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郑玄楷墓志》考释

2022-07-30 05:43邓梦园何如月
唐都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墓志

邓梦园,何如月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119)

《大唐宣州溧水县令朝散大夫同安郡开国公故郑府君墓志铭》,志主郑玄楷(629—689),字则政。墓志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现藏于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如图1)。

郑玄楷,唐右武卫大将军郑广之子,唐右卫中郎将兼右金吾将军郑玄果之弟。郑广(600—663),新旧《唐书》无传,只有墓志流传下来,收录于《唐代墓志汇编·麟德○一八》《全唐文补遗·第2辑》。据墓志可知,郑广字仁泰,荥阳开封人。唐太宗为秦王时,跟随左右,引为心腹。武德二年(619),与李世民先后讨伐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等人。武德九年(626),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授为游击将军,赐爵归政县侯。唐太宗贞观四年(630),除丰浩府左别将,进爵为公。太宗远征高丽时,任检校右领军将军,仍押左飞骑仗,领右五马军总管,后被授为检校右武侯将军、上柱国、左屯卫将军,封为同安郡公。唐高宗即位,多次出征讨伐铁勒等西部地区。永徽四年(653),被授为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灵、盐二州都督。显庆二年(657),入为右武卫大将军、仍检校右卫、右领二大将军事。后又任卢山、降水、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凉甘肃伊瓜沙六州诸军事、凉州刺史。郑广死后,唐高宗感念其一生功勋卓著,赠使持节、代忻朔蔚四州诸军事、代州刺史,仍令陪葬昭陵[1]406-407。除此之外,郑广的生平事迹在《旧唐书》的《高宗本纪》《长孙无忌传》《回纥传》,《新唐书》的《薛仁贵传》《高丽传》《吐蕃传》中亦有零星记载。

郑玄果(622—685),两《唐书》皆无传,他的墓志在《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一一》《全唐文》卷之六十五《阙名十三》中均有收录。其墓志载,他起家文德皇后挽郎,解褐曹王府兵曹、赵王府法曹,又转豳州录事参军,迁伊州长史、代州司马。在西北征战多年,安抚边境,忠心为国,后被武则天授为右卫亲府郎将、右卫翊府中郎将兼右金吾将军,袭爵同安郡公,留守京师[1]1158。

郑玄楷身为功臣名将之后,新旧《唐书》无传,其名姓在父兄墓志中也均未提及,《全唐文》《全唐文补编》《全唐文补遗》未收其墓志,因此,本文将以《郑玄楷墓志》为主,结合其父郑广、其兄郑玄果两方墓志,排比各类文献资料,探讨郑玄楷的家族世系、仕宦经历、迁窆葬地,以及初唐用人制度、职官设置等方面情况,以期对郑玄楷及其父兄一生行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补史之阙。

一、郑玄楷墓志录文

《郑玄楷墓志》志文28行,行满28字,正书,有方界格,朝请郎行万年县主簿陈先正撰。为研究方便,故录文如下:

大唐宣州溧水县令朝散大夫同安郡开国公故郑府君墓志铭并序

君讳玄楷,字则政,荥阳人也。列岳疏宗,五等诸侯之国;祥台委质,三阶王者之师。子真蜕影于玄洲,栖迟谷口;康成散发于溟海,领袖宗京。茂趾清澜,焕乎方策。曾祖继叔,随历阳王府记室参军。祖德通,皇朝使持节、平州刺史、平州诸军事、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并器宇沉邃,理识宏通,誉穆时英,道光朝望。父仁泰,皇朝左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守都督灵盐二州刺史、左领军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凉甘肃伊瓜沙六州诸军事、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使持节、都督、代忻朔蔚四州诸军事、代州刺史,陪葬昭陵。元戎总秘,动燕碣之千年;宰牧调风,散皇能之九服。君禀粹淳和,毓灵恬素,神襟俊朗,风韵高奇。价动连城,似剖荆岑之璧;光延照乘,如观汉曲之珍。性好文史,尤工草隶。雄词逸远,泛烟景以干霄;雅志谦冲,杂尘光而应物。加以坠鹰啼狙之巧,袁公越女之奇,妙术不穷,当仁有裕。显庆中,曌授东宫进马,少海翊鳞,重离肃辔,爰典其职,君实攸宜,迁左威卫仓曹,累迁录事。八屯按列,望红粟而夷心;六郡齐雄,酌清泉而俟化。秩满,出为邛州临溪县令,俄迁宣州溧水县令。三蜀隩区,九江流俗,风移草偃,政肃奸回,寻降荣命,加朝散大夫。君含元毓景,体道居祯。惠咏风翔,冀腾鳞于日域;仁歌露湛,方刷羽于天台。隙驹之驷不留,科斗之文斯出。春秋六十,以永昌元年二月廿九日寝疾,薨于溧水县之公府。粤以载初元年岁次己丑腊月己酉朔十二日庚申,子迁窆于雍□□封县居安乡居安里高阳原,礼也。呜呼哀哉!车徒夙驾,容卫晨惊。薤□□□凄断,松风急而悲生。痛玄扃之秘彩,雕翠琬以崇贞。乃为铭曰:

□□□周,连星辅汉。子真隐耀,康成耸干。道溢四公,声高十乱。云披日朗,□□雨散。其一。文学雄才,方伯惊韵。同安迥秀,连山叠峻。万顷黄陂,千墉孔仞。谋孙翼子,文昭武振。其二。猗欤淑德,含章履祯。跃鳞少海,凝神太清。玉钤弛柝,金陵措刑。才高位下,岂独贾生。其三。善征何爽,亨途靡泰。景落闽峰,潮分楚瀬。宠移龙剑,谈倾鹤盖。思动镐池,哀缠吴会。其四灵蔡告兆,鹤隧开茔。□笳断吹,楚挽凝清。雾昏寒陇,日暗佳城。宾御空而映噎,容卫惨而徒惊。

二、郑玄楷家族世系

《郑玄楷墓志》记载了从玄楷开始以上三代祖考情况,结合郑广、郑玄果两方墓志内容,可以大致梳理出郑玄楷的家族世系及祖考任官履历。

第一,关于郑玄楷曾祖任职情况。郑玄楷志文云:“曾祖继叔,随历阳王府记室参军。”《郑广墓志》:“祖继叔,齐□阳王记室参军。”[1]406《郑玄果墓志》未载其曾祖之事。郑广去世时,撰写墓志的人对他祖父的事迹还比较清楚;而到了郑玄楷卒葬时,距离久远,后人关于其曾祖的履历已经不甚清楚,所以应以《郑广墓志》的记载为准。在《北史》《北齐书》等正史中虽然没有北齐历阳王的传记,但是在同时代其他人的传记中保留了一些零散的关于历阳王的信息。《南史·周炅传》:“后梁定州刺史田龙升以城降,诏以为定州刺史,封赤亭王。及炅入朝,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齐遣历阳王高景安应之。”[2]1643《南史·任忠传》:“五年,众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仍克其东西二城。”[2]1651《陈书·黄法氍传》:“五年,大举北伐,都督吴明彻出秦郡,以法氍为都督,出历阳。齐遣其历阳王步骑五万来援,于小岘筑城。”[3]由此可知,北齐曾设有“历阳王”这一王侯之位,故郑广祖父、玄楷曾祖继叔任北齐历阳王王府记室参军一职较为可信。

第二,关于郑玄楷祖父官职问题。郑玄楷墓志云:“祖德通,皇朝使持节、平州刺史、平州诸军事、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郑玄果墓志载:“祖德通,隋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1]1158郑广志文云:“父德通,隋□州录事参□、皇朝赠使持节、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1]406郑玄楷与兄玄果志文记载他们祖父的官职略有差异。郑玄果墓志记载,德通在隋朝任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而郑玄楷墓志则言,德通在唐朝时期任平州刺史、平州诸军事。从郑广志文中可知其父亲所任平州刺史、平州诸军事,乃是在唐朝时赠予的,并非实际担任过此官。《郑广墓志》在前,记载其父亲的情况应该比较可靠,故当以《郑广墓志》为据。郑德通在《隋书》、新旧《唐书》中无传,亦无相关记载,墓志信息可补史之阙。

第三,关于郑玄楷父亲郑广所任之职。关于郑广任官,郑玄楷墓志中云其父曾任“皇朝左卫将军、左领军将军”,而郑玄果志文则云郑广曾任“左武卫将军”[1]1158。《郑广墓志》记其历任“检校右领军将军、右武侯将军、左屯卫将军,检校右卫、右领二大将军事”[1]407,与其二子墓志所言不相同,在新旧《唐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史书中皆无记载郑广曾担任过郑玄果、郑玄楷墓志所记载的“左卫将军”“左领军将军”“左武卫将军”等职,又因《郑广墓志》成文时间早于郑玄果和郑玄楷墓志,志文所记郑广官职当更接近史实,故可以该墓志为依据。郑玄果、郑玄楷墓志恐皆有误。再者,在郑广、郑玄果与郑玄楷墓志中,均记载其曾任“右武卫大将军”一职,但在《旧唐书·高宗本纪》云:“龙朔三年春正月,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等帅师讨铁勒余种,尽平之。”[4]84《新唐书·回鹘传》:“显庆时,与思结、仆固、同罗叛,以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击之,斩其渠首。”[5]6140《册府元龟·外臣部·征讨第五》:“显庆五年,左卫大将军郑仁泰率兵讨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落,三战皆捷,追奔百余里,斩其首领而还。”[6]因墓志为当时人所写,早于新旧《唐书》《册府元龟》,三人墓志记载“右武卫大将军”官职相互一致,故较为可信。且在郑广同时人杨德裔的《劾奏郑仁泰薛仁贵逗留失机状》中云:“……谨按铁勒道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等,猥以非才,谬荷拔擢。或名参列位,或职典禁戎”[7],亦言郑广时任右武卫大将军一职,此又为一佐证。此可正两《唐书》《册府元龟》记载之误。

第四,关于郑玄楷高祖及玄楷兄弟情况。《郑广墓志》云:“曾祖景,齐金紫光禄大夫、阳平太守、荥阳郡公,赠司州刺史”[1]406,可知郑玄楷高祖郑景情况。

在《郑玄楷墓志》里并未提及他的兄弟姊妹,据《郑广墓志》:“有子山雄,瞻楹嗣范,望岵缠哀”[1]407,知郑广其中一个儿子名为郑山雄。《郑玄果墓志》只言他名讳“玄果”[1]1158,未有字,从中可知其与郑山雄非同一人。且从郑玄果、郑玄楷墓志所记二人名讳,可知他们二人是按照“玄”字辈取名,应为兄弟。又据二人墓志记载的卒年和享年岁数,郑玄果于“大唐垂拱元年(685)六月十九日卒于位,春秋六十有三”[1]1158,郑玄楷“春秋六十,以永昌元年(689)二月廿九日寝疾”,故郑玄果为郑玄楷之兄。

综上,郑玄楷家族世系大致为(如图2):

三、郑玄楷仕宦履历

《郑玄楷墓志》记载他一生的履职经历为:显庆年间,先由武后授职任东宫进马,后迁左威卫仓曹,累迁录事。秩满,出为邛州临溪县令,最后迁任宣州溧水县令。其中,郑玄楷入仕起点、除授及最后的任职需多加关注。

1.郑玄楷初入仕途的任职及除授

志文云:“显庆中,曌授东宫进马,少海翊鳞。”《新唐书·百官志·东宫官》:“仆寺,仆一人,从四品上。掌车舆、乘骑、仪仗、丧葬,总厩牧署。太子出,则率厩牧令进路,亲驭。”[5]1298-1299后文注释曰:“龙朔二年,改曰驭仆寺,仆曰大夫。有进马十一人。”[5]1298-1299东宫进马一职,为东宫仆寺中仆的下属官员。《旧唐书·职官志》:“以门资出身者,……国公正六品上,郡公正六品下,县公从六品上,……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又有斋郞、品子、勋官及五等封爵、屯官之属,亦有番第,许同拣选。”[4]1804-1805又《唐六典·尚书兵部卷》:“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及太子千牛皆取三品已上职事官子、孙、四品清官子,仪容端正,武艺可称者充;五考,本司随文、武简试听选。凡殿中省进马取左、右卫三卫高荫,简仪容可观者补充,分为三番上下,考第、简试同千牛例;仆寺进马亦如之。”[8]唐代的皇亲国戚、五品以上高官的子孙都享有入仕的门荫待遇,这些子弟以门荫入仕,先需通过担任一定年限的亲勋翊三卫、千牛备身、殿中省进马、仆寺进马等卫官或斋郎、挽郎等,才能获得参加铨选任官的资格。郑玄楷之父郑广为同安郡公(正二品),时任右武卫大将军(正三品),仍检校右卫、右领二大将军事,故玄楷享有门荫入仕的权利。且志文言其“神襟俊朗,风韵高奇。性好文史,尤工草隶。雄词逸远,雅志谦冲。坠鹰啼狙之巧,袁公越女之奇,妙术不穷,当仁有裕”。可知郑玄楷好文史、工书法、擅剑术,不仅符合门荫入仕的条件,而且还符合仆寺进马一职的要求,故获授东宫进马之职,由此获得做官的资格。

《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4]115从郑玄楷墓志来看,“显庆中,曌授东宫进马”,说明武则天在显庆年间已具有了与当朝皇帝执掌朝政的权力,能够行使皇帝任命官员的职权,这便印证了《旧唐书》记载此事的真实性。但需注意的是,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90)自立为帝,并以“曌”字为名,改诏书为制书[4]120。据志文所云,该墓志应立于载初元年,此时武则天方称帝,应避当朝皇帝名讳,但此志文却直呼其讳“曌”,不合礼制。该墓志撰文者陈先正,在两《唐书》及方志中未见有传,不知其为何时人也。由《郑玄楷夫人墓志》(1)该墓志现藏于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言其于“大唐开元六年龙集敦牂正月十四日归祔于高阳之旧茔”,可知,在开元年间其与郑玄楷合葬一处。根据已废不讳原则,开元时期,已不避武则天名讳。由于笔者目前所知文献资料有限,推测此处可能原为“后”或“天后”字样,在开元年间郑玄楷夫人死后与夫合葬时,启茔见志,铲去“后”而改做“曌”?如果真有此改动,在原志石上大概可以见到痕迹,拓片上似乎无法显示出来。又,该墓志在显庆中言武氏“曌”之名,与史实不合。《资治通鉴》记载:“永昌元年十一月(689),凤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9]高宗显庆年间(656—661),武氏尚未有此名。这或是撰文者未注意武氏自取其名的时间,因而在撰写中出现了错误。关于《郑玄楷墓志》中出现武则天“曌”之名讳的问题,还有待新材料的出现予以帮助解决。

2.郑玄楷官职迁转

墓志又云:“少海翊鳞,重离肃辔,爰典其职,君实攸宜,迁左威卫仓曹,累迁录事。”从中可知,郑玄楷调离东宫后,被高宗任命为左威卫仓曹,为正八品下。又迁任录事参军,正八品上。郑玄楷因门荫进入东宫,担任太子仆寺进马。按照规定,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任职后,可参加本部简试,合格后以门荫出身的资格参加吏部或兵部铨选,最终由皇帝任命新的官职。从志文来看,郑玄楷由东宫进马之职,迁转为左威卫仓曹,后又为录事参军,符合初唐门荫子弟入仕履职的普遍路径。《新唐书·百官志·十六卫》:“左右威卫,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羽林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东面助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5]1283-1284左威卫属于皇城十六卫之一,负责宿卫宫禁,主要分兵主守皇城东面。郑玄楷任仓曹,主要负责五府文职军官勋考、禄俸、医药、过所等事务。后担任录事参军,主要负责掌受诸曹及五府、外府之事,勾稽抄目,印给纸笔[5]1280。玄楷虽然担任的官职品级不高,但四曹参军与录事参军并号卫佐,皆为美职[10]。

3.郑玄楷任县令之职

墓志载郑玄楷在京城任职秩满后,“出为邛州临溪县令,俄迁宣州溧水县令。三蜀隩区,九江流俗,风移草偃,政肃奸回,……以永昌元年二月廿九日寝疾,薨于溧水县之公府。”郑玄楷先后出任邛州临溪、宣州溧水县令,且在溧水县任职时间长于邛州临溪县,并于溧水县任上去世,但在清光绪年间所修的《溧水县志》里,只记载了岑仲休、王通等初唐时人在该地曾任县令之事,而无郑玄楷担任当地县令的记载,故可据此补史之阙。

郑玄楷由门荫入仕,先担任了东宫进马,获取做官资格。后又任左威卫仓曹,正八品下;累迁录事,正八品上;最后,出任县令,为从六品。纵观他墓志所载的履职经历,可以看到,郑玄楷虽为功臣名将之后,享受了门荫入仕的特权。但他在任职期间未建立显著功勋,职官品级仅随着仕宦经历的增长而缓慢提升。郑玄楷的仕宦经历说明,初唐时期一部分以门荫入仕的子弟,他们虽然享有入仕的特权,但这并不能决定他们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们仍需在步入仕途后,靠自己的努力建功立业,以此迈向人生的新台阶。

四、郑玄楷葬地

《郑玄楷墓志》云其在载初元年葬于雍□□乾封县居安乡居安里高阳原,志中漫漶不清处应为雍州乾封县。宋敏求《长安志·长安县》:“长安,盖古乡聚名,在渭水南,隔渭水北对秦咸阳宫。……唐总章元年析置乾封县,治怀真坊。长安三年(703)省。”[12]381据此知乾封县在唐总章元年(668)始由长安县分置出来。郑玄楷下葬时间正处于乾封县独立设置时期,故志文所说的乾封县应原属于长安县内。又《长安志》载:“华林乡,在长安县南一十五里,管居安里。……高阳原,在县西南二十里。”[12]382-384因此,长安县南十五里处为华林乡,下辖居安里,则墓志所言乾封县居安乡居安里,应是原长安县华林乡居安里所处之地,高阳原在其西。

《郑玄果墓志》云:“夫人河南郡君河南元氏,……以大唐永淳元年二月十四日寝疾,终于京师龙首里之第。以开元二年岁次甲寅十二月廿九日,与公合葬于承平里之原,礼也。”[1]1158由郑玄果夫人所终府第,可知郑玄果当时居于京城的龙首里。目前在地方志等史料中,未见有关于“龙首里”的具体阐释,《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中,将该墓志所言的“龙首里”列为西京待考坊名[13],故未能知晓此地的具体位置。郑玄果夫妇二人合葬于“承平里之原”,在《陕西通志》《长安志》等史料中也未记载其具体所属县域。

从郑玄楷及其兄郑玄果葬地来看,郑广的两个儿子未随父亲一同陪葬昭陵,两人葬地也不在同一地区,具体位置尚有待考证。

综上所述,郑玄楷的墓志,不仅补充了史书中对其生平事迹、仕宦履历的阙载,而且还为补订郑玄楷祖考的任职情况、政治地位等提供了史料佐证,对研究郑玄楷家族世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志文中记载的墓主仕宦经历,对于我们了解初唐用人制度、职官设置以及门荫入仕等情况都有裨益。但是,如郑玄楷共有几个兄弟姊妹、其兄玄果及其家族葬地的具体位置、其墓志不避武则天名讳等问题,依然存在疑点,有待于更多新材料的出现,来帮助解决。

猜你喜欢
墓志
唐代诗人资料研究系统的更新与拓展
——评《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邺城遗址周边所见东魏北齐墓志辨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显?墓志》(民国拓本)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浙江宋元墓志漫谈
图说书法[八十五]
图说书法(七十九)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
洛阳新出土《姚异墓志》考释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