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西方音乐史及作品鉴赏》
作者:赵建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6878-6
出版时间:2017 年8 月
定价:49.5 元
音乐的形成普遍认为与萌芽时期的宗教活动密不可分,而其发展又随着宗教传播的不断深入,交织着不同元素的相互碰撞,与其他因素共同构成了音乐长河的辉煌历史。宗教的传播间接促进了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和风格特色,本文结合《中西方音乐史及作品鉴赏》一书,分析宗教传播过程中的中西方音乐交流与逆变。
由2017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赵建斌著《中西方音乐史及作品鉴赏》一书,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三个部分按照发展脉络分为五个历史时期并对其展开阐述。整个框架结构清晰、论述精炼简洁,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中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与转变的来因去果。本书16 个章节均采用了“理论概述+欣赏链接+音响回放”的形式,为读者构建身临其境般的艺术氛围的同时,使读者对同一时期、不同空间的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音乐在原始社会便已初见端倪。当时除了鸟鸣、溪水等大自然原生态的声音被认为是音乐外,贯穿着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中带有律动的敲打和有旋律的叫喊皆可视为声音。当人们学会将身边的乐器输出为具有节奏性的音乐时,音乐又在不知不觉中滋润、教化人心,因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宗教的传播。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儒家与道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是其构建的基础,而佛教与道教则是其受影响最为深刻的宗教。东汉时期,佛教主要以“咏读佛经”和“歌唱礼佛”相结合的音乐形式传入中国。西方音乐艺术的萌生起源于希腊,作为单种宗教音乐的西方主要以中世纪出现的基督教为信仰。由于基督教信仰的是“不平凡的普通人”——耶稣,所以宗教传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认同,也就导致西方音乐为了得到更多人的信仰而愈发通俗。
中国古代对于音乐就有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他提出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滋养性情,还可以为社会弘扬正确的道德理念,也就是要发挥音乐教育与感化的功能。自从具有西域特色和印度风情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国,华夏民间音乐的曲调就掺杂了许多异域音乐的特点和音律。东晋末年,在宗教传播过程中有位高僧创建了一种新的佛教音乐形式——唱导。这种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佛经呗赞而是注重教义阐述,弱化西域音乐风格从而重视民间音乐的即兴咏唱。但因为佛教蕴含着的因果关系、追求来世等思想为维护朝廷权威和统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佛教音乐通常以“筹”为乐器来表达庄重、严肃之感。唐朝是道教作为宗教传播对中国传统音乐影响最大的时期,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音乐交流的最高成就,主要表现在规范音乐仪轨、融入燕乐系统等。这一阶段创作了以唐玄宗《霓裳羽衣曲》为代表的许多道教特色的音乐,为后来如《二泉映月》等作品、作曲家带来熏陶。西方音乐交流与逆变在宗教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音乐在13世纪因遭到教会的反对和厌恶,兴起的固定歌调等复调歌曲发展受阻,随后经文歌结合弥撒曲的无伴奏复调声乐得到教会认同才有了更好发展。除此之外,西方面对宗教传播不同音乐的态度与中国接纳包容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基督教音乐最早作为当地创作的赞美诗,随着宗教传入到罗马等地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特色,又反作用于宗教形成较为系统地宗教音乐。当基督教处于绝对地位之时,基督教教义成为西方中世纪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致使一切音乐的交流与逆变都必须基于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尽管宗教音乐是教会推行的,但民间仍存在着世俗音乐。后来出于教会政治需求和社会稳定需要,在公元6 世纪教皇通过借鉴宗教音乐的规则,从而将相关的世俗音乐进行整理和编撰。因此,换个角度看基督教虽然为了固化和控制人们的思想来排斥外来宗教及其文化,但在实际生活中仍会渗透世俗音乐的踪迹。西方音乐交流与逆变在宗教传播中可能引发政治问题或宗教活动,而中国宗教传播下的音乐只从属于政治需要。但中西方音乐交流在宗教传播过程中也有共通之处,“真善美”是宗教理论中必不可少的价值理念,而这一理念都是中西方在艺术创造中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
综上所述,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的中西方音乐交流与逆变存在着相同与不同之处,正是由于中西方在地域、时期以及政治、文化上的需求不一样,这才造就了音乐在风格、类型上的迥然不同。但不容置喙的是宗教传播对音乐发展的意义重大,宗教促进音乐发展与音乐升华宗教理念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