合作示范评改一篇例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认真看了大家的作文,大部分同学能做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恰当地运用论证方法,可以看出大家的议论文写作有了一定的进步。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In课堂作文智能评改系统”的建议和老师的评定,本次写作草稿的等级情况如下—

(屏显)

优秀类:19人;达标类:29人;问题类:2人

二、示范评改

师:老师依据本次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整理出一篇代表性的例文,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篇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修改以及如何修改。

1.析病因

(屏显病文,师指导全班合作评改。病文见36页表格)

师:同学们,结合已学,来看看这篇作文的问题在哪里?

生:“清新脱俗”一词不妥,“清新脱俗”一般形容女性,指其身上的气质让人舒畅,新颖不落俗套。该论证语言不严谨。

生:第二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语言很好,但我觉得论据有些单一。

师:第二段用的是什么类型的论据?

生:个人经验吧。我们在学习“论据类型及使用注意事项”表格时,就提到“个人经验”慎用,多了会减弱说服力。

师:这点谈得很好,你对已学知识掌握得很好。

生:第四段开头“也许正是如此”,衔接不了上文,整段也与上文脱节,论证不紧凑。

生:论证方法单一。

生:“慢下来”读书的理由还不够充分。

2.出点子

师:怎样改才能解决上面的问题,才能让论证更加有说服力?请同学们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对语言多推敲,力求严谨,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生:论证方法也可以多样化些,可以引用名言警句。

生:减少文中个人经验的篇幅。

生:议论文的论证要更有深度,可以多分析其原因。

生: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

3.“In课堂”初评参考

师:以下是“In课堂作文智能评改系统”结果,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屏显)

作文得分:82.7分/100分

作文总评:

得分点:本文论证角度合理,较有新意。句式较灵活,文句较有表现力。论点基本明确,条理较为清晰。内容丰富,观点具有哲理性,显示出作者良好的文学修养及开阔的阅读视野。

4.改后品,成果展示

师:接下来,就请综合大家的意见和“In课堂作文智能评改”的建议,修改全文。(师巡场指导,学生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我们通过小组评比和全班评比的方式,评出了一篇最佳作品,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屏显)

慢下来读书

电子阅读究竟好在哪里?对于已经适应了快节奏与信息化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答案显而易见——它很方便。确实,依托于发达的网络技术,迎合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电子阅读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试想,能让用户在排队、坐车或随便某个闲暇的时间里阅读,如此便捷,怎能不让人心动?

事实上,电子阅读的设计初衷也正是满足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求。方便是它的最大优点,也是它的致命缺陷。因为对于真正的读者而言,读书该是一种仪式,无法简化,也不能简化。

请别误会,这里的仪式并非是在翻开书籍前先斋戒七日,沐浴焚香,而是挑一个清闲的午后,泡一盏清茶,坐在舒适的藤椅上翻看一本自己钟爱的书籍。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即如此。除了读书,逛书店也未尝不是一件庄重而又充满了幸福感的事情——你走进书店,在书架间穿梭徘徊,突然就走不动了。你的目光被某本书精致的腰封给黏住了。于是你把它从一排书里挑出来,付账,带它回家,亲手把它稳妥地安置在书架上,和那些与它有着同样经历的书放在一起。此刻它与它们融为一体,甚至与你的家融为一体。看着这本书,那该有多满足多快乐啊!

与纸质书有关的一切,天生都是带着一种仪式感,带着一种温度的。电子阅读纵然好,终究不似实实在在的纸张来得有人情味。疫情期间留言于图书馆的农民工吴桂春正是最好的例子。他自言在东莞务工十七年,在图书馆读书已有十二年,如今因疫情不得不返乡,“虽万般不舍,但余生永不忘你”。电子阅读是方便,但是不那么方便的图书馆与纸质书于吴桂春而言,才更像是精神上的家园。

吴桂春的留言,也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说的,“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到底是不是图书馆的模样我们无从得知,纸质书的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但现实是,受电子阅读的影响,纸质书籍逐渐式微。从2019年7月起,亚马逊中国官网上的全部商品分类里,不再有“图书”一栏,仅有Kindle商店和Kindle电子书的分类——以书店起家的亚马逊,现在也抛弃了纸质书。这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方便的电子阅读意味着什么?我们终日行色匆匆,追求方便快捷,以至于要用生活的空隙来读书,却已经忘记了读书本该是一种享受,因为唯有它,能让你和那些远方的美丽世界与高贵灵魂短暂会晤。这个过程,急不了,省略不了。

所以慢下来读书吧。不是在拥挤的地铁里艰难地辨认发光的字迹;不是在队列里百无聊赖地滑动屏幕,不时抬头看一眼是否轮到了自己——这些不能算读书。阅读需要仪式感,生活也需要。慢下来读书吧,不是用电子设备,而是翻开一本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真正的书,一页一页,静静地,默默地。不要心急,不要图方便。

因为读书本来就值得你慢慢来。

师:内容确实充实了不少,“纸质阅读是一种仪式”的观点更突出了,增加的论据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下面我们完成各自写作草稿的“自查自改”和“互评互改”。

三、自查自改,课后作业

师:请参考示范评改的方法,完成自查自改。(生完成自改后,师按照稿件层次及学情,合理分配,互评互改)请完成以下课后作业。(屏显)

1.将上述步骤完成后,按学号将草稿贴到教室后墙,全班开放评改一周;

2.学生关注修改处,并认真思考修改的理由;

3.课代表及时记录修改情况,教师关注评改动态,及时给予指导。

【预设理念】

学生相互评改作文,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是一个作者与读者思维碰撞的过程。修改是细致功夫,本节课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老师、同学和“In课堂作文智能评改系统”的建议,积极自查自改。鼓励学生互评互改草稿,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写作习惯。

【专家点评】

指导评改课非常关键。本节课选取的示范评改例文很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了修改的思路和方法。

第4课时·展示分享·

【教学内容】

完成修改稿。

【教学目标】

誊写正稿,全面总结评改方法,并协助学生推荐发表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总结修改方法,推荐佳作发表。

2.帮助学困生实现作文的达标。

【教学难点处理策略】

1.创设等次不同的发表园地。

2.鼓励并帮助学困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总结评改情况

师: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古人改文章很用心。在这次评改中,我也看到了大家的这种精神。这次写作草稿评改系列活动历时一个星期,经过了“In课堂作文智能评改”“示范评改”“自我评改”“同桌互评”“小组评改”到全班“开放评改”,大家收获满满。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据课代表初步统计,全班50位同学的作文经过修改,都达到了800字以上。其中,更正错别字25个,更正标点符号22处,挑出语病41处,斟酌词语、增加论证方法、修改论据、梳理结构等点评意见共177条,可见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评改。在评改活动中,有一些同学表现得特别突出。

(屏显“自我评改认真”名单、“互评互改优秀”名单、“开放评改突出”名单)

二、交流评改经验

师:同学们在“In课堂”中学到了许多评改方法,不仅自己认真修改草稿,还主动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在评改活动中都很投入。接下来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修改经验。

生:初稿的分析过程太简单了,缺少论据,内容不充实。根据前面所学,我增加了论据,还接受了“In课堂”的建议,修改了不少词语,使得论证更为严谨。

生:我在老师的下水文中得到了启示,在原有的论证基础上,增加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生:我根据课堂所学,重点检查了段落结构,依照“观点+论据分析+结论”的基本构成修改了文章。

生:我仔细推敲了自己的论据,简化了论据的篇幅,用不同的论证方法来分析论据。

生:在开放评改的几天里,我的草稿被7位同学修改过,老师也加了眉批,我的文章由原来的浅显、单一、不严谨的病文变成了现在充实、有理有据的优秀作文,我衷心感谢大家和“In课堂”的帮助。

师:对!这样,我们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就落实了。

三、品赏评改范例

师: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言”,议论文更应该字字推敲、句句严谨。许多同学的草稿经过多次修改,出现了一些值得总结学习的评改范例。现在,我们选取了欧阳芷伊同学的文章,让她跟大家分享下这篇草稿的评改过程。

1.展示初稿

取长补短(初稿)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阅读的普及程度也日益广泛。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子阅读原是作为传统阅读的对立面出现于大众视野的。其实不然,两者看似对立的形态下,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等待发掘,在合理的运用下,取长补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要想取两者之长而补其短,则应先明白两者的长处。电子阅读更适用于短时间阅读,也往往能在碎片化时间中发挥它的较大优势。试想,在拥挤沉闷的公交车或地铁上,一个是随时可关闭结束的、以轻薄的电子产品为载体的电子阅读,一个是厚重敦实还需要大面积收藏空间的纸质书本,二者相较,当然前者更受欢迎。电子阅读在喧闹拥挤的人群中为人们空余的不仅是背包内收藏的空间,更是匆匆轨迹间落下一方精神圣土,供来去匆匆的人们暂得的精神休憩。

而纸质读本则更适合长时间阅读,它能在片段式长时间中展示自己独有的深沉魅力。敦厚的纸质读本的每一页纸张,每一个文字符号,都需要人们耐心去感受去咀嚼。抚上书本,指腹间传来微微的粗糙感,在诉说着书本的厚度,清风闲趣地翻乱了纸张,引得阳光跃然字里行间,追寻文字的踪迹。这样的真实感与意境是电子阅读所不能比拟的,相比于短时间的电子阅读,纸质阅读更需要时间的沉淀。文字本是没有温度的,可在如此的沉淀之下,被染上一层名为真实的余温;就像是刚刚被合上的书页,留有读者指腹缱绻的温热。人们留下的是一片温热,带走的却是充实的精神力量。

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各有其长,也有其短。

电子阅读无法提供真实感,同时也缺少阅读的仪式感与满足感,通常也不具备保存的价值。而纸质阅读形式固定,不方便外出携带,同时极易破损。而若是能做到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好二者优势,在碎片化时间中运用电子阅读的方便快捷,在片段长时间中感受纸质阅读的深厚魅力,这样才是完善阅读之道、充实精神世界的最佳方法。

取长补短,方能相得益彰。

2.一改汇报,改稿展示

师:请谈谈你是怎样修改的。

生:细读以后,再结合同学们的点评和“In课堂”的建议,我发现了如下问题:第一,语言不严谨,存在语病或不合理的地方;第二,缺少论据,内容不充实;第三,论证方法单一。

师:存在上述问题,文章的论证肯定是不太成功,也缺乏说服力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真希望看到你修改后的佳作。先跟大家说说你的第一次修改。

生:一改我主要针对语言。从语法、常理的角度,反复推敲句子的准确性,再合理修改;减少重复的词语、语句,力求简洁;调整个别句子的顺序,让逻辑顺序更为合理;采用适当的手法,让语言更有文采。

师:修改了语句,文章比之前更有逻辑了,条理更清晰了,一大进步!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改的一稿。

(屏显)

取长补短

(一改,改语言,使论证更为合理,更有逻辑性)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阅读日益广泛。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子阅读是作为传统阅读的对立面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其实不然,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要想取两者之长而补其短,则应先明白两者的长处。

电子阅读更适用于短时间阅读,也往往能在碎片化时间中发挥它的较大优势。电子阅读,基本上是以手机为载体的,随时可开随地可关,轻巧易携带。试想,在拥挤沉闷的公交车或地铁上,这样的阅读方式自然会受欢迎。当关闭当前页面时,大数据会帮我们自动留下痕迹,下次打开仍可跟上上次的脚步。电子阅读不仅空余了背包内收藏的空间,减轻了双肩的沉重,更让来去匆匆的人们暂得娱乐休憩。

而纸质读本则可以在休憩、静心的长时间里,展示它独有的深沉魅力。每一页纸张,每一行文字,每一个符号,都需要人们耐心去感受、去咀嚼。捧起书本,双手承载的是厚重的文明;翻着书页,指腹触摸的是粗糙的纸张;轻轻呼吸,清风送来的是淡淡的书香。阳光也会跃然字里行间,追寻文字的踪迹。这样的意境是电子阅读不可比拟的。相比于短时间的电子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时间的沉淀。它沉淀出看书人的情怀,沉淀出知识分子的气质。文字本是没有温度的,可在手指的抚摸之下,被染上一层名为“真实”的温度。这种温热不急不缓,却可以传于笔尖,带给更多人温暖,让更多的人获取精神力量。

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各有其长,同时也有其短。

电子阅读无法提供真实感,毕竟电子世界终究给我们的是一种“虚拟”,缺少阅读的仪式感与满足感。再者,电子阅读的内容参差不齐,许多内容不过是百无聊赖的谈资,通常也不具备保存的价值。而纸质阅读形式固定,不方便外出携带,同时极易破损。

而若是能做到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好二者优势,在碎片化时间中享受电子阅读的方便快捷,在长时间中感受纸质阅读的深厚魅力,这样才是完善阅读之道,充实精神世界的最佳方法。

取长补短,方能相得益彰。

3.二改汇报,改稿展示

师:开头结尾都有数据类型的论据,有效地体现了论点,还有照应效果;中间引用了古诗,为文章添加了文学底蕴。但老师觉得写纸质阅读的好处这段,渲染得太多了。

生:开头结尾的照应,“In课堂”也给了我类似的好评。老师给我提意见说后面写得单薄了些,缺乏深度,建议我从原因、方法的角度深入论证。我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简化了电子阅读、纸质阅读的优点部分,在原因、方法的角度展开了论证,对文章的后面部分进行了充实。

师:你的思路很好。我们来看看二稿。

(屏显)

取长补短

(二改,添加论据,让文章更充实)

据最新统计,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超过5亿,手机上网人数也3亿有余,由此看出,电子阅读已普及。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子阅读是作为传统阅读的对立面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其实不然,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要想取两者之长而补其短,则应先明白两者的长处。

电子阅读更适用于短时间阅读,也往往能在碎片化时间中发挥它的较大优势。电子阅读,基本上是以手机为载体的,随时可开随地可关,轻巧易携带。试想,在拥挤沉闷的公交车或地铁上,这样的阅读方式自然会受欢迎。当关闭当前页面时,大数据会帮我们自动留下痕迹,下次打开,仍可跟上上次的脚步。电子阅读不仅空余了背包内收藏的空间,减轻了双肩的沉重,更让来去匆匆的人们暂得娱乐休憩。

而纸质读本则可以在休憩、静心的长时间里,展示它独有的深沉魅力。每一页纸张,每一行文字,每一个符号,都需要人们耐心去感受、去咀嚼。捧起书本,双手承载的是厚重的文明;翻着书页,指腹触摸的是粗糙的纸张;轻轻呼吸,清风送来的是淡淡的书香。阳光也会跃然字里行间,追寻文字的踪迹。这场景如古人所言“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这样的意境是电子阅读不可比拟的。相比于短时间的电子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时间的沉淀。它沉淀出看书人的情怀,沉淀出知识分子的气质。文字本是没有温度的,可在手指的抚摸之下,被染上一层名为“真实”的温度。这种温热不急不缓,却可以传于笔尖,带给更多人温暖,让更多的人获取精神力量。

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各有其长,同时也有其短。

电子阅读无法提供真实感,毕竟电子世界终究给我们的是一种“虚拟”,缺少阅读的仪式感与满足感。再者,电子阅读的内容参差不齐,许多内容不过是百无聊赖的谈资,通常也不具备保存的价值。而纸质阅读形式固定,不方便外出携带,同时极易破损。

若是能做到取长补短,充分利用二者优势,在碎片化时间中享受电子阅读的方便快捷,在长时间中感受纸质阅读的深厚魅力,这样才是完善阅读之道,充实精神世界的最佳方法。

2020年报告显示,犹太人年均纸质书籍阅读量为64本,日本人40本,法国人20本,我国人均阅读量是7.99本,其中纸质书4.67本、电子书3.32本。由此看来,中国人均年纸质阅读量远远不够,但电子阅读却是增加阅读量的一大趋势。在将来,中国阅读量的提升还是需要两者结合的。两种阅读方式只有取长补短,方能相得益彰。

4.三改汇报,改稿展示

生:这一稿我在论证角度、方法上都做了调整,两种阅读方式的优劣一并对比分析,有效地避免了重复,使语言更加干净利落,给后面的论证增加了空间。自己感觉又有了大的进步。

师:经过这一次修改,本文解决了“头重脚轻”的问题,这篇作文经过语言、论据、论证方法等方面修改,更具说服力,论证更有效了。由此看出,我们以后应多进行文章修改活动,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也不用担心文章不会进步了!

(屏显)

取长补短

(三改,强化对比论证,精简分析论据的文字,在原因、方法两个角度拓展论证)

据最新统计,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超过5亿,手机上网人数也3亿有余,由此看出,电子阅读有普及的可能。在大多数人眼里,电子阅读是作为传统阅读的对立面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其实不然,两者看似对立,实则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要想获得最优阅读效果,我们应先明白两者的特点。

电子阅读更适用于短时间阅读,也往往能在碎片化时间中彰显它的较大优势。电子阅读,基本上是以手机为载体的,随时可开随地可关,轻巧易携带。而纸质书不方便携带,在人潮拥挤之下,一本书的空间确实难以预留。对于经常赶路的人们,电子阅读方式自然会受欢迎。电子阅读不仅空余了背包内收藏的空间,减轻了双肩的沉重,更让来去匆匆的人们暂得娱乐休憩。

而纸质读本则可以在休憩、静心的长时间里,展示它独有的深厚魅力。捧起书本,双手承载的是厚重的文明;翻着书页,指腹触摸的是粗糙的纸张;轻轻呼吸,清风送来的是淡淡的书香。阳光也会跃然字里行间,追寻文字的踪迹。古人所言“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大概就是这样的光景吧。这样的意境与真实是电子阅读所不可比拟的;毕竟电子世界给我们的终究是一种“虚拟”,缺少阅读的仪式感与满足感。相比于短时间的电子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时间的沉淀。它沉淀出看书人的情怀,沉淀出知识分子的气质。

从上可知,电子阅读、纸质阅读各有优劣。选择前者或后者,都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便利与踏实。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它们的缺点,不必囿于传统的认知,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两者共同的目的是阅读,并以此增长知识,提升自我。2020年报告显示,犹太人年均纸质书籍阅读量为64本,日本人40本,法国人20本,我国人均阅读量是7.99本,其中纸质书4.67本、电子书3.32本。由此看来,中国人年均纸质阅读量远远不够,但电子阅读却是增加阅读量的一大趋势。在将来,中国阅读量的提升还是需要两者结合的。

我们不妨在匆忙之时,利用电子阅读扩大阅读量,在广阔的信息海洋中,增加人生的宽度;在闲暇之际,慢慢咀嚼纸质书的底蕴,在岁月静好中,增加人生的长度。

两种阅读方式只有取长补短,方能相得益彰。

四、评价

1.学生自我欣赏与评价

写作缘由:在选取观点时,我就想选辩证式的观点,我觉得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各有所长,在现今形势下,两者结合才是提高中国人阅读兴趣与效率的有效途径。我还觉得选辩证式观点会更有思辨性,能让作文与众不同,但这又让我陷入了困境:两者结合的论证思路很难理清楚,如何进行有效论证呢?

得意之点:修改以后的文章思路很好,先分后总—先分开谈两者优劣,再辩证看待两者的作用,这样的思路适合很多辩证式观点的作文。结尾的辩证观点,个人觉得有思辨性。经过三改,我明白了如何选取论据、运用论证方法、构建论证段落,为下次作文打好了基础。修改后的文章,得到了“In课堂”的肯定,得到了大家的赞扬,这是最得意的地方。

2.生生互评

余青韵:由初稿到三稿,真的看到了她的认真与努力。这篇文章的初稿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严谨,论证单一。在修改过程中,她谦虚地接受大家的意见,不断修改,使得修改后的稿子论证过程很流畅,语言很简洁,“In课堂”的评分也增加了,还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我也要学习欧阳芷伊同学这种谦虚、进取的精神,今后用心修改每一篇作文。

周睿娜:修改后的稿子流畅了不少,思路清晰,论据有说服力。三稿增加了论据,文章的论证过程也更加严密了。以后我要多积累素材,为写好作文做充足的准备。

3.教师点评

这次写作教学活动体现了本色作文的教学特点:

(1)从初稿到三改稿,始终积极投入,充满热情。这是一篇多观点辩证式的议论文,在论证上有一定的难度,但她从未退缩。在“In课堂”、同学、老师的建议下,欧阳芷伊一步步修改,最终改出了自己满意的文章。她的这种热情,是自己创作的原动力,同时也影响了班上同学,使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修改中来。

(2)素材越来越丰富,贴近现实,有时代气息。文中的素材都来自我们的生活,使得读者很有代入感。关于电子阅读、纸质阅读的特点总结到位,很真实贴切,这与她仔细观察生活是分不开的。

(3)在修改中,对于“如何论证”有了自己的认识,论证水平逐步提高。文章词语经过锤炼,词汇较为丰富,遣词造句较为精当。论点基本明确,条理清晰。论证有层次,逐步推进,结构明晰,尤其是最后的辩证观点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五、评奖并推荐

师:在这一个星期的评改活动中,同学们积极、认真,收获满满。经过统计,我们也评出了一些优秀的“评改高手”。(为学生颁发不同奖章)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在互评互改中不断进步,争当“评改高手”。(生订正草稿后,誊写正稿到作业本,师完成佳作点评,并宣布本次佳作发表名单)

师:恭喜这些同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下次写出更多好的作品。老师会将好作品推荐到报刊发表。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好文不厌百回改。根据这节课和我们以前学到的修改文章的方法,大家一定要认真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也可以多位同学之间反复交换修改。课后,还可以通过“In课堂”多次评价自己修改的结果。同学们可先将文章发到自己、家长的朋友圈,然后由班刊编委会分别推荐到班刊、校刊甚至是省内外报刊上发表。老师期待着早日传来你们作文被发表的喜讯。

【预设理念】

“展示分享”能让学生充分感知一稿三改的全过程,是激励学生写作热情的最好方法。本节课设计展示一位学生的三稿修改过程,全面总结本单元的论证方法。在全方位的开放评改中,预计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能充分交流、巩固、习得评改写作的方法。鼓励并帮助学困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创设等次不同的发表园地,协助学生推荐发表写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专家点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本节课在交流评改经验时,重点展示了一稿多改的修改过程,充分展现了“好文不厌三回改”的理念,这对于学生评改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同时,课堂后阶段全面总结写作评改成果并颁奖,借此强化学生写作的评改意识,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教学后记】

我执教的“如何论证”一课,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写作任务。

在开展教学之前,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关于“如何论证”的阐述,也借鉴了其他相关资料,然后再重点思考“怎样教才具有操作性,才能符合学情”。为了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我提前让学生积累了关于两种阅读方式的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任务的情境提示,先引导学生审好观点,再带着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及平时阅读的文章,以进一步掌握论据的类型及使用方法、常见论证方法的特点,最后完成主要段落的构建。

此次教学,学生基本明确了有效论证,着重落实了“本色导写”的写作教学理念。在刘济远教授的指导下,经过反复打磨,较好地完成了本次写作教学的目标。当然,这次教学仅仅是论证的基本模式与方法的一次尝试,“如何论证”还可以有更多的技巧和创新,还有待今后更多的努力探索与总结。

猜你喜欢
论据纸质同学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论据选择“四要”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