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北部断裂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2022-07-27 10:02余一欣张靖张忠涛张功成曾溅辉余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年3期
关键词:运移珠江白云

余一欣,张靖,张忠涛,张功成,曾溅辉,余浪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 518000

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断裂是含油气盆地重要的构造组成要素,不仅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和圈闭发育等有重要影响,而且还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与砂体、不整合等共同构成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的复合输导体系,从而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1-6]。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是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最大的沉积凹陷,也是珠江口盆地重要的有利油气勘探区[7]。勘探实践已经证实白云凹陷主要是一个天然气聚集区,但近些年在凹陷东北部及邻区也发现了多个具有中等规模储量的油田[8]。前人研究表明,白云凹陷的形成主要受几乎断穿地壳抵达莫霍面的壳幔拆离断层系统控制[9],新生界主要发育NWW向、近EW向和NE向伸展断裂体系。断裂是白云凹陷复式油气输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晚期(16 Ma以来)的活动断裂控制了油气运移过程,而断裂的输导性能主要受断层性质、活动强度、构造应力场、砂岩质量分数等因素影响[10-14]。相比较而言,目前,针对白云凹陷东北部断裂发育特征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15],对断裂在该地区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并结合钻探成果,解剖白云凹陷东北部断裂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断裂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拟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1 地质概况

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区,是在准被动大陆边缘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断陷盆地,主要经历了裂谷期、裂后沉降期和新构造活动期等形成演化阶段[16-17]。珠江口盆地由北向南包括北部隆起带、北部坳陷带、中央隆起带、南部坳陷带和南部隆起带等次级构造单元,白云凹陷位于南部坳陷带的珠二坳陷内,面积约1.2×104km2,凹陷南、北分别以斜坡形态与南部隆起带和番禺低隆起相邻,东、西两侧分别被东沙隆起和云开低凸起所围限,凹陷内部发育主洼、东洼、西洼和和南洼等多个生烃洼陷,其中白云东洼可进一步划分为东、西两个次洼(图1)。白云凹陷新生界最大沉积厚度超过10 000 m,除古新统神狐组未有钻遇外,自下向上包括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万山组和第四系(图2),其中文昌组和恩平组是主力烃源岩层系,珠江组下段滨岸-陆架三角洲/陆架边缘三角洲复合沉积砂体与上覆珠江组上段大套泥岩构成储盖组合,为油气成藏提供了优质的生储盖配置条件(图2)。

图2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地层综合柱状图[20]Fig.2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Baiyun Sag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20]

白云凹陷是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的一个富生气凹陷[18],目前已发现的气田主要集中在凹陷北坡和东部地区。近些年在白云凹陷东北部及邻区获得了原油勘探突破,先后发现了L1、L2、L3等多个具有中等储量规模的油田,油气分布整体表现出“内气外油”的特点(图1)。这些油气田的发现不仅进一步证实了白云东洼的生烃能力[19],而且也使该地区成为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

图1 研究区位置与主要油气田分布Fig.1 Lo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s in the study area

2 断裂发育特征

白云凹陷东北部正断层在平面上主要呈NWW和近EW向展布,倾向以NNE和SW向为主,除主干断裂延伸长度最大可达40 km外,多数断裂延伸长度约为10 km(图3)。规模较大的断裂主要围绕白云东洼周缘分布,整体表现出向西发散、向东收敛的“喇叭口”型展布特征(图3)。正断层在剖面上的形态主要表现为铲式和板式特征,常组合成多米诺式、“Y”型和“X”型等样式(图4)。从断层切割层位来看,白云东洼的边界断层都是长期发生活动,从基底一直断至浅层,在凹陷北部斜坡部位也发育多条早期发生活动而断至基底并向NE方向倾斜的次级断裂(图4)。此外,由于珠江组上段(T50-T40)泥岩含量较丰富,浅层多数晚期活动形成的次级断裂一般都在该地层附近终止(图4)。

图3 白云凹陷东北部主要断裂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Baiyun Sag

图4 白云凹陷东北部主要断裂发育特征剖面位置见图3。Fig.4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Baiyun SagSee Fig.3 for line location.

从断层活动性来看,白云凹陷东北部不同地区断裂的活动强度存在较明显差异。计算结果表明,白云东洼边界断层的活动性一般都较强,活动速率最大可超过100 m/Ma,而且部分断裂在晚期(T32-T40,韩江组沉积期)的活动性还有所增强(图5a),而北部斜坡部位控制局部圈闭发育的断裂的活动强度整体都相对较弱,而且不同时期变化都不大,活动速率一般低于20 m/Ma(图5b)。

图5 白云凹陷东北部主要断裂活动速率a.油源断裂活动速率,b.控藏断裂活动速率。Fig.5 Activity rate of major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Baiyun Sag(a) Activity rate of oil-source faults, (b) activity rate of trap-controlled faults.

3 断裂控油气作用

白云凹陷东北部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油气运移过程,二是控制局部构造圈闭的发育。据此,可以将白云凹陷东北部的主要断裂划分为油源断裂和控圈断裂两类(图3)。

3.1 油源断裂

油源断裂一般直接沟通烃源岩和储层,其活动时间与生排烃期匹配也较好,能起到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作用。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源断裂主要分布在白云东洼周缘地区,从古近纪裂陷早期开始发育,并一直持续活动至新构造期,几乎断开所有层位,并向生烃中心(白云东洼)倾斜,为向源型油源断裂,有利于油气沿油源断裂发生垂向运移(图4)。

断裂的活动性与输导性能存在密切关系,而且断裂活动期次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对油气运移成藏也有重要影响[21-22]。研究表明,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源断裂在新生代的活动性一直都较强,尤其在主成藏期(10.5 Ma以来)的活动速率基本都大于40 m/Ma,部分断裂最大可超过80 m/Ma(图5a)。所以,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源断裂有利于油气的晚期输导,这也得到了勘探实践的证实。与此相反,白云凹陷西南部云开低凸起周缘的油源断裂晚期(16 Ma以来)活动性都较弱,一般都小于10 m/Ma,不利于油气的晚期运移[14]。

3.2 控圈断裂

控圈断裂主要控制局部构造圈闭的发育,并能起到良好的侧向封堵作用,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白云凹陷东北部除东洼周缘部分油源断裂可以充当控圈断裂外,大部分控圈断裂一般都离白云东洼较远,主要发育在北部斜坡部位,规模相对较小,断裂倾向多与地层倾向相反,其下盘发育的翘倾断块圈闭是主要的勘探目标(如图4中X1钻井)。

与油源断裂相比,白云凹陷东北部控圈断裂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性整体都较弱(图5b),从而能起到较好的封堵作用,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3.3 断裂封闭性评价

断裂带的泥质含量和断面正压力分别是控制断裂侧向和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2,23]。本文利用SGR(断层泥岩比率)方法分别对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源断裂和控圈断裂在主力储层段(珠江组下段)的侧向封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油源断裂在珠江组下段的SGR多大于50%(表1),表明油源断裂可以通过泥岩涂抹作用进行侧向封闭。但对于控圈断裂而言,由于珠江组下段大套泥岩的涂抹作用,SGR值很大,一般都大于95%,侧向封堵条件优越,从而利于油气在反向控圈断裂下盘聚集成藏。

白云凹陷东北部主要油源断裂的断面正压力为25~67 MPa(表1),超过了泥岩的极限抗压强度(22 MPa),断层泥易发生脆性破裂,进而导致断层垂向封闭性较差,有利于油气沿断裂发生垂向输导。与此相反,控圈断裂的断面正压力多处于10~22 MPa(表1),小于泥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断层泥易发生塑性流变,从而填塞断裂带内部的裂隙空间,导致断裂的垂向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

表1 白云凹陷东北部主要断裂珠江组下段SGR和断面正压力计算结果Table 1 Shale gouge ratio and positive pressure of major faults in the lower Zhujia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Baiyun sag

4 油气运聚成藏特征

通过上述对断裂发育特征以及断裂在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勘探成果,建立了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图6)。白云东洼的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生、排烃具有“早油晚气”的特点[19],但当早期文昌组开始生成并排出原油时,珠江组内的圈闭大部分都还未形成。当恩平组大量生排油后,原油开始沿着向源型油源断裂向上发生垂向运移,并有少量原油在近源圈闭中发生聚集(图6b)。向上继续运移的原油遇到广覆式分布、连通性较好的珠江组下段砂体,发生侧向分流向北部斜坡部位进行远距离运移,最后被反向控圈断裂阻挡,并受控圈断裂与砂体产状配置关系影响,原油在控圈断裂下盘翘倾断块圈闭内发生聚集(图6c)。此外,原油样品的地化特征还表明,后期生成的天然气还驱替了近源圈闭中早期聚集的原油继续向北部斜坡部位进行远距离运移[15],天然气进而在近源圈闭中发生聚集成藏(图6d),从而形成了白云凹陷东北部及邻区“内气外油”的油气分布特点(图1)。因此,白云凹陷东北部总体具有油气差异聚集成藏的特点,其中断裂起到了重要作用。油源断裂和珠江组下段砂体联合输导油气,远源反向控圈断裂下盘高效封堵聚集原油,而天然气则表现出近源聚集的特征(图6)。

图6 白云凹陷东北部油气运聚成藏模式Fig.6 Model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Baiyun Sag

5 结论

(1)白云凹陷东北部正断层主要呈NWW向和近EW向展布。主干断裂活动性一般都较强,最大可超过100 m/Ma,而控制局部圈闭发育的断裂活动强度整体相对较弱,一般低于20 m/Ma。

(2)白云凹陷东北部发育向源型油源断裂,其活动速率大,而且在珠江组下段的SGR和断面正压力都有利于油气发生垂向运移。控圈断裂活动速率较小,在珠江组下段的SGR都大于95%,而且断面正压力都小于泥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断裂侧封性能良好。

(3)白云凹陷东北部具有油气差异聚集成藏的特点,远源反向控圈断裂下盘高效封堵聚集原油,而天然气则主要发生近源聚集,进而形成“内气外油”的油气分布特征。

猜你喜欢
运移珠江白云
燃气管网泄漏模式建立及应用
页岩油多孔介质孔隙尺度运移残留规律分析
磁化微咸水及石膏改良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占据价值之巅!珠江头排之上的“壹号”人生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珠江新城夜璀璨
“漫”游珠江
白云(外三首)
我喜欢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