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相关指标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022-07-30 06:33李佳丹杨晨王军胡新科潘黎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血常规冠脉红细胞

李佳丹,杨晨,王军,胡新科,潘黎明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的患病人数不断攀升,人数约3.3亿人,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为1139万[1],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我国疾病防治的重要问题之一。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导致的心脏疾病,引起冠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众多,血液中的成分可能与动脉硬化具有相关性[2-4]。为早期评估和预测冠心病的相关风险,本研究通过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评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为冠心病的预测及临床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92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137例。非冠心病组(非CHD组),男性36例(23.2%),女性71例(51.8%);冠心病组(CHD组),男性119例(76.8%),女性66例(48.2%)。纳入标准:无明确冠脉造影禁忌症,择期行冠脉造影明确心脏血管情况患者。排除标准:既往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术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心肌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血栓相关性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合并甲状腺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基本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吸烟等基本资料。

1.2.2 实验室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采集静脉血,由门头沟区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测定指标包括: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

1.2.3 冠脉造影及病变支数诊断研究对象均已签署冠脉造影知情同意书均行冠脉造影术,由具有冠脉介入资质医生根据术中结果判定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由左主干(LM)或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RCA)三大分支血管及其主要分支,任意一支血管直径狭窄≥50%,即为病变血管,可诊断为冠心病。若不存在狭窄≥50%的血管,即病变支数为0;LAD、LCX、RCA病变按累及支数分为1、2、3支;若合并LM病变,无论LAD及LCX病变程度,为2支血管病变;若LM合并RCA病变,无论前降支及回旋支病变程度,为3支血管病变。

1.2.4 冠脉严重程度根据冠脉造影结果,通过Gensini评分[5]对冠脉狭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单根血管狭窄程度及评分:1%~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4分;76%~90%为8分;91%~99%为16分;100%为32分。病变部位及评分:左主干5分,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近段2.5分,左前降支中段1.5分,左前降支远段1分,左回旋支中、远段1分,右冠1分,小分支0.5分。每处病变的积分为狭窄程度评分与病变部位评分乘积,每例患者的积分为所有病变积分的总和。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本研究纳入对象为非冠心病组(非CHD组)及冠心病组(CHD组)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及他汀服药史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n,%)

2.2 相关指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吸烟史及他汀服药等因素后,将MCV、RDW-CV、RDW-SD、PDW、PCT、MPV、PLT和P-LCR作为自变量采用后退法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经分析得出,RDW-SD和P-LCR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RDW-CV和MPV是CHD的保护因素,P<0.05,表2。

表2 血常规相关因素与CH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 血常规相关指标与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分析根据因变量冠脉病变支数,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RDW-SD、PCT和PLT与冠脉病变支数存在相关性。RDW-SD、PCT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LT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表3。

表3 血常规相关指标与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分析

2.4 血常规相关因素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关系以CHD组Gensini评分为因变量,血常规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与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RDW-CV、P-LC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MPV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表4。

表4 血常规相关因素与Gensini评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相关回归方程为:Gensini评分=156.827+6.40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28.298×血小板平均体积+3.419×大血小板比率。

3 讨论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指标,包括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这两项指标可客观反应出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的程度。研究证实,RDW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异常,包括心脏疾病、静脉栓塞、癌症、糖尿病、社区感染性肺炎、肝肾衰竭及其他急慢性疾病[6-8]。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可促进RDW升高[9],因此冠心病与RDW相关联。本研究结果表明,RDW-SD可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DW-SD与冠脉病变支数具有相关性,RDW-CV、RDW-SD与冠脉Gensini评分具有相关性。

血小板作为血常规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在凝血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通过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0]。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对其参与凝血、炎症等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研究表明,血小板激活后可释放平滑肌细胞增殖因子并激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11]。研究证实,血小板相关参数与冠心病密切相关[12-14],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等。PLT代表血小板数量,研究表明,基线血小板数的升高或降低都可能增加冠心病不良事件的风险[15],MPV代表着血小板的大小,是血小板活性和功能的指标,研究证实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6],PCT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平均体积相关。P-LCR及MPV,PDW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研究证实提示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标与冠心病预后存在关联[17]。研究观察血小板相关指标与冠心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PV和P-LCR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LT和PCT与冠脉病变支数具有相关性,MPV和P-LCR与冠脉Gensini评分具有相关性。

综上所述,RDW、PLT、PCT及P-LCR、MPV与冠心病及病变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医疗工作中,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CHD的风险评估具有指导意义,可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其危险因素,利于疾病的预后。

猜你喜欢
血常规冠脉红细胞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