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玲 何文强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 2.内蒙古磴口县防沙治沙局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 万亩,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主要涉及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是西沙东移的主要通道和华北、京津等地区沙尘暴的西北源头之一。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属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西北依阴山,东北连接河套平原,东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与阿拉善盟相连。该区东西长92 公里,南北宽61 公里,包括磴口县大部、杭锦后旗西北部和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部分地区,总面积506 万亩。该区海拔1030~1077 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微倾,南部和东部多为高大流动沙丘,中北部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内有大面积的丘间低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沙区生态的整体好转,使曾经制约当地发展的“沙害包袱”正在变成助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沙金宝地”。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严峻形势,巴彦淖尔市始终将治理乌兰布和沙漠、保护母亲河作为立市之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动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为加强防沙治沙工作,2020年,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整合乌兰布和防沙治沙局、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两个单位,成立了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专门负责防沙治沙工作;制定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规划》《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规划》《磴口县乌兰布和沙区管理办法》等,加大对沙区的扶持与管理力度,全面推进防沙治沙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形成同心协力抓重点区域防沙治沙的强大合力,为全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巴彦淖尔市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治沙措施,围绕防护网治理思路,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两带三网”防沙治沙路子,筑牢沙区生态安全屏障。其中,“两带”指沙漠前沿阻沙林带和沿黄景观护岸林带,“三网”指原生植被防护网、公路沿线防护网、农田阻沙防护网。原生植被防护网,即根据植被盖度,分区重点保护绵刺、沙冬青、大白柠条、蒙古扁桃、梭梭等植物;公路沿线防护网,即通过人工造林、采用外乔内灌复层结构建设防护林,兼具防沙与美化景观功能;农田阻沙防护网,即借助引水渠,配合滴灌节水和机械沙障固沙等措施,沿渠系走向,采用乔灌复层结构进行防护林建设。“两带三网”的建设思路,把流动沙地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区块,有效将黄沙固定在区块内,搭配不同树种,形成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等不同功能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
以乌兰布和沙区生态建设统揽全局,以黄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为目标,巴彦淖尔市先后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蚂蚁森林工程、规模化防沙治沙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乌兰布和沙区累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10 万亩,并以每年3.5 万亩的治理速度推进。乌兰布和沙漠黄河年输沙量由1999年的7000 万吨左右下降至目前的约370 万吨,林草综合盖度由2000年的17.8%提高到现在的50.2%,实现了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技术全覆盖,有效遏制了黄河中上游生态退化、土地沙化势头,使沙化土地治理进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防沙治沙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近年来,在乌兰布和沙区,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封造结合和宜林则林、宜灌则灌、乔灌结合的原则,总结推广了乌兰布和沙漠梭梭冷藏苗避风造林技术、梭梭高压水打孔造林技术、小×胡杨机械造林技术、梭梭机械造林技术、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等多项适合当地的治沙造林技术。在造林难度较大的地区,以飞播造林和封沙育林为主,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面积。在穿沙公路两侧,坚持先固沙后造林,不断加大柴草网格沙障等工程固沙造林力度。大片的网格状沙障不仅阻挡了风沙对公路的侵蚀,而且有效促进了各类沙生植物在沙障中生长,起到了非常好的防风固沙作用,阻断沙源向黄河及周边城乡输沙,使乌兰布和沙区约130 万亩的沙漠披上了“绿装”,逐步实现由高水平防沙治沙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乌兰布和沙区光热资源丰富,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和扶持社会化造林,实施产业治沙,推进沙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乌兰布和沙区有机特色经济林、养殖业、荒漠中药材、林下经济、光伏治沙、沙漠旅游等重点突出、门类多样、多业并举的产业治沙格局,既盘活了乌兰布和沙区的生态资源,又有效加快了沙区的治理步伐。目前,乌兰布和沙区产业治沙经营面积约80 万亩。同时将肉苁蓉、甘草、有机奶、番茄、华莱士瓜等有机中药材、农畜产品融入“天赋河套”品牌系列,积极打造沙区生态治理与发展新模式。在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实现设施农业+特色种植+旅游+清洁能源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以生态项目扶持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生态建设的防沙治沙新格局,达到治沙与致富双赢的目的,使沙区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促进乌兰布和沙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防沙治沙开辟新的道路。
《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将巴彦淖尔市划入“三区四带”中的黄河重点生态区和北方防沙带,为全市“十四五”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林草工作指明了方向。巴彦淖尔市将按照规划要求,全面加强保护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持续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退化草原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重点实施林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强化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减少沙化危害;实施林草产业振兴工程,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实施林草生态保护工程,强化林草植被保护,预防土地沙化;实施林草资源监测工程,加强生态监测。
通过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一步增加林草植被盖度,增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功能,提高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确保工程实施效果,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坚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并举、治用结合的原则,加大林草科研力度,让更多科研成果在沙区落地推广,真正实现森林、草原、沙地资源“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的目的,为加快乌兰布和沙区防沙治沙进程提供示范,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筑牢我国北彊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