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小飞,冯翠萍,张慧芳
(1.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山西 长治 046000;2.长治市潞州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山西 长治 046000)
冠心病作为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诱因主要为冠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腔狭窄、堵塞,最终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缺氧、坏死等征象[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处理,严重可引发心肌梗死,甚至出现死亡[2]。介入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抢救成功率,有效缓解冠状血管闭塞和血管狭窄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该术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大,不利于患者预后[3]。尼可地尔是一种常用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率[4]。基于此,本文就此探究在冠心病并心绞痛患者中采取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叙述如下。
2019 年1 月至2021 年8 月,对象:我院56 例冠心病并心绞痛患者,对其分组。对照组中男15例,女13 例,年 龄28-65 岁,平 均(46.51±1.40)岁;心绞痛程度:Ⅱ级8 例,Ⅲ级为11 例,Ⅳ级9例;疾病类型:稳定性心绞痛6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2 例、急性心肌梗死7 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观察组中男16 例,女12 例,年龄27-65 岁,平均(46.05±1.38) 岁;心绞痛程度:Ⅱ级6 例,Ⅲ级为12 例,Ⅳ级10 例;疾病类型:稳定性心绞痛5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 例、急性心肌梗死6 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 例。
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符合心绞痛诊断;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
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疾病、重要脏器病变等患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者;存在精神异常或意识不清者;依从性差者。组间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1 对照组
实行常规药物干预,入院后给予300mg 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字:国药准字H20173209,规格:100mg),同时口服氯吡格雷片(生产厂家: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字:国药准字H20000542,规格:25mg),首次服用75mg/d,1d/ 次,用量不超过100mg/d,此外,可配以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同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程度,给予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等治疗的药物;再结合具体疾病状态,开展分级监护模式,有针对性给予冠脉造影和PCI 治疗等基础治疗,坚持治疗时间为12 周。
1.2.2 观察组
在上述基础上加以尼可地尔治疗,患者口服5mg/次尼可地尔片(生产厂家: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字:国药准字H22024008,规格:5mg),3 次/d,连续服用一周后,若病情未有显著改善,可适当加大剂量,持续服用12 周,10mg/次,3 次/d。
(1)观察心功能变化情况,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右心室舒张期内径(RV)。
(2) 对比疗效,判定[5]:显效指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ST 段正常,发作次数减少至>75%;有效指指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心电图ST 段恢复超0.5mm,发作次数减少范围在50%~70%;无效指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未有显著变化,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病情持续恶化。
(3)就治疗后患者存在恶心呕吐、心肌梗死及乏力等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心功能变化情况,观察组LVEF、LVEDD、LVESD 和RV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疗效情况,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分析表(n,%)
表1 两组心功能变化分析表(±s)
表1 两组心功能变化分析表(±s)
?
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7.14%<32.14%),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分析表(n,%)
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它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导致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一经发病,心肌功能会出现明显下降,且心肌细胞结构受到损伤,最终可诱发心血管硬化栓塞、心脏收缩力削弱,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6]。此外,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阵发性胸骨后痛,多发生在胸骨后部和左前胸。同时,心肌缺血可促使坏死信号经心肌局部内脏神经传送至脊髓,触发内脏神经的信号脉冲刺激,产生放射性疼痛[7]。临床上冠心病多采用药物、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式,其作用原理在于借助经导管将导管、导丝、球囊沿动脉送至相应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继而消除冠脉狭窄,存在创伤小、化疗药物剂量大等优势,从而显着改善病变血管的流动状态,加快患者康复。但该术式不会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产生任何改善作用,曾有研究表明,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虽能有效改善血管狭窄、闭塞等问题,但由于部分患者在置入支架或是球囊扩张期间,术中发生细小血栓脱落等问题,进而诱发血管远端栓塞等并发症,导致血管供血缺乏,并发心绞痛等症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8-9]。
故而,在介入治疗全过程中,实施对症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常规药物干预多给予阿匹斯林、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缓和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效果,但整体药效有所局限。
尼可地尔属于属硝酸酯类化合物的一种,也是临床常用的ATP 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具备双重特性,不仅含烟酰胺类药物特性,还存在硝酸盐类药物特性,促进细胞质内脑苷酸环化酶被激活,增加鸟苷酸的含量,减少细胞质中的钙,进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充分扩张血管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由此实现避免心绞痛发生和改善预后的目的。该药物特点表现在扩张冠脉、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等药理特;同时进一步提升细胞膜对钾离子渗透作用,提高钾离子外流量,减少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从而抑制钙内血流,这种双向效果不但可缓和心肌前负荷,同时也减轻心脏后负荷,延缓心绞痛发作时间,从而减轻不良反应风险,保障心肌功能[10]。
研究结果指出,心功能变化情况来看,观察组LVEF、LVEDD、LVESD 和RV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使用尼克地尔治疗,作为首个ATP 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药物,有着高度的选择性,可充分抑制钙离子流入,进而降低钙离子含量,舒缓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继而使得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心肌血液输血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提升[11];同时通过拮抗ADP 诱导血小板聚集,促使血液粘稠降低,继而改善体位血液微循环,增大冠脉血流量,一定程度上避免心绞痛发作风险[12]。
疗效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相比传统药物干预,尼可地尔作用于患者,能够加速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大静息膜电位负值,减少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减轻心肌前负担,增大血流,提高环磷酸鸟苷水平,进而改善疼痛症状[13]。
不良反应情况来看,观察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效果突出,增强心肌缺血耐受性,减少心肌缺血梗死面积,减少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心肌功能的目的,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14]。
综上所述,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并心绞痛患者疗效得到肯定,有效稳定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用药安全性高,临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