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限定性范围副词“光”是一个个性很强的虚词,我们在CCL语料库中共检索到7 146条限定性范围副词“光”的语料,这说明“光”的使用频率较高,一般使用频率高的虚词,其语义往往都很复杂。《现代汉语八百词》[1]242和《汉语虚词例释》[2]220-221都认为“光”限定范围,《现代汉语八百词》还用近义词“单、只”来解释“光”。但用近义词解释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容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困惑。对于“光”的语义探讨,前人多限于“光”的限量性与排他性上,但观点又有所不同。周刚[3]、张亚军[4]73、刘力成[5]6-7等认为“光”不具有限量性;而武荣强[6]、张倩颖[7]17、范婷[8]21-24等的观点则正相反。而对于“光”的其他语义特征前人探讨不多,尤其在关于其认知模式的探讨更是寥寥无几。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义分析,我们先从句法入手,在CCL语料库中找到带有限定性范围副词“光”的语料共7 146个,经详细考察,发现“光”经常出现在很多固定格式中,如“光X就……”“光X不行”“光X不Y”“不能光X”等,其中X代表“光”的限定对象。几组固定格式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光”的几组固定格式的分布表
“光X不行”和“不能光X”都是对“光X”的否定,因此我们将二者归为一类,即否定“光X”类。据此我们首先将“光”的句法格式分为:“光X就……”“光X不Y”和否定“光X”。例如:
(1)我在足球场上吹了二十八年哨,光为甲级球队的比赛就吹了七百多场。 (《读者》)
(2)更难的是,有许多人曾故意误导你。更不幸的是,就是有一大批人光说不练。
(《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3)人光有钱不行,还必须有精神。
(1993年《人民日报》)
(4)早餐不能光喝奶茶,最好一天喝一杯牛奶或豆浆,一天可以吃一个蛋加片吐司。
(张小暖《女人养颜经》)
例(1)是“光X就……”类,例(2)为“光X不Y”类,例(3)(4)为否定“光X”。另外有2 961条语料看似不是这些格式,但结合语义几乎都可以将这些语料归入上述三类中。
“光X就……”格式常带有举例性,X是整体中的一个或一部分,说话人只是拿出来作为例子进行说明。而在其他类语料中,我们常发现类似格式,如“光X,S就……”(S为主语)、“不说别的,光说X”等,也包括省略了“就”的“光X,……”例如:
(5)光北京他就坐直升机“转”过好几圈了。
(新华社2002年1月份新闻报道)
(6)我一向很器重他。不说别的,光是为了他爱你,我也就要永远敬重他了。(《傲慢与偏见》)
(7)三组组长吴广州光小麦收了15 000多公斤。 (1994年报刊精选)
这些格式与“光X就……”格式相近,具有举例性,因此可将它们归入“光X就……”类。
在“光X不Y”格式中,“光X”和“不Y”联合使用,一起承担句法成分,如例(2)中“光说”和“不练”一起作宾语小句中的谓语,“光X”和“不Y”处于并列的地位,也可以去掉一个单说另外一个,这样的例句大量出现在其他类语料中。例如:
(8)陈:那老李呀,你可别给我来一个光能说不能干的少爷。 (《编辑部的故事》)
例(8)中的表述中,“光能说”和“不能干”处于并列的地位,去掉其中一个,句子变成“你可别给我来一个光能说的少爷”“你可别给我来一个不能干的少爷”,不影响原句意思。
否定词除了“不”,其他类语料中还出现了用“没(有)”的情况。例如:
(9)如果说光想占有,没有给予的激情,我觉得那恐怕主要是情欲,而不是爱情了。
(《百家讲坛——周国平谈爱情》)
还有一些“不Y”是通过特殊的否定结构来表现的。例如:
(10)要是你这样,我就始终什么也不穿,光穿我那身罗沃德学校的旧外套。 (《简·爱》)
(11)我们怕她神经受了刺激,就把这个一句话也不说,光是痛哭流涕的可怜的姑娘扶到床上让她躺下。 (《茶花女》)
例(10)和例(11)分别用“什么+也+不+V”和“一+数量名+也+不+V”这样的特殊格式来表现“不Y”。这些格式与“光X不Y”语义一致,因此可将它们归为“光X不Y”类。
否定“光X”类在格式上以“光X不行”“不能光X”为典型代表,两类格式分别占否定“光X”类的31.35%和23.38%。例如:
(12)山西有煤炭资源优势,不挖煤不行,但光凭挖煤也不行。 (1994年《人民日报》)
(13)任何事情,都不能光看表面。
(《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在其他类语料中,我们发现“不能光X”中“不能”也可以变成“不要”“不可以”等,甚至是“别”,还有一些句子没有固定的格式。例如:
(14)正如有的网友已经指出的,光看短线指标很容易被机构大户骗钱。 (《股市宝典》)
(15)县上的领导,有关部门的领导,我也找过多次,光是嘴巴说支持,抵啥用?
(1994年《人民日报》)
例(14)“很容易被机构大户骗钱”是“光看短线指标”的后果,用消极的后果来否定“光看短线指标”;例(15)是用一个反问句来都否定“光是嘴巴说支持”,这些在语义上都否定“光X”,因此我们也将其归为否定“光X”类。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将其他类中的语料归为上述三类,但在我们的语料中,仍发现一些语料,若将其归入上述三类,略显牵强,因此归入其他类,但这些语料只有29例。例如:
(16)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17)徐恩曾如果光与费侠勾搭倒也罢了,不料爱之弥深,徐恩曾非要与费侠结婚不可。
(《蒋氏家族全传》)
(18)一位小和尚说,一天疲劳下来,到了晚上一点精神也没有,坐着参禅光打瞌睡。
(《佛法修正心要》)
根据现有语料的句法形式,结合语义,大致把“光X”的分布分为三大类,即“光X就……”类、“光X不Y”类和否定“光X”类。将原来其他类归入三大类后,这三大类为副词“光”的典型分布格式如表2所示,其中否定“光X”类占比最高。
表2 “光 X”各类分布表
值得说明的是,“光X不Y”类与否定“光X”类会有交叉,例如“光走不跳,就永远赶不上去”,既有“光X不Y”的格式,同时也在否定“光X”,甚至二者在语义特征上也是一致的,但我们仍将其分开,原因有二:
第一,虽然在我们的语料中大部分“光X不Y”都带有否定语义,但我们很容易能够造出“光X不Y”不表否定的句子。例如:
(19)貔貅是一种光吃不拉的动物,因此被人们赋予财富只进不出的寓意。 (内省语料)
(20)晚上不饿的话,我光喝点儿水不吃饭就行了。 (内省语料)
也就是说“光X不Y”类只是可以出现在否定语义中,而不是一定出现在否定语义中,因此我们不认为“光X不Y”就是否定句。这与主谓句可以出现在肯定句中也可以出现在否定句中,我们不认为主谓句就是否定句一样。
第二,在“光X不Y”类中,明确指出了“Y”是什么,而且“X”和“Y”不等同,即使是“光X不Y”的变式也能够通过后续句或者语境推理出“Y”,例如“光说不做”,明确指出“Y”是“做”,而“说”和“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否定“光X”类中则不一定明确指出“Y”这一项的,而且有时“X”和“Y”等同,如例(12)和例(14)。
例(12)中说话人否定“光X”(即“光挖煤”),但也否定“不Y”(即“不挖煤”),也就是说在例(12)中,“X=Y=挖煤”。例(14)中,说话人只说了“光看短线指标”的后果从而否定“光看短线指标”,但并未指出还应该看什么指标,也即是说并没有明确说出“Y”是什么。
1.“光X就……”类
这类句子具有举例性,一般X为整体中的一个或者一部分。例如:
(21)有的青年结婚,光出租车费就2 000多元。 (《市场报》1994年A)
(22)这些年,全国商业发展特别快。光说北京,隔三岔五就有个大商场开业。
(《市场报》1994年B)
(23)打棺那天,刘全家光徒弟就来了十几个,那些沾亲带故的就更不用说,一时间,刘家就显得热闹非凡,人多势众! (李佩甫《羊的门》)
例(21)中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是青年结婚花销大,根据经验,结婚的花销包括出租车费、酒席、司仪、红包等,如果把婚礼花销看成一个集合A的话,可以表示为:
A=[X1,X2,X3,X4,…,Xn]
X1=出租车费
X2=酒席
X3=司仪
X4=红包
……
出租车费X1只是结婚花销集合中的一个项,说话人单拿出一个项来说花销已经很大了,言外之意是“更不用说整个结婚的花销了”。
例(22)是在谈全国商业发展快这一情况,从句子意思看,全国发展快的城市不止北京一个,因此,把全国商业发展快的省市看成一个集合B。
B=[X1,X2,X3,…,Xn]
X1=北京
X2=上海
X3=广州
X4=深圳
……
北京X1只是全国各个省市中的一个,说话人拿出各省市中的一个来对其商业发展快进行描述,进而强调整个全国的商业发展之快。
例(23)在描写刘全家葬礼来人之多,来的人中有徒弟、亲戚、朋友等,说话人单拿出徒弟一项进行表述,徒弟都来这么多,那整个葬礼来的人数可想而知。说话人对集合中的一项,即X进行描述,意在反观整个集合整体。因此,“光X就……”类格式中“光”限定部分,强调整体。
2.“光X不Y”类和否定“光X”类
“光X不Y”类和否定“光X”类,主要是通过否定“光X”来突出强调“X”的补集。例如:
(24)光干活不吃饭,我都不晓得她是怎么活下来的。 (六六《双面胶》)
(25)他说:“记住,同志!光凭热情不行呀!一个好的革命干部,他需要文化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需要通达事理,了解社会人情……”
(梁斌《红旗谱》)
(26)虹雨集团有一条原则:中国人的钱和外国人的钱合起来,不能光赚中国人的钱,还要去赚外国人的钱。 (1994年《人民日报》)
例(24)中“干活”和“吃饭”都是“生活”所必需的两个方面。如果把生活所需条件看成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干活”和“吃饭”两个子集,二者互为补集,缺一不可,所以如果只干活不吃饭当然不能生活,因此说话人用“光干活不吃饭”的后果来否定“光干活”,从而达到强调“吃饭”重要性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光”限定的也是集合中的一部分,但是强调的却是其补集,即“不Y”,从这个意义上说,“光X不Y”也是否定“光X”其中的一类。
例(25)明确给出一个集合,那就是做一个“好的革命干部”所需的素质,在这个集合中有“热情”“文化知识”“通情达理”“了解社会人情”,也许还有“坚强的意志”,等等。我们可以用集合来表示,即[热情,文化知识,通情达理,了解社会人情……]。“热情”只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项,而从“光凭热情不行呀”这一句可以知道,只有这一项是不行的,还要具备集合中其他项,因此这句话也是在通过限定集合中的部分“热情”,来强调其补集“通情达理”“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人情”等。
同样,例(26)中“光”所限定的是赚谁的钱中的部分“中国人的钱”,后面直接说出了其补集“外国人的钱”,也是在通过否定“光X”,来强调其补集的重要性。
“光”强调补集,我们还可以通过已经虚化为连词的“不光”来看。
(27)扈米拉不光长得美丽动人,还能歌善舞。
(李文澄《努尔哈赤》)
例(27)中,说话人想要强调扈米拉优秀,而“光”所限定的“长得美丽动人”只是“优秀”这一集合中的一部分,这一集合中还有“能歌善舞”,也许还有别的,但说话人没说。通过否定词“不”和后面“还……”可以看出,在例(27)中,说话人的所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长得美丽动人”,而在于“能歌善舞”,而“能歌善舞”正是集合中的另一项。
除了强调补集以外,我们发现这类的“光X”还强调其所造成的结果,我们与其近义词“净”对比来看“光”的这一语义特征。
(28)相反,有一个学生可能天资很高,但对学习心猿意马,一曝十寒,光凭一点小聪明应付老师,结果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方富熹、方格《儿童的心理世界——论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相反,有一个学生可能天资很高,但对学习心猿意马,一曝十寒,净凭一点小聪明应付老师,结果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29)如果光看近期疗效,那激素的疗效应该是最好的。 (卢崇汉、刘力红《师徒对话》)
*如果净看近期疗效,那激素的疗效应该是最好的。
(30)光靠电话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哈佛经理时间管理》)
*净靠电话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例(28)中,当有表示结果的“成绩不理想”时,只能用“光”不能用“净”,而去掉表示结果的句子时,“净凭一点小聪明应付老师”便可以说,“光凭一点小聪明应付老师”则显得有些不自足。例(29)中,“净看近期疗效”是可以说的,但是加上表示结果的句子“那激素的疗效应该是最好的”时,句子便不可以说了;若没有表示结果的句子,用“光看近期疗效”却有些不自足。例(30)中,“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是结果,“光”需要有这一表示结果的句子才能成立,而“净”则正相反。
没有表示结果的句子时,带“净X”自足,“光X”不自足,这说明“净X”只限定X,不强调结果,不需要表示结果的句子出现在句中以自足,而“光X”既限定X,更强调其结果,所以往往更要求有表示结果的句子来使句子成立。另外,我们注意到,这些结果往往都是不好的、消极的,这也正是说话人否定“光X”的原因,因此我们说它强调其结果。
综上,无论是“光X不Y”类还是否定“光X”类,其中“光”的语义特征都是限定部分,强调补集和结果。
(31)a.净拣好的说。 (老舍《龙须沟》)
b.光拣好的说。
(32)a.我站那净哆嗦了。
(《中国相声大全》)
b.我站那光哆嗦了。
(33)a.有人笑教育台“土”得掉渣,净和农民打交道,无“利”可图。 (2000年《人民日报》)
b.有人笑教育台“土”得掉渣,光和农民打交道,无“利”可图。
以上例句中“净”和“光”可以互换,但是意思稍有不同。例(31a)的意思是“说的话都是好话,没有例外,言说好的说得多”,而例(31b)的意思是“说其他的话说得少或根本不说”。例(32a)是说“站在那做的事情都是哆嗦,言其量多”,例(32b)是说“站在那做的事情只有哆嗦,没做其他的事情,言做的事情少”。例(33a)表示“和农民打交道太多,无利可图”,例(33b)在言“只和农民打交道,没和别的能让他们有利可图的人打交道,所以无利可图”。
郭锐[9]认为“净”由于表示事物性质单一,没有例外而表示主观大量。同时我们认为“光”正与“净”相反,表示主观小量,这与其限定部分的语义特征有关。一方面,部分相对整体而言为小量;另一方面,由于光限定其中的部分而暗示没有做其他,当这种暗示被直接说出来以后,表示主观小量的语义特征更为明显。“净”与“光”在这方面的差异也尤为突出,因为这时“光”不能换成“净”。例如:
(34)光说不做,等于白说;说的漂亮不如做的漂亮。 (《宋氏家族传》)
*净说不做,等于白说;说的漂亮不如做的漂亮。
(35)父母或老师都很清楚,光说而不被人聆听,会立即给他们带来挫折感。
(《哈佛经理谈判能力与技巧》)
*父母或老师都很清楚,净说而不被人聆听,会立即给他们带来挫折感。
(36)光花不挣的日子让人恐怖。
(《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净花不挣的日子让人恐怖。
由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当“光”与“不”连用,不能用“净”替换,因为这时句子凸显“光”只是部分,其主观小量的语义特征被突出,所以不能再用表示主观大量的“净”替代。
“光”表主观小量可以从“光”能跟动词重叠形式和“V一下”搭配得到验证。例如:
(37)他光看了看。 (内省语料)
(38)光写写汉字就嫌烦了? (内省语料)
(39)那本书我光翻了一下。 (内省语料)
我们知道动词重叠和“V一下”都有表示“短时”“轻量”的意思,不论是时间短还是动量小都是“小量”,“光”与之能够搭配是因为“光”具有[+主观小量]的语义特征与动词重叠和“V一下”[+短时轻量]的语义特征一致。以上例句若替换成“净”则句子全都不合法。
综上,无论是“光X就……”类还是“光X不Y”类,亦或是否定“光X”类,“光”所限定的对象都是部分,而就强调对象而言,“光X就……”类强调整体,“光X不Y”和否定“光X”类强调补集和结果。
一般认为选用统括性副词时,是说话人从部分视角出发,着眼于场景中的事物,关注其内部一致性;而当说话人的视角着眼于整个场景,即整体时,会选用限定性副词来体现内部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发现“光”之所以会限定部分却强调整体或者补集,是因为说话人在使用“光”时,从整体视角出发,突出整体包含了不同的部分,而后视角会转向部分视角,对某一部分进行描述,最后视角又转会整体,以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如图1所示,例(21)中说话人从整体视角出发,发现青年人结婚花销大,包括出租车费、酒席、司仪、红包、摄像等,因此在说话前,说话人首先着眼于整体视角,预设“出租车费”是婚礼花销的一部分,然后说话人用“光”提醒说话人只关注“出租车费”,将“出租车费”从整个背景中提出来,作为图形凸显,并对其进行描述,认为出租车费已经花了很多钱,此时,说话人的视角已经由整体转变为部分,只关注部分本身。而当说话人描述完这一部分时,视角重回整体,整个婚礼花销又重新受到关注,提醒听话人刚刚强调的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部分量已经很大了,那么整体量自然就更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说话人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部分再重回整体的认知视角变换模式,即“整体视角——部分视角——整体视角”。
图1 例(21)的婚礼花销集合图
由于有了这样的认知模式,“光”可以限定部分,但是强调整体,因此有时去掉“光”就体会不出所谓的言外之意了。例如:
(40)a.光靠这个财源,意大利俱乐部就能很快富裕起来,并摆脱困境。(1995年《人民日报》)
b.靠这个财源,意大利俱乐部就能很快富裕起来,并摆脱困境。
例(40b)去掉了“光”,句子依然成立,但是很明显这句的意思是说意大利俱乐部凭借这个财源可以摆脱困境,但是不会像例(40a)一样,能表达这个财源非常多,除了这个财源,还有其他财源,所以意大利俱乐部虽然身陷困境,但我们一点儿都不担心,形势对意大利俱乐部很好等这些附加信息。
丹麦心理学家Edgaer Rubin通过著名的“脸与花瓶幻觉”提出了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这一对概念,在语言学中这一对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人在视觉感知中的焦点和背景关系,当人的视觉感知集中在黑色部分时,其余部分即为背景,这时看到的是图形人脸;而当反过来人的视觉感知集中在白色部分时,其余部分则为背景,看到的则是花瓶,如图2所示。
图2 “脸与花瓶幻觉”图
我们发现在“光X不Y”和否定“光X”中,说话人同样经历了“整体视角——部分视角——整体视角”的认知模式,同时还经历了“图形—背景”颠倒的认知过程。在例(24)中,说话人从整体视角出发,认为在生活所需的条件包含了“干活”和“吃饭”两方面,因此在说话以前也已经预设了“干活”是生活的一部分。说话人使用“光”让焦点集中在“干活”上,此时视角由于“光”的语义限制变为部分,“吃饭”为图形,“干活”为背景。但说话人认为这是不行的,因此发出疑问“不晓得她是怎么活下来的”,用否定“光干活”的方式将视角重新拉回到整体,迫使听话人关注整体,发现除了有“干活”还有“吃饭”,由于否定了“光干活”,所以自然就要关注“干活”的补集,即“吃饭”,于是“吃饭”变成了图形,“干活”变为了背景,至此说话人完成了一个“图形—背景”颠倒的认知过程。
否定“光X”与“光X不Y”一样,也是通过否定“光X”来强调其补集,在认知过程与“光X不Y”相同。例如:
(41)这就有力地说明,面对市场,光生产好还不行,加上经营好才能大受益。
(1994年《人民日报》)
很明显说话人将企业经营收益最大的措施作为整体背景,“生产好、经营好”都是这个整体中的部分,说话人用“光”将视角集中在部分“生产好”上,将“生产好”作为图形凸显,此时“经营好”为背景。可是说话人马上用“不行”来否定了“只有生产好”,告诉听话人这样不可以,将听话人的注意力从部分拉回到整体,让听话人关注整体中的其他部分,即“经营好”,在这个过程中说话人经历了“整体视角——部分视角——整体视角”和“图形—背景”颠倒的认知过程。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光”强调整体还是强调补集,说话人都是从整体视角出发,预设“X”是整体中的部分,其认知模式为:整体视角——部分视角——整体视角,也正是因为这一认知模式,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光”限定部分,却强调整体或者补集。至此我们可以将“光”在句法、语义特征和认知模式上作统一,如表3所示。
表3 “光”句法分类、语义特征及认知模式
周刚[3]、马先红[10]等都认为“光”具有表达不满的语义特征,用于消极、不如意的场合中。根据我们的语料研究也确实如此,有43.34%的语料是用来否定“光X”的,大部分“光X不Y”在语义上也含有否定“光X”的语义,但由此就得出“光”具有表示“不满”的消极色彩语义特征的结论,证据不足,因为我们无法排除这样的语义特征是由语境带来的。例如:
(42)a.他光考虑自己,这使他几乎没什么朋友。 (内省语料)
b.他光考虑自己,活该没人帮他。
(内省语料)
c.他这个人光考虑自己,真讨厌。
(内省语料)
(42a)是一个纯客观的陈述,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情感倾向;(42b)则既有客观的陈述“没人帮他”,也有表达主观情感的“活该”;(42c)主要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与情感,但说话人对这一事件的主观情感往往也是通过这样的在后续句中表达出来,“光”本身所带有的消极意义并不特别强烈,因为如果没有后续句我们不知道说话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根据语境甚至可以表达同情。例如:
(43)他这个人光考虑自己,可能跟他的家庭有关系,他也怪可怜的。 (内省语料)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光”到底是客观报道事实,还是表达主观情感,主要取决于语境,其本身具有的表达主观感情的语用功能较弱,“光”主要负责的还是描述客观事实,这说明在使用“光”时,说话人从客观事实出发,做客观报道。
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光”的语体特征来证明。在7 146个限定性范围副词“光”中,“光”除了可以出现在对话等口语语料中,还可以出现在说明、描述等场合。例如:
(44)光靠领导表态解决不了问题。
(1994年报刊精选)
(45)在大学4年必须读完的40多门课程中,光期中和期末考试加起来至少就有80多次。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46)关汉卿编的戏剧不是为了光给贵族消闲作乐,而是常常帮百姓说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47)我们的财政要有很明确的政策,很正当的办法,光靠印票子不行。 (《邓小平文选》)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光”的语料类型包含在报刊、史传、应用文、社会科学等语体中,用于这些语体中的句子多是进行客观报道而非表达主观情感色彩。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即使是客观报道,“光”也经常用于否定语境中,由于这样的倾向,“光”自然而然吸收语境义,因此我们虽然对“光”具有表达“不满”的语用功能存疑,但并不否认“光”多多少少会吸收语境义,但无论“光”是否已经完成了语境义的吸收,说话人在使用时都是从客观视角出发的,而非单纯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