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岩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所谓选题,是指纸质媒体编辑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资源或来自读者和社会的阅读需要而提出的书稿或文章的拟出版题目。它常常开始于编辑的某种意向或者愿望,再经过周密的调查和思考,发展成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真知灼见的对精神生产和知识传播发展取向的建议。”[1]
在图书出版领域,选题是指经多方面分析、思考而选中主题后拟实施的出版项目。“选题一般以未来出版物的题目作为名称,故在出版工作实践中,有时还用以指代出版物本身。”[2]选题是图书出版工作的灵魂,直接体现图书出版方针、出书的范围和任务。好的选题是出版社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
选题策划是出版人员围绕着选题展开的信息收集、市场调查、书稿论证和统筹性决策的劳动成果,是编辑人员按照一定的客观条件和大政方针,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它包括选题的计划和决策两个步骤。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从酝酿到正式启动的过程,是编辑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编辑工作的基础。
我国目前出版社实行“三级策划制”,即由出版社的总编辑、编辑室主任、编辑对某一选题的规划进行三个不同层次把关的制度。这一制度是从出版社选题决策的“三级论证制”转化而来的,即首先由编辑个人提出选题方案,然后交由编辑室主任审核批准并上报总编辑,再经出版社选题论证会讨论,最后由社长或总编辑决策。[3]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选题策划在出版社所处的地位。作者和读者之间是通过出版社建立起的联系。作者通过出版社生产书这种产品,读者通过出版社购买书这种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越来越发达,读者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了解作者的情况,作者也可以通过读者见面会的形式与之沟通,当然这些都是双向的。
图1 作者、出版社、读者关系图
选题的类型有很多种。从规模上来说,选题可以分成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和单项性选题三类。从重要性来说,选题可以分成重点选题和一般选题两类。从订制时机区分,选题可以分为计划内选题和计划外选题。
上述只是理论上的划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般出版社来讲,其选题一般分为主题出版、市场书、和作者约稿几种方式。其中主题出版分为中央的主题出版和地方的主题出版。比如,中宣部办公厅公布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170种,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策划申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书系”成功入选。主题出版工程于2003年开始实施,作为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围绕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和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等集中开展重大出版活动。
选题策划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灵机一动的产物,事实上是编辑人员长期积累的结果。这种积累不仅包括知识的积累、信息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作者资源的积累。这其中比较简单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信息的积累。因为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看书、看报来完成知识积累,可以通过看电视、上网、打开手机里的新闻客户端来完成信息积累。作者资源的积累相对就比较困难,尤其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编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新编辑可以通过参加高端的研讨会、大型的书展去结识作者,也可以通过编辑加工作者的来稿,慢慢与作者建立信任关系,从而通过转介绍的方式来结识作者。
做好资源的积累,还要求编辑人员具备筛选这些资源的能力,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那个闪光的点。
选题设计是编辑人员整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思、拟订出具体出版项目总体方案的工作。它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1.捕捉新的选题
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本身就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过程中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一项政策的实施,一次无意识的谈话,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能蕴含着选题,关键看编辑人员如何发现。比如,编辑可以去高校拜访老师或者是学院的领导,通过跟他们谈话就可以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选题。编辑人员再趁此机会跟这些老师和领导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就可以进入到组稿环节了。
2.整体构思
编辑最初捕捉到的选题意向,也许只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一种感觉。在这之后,编辑要做市场调查,多去书店看看,然后从总体上构思出版物。比如,定价、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等方面。这样选题就开始由想法慢慢地有了轮廓。编加人员需要进行读者调查,可以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计算一下大致的情况。编加人员在进行出版物的整体构思时,要对选题的价值进行确认,主要评判的还是出版物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尽量做到数据化,即有理有据。其实构思即是进一步调查、求证的过程,也是深入思考的过程。这里的构思,从编辑角度和作者角度来说是不同的,编辑的构思更加严谨、周密,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铺垫,作者的构思带有冲动的色彩,显得有些随意,并且容易有变化。
3.拟订运作方式
要想使选题能够顺利形成出版物,那么编辑人员也要对该选题项目的运作方式进行构思。一方面,编辑要对作者的写作进度进行时间上的具体安排,以保证书稿能够按时到达出版社,从而顺利出版;另一方面,编辑还有测算生产成本、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保证出版物能够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此外,编辑还要设想一些营销方案,比如,通过举行新书发布会、媒体宣传、书展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宣传该选题项目。
4.撰写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是选题真正落到纸上的文件,它不再是口头的约定,更加具体和详细,前面提到的内容,在选题报告中都会有所体现。选题报告一般包括选题名称、选题提出的原因、选题的价值、选题的内容和形式设想、读者对象、拟请作者、与同类出版物的比较、时间安排、效益预测、市场营销建议等。编加人员要根据选题目的和读者对象,在选题报告中明确选题内容的范围和设计安排,明确图书的性质。即该图书是新版图书、修订再版图书,还是重印图书。撰写选题报告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吹嘘。
选题论证是集全社的智慧对选题做的更进一步的设计。论证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编辑提出的有关选题方面的判断和意见。这里所说的论证人员包括编辑所在部门的所有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营销人员。可以说在最大程度上汇集大家的智慧,当然也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包括选题的价值判断、市场判断、可行性判断等。编辑人员对选题的价值和可行性会有比较好的把握,因为编辑长年从事着文字工作,可以说这对于他们是最擅长的。总编会从更高的层面来考量选题的价值及对其意识形态层面的把握。营销人员长年从事图书的销售工作,他们对图书的市场潜力会有比较好的判断。
选题优化是选题策划工作中的重要步骤,选题优化工作并非只进行一次,也没有固定的次序。选题优化指的是经过选题论证后,根据选题论证环节提出的意见,对书稿进行完善和改进。比如,在选题论证环节,编辑们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策划编辑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意见返给作者进行修改。选题优化是对原有选题进行提高和打磨的过程。此外社长或总编辑根据出版社发展规划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根据国家对出版也大政方针的调整,适时地对选题规划进行调整,也可以看作是总体的选题优化。比如,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前几年会策划一些个人自传、个人诗歌类的选题,但是随着国家对出版社的社会效益要求的提高,黑龙江大学出版社近几年已经不再策划这方向的选题,而是转向项目类、教材教辅类选题。之前提到的主题出版选题,就是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在项目类选题策划上的成功案例。
选题是一种智力成果,在出版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和作用。编辑的选题策划使得该出版物出版过程中各个环节得以紧密连接,使得美术编辑、排版人员、印刷人员、营销人员和编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这些联系都是由选题决定的。有人说:“一本图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策划人与作者本身对该书所花费的努力。”甚至说:“选题策划书所具有的高效性使手稿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4]那么选题策划对出版社来讲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
“出版活动,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生产性活动。它最大的功能就是不断吸收社会文化积累的点滴成果,形成富有震撼力的文化突破,培育社会文化崭新的生长点。”[5]可见优秀出版物的面世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某种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比如,中华书局策划的“中华经典藏书”里面的书名大概有60种,包括《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周易》《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水经注》《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徐霞客游记》《老子》《墨子》《山海经》《鬼谷子》《六韬》《管子》《庄子》《韩非子》《荀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黄帝内经》《淮南子》《人物志》《世说新语》《曾国藩家书》《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观止》《人间词话》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每本书独立成册,版式相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随着资讯越来越发达,出版业的人力资源通过选题策划勾连了起来。出版社的编辑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是这些编辑把“有市场前景的创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真正的文化产品。现代社会文化趋向于多元化,无论在内容、手段还是传播方式上都在发生着变化。出版需要的人才资源也在多元化,作者到处都有,而且随时可以展开出版活动。但是这些资源进入出版整合之前都是分散的,需要编辑人员将这些分散的资源进行有序的整合,当然这需要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因为出版物是他们共同的“孩子”。
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比如,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自己手机APP阅读文章,出版社可以利用这一点来策划选题。根据文章的阅读量来策划出书,这样既有销量的保证,又有作者的资源。一个优秀的选题,可以开发一个新的图书市场,创造原来并不存在的市场空间,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宣传工作常用规范表述300例》是作者应人民日报出版社之约编著而成。而人民日报出版社约稿的原因也是该书作者曾经在“木铎书声”公众号发表的《两会知识常见不规范表述100例》达到了“40万+”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