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龙,王宏志,赵 欣,王一飞,杨桂南,孙鹏鹏
(1.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2.黑龙江省油层物理与渗流力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712;3.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低、特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储量丰度、产量低,开发成本高,采油井见水后含水率快速上升,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有效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需要根据见水规律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抑制含水率上升,提高单井及区块产量。因此,准确预测采油井及区块见水时间,对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低渗透油藏流体呈非线性渗流[3-7],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低,受应力敏感性显著[8-10],油层渗透率损失严重,引起启动压力梯度增大[11-13],导致油藏注水受效差、采油井见水晚等问题。目前,已有见水时间预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未同时考虑应力敏感性、非达西渗流、应力敏感性引起启动压力梯度发生动态变化等因素,误差较大,适应性较差,无法有效指导油田措施调整;(2)低渗透油藏往往采用小排距、大井距的井网方式开发,而已有见水时间计算方法未考虑排距与井距不等的问题,模型不符合矿场实际[14-17]。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长垣外围低、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考虑应力敏感性和变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低渗透油藏三种井网见水时间预测模型,以期为低品位油田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主流线附近流管流量可表示为[11]:
式中,Ki为原始渗透率,mD;L为注采井距,m;pwf为采出井井底流压,MPa;piwf为注入井井底流压,MPa;Δq为经过流管流量,m3/d;ξ为流管任意位置距注入井距离,m;A(ξ)为流管中距井距离为ξ处的横截面积,m2;μ为流体黏度,mPa·s;Mo、Mw分别为油井端、水井端压敏系数,MPa−1;pi为原始地层压力,MPa;a为启动压力梯度回归系数。
水相连续性方程为:
式中,vw为产水速度,t/d;Sw为含水饱和度;f′w(Sw)为含水饱和度为Sw条件下的产水率上升速度,%;rw为井筒半径,m;φ为孔隙度;t为时间,d;vl为产液速度,t/d。
取蓝色部分作为五点法井网注采井流动单元,该单元可简化为一直角三角形(见图1)。
图1 五点法井网注采井流动单元划分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flow unit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of five-point method pattern
由图1中计算单元,可得到以下已知条件:
流管截面积为:
式中,h为有效厚度,m。
将已知条件导入式(11)得到:
将式(9)−(10)及式(12)代入式(7)得到:
当α→0、β→0时,对式(13)积分并化简,得到五点法井网条件下采油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取蓝色部分作为四点法井网注采井流动单元,该单元可简化为一直角三角形(见图2)。
图2 四点法井网注采井流动单元划分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flow unit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of four-point method pattern
由图2中计算单元,可得以下已知条件:
三是有序向东盟进一步开放教育等服务产业。可在防城港城区由中国企业与东盟企业合资建设中国—东盟联合大学,面向中国与东盟各国招聘教师和招收学生,将中国—东盟联合大学办成中国与东盟各国,尤其是各国年轻人文化沟通、学术交流、教育合作的大平台,并申请将其作为推进与落实“一带一路”文化相通的关键项目,作为中国软实力构建与文化整体输出的核心载体。
四点法井网采油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1.4.1 油井排边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取蓝色部分作为反九点法井网注采井流动单元,该单元可简化为一直角三角形(见图3)。其中,C点为井距的中点。由图3中计算单元,可得以下已知条件:
图3 反九点法井网注水井与油井排油井流动单元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flow unit of water injection well and oil well of oil well with anti-nine-point
反九点法井网排边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1.4.2 油井排角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取蓝色部分作为反九点法井网注采井流动单元,该单元可简化为一钝角三角形(见图4)。其中,C点为井距的中点。
由图4中计算单元,可得以下已知条件:
图4 反九点法井网排角井流动单元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flow unit of borehole net well with anti-nine-point method
1.4.3 水井排油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取蓝色部分作为反九点法井网注采井流动单元,该单元可简化为一直角三角形(见图5)。其中,C点为排距的中点。
图5 反九点法井网注水井与水井排油井流动单元示意图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flow unit of water injection well and drainage wells by anti-nine-point method
由图5中计算单元,可得到以下已知条件:
利用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计算单井及区块见水时间,并将计算结果分别与示踪剂测试结果、文献15和16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本文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下文将文献15方法称为方法1,将文献16方法称为方法2)。
龙南油田于2020年5月对一小井区进行了示踪剂测试,用于评价优势通道方向。该井区注采井数分别为3、7口,井区井位图如图6所示,井区基础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井区基础参数Table 1 Basic parameters of well area
图6 井区井位图Fig.6 Well location map
表2为井区见水时间计算结果对比。由表2可知,方法1和方法2误差较大,新方法计算误差最小,更趋于矿场实际。L-O2和L-O5两口井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L-O2采取了压裂引效措施,注采井间驱替距离变小,渗透性提高,见剂时间早,导致计算误差较大;L-O5井采取了堵水措施,见剂时间延缓,导致计算误差较大。
表2 井区见水时间计算结果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calculation results of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in well area
根据定义,区块投产至综合含水率达到2%所需要的时间为区块见水时间。表3为长垣外围低渗透区块基本参数。根据表3基本参数,计算见水时间,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方法1、方法2误差均较大;新方法误差相对较小,更趋于矿场实际情况。
表3 长垣外围部分低渗透区块基本参数Table 3 Basic parameters of low permeability blocks around in the periphary of Changyuan
表4 见水时间计算结果对比情况Table 4 Comparison of calculation results of water breakthrough time
(1)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性和变启动压力梯度、排距和井距不等条件下的五点法、四点法和反九点法井网见水时间预测模型;针对反九点法井网,分别建立了油井排边井、角井及水井排油井的见水时间预测模型。
(2)利用新方法计算单井和区块见水时间精度明显提高,更符合矿场实际。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油田措施调整,对改善低渗透水驱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