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淼锋 胡劲涛 胡柏松 孙 奇 夏晓斌 杨 炯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的常用的治疗方法,其避免了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以及减少了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训练[1]。肌少症是一种以肌量减少、肌力降低为特点的疾患,在老年人群众发生率较高,且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肌肉功能的下降会影响到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满意率[2]。本研究将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法干预合并肌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期望能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2 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区富科2019-04A),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WTO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3]:T<-2.5。肌少症诊断标准[4-5]按下述过程进行:步速≤0.8 m/s 或5 次起坐实验≥12 s→静息状态下优势手握力(男≤25 kg,女≤18 kg)→双能X 线肌量低于参照青年健康人峰值的-2SD。中医脾肾阳虚兼血瘀型[6]:腰膝冷痛,食少便溏,腰膝酸软,双膝行走无力,弯腰驼背,畏寒喜暖,腹胀,面色晄白,舌淡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脉沉细涩。
1.3 纳入标准(1)股骨颈骨折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2)符合中医脾肾阳虚兼血瘀型及骨质疏松症、肌少症诊断标准;(3)年龄在70~85 岁之间;(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1)存在肢体残疾、畸形或既往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内科疾病者;(5)术后不能配合功能锻炼者。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组高年资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方式: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患者取标准侧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自大转子上方约5 cm 处切开皮肤,经过大转子后至远端10 cm。逐层暴露皮下组织,至阔筋膜后。从股骨近端后外侧松解外旋短肌,切开关节囊,手法脱位,小粗隆上方1.0 cm 股骨距截骨,取出股骨头,处理髋臼内滑膜、悬韧带,切除盂唇,股骨侧逐级扩髓安装合适假体柄及球头,术中对照组1 例、治疗组2 例出现股骨近端骨裂,均采用钛缆(捷迈公司)环扎,见股骨近端骨裂处稳定,后复位,严密止血,逐层缝合。假体由春立公司提供,均为生物型假体。术后康复:对照组:术后清醒后即刻指导患者进行踝泵及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术后24 h 开始进行髋部外展、屈髋屈膝(屈髋角度小于90°)及坐位下进行伸膝运动;术后48 h 允许患者进行站立,并在助步器辅助下逐步进行步行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补肾健脾活血颗粒剂口服,拟方:熟地黄、山药各15 g,杜仲、延胡索各10 g,山茱萸6 g,枸杞15 g,党参、茯苓、白术各12 g,桃仁、红花、五加皮各6 g,千年健12 g,乌梢蛇10 g,甘草6 g,每天1 剂,水煎分2 次服用。术后第2 天开始服用,共服用6 周。
2.2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术后3、6 个月髋关节功能、动态平衡能力及步速,患者术前因股骨颈骨折卧床,无法收集上述指标。(1)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 评分[7]进行评估,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活动度四个部分,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高。(2)动态平衡能力:采用Fugl-Meyer 平衡量表[8],包括无支撑坐位、健侧伸展防护反应、患侧伸展防护反应、支撑站立、无支撑站立、健侧单足站立和患侧单足站立七个项目,满分14 分,分值越高表示平衡能力越强。(3)步速测定:患者按日常步行速度独立自行行走50 m,记录所用行走时间,计算步速。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分析,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距[M(IQR)]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患侧、BMD、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3、6 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3、6 个月治疗组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为仅接受康复训练患者;治疗组为在接受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补肾健脾活血中药颗粒剂口服患者
3.3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3、6 个月步速比较 术后3、6 个月治疗组平均步速较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3、6 个月步速比较(m/s,)
表3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3、6 个月步速比较(m/s,)
注:对照组为仅接受康复训练患者;治疗组为在接受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补肾健脾活血中药颗粒剂口服患者
3.4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3、6 个月平衡能力比较 术后3、6 个月治疗组平均Fugl-Meyer 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3、6 个月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3、6 个月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为仅接受康复训练患者;治疗组为在接受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补肾健脾活血中药颗粒剂口服患者
髋关节置换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术后健侧髋关节再发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发生风险仍较高,故降低髋关节置术后骨折再发生的风险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9]。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肌量减少、生理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疾病,导致患者活动和平衡能力减弱,跌倒骨折风险增加,并且其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2]。贡歌等[10]研究显示,伴有肌少症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低于无肌少症患者,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另一项研究显示,肌少症延迟了患者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肌少症是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11]。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肌、骨在生物力学、基因调控及内分泌等方面相互联系,病理状态下亦会相互影响,导致疾病发生[12]。因此,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患者应同时注重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的治疗。
《灵枢·经脉》载:“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已认识到肌、骨病变会相互影响导致疾病发生,在肌骨退变性疾病中“骨肉不相亲”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上应注重筋骨并重。中医认为,中年之后,肾精渐亏,累及于脾,脾失温养,无以滋肾,终致脾肾亏虚,加之骨折患者筋脉损伤,血溢脉外,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进一步影响脾、肾功能。由上可以看出脾肾阳虚兼血瘀型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见中医证型。结合“脾在体合肉、肾在体合骨”的观点,本研究应用补肾健脾活血法来治疗合并肌少症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一方面补肾健脾以恢复先后天之精,濡养肌骨;另一方面活血化瘀以疏通脉络,气血运行通畅,更有利于脾肾功能的恢复。
补肾健脾活血中药方中熟地、杜仲、山茱萸、枸杞温补肝肾,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益气,五加皮、千年健、乌梢蛇强筋骨、通经络,延胡索、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甘草补脾益气兼调和诸药。治疗组患者术后3、6 个月髋关节功能及步速均高于对照组,且前者的平衡能力明显优于后者,这提示补肾健脾活血法能够有效改善合并肌少症的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肌肉强度,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恢复,有利于减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再骨折发生的风险。[本研究受富阳区科技计划项目(No.2019SK004)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