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美,感知生命
——让儿童遇见自然

2022-07-29 12:37乔能俊
新班主任 2022年7期
关键词:满树晚霞蟋蟀

“妈妈快看,是黄色的树叶!”秋日的早晨,女儿一起床就看见了窗外满树的黄叶,不由地惊呼起来。

我也被这一树的金黄惊呆了!在秋风细雨之中,满树的银杏叶黄得纯粹、明亮、热烈,摇曳如花。

我们匆匆洗漱,匆匆下楼,准备一起去学校。到了一楼,女儿突然拐了个弯,风一般地跑向那棵大树。

“爸爸妈妈,我要去看树叶。”女儿边跑边说。

那一刻,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心想,即使今天上课迟到也值得,因为女儿看到了她心中最美的风景。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保有一颗感知美的心。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对泥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了孩子后,我又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她。我每周都会抽出一天的时间陪孩子到江边、公园或郊外游玩。记得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们去江边散步。晚霞绚烂似火,江天一色,我们都被这壮丽、神奇的景象震惊了,坐在那里默默看了许久。我告诉女儿,这叫晚霞。回到小区,她每遇见一个人,都会骄傲地说:“我看见晚霞了。”后来,她把朝霞也当作了晚霞,每次看到都会欣喜不已。

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全家人一起到小区旁的公园散步。一路上,我们放轻脚步,听着或远或近的蟋蟀的歌声。女儿对爷爷说:“你的脚步要轻一点儿、再轻一点儿,不然会吓着蟋蟀的。”我们就这样轻轻地走着,走走停停,用心聆听蟋蟀的演奏。

对现在的小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带着孩子远离热闹的街道、吸引眼球的电视节目以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诱惑,寻得一处安静的所在。我们只有安静下来,才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好。

那天傍晚,除了听蟋蟀唱歌,女儿还发现了“锯子”。

“爸爸,你用手摸摸,叶子的边缘有许多的小齿呢!”

“爸爸你看,这种叶子的小齿好锋利,我们用它来锯草吧。”

于是,女儿开始干起了“锯小草”的活儿。她先锯嫩的、细的、薄的叶子,再锯硬的、厚的茎干。在此过程中,她不断地寻找更加厚实、坚硬的叶子当锯条,忙得不亦乐乎。

我问她:“你看到这些有锯齿的叶子,想到了什么吗?”

她摇摇头,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往回走的路上,我给她讲起了“鲁班造锯”的故事,她听得特别入神。

这个周末,我们又去户外活动。停车场的边上有一丛茅草,女儿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摸着叶子,喃喃自语:“这就是划破鲁班手指的茅草啊……”

在大自然中,女儿有许多“惊人”的发现:

万玮摄

许多野花都是5 个花瓣。

水边的野草茎是中空的。

蝙蝠是倒挂在山洞里的。

石头里有百万年前动物留下的痕迹。

……

哲学家马丁·布伯在其经典著作《我与你》中,认为人与世界具有两重性——“人筑居于‘它’之世界”,同时“人也栖身于‘你’之世界”;“一是‘被使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前者可以用“我——它”来称呼,后者可以用“我——你”来称呼。在“我——你”的关系中,世界不是作为使用对象而存在的,“我”与“你”之间是平等的,相互交融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在这样一种关系中,人与世界是交相融合、相互呼应的。

在孩子的眼里,外部世界就是那个“你”。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存在泛灵论的特征。在泛灵论者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意识的,用马丁·布伯的话来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是“你”。儿童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作“我——你”关系,正是这种亲密的关系使得儿童与大自然的直接交流和沟通成为可能。在“我——你”的对话中,大自然成为儿童语言与思考的源泉,成为儿童放飞童心的梦工厂,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载体。某种意义上来说,接近自然就是接近人类文明的发源。

依我的经验看,孩子是最愿意接近自然的,把孩子放到自然中去,他们会成为美与智慧的天使。遗憾的是,如今有很多的外部压力影响着孩子与自然、社会交流,使得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成人有意识地切断孩子成长所需的活性养分,把丰富多彩的童年与自然切断时,那么教育本身就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有人说,当下家庭教育最紧要的不是智育,而是“把孩子从屋子里叫出来”。

那么,如何把孩子从屋子里叫出来?其实,并不需要父母刻意地“叫”,孩子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呼唤就行。父母需要做好这些准备:第一,重新审视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把不必要的作业或培训删掉;第二,成为孩子户外活动的助手,以他们的视角策划并参与其中;第三,以孩子乐于参与的方式,把每一次的户外活动升级为“研学旅行”,使之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猜你喜欢
满树晚霞蟋蟀
满树杨梅红欲然
武功山晚霞
晚霞小姐
蟋蟀的决心
听秋天里蟋蟀的歌
捉蟋蟀
晚霞
我从不在早晨哭泣
石榴花
过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