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谢爔贤
初一学生面对“小升初”转型,心理和生理都发生很大变化。在此种情况下,班主任在处理初一学生矛盾中的艺术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
所谓的“小升初”转型期,可以界定为初中阶段的第一学期。处在“小升初”转型期的初一学生,不少还带着小学期间尚未完全剔除的行为问题和习惯,性格各异,个性突出。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这些行为问题、不良习惯和差异性格造成矛盾。以笔者亲身经历和处理的学生矛盾为例,可以将这些矛盾分为如下类型:
处在“小升初”转型期的初一学生,往往带着小学生的稚气未脱,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起争执,甚至在课堂上不顾老师在场和同学正在上课,直接大打出手。在稳定秩序,平息事端,控制住当事学生情绪,询问争执事由后才得知,往往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引发的矛盾。例如,借了篮球落在家里忘记当天归还;借了十块八块忘记当天带钱来还;体育课借了其他同学篮球或者皮球落在操场没有带回教室再下去找就找不到了;课间借了文具没有归还再找时却不见了;上课拿其他同学文具等,总而言之,许许多多甚至只有低段小学生才会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都常见于笔者任教的初一班级学生中。
有的学生特别是内向型学生在同学交往中容易缺乏主动性,遇事往往不敢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而陷入到猜忌和误解的怪圈。例如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一名女生颇为懊恼地来找老师哭诉,说另外一个女生对她心存芥蒂。经过了解,原来仅仅是因为这名女生在当事女生打招呼时没有回应,当事女生就误以为那名女生对她心存芥蒂。后来笔者将这两名女生叫到一起,找了一张桌子,让她们把心里的想法都摆到台面上,互相解析清楚,打开心结,最终化解了误解。
人的性格各异,学生的性格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能够和不同性格的同学和睦相处,寻找共同的兴趣从而成为好朋友,有的学生则不太容易。相反,这一些同学不仅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甚至可能“党同伐异”,与性格不同的同学产生争执、矛盾或心存芥蒂。这些问题和现象都很容易出现在“小升初”转型期的初一新建班级中。在笔者任教的班级,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A 男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对组员的学习效果积极跟进和监督落实,但是B 女生却向老师反映A 男生太“强势”,经询问和了解,A 男生在“工作”中比较“直接”,觉得同学之间就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常常直言不讳指出B 女生做得不好的地方;而B女生比较文静,性格内向,又不情愿主动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是选择背后向老师反映。这就是在“小升初”转型期,面对初中新的学习压力和管理方法,同学之间因为性格和处事风格差异引发的学生矛盾。
处在“小升初”转型期的初一学生,有一些在小学阶段成绩名列前茅,但到了初中阶段,因为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这些曾经的“学霸”可能在班级里只能排名中等,在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加之性格内向,家长和老师没有及时或正确的引导,可能就会猜忌同学,妒忌同学,产生同学矛盾。以笔者任教的班级为例,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A 女生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受到各科老师重视,B 女生是曾经的小学“学霸”,但是初中成绩并不靠前因而心生嫉妒,“联合”其他女生拉了一个微信群名为“反A 女生群”,经常在此群歪曲、挑拨A 女生的同学关系,言语攻击A 女生。后来,A 女生发现了这一情况,她向老师反映了这个情况。笔者根据当时班级管理和学情实际,告诉A 女生和那些同情A 女生的同学,B 女生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论从作为同学还是做人的角度都是不正确的,是不健康的嫉妒心理。如果B 女生编造的有关A 女生的事情和说辞纯属谣传,那么A 女生和同情她的同学们要身正不怕影子斜,以高度的自律赢得全班同学的尊敬。后来A 女生始终保持不错的成绩而且全面发展,荣获全国诗词吟诵中学组“新人奖”和学校“优秀主持人”。而那个“反A 女生群”也不欢而散,曾经的“反对派”还成了A 女生的忠实粉丝,B 女生也不再和A 女生有什么过节,两人和睦相处。
综合以上“小升初”转型期常见的学生矛盾类型和教育案例,笔者归纳了这一时期的学生矛盾处理艺术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曾说,“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句朴素的政治论断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处世智慧、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到治理一个国家,小到治理一个班级,都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在班主任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稳定”的原则。全国特级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原局长魏书生就曾总结了一个搞教育、当老师、当班主任的秘诀:不折腾,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学生矛盾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一旦发现有学生矛盾,处理前要稳定班级秩序和其他学生情绪,处理中要维护班级团结和学生友谊,要做好矛盾学生和相关学生的情绪安抚、关系修复和班级秩序稳定等工作。
任何时候班主任处理学生矛盾,都应本着“和为贵”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小升初”转型期,学生年龄增长,生理和心理发生结构性变化;班级新建,师生、同学相互认识不久,今后还要共同学习很长时间,更应本着“和为贵”的基本理念处理学生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处理结果引向同学和睦、同学和好的方向,有利于同学长期和睦相处。绝不能为了所谓的“公平公正”“保护尖子”“保护弱势”“一碗水端平”,不顾具体实际,造成同学心存芥蒂,甚至产生新的学生矛盾乃至师生矛盾,损害教师权威,有损班主任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班主任处理学生矛盾,基本都是一个“学生倾诉——教师解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是在第二个环节“教师解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解困呢?笔者认为对“小升初”转型期的学生,需要先“以情动人”,再“以理服人”。例如,先想一想同学在一起的开心的事情,同学在一起共同努力取得成功的事情,以此证明同学交往中除了矛盾还有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教师也要在沟通交谈中表现出和他们同样的喜悦,以此带动和引导降低矛盾双方的排斥感,然后再回到事情本身,就事论事,以事论理,以理服人。事实上,“小升初”转型期的学生是“小学生的幼稚+ 中学生的懵懂”,没有太多的城府和想法,经过“以情动人——以事论理——以理服人”这一套流程的沟通之后,往往能够化解矛盾,烟消云散,拨开云雾见月明。
“小升初”转型期的初一学生矛盾常表现为琐事矛盾、误解矛盾、性格矛盾、妒忌同学,处理这些矛盾需要本着“稳定”的原则,“和为贵”的理念,可以采用“以情动人——以事论理——以理服人”的沟通流程和方法来解决。“小升初”转型期的学生多数思想单纯,只要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和矛盾处理艺术,化解学生矛盾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