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露/襄阳市审计局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审计质量建设,是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规避审计风险的现实需要。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需要识别审计质量链条中的风险点,切实加强对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分级控制+保障措施”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中对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要素,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部门、总审计师和审计机关负责人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和应当承担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责任的情形,审计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和年度考核,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但在审计实践中,审计质量控制往往受审计业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审计人员职责履行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过程质量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审计人员思维认识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依法审计意识不强。有的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由于缺乏法治思维意识,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充分不适当,仅凭审计经验和单一证据要件就认定可能存在问题,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甄别;有的认为凡是被审计单位未提出异议的审计事项,均是证据充分且适当的审计取证,忽略被审计单位未提出异议的深层次原因;有的不愿意听取被审计单位或者审理人员的意见,对不同意见不能做到理性思考、兼容并蓄。第二个误区是片面追求审计报告质量。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时立足于结果导向,认为审计报告是反映审计成果的载体、审计报告的质量就体现了审计质量,而忽视了审计质量过程管控。事实上,虽然审计报告是审计项目最终成果的集大成者,但审计质量应该是贯穿于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和报告等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
(二)分级质量控制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准则》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部门、总审计师、审计机关负责人层层把关的分级质量控制制度,但存在以下情况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整体效果。一是现场审计时间不足影响审计质量。有的项目在制定计划时,现场审计时间设定不充足,容易造成审计人员认识问题不够深入、获取信息不够全面、证据支撑不够充分等问题。同时,时间不足也影响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在审计现场的分级质量控制时间的分配,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整体效果。二是审计实施方案影响审计质量。审计实施方案对审计事项、方法步骤、人员安排等不细化,导致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现场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工作精准度不高,审计取证的标准化、规范化不够,影响了审计项目质量。三是审计人员能力影响审计质量。主要有三个不足,即职业判断能力不足,在审计过程中对“哪里可能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找到线索并查出问题”“如何对问题定性”等缺乏敏感性和判断力;审计取证能力不足,对应该取得哪些证据、采取什么形式取得证据、如何完善证据逻辑链条等存在欠缺;研究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由于不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对问题的把握和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审计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制度规定不够细化。现在虽然有《国家审计准则》以及各级审计机关的规范指南、操作指南等相继出台,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一些细节上的模糊地带,审计人员往往只能凭借审计经验或者职业判断来进行操作。如《国家审计准则》中对“一般审计项目”和“重要审计项目”如何界定、如何评判缺乏统一的标准;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回复无意见,那么对审计档案中是否需要《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说明》仍存在疑问;审计过程中,增加审计组人员,是否需要调整审计实施方案,需不需要再做一份重要事项管理记录等没有明确规定。二是人才结构比较单一。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和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过去偏重于财会审计专业的审计人员结构已不能满足审计业务发展需求,具有法律、计算机、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远远不足。三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对于审计项目中的数据处理,更多的是运用数据库对采集的审计数据进行查询分析,但是分析的疑点数据有效性依赖于基础数据质量和分析查询思路,采集到的基础数据直接影响到审计查证质量,同时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分析能力高低也影响到审计查证深度及审计结果;地理信息技术、图数据库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审计工作效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影响审计质量的风险点往往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切实保障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需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的全过程“分级控制”机制,保证审计计划的科学化、审计现场的严密性、实施审理的前置内嵌,消除影响“分级控制”作用发挥的因素。
(一)提前谋划准备,发挥“分级控制”作用。开展现场审计前,提前收集信息、谋划审计项目现场安排,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为审计现场留足时间查证并获取有用信息,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对问题进行精准定性并收集相应证据,为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等级次的审计现场“分级控制”赢得时间,发挥“分级控制”作用。
(二)抓好审计实施,强化过程质量管控。一是精心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根据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细化审计关注的重点事项、查证过程和方法步骤,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审计现场工作精准度。二是切实抓好现场实施。结合审计项目特点和审计人员专业特长,合理搭配审计组成员,降低因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不足对审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实行审计现场管理分级负责制,将审计质量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实行审计组例会制度,做到例会内容具体化、听取意见多层化、组员讨论多元化,加强审计组成员之间信息沟通。三是加大现场复核力度。严格落实审计组成员、主审、组长审计现场质量控制责任,对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证据获取、审计程序实施等关键环节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避免审计现场受审计时间、审计成果导向等原因的影响,变成实际的单级质量控制,对审计质量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三)实施跟踪审理,把好审计质量关口。一是法规审理关口前移。审理人员参与重点项目审计方案、处理口径、法规定性的讨论和报告模板起草,对政策落实审计项目实施跟踪审理、现场审理,提高现场审计工作质效。二是实行集体会商制度。对重大、复杂、综合性问题,以集体会审、部门会商、专家咨询、会议审定方式,解决问题分歧争议,提升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三是建立审理“退回”机制。对报送审理发现较多或重大问题的审计项目资料退回审计组,要求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再次复核,形成倒逼机制,切实发挥审计审理作用,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效,形成审计项目质量管理闭环链条。
要建立起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不仅要靠审计业务人员在审计全过程完成,还需要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围绕审计质量控制这一中心目标,从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技术保障等方面工作加强管理,为审计全过程“分级控制”提供后勤保障和支撑,形成提升审计质量的保障体系。
(一)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审计质量的重要性,消除思维误区,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工作水平。一是要牢固树立依法审计理念,在提升自身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宪法、审计法和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确立的“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加强对宪法、审计法、预算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的学习,提高依法审计的自觉性,切实将法治思维贯穿审计实施全过程。二是转变结果至上思维导向,将严把审计质量这一理念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从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审计实施到审计报告出具,对审计质量进行全过程“分级控制”。三是改变传统固化办案思维,警惕并摒除仅凭经验认定的可能存在的问题、仅根据某一证据的存在就草草认定问题、凡事被审计单位未提出异议的事项就属于事实清楚的问题等传统审计思维,还应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内部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减少审计风险点。
(二)强化制度保障,提高操作水平。进一步规范完善各类审计操作指南,明确各环节责任人、时限和质量要求,细化质量管控措施,提高可操作性,从制度上促进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人才保障,提高专业水平。国家审计涉及会计审计、经济管理、财政财务、法律法规、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审计的质量保证就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专业背景的人才储备。一是全面加强审计人员能力建设。加大学习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水平和职业操守,特别是多学科背景的知识储备,并多岗位锻炼,全面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素质。二是有效借助外部专家力量。从内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组织中发掘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各类人才,建立门类齐全的审计人才专家库,通过向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以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弥补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和审计力量的不足。
(四)注重技术保障,提高工作质效。加强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创新手段,变抽样审计为全面审计,使审计结果更全面、准确,提升审计质量。一是信息技术运用多元化。结合地理空间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国土资源数据在资源环境审计和政府投资审计中的分析应用,破解时空变化核实难等问题;利用不同尺度、不同时相的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结合职能部门提供的行业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遥感影像等技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对多期变量数据的比对、分析,高效发现问题,使审计结果更迅速、精准。二是信息技术运用全面化。审计机关在现场审计实施过程中,分别建成财政、社保、税务、住房公积金、部门预算全覆盖、经济责任、自然资源等各类型审计信息化技术库和数据分析模型,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审计工作深度融合,使审计结果更全面。三是信息技术运用精准化。在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真实完整的基础上,注重大数据审计分析质量,根据审计项目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反馈,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运用、完善数据分析方法模型,提高数据分析结果可利用率和查出疑点问题准确率。
[图片新闻] TUPIANXINWEN
武汉市江汉区审计局聚焦老旧小区立面整治工程,重点关注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屋面防水施工情况。审计人员通过实地勘查楼顶防水施工工艺,检查防水卷材质量,实测施工面积,核实防水施工质量是否达标,助力“阳光”照耀民生工程,推进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图为审计人员实地查看防水施工情况。
(任亚歌 刘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