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添虹
(上海天华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同时,红色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中一种鲜明的文化标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很大程度激发广大群众的奋斗意识奋斗精神,从而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思想共识和动力源泉。2019 年,党中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并将“文旅融合”写进“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自信、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前景趋势向好,红色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游客数量持续增高,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人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新方式。
《珠海“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独具魅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改革文化资源,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淇澳村与其所在的唐家湾地区,作为珠海市最具文化底蕴的区域,孕育了一大批革命家及重要历史人物,是中国近现代各界先驱力量的摇篮,是珠海文化的代表。通过对淇澳红色村旅游发展路径的研究,进一步指导淇澳红色美丽乡村的党建示范工程建设,以期从红色旅游视角对珠海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做出有力的探索。
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自2001 年以来,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红色旅游”的概念,200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进行了明确: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随后印发的二期和三期纲要中,“红色旅游”定义在时间线上得到了向前和向后的延展,将红色旅游时间向前延伸至1840 年开始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后延伸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和改革时期,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艰辛探索和光辉历程进行全景展示。
红色旅游从功能上看,具有教育、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四大功能。段迎豪(2007)和戴欣欣(2010)指出,红色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以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教育因素为基础,同时具备寓教于乐特色的文化旅游形式。目前学术界对红色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游客感知、旅游偏好、游客忠诚度、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庄惠(2015)认为,在体验经济和文化创意的时代背景下,应更加注重游客体验和游客满意度研究,开发具有独特创意和趣味性的旅游产品和体验空间,使游客满意度大于游客期望。
学术界对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地开发、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品牌树立、旅游区域整合、旅游扶持政策等方向逐步深入研究与探索。黄滟珺(2021)、朱虹(2021)认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最主要的是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找准项目发展定位,树立地方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同时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构建完整的旅游体系。宋晓婷(2017)认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要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再针对现有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开发出高品质的立体多元化旅游产品,最后塑造旅游品牌。侯德超(2019)针对三亚红色旅游开发中在资源、产品、基础设施、管理以及受益群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重视及政策倾斜、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挥其旅游产品作用等相应对策。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红色旅游目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较多地聚焦于革命时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容的挖掘和展示。经典案例如井冈山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韶山红色旅游景区等红色革命老区。
从全国分布上看,主要为十二大红色旅游区,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山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共300 多个红色旅游景点。
从客群市场特征上看,红色旅游客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国内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由60 后、70 后向80 后、90 后转移,以短期定制化团队出游为主。出游时间较为独特,旺季多出现于重要历史事件发生日及寒暑假。客群职业特征以学生、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及退休人员居多。
重点选取了五种类型红色旅游景区,通过研究五种类型红色旅游景区案例开发模式经验,总结出红色旅游项目一般遵循三步走的开发模式:第一步,红色核心打造:围绕红色资源,用现代的表达手法建设好红色文化展示空间载体。这里重点包括对核心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更新,在此基础上做好文化宣讲空间。同时面向新时代客群需求实现可参与、可互动、可体验的多维度文化演绎方式的创新。第二步,“红色+”模式:进一步结合周边资源特征进行融合式开发。结合红色景区所在区域的本底特征,进一步可联动生态资源、农业资源、古村落资源等进行融合开发。第三步,区域旅游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同步对景区旅游标识系统、旅游交通集散、旅游综合服务、红色旅游教育服务体系及区域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体系进行完善建设。
表1 典型红色旅游项目开发案例总结
图1 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苏兆征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1885 年苏兆征出生在淇澳,在幼年时期,受到家乡淇澳抗英胜利等爱国主义思想熏陶。1921 年他带头组成海员工会,举行著名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胜利。1925 年苏兆征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成立省港罢工委员会,成为全国工人所拥戴的领袖。苏兆征带领广大工人阶级举行的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的先锋精神。
淇澳岛现存红色文化遗址有白石街古炮台遗址、天后宫、苏兆征故居陈列馆等历史人文景点,同时还有祖庙、文昌宫、钟氏大宗祠等庙宇、祠堂、旧民居等230多处建筑遗存。除此之外,淇澳岛是一个集人文美、生态美于一身的地方,还有省级红树林湿地公园、国家级白海豚保护区等自然景观。目前淇澳岛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知名度不高,作为珠海最有红色文化底蕴和价值的地方之一,没有形成应有的影响力,更没有体现出苏兆征所传递的时代文化精神。岛上目前主要产业为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打捞为主的渔业和以乡村民宿和零售为主的观光休闲旅游业阶段。
淇澳的红色文化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先锋精神在淇澳的当代传承。研究给出淇澳红色旅游发展形象定位:珠海红色文化先锋示范村。目的是以淇澳红色美丽乡村“扛旗”引路,打造珠海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通过对红色旅游市场的开发模式、趋势研判、客群定位、需求特征的全面分析,以及对不同类型红色案例发展策略的总结,结合场地定位提出三大发展策略——发展路径示范、产业转型示范、运营模式示范。
第一步,红色核心打造:以白石街为主轴的红色历史文化核心打造。长达1000 余米的淇澳白石街,是最能体现淇澳先锋精神的区域,苏兆征故居陈列馆、文昌宫、古炮台遗址、淇澳英雄广场依次分布于此,是重点打造的红色核心区域,白石街的改造主要包括重要节点策划及设计。
1.抗英广场提升为“时光剧场”。作为淇澳红色文化体验的西侧主入口,现状是淇澳抗英禁烟广场,目前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活动空间,策划通过淇澳历史故事、时间线、人物IP 等,围绕苏兆征《省港大罢工》打造室外舞台剧,以淇澳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内容打造室内沉浸式剧场,最终形成一个大型室内+室外相结合的体验淇澳先锋精神的沉浸式体验场地。空间设计上在保留原有雕塑及保护文保遗址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展演空间和互动装置创造多样的空间体验。
2.淇澳广场提升为“先锋舞台”。作为淇澳红色文化体验的东侧主入口,是苏兆征雕像和苏兆征纪念馆等历史节点集中地,是体现苏兆征人物精神的核心体现。策划“先锋舞台”,通过戏剧表演形式,演绎苏兆征生平主要经历以及领导工人阶级斗争事迹,体现工人阶级先进事迹与伟大精神。设计上整合并拓展广场空间,结合多样主题丰富广场活动,在有序连接参观路线的同时塑造了以纪念苏兆征英雄为核心的公共场所。
第二步,红色拓展提升:红色主题基础上的全岛资源整合开发。以第一工业区更新改造为例,位于进入淇澳主干道交叉口处,是淇澳第一站,由一组旧工业厂房组成,规划对其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建议打造成为淇澳岛综合旅游门户。具体改造策略如下:
1.红色主题配套功能提升。重点打造三个中心,包括为红色主题配套的游客中心、党建团建综合服务中心以及服务于岛上居民的邻里中心。
2.植入“红色+”功能。植入餐饮零售、海鲜市集、娱乐消费等商业业态,引进红色主题酒店,围绕红色主题体验,打造红漫创意坊、文创工作室、红色文创集合店等文创拓展功能。
3.增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议规划建设淇澳乡创综合体,将村内不规整的大排档、晾晒场及农创产品进行统一整合,为村民提供就业创业的空间,提供统一的美食空间、生产加工空间及销售空间,既能整顿村貌,促进美丽乡村整治,又可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服务和管理,增强体验感。
第三步,系统配套提升:围绕红色主题的旅游服务配套系统提升。重点从旅游交通系统、旅游标识系统、市政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进行提升。旅游交通系统重点建议对内部车行道路和停车系统进行升级优化。旅游标识系统建议对标识标牌设计和安装位置进行升级优化。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议对核心游览区的市政管网和环卫系统进行优先优化。
“红色文化+乡村旅游+休闲渔业”助力淇澳乡村振兴。
第一步,升级传统资源。将传统的自然资源与研学教育相结合,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传统村落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打造成为集红色文化主题游+生态科普研学游+海岛休闲度假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第二步,改变传统工业。使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的工业企业腾退,更新工业厂房空间,增加红色旅游服务配套和村民生活服务配套,打造成集生活服务+红色服务+旅游商业+文创产业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
第三步,升级传统渔业。通过文创产业植入以及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渔民转产创业、增加渔农产品加工、渔农产品展销、体验等产业环节,打造为集现代渔业观光、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渔业。
政府主导、企业统筹、平台运营、多方共建。成立淇澳红色美丽乡村整体开发和运营平台,负责整体规划引导、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上级政府对其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主要负责引导乡村振兴、规范旅游行业发展和健全村落基础设施。上级政府授权企业,引入社会资金对淇澳进行投资和管理。村民与村集体可以将宅基地进行出租获得收入,同时也可以获得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从而提升村集体收益,带动居民就业创业。公益组织和研学机构可参与研学课程及其他旅游项目的经营,为淇澳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的运营顾问团队,从而整体提高淇澳红色美丽乡村运营质量。
通过对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的总结,创新提出红色旅游三步走的开发模式,并以淇澳村为例进行红色村建设实践应用,提出红色核心打造、红色拓展提升、系统配套提升的开发步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运营升级,全面实现淇澳红色旅游的落地实施过程,不仅起到标准示范的作用,更为全国同类型红色旅游目的地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