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李文巍 严立明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长汀县馆前中学)
信息聚合是学生突破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关键环节。师生应沿着追寻命题考查方向、调动必备知识、聚焦概念映射的解题思路,既强调材料共同主题的宏观辨析,也注重知识网络的多元联系,更不忘历史见解的渐次培育,从而推动学生聚合思维的有序发展,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些许测评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发布以来,命题者围绕“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这一重心,精心创设历史选择题,指向高中毕业生核心素养的科学测评。不同教师的问题解决方略虽然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但大多遵循“材料解构→知识建构→认识重构”的思维过程。在长期的解题训练中,学生形成了较稳定的解题经验,但仍然有不少学生与正确答案擦肩而过。高考选择题的解题错误归根究底,在于学生聚合思维的欠缺,导致难以发觉问题情境不同部分的独特联系,主要表现为对试题信息解析的“方向模糊”“范围笼统”“条理紊乱”,无法“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因而,本文拟以2021 年部分高考试题为例,探索历史选择题信息聚合能力的逻辑进路。
相对材料分析题而言,选择题题干的有效信息量和冗余信息均规模较小,设问词隐含了对于必备知识的考查向度。不少学生在阅读选择题的题干时,只凭解题经验提取题干的“关键词”,忽视对包含信息的整体观察。实际上,无论题干提供的是单一史料还是组合史料,命题者必然立足专题知识谱系,指向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特定教学主题。一般来说,“题干主题”可以浓缩为语法结构完整的简单句,需要学生依托学科知识构建价值判断,如例1。
例1.(2021·全国乙卷·2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C)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从中可以看出宋代”这一设问,意在提醒学生关注材料中三者言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命题者“求同存异”的价值导向,要求学生通过史料研读确定三者言论反映的基本史实,暗示学生干扰项只能指向部分信息聚合成果。“苏辙”“郑至道”都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他们与“官府”一道,抽象出“宋代统治者”这一共同的历史活动主体,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这段组合史料反映了宋代统治者对士、农、工、商等群体择业和改业的认识。三者言论都使用了否定句式,需要学生进行信息转化,“毋舍本逐末”意味着宋代官府仍提倡“重农抑商”,反对农民放弃农业,根据信息冲突可排除B 项。“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说明苏辙体察了宋代工、农、商等社会群体对自身职业处境的不满,对向“士”这一职业流动的渴望,恰恰说明四民社会地位差异显著,排除D 项。“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体现了郑至道对士、农、工、商之间职业分工差异性的认可,表明统治阶级内部仍存在包容商品经济的温和声音,排除A 项。三者言论取向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围绕“宋代不同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深刻影响民众职业选择”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通过聚合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可以明确这段组合史料说明宋代统治者已形成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职业“频繁流动已成社会常态”这一共同的事实判断,三者分歧主要体现在统治集团内部对于四民社会地位和职业选择的价值判断。
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就是高效地发现、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高考试题所遴选的必备知识,往往与《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体系构建、问题解决需要等合理对接,因此在试卷讲评和教学渗透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学科知识拓宽的限度,尽力避免学科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引导学生在知识谱系构建过程中,既能充分建立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又兼顾必备知识的实际需要,从而促成概念学习减负增效局面。
例2.(2021·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3)图1 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B)
图1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依托时空轴、年表、历史地图、知识结构图等学科工具,构建“人—事—物”普遍联系的具体时空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变迁、延续、进步等意义,学生运用历史空间判定技能分析“河流”这一地理因素,发现“主要产粮区”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流域,而从中国古代“以农立国”这一常识出发可知,“主要产粮区”这一古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某一区域农业生产对当时全国经济的巨大贡献,使得封建统治者高度依赖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正所谓“古代社会经济重心首先是农业生产重心、粮食生产重心”,从而建立“主要产粮区”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解题必备知识的关联。此时,教师适时指引学生围绕“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教学专题,系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深化对这一关键问题的认识。(见图2)
图2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知识结构图
映射原指两个集合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一种关系。在英语、语文等学科的研究中,一般较多使用“映射”描述学科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历史选择题的解析可以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思路,从“对应关系”出发,审视史料中蕴含的概念元素,测量学生对历史概念内部结构的认知、近似概念的辨析、相关概念的贯通,从而实现由掌握史实向明了史理、汲取史智的华丽跃升。
例3.(2021·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6)
表1 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D)
表1 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 单位:百万美元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
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
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一切历史解释都要回答“何以发生”和“如何演变”这两个关键问题。“直接论据”“论题”的设问方式,提醒学生题干呈现的历史现象应与正确选项之间,在概念范畴上存在包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教师采用概念图这一直观形式,通过节点、连线、关联词的逻辑串联,呈现材料信息与D 项之间的概念映射,辅助学生理解美国、西欧、苏联、东欧之间的复杂联系(见图3),反映了二战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激烈斗争的时代背景下,受到欧洲市场内部经济交流传统的影响,西欧国家仍具备相当经济自主意识,从侧面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并未采取完全协调一致的立场。此外,学生对干扰项中所涉及的历史概念进行分解,并与题干的历史现象进行对比时,可以使用数学集合论中的韦恩图来呈现较为复杂的概念关系。如此呈现后,可以发现干扰项仅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元素:马歇尔计划与出口贸易的唯一相似,只在于两者之间都涉及资金流动,但马歇尔计划的本质是美国对西欧单向的“经济援助”,而出口贸易一定是双向交流;两极格局以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作为形成标志,而“滞胀”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属于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现象,都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联;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 年确立),以及作为世界贸易体系的关贸总协定(签订于1947 年),均早于材料贸易行为的发生时间,不适宜直接用来研究这两个历史事物的形成过程。
图3 美欧对苏东国家贸易概念图
由上可知,虽然史料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的差异,但都只是试题情境构造的组织依托,是选择题聚合思维的考查载体。高中历史选择题的信息聚合,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题干—设问—选项之间,犹如古建筑的榫卯结构,学生既需要考虑题干构架的宏观形势,与问题解决基本方向的整体协调,也要注重筛选试题所涉及的丰富知识片段,从中遴选解题所需的必备知识以完善学科知识网络,并交替运用同化和顺应策略,促成全新的认知平衡,更需从微观层面透视历史细节,悉心梳理历史概念之间纵横交织的对应关系,有条不紊地辨析史料信息与选项史论的耦合程度,探索最具说服力的历史解释,从而以典型试题的解析为契机,推动学生聚合思维的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