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动态测度研究

2022-07-31 08:44:40张爱国刘荣桂马颖莉
科技和产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测度建筑业经济带

张爱国, 刘荣桂, 马颖莉

(1.南通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 南通226002; 2.江苏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3.南通理工学院 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2)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9个省、2个直辖市,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带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建筑业是中国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0年长江经济带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值达到8.12%。因此,基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特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并基于2011—2020年数据进行动态测度,有利于对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监督,对于建筑业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以往文献来看,一些学者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研究较少,特别缺乏对建筑业高质量水平进行动态测度研究,对于长江经济带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和评价更为鲜见。本文依托2011—2020年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并为其他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1 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Ren等认为,高质量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谐性、创造性、一致性和营利性来评估的[1]。王锋等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也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有持续”的发展[2]。

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孙继德等[3]参考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质量”两个方面的内涵,认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建筑业发展满足使用者需要并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能力或程度”。项勇等[4]基于政府、行业、市场、企业层面提出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本文认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不再仅仅是关注速度和规模的快速增长,而是在一定的增速前提下注重建筑业规模性、效益性、创新性、绿色性、协调性和共享性的发展。

1.2 评价体系构建

1.2.1 构建原则

对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3个原则:①系统性原则。选取指标必须能够综合衡量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②科学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能够真实地反映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内涵。③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要能够易获取,可准确测度。

1.2.2 测度体系及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建筑业发展规模性、效益性、创新性、绿色性、协调性和共享性6个维度20个指标来衡量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见表1。

表1 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1)规模性。建筑业发展规模是体现建筑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筑业发展规模可以用建筑业企业资产和建筑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建筑业企业资产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存货等,是建筑业发展规模的直接反映。建筑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反映了建筑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性。

2)效益性。经济效益是物资消耗与成果产出的比重,是项目对国民经济的所作的贡献,反映了经济活动的产出。建筑业发展的效益可以反映建筑行业投入产出比,反映建筑行业运行的效率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因此,衡量建筑业发展效益性可以选择建筑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即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建筑业人均利税额(即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劳动投入要素的产出)、产值利税率(反映单位产值所形成的利润和税额)、产值利润率(反映单位产值所获得利润)。

3)创新性。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建筑工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建筑工业化的手段,也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施工技术的改进、施工工艺的变化是建筑业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创新不仅要求培养创新性人才,同时要提高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5]。因此,本文选取勘察设计机构高级职称人数占比(即勘察设计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与勘察设计机构年末人员数量之比衡量建筑业劳动者素质)、建筑业技术装备率、建筑企业动力装备率(反映建筑业技术创新水平)。

4)绿色性。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加大环境保护、促进经济转型省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国际能源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19年全球建筑和建筑业状况报告》,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近40%。因此,实现碳中和,抓好建筑业至关重要。源头减量和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因此,从资源消耗角度,采用万元产值钢材消耗量和万元产值水泥消耗量指标衡量建筑业对绿色发展的贡献;从碳捕集视角,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二氧化碳,实现负排放进行环境保护,因此,采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来衡量。

5)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保障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实现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选取以下指标来衡量建筑业发展的协调性:内资企业产值占比(反映建筑业规模结构)、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占比(反映建筑业外资规模结构)、特级总承包建筑企业占比(即特级总承包企业数量与该省总承包建筑企业总数之比)、一级专业承包建筑业占比(一级专业承包企业数量与该省总承包建筑企业总数之比)、资产负债率(反映建筑业资本来源分布,衡量建筑业资金的配比)。

6)共享性。建筑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落脚点。因此,本文选取建筑业城镇人员平均就业工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作为衡量改善人民福利水平和提升民生共享质量的指标。

1.3 测度方法和数据选取

1.3.1 测度方法

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熵权TOPSIS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等,熵权TOPSIS 法对数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简单,同时对于权重计算比较客观,通过熵权计算的权重加入TOPSIS多维排序中,使结果不受影响,更加准确。具体过程如下:

1)根据指标体系,搜集每年的基础数据,构建原始数据矩阵。选取n个省份,m个指标Xij(0≤i≤n,0≤j≤m)。

2)标准化处理。为了保证数据性质的一致性和消除不同测量指标的量纲差异,运用式(1)对数据Xij进行标准化处理。

(1)

3)计算测度体系中评价指标Yij的信息熵为

(2)

4)计算测度体系中各测量指标Yij的权重Wj,即

(3)

5)构建测度指标的加权矩阵为

R=(rij)n×m

(4)

式中,rij=WjYij。

(5)

(6)

8)计算各测度指标与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度Ci,即

(7)

式中,Ci值越大说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差。

1.3.2 数据选取

本文主要对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测度和评价,因此选取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安徽、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0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数据来源于2012—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手工收集,并通过Excel进行数据处理。

2 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2.1 综合测度分析

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11—2020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分别如表2和图1所示。从表2数据看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2011—2020年得分一直排名前3的是上海、江苏、湖北。从最近时期2020年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来看,排名前3的省市依次分别是上海(得分为0.728)、江苏(得分为0.670)、湖北(得分为0.667)。从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得分来看,2011—2020年上海、江苏、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湖南、江西、云南发展水平趋于平稳,但是浙江和安徽两个省份发展得分具有下降的趋势。表2和图1显示长江经济带整体表现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较高(综合得分均值0.476),中部地区中等(综合得分均值0.358),西部地区偏低(综合得分均值0.267)。 另外,从图1看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11—2020年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尤其东部发展水平上升较为明显,中部地区10年间趋于平稳,这主要归因于湖北趋势上升和安徽趋势下降抵消的结果。

图1 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表2 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2.2 分维度分析

1)规模性。图2(a)为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建筑业发展规模性得分趋势图。从图中看出,东部地区的规模得分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整体趋势略有下降,中西部地区规模得分略有上升。

2)效益性。图2(b)为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发展的效益性,从图中看出,中部地区平均效益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但是三地区差异不大。

3)创新性。图2(c)为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东中部地区建筑业发展的创新性得分趋势。图中显示,东中西3个地区中,中部地区的创新性平均得分最高,但是从2011—2020年发展趋势来看,都略有下降。

4)绿色性。图2(d)为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建筑业发展的绿色性趋势。图中显示,在建筑业发展绿色方面,东部地区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尽管在2019年有所下降,但是2020年又恢复上升。中西部成10年上下略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

5)协调性。图2(e)显示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建筑发展协调性。从图中看出,东部地区的协调性远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且2011—2020年东部地区呈现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呈现下降趋势。

6)共享性。图2(f)显示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建筑发展共享性。从图中看出,东部地区的共享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略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图2 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建筑业发展各维度得分

综上,在建筑发展的规模性、绿色性、协调性和共享性方面,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是东部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原因。但是东部地区在创新性方面还略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中部地区中,湖北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一直处于前3,可以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标杆。

3 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述长江经济带东中西9省2市综合测度分析和6维度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省市中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上海、江苏和湖北一直列为前3,其中,2011—2020年上海稳居第1。整体来看,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的分布情况。另外,从分维度来看,东部地区建筑发展的规模性、绿色性、协调性和共享性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根据以上结论,针对长江经济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建筑企业应该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保障规模的同时,保证一定增速的前提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创新,突破重点领域、共性技术开发应用,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尤其是BIM技术等在建设过程的运用,提升建筑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推动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建筑业大力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加强建设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控制,倡导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减少建造过程中的材料损耗,提高建筑垃圾利用率。

3)鼓励扩大建筑业外资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企业。鼓励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咨询企业转型。同时,各省应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对信誉好、实力强重点扶持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提高授信额度,提升建筑业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建筑业整体效益。

4)强化建筑业共享体系建设。建筑业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基础设施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完善建筑业社会保障机制,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提升建筑业工资水平,改善行业务工环境。

5)针对长江经济带差异问题,各省通过市场机制完善经验交流,补短板、固优势,全面提升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测度建筑业经济带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法人(2021年2期)2021-03-02 07:12:46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06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11-18 07:26:13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安全(2015年8期)2016-01-19 06: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