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层进阶,让小古文教学渐入佳境

2022-07-25 03:35陈鸣朱琳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3期

陈鸣 朱琳

摘要: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增加了小古文的学习,小学阶段设置了14篇小古文。由于这种体裁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不能仅仅从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入手,需要循序渐进、逐层深入,逐步打开小古文教学的五重之境。本文提出要落实“文字”,在智慧取舍中理解大意;诵读“文章”,在朗朗上口中悦纳内涵;体悟“文化”,在深度认同中汲取营养;品鉴“文学”,在辨析涵泳中习得能力;读写结合,在创作中融合各种语文知识。

关键词:逐层进阶;品鉴文学;辨析涵泳;深入认同

1    落实“文字”,在智慧取舍中理解大意

小古文本身语言简洁凝练,每个字都指向不同的意蕴,真正理解小古文,就需要将文中每个字的音形义解释得清清楚楚,这是精准、全面理解小古文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在理解之后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字字响亮入耳,不读错、不缺漏、不增添、不调序,直至熟读成诵,使得文本之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在字字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凸显“放过”和“放大”两层意图。小古文中有些词语相对简单,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能够通过联系和猜测的方式自主理解其大意,教师就不必消耗过多的精力,需要采用“放过”的策略,将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性权利完全交还给学生。比如《司马光》中的“戏于庭”,虽然在语言顺序上采用了“状语后置”的方式,但学生借助课文以及插图,能够准确理解“戏”“庭”这两个字的大意是“玩耍”和“庭院”,并在自主调整中,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庭院中玩耍”,教师就不必过于纠缠,采用“放过”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理解。

而有一些词语,由于古今意思变化较大,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常常会混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放大”。这种“放大”绝不是机械强调和反复灌输,而是要让学生从源头字理上,真正理解文字的意思,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发展。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的“竞走”为例,现在指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与古代“争着跑过去”的意思大相径庭。那在古语中表示“走”应该是什么字呢?教师则相机出示了“走”和“步”这两个字的象形文字演变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古体字“走”画的是人张开双臂的画面,而“步”画的是两个脚印,展现了人交替行走之意。

该“放过”则“放过”,该“放大”则“放大”。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将小古文学习中的每个字都落实,才能显得更加有意义。

2    诵读“文章”,在朗朗上口中悦纳内涵

古人学习,一直都讲究诵读。现在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较少,又有不少相对冷僻的字词,加之很多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与当下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些都给学生诵读带来很大障碍,学生自然也就怕读、不愿意读。因此,教師不能将小古文的诵读设置成为硬性的任务,而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文言文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从而在反复诵读尝试中爱上诵读。

《司马光》是统编版教材设置的第一篇小古文,由于相对简单,学生朗读起来难度不大,但对其中“光持石击瓮破之”则难以读通。教师则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首先,尝试运用停顿符号。由于学生首次接触小古文,尚无可以直接运用的经验,停顿符号就成为较好的拐杖。教师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以示范读的方式带领学生朗读,这种两个字一停顿的方式,使学生深入感受到语言节奏的顿挫感和韵律之美;其次,从理解的角度出发,关注这句话中的主人公是“光”,并连续性发出了三个动作:拿起石头、击打瓷瓮、使得瓮破损,由此一来,语言文字就转变成鲜活画面,司马光砸瓮救人的一连串画面就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来,此时再次组织学生朗读这句话,不仅做到了准确,而且做到了连贯。再次,在诵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赋予语言文字以鲜活的认知体验。比如这句话的诵读,可以追问学生:你觉得司马光在做这些动作时,分别是怎样的?学生结合当时要救孩子的特殊情境,认识到“持石”要动作迅捷,“击瓮”要对准部位,而“破之”则应该显得有力度。为此,学生在诵读这句话时,就调整了语速、明确了重音、配合了动作。正是在这样一遍遍朗读过程中,学生才不觉得乏味,而课文中的情境和人物的具体表现,也在这样的状态中逐渐浮现出水面。

语文活动无外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读”是学生接触文本、感知文本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其他形式语文活动的重要媒介。而对于小古文而言,读的要求不仅仅要停留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层面上,同时还需要在理解其大意、把握住其情感的基础上强化朗读的主题韵味,从而凸显出独特的小古文味道。我们再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为例,这篇小古文主要讲述了我国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故事。整篇文章展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情感,所以在指导学生把这篇小古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教师则需要从文本的内容入手,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独有的感觉。首先,这篇小古文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钟子期聆听琴声之后的两句对话,这两句对话具有鲜明的对仗色彩,将俞伯牙的琴声比喻成高山和流水。在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的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先从语言的形式入手,紧扣其对仗的特点,将朗读的重音设置在不同事物上,以凸显两句话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意蕴;其次,教师要紧扣文本的主要内容,站在钟子期的视角,引导学生把自己看成是故事中的钟子期,仿佛聆听到了俞伯牙的优美琴声,着力指导学生将内心的喜悦之情展现出来,充分表达对俞伯牙的欣赏与赞美。只有在这样的层面上,才能更好地凸显小古文的语言形式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3    体悟“文化”,在深度认同中汲取营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载体,小古文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根植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反思上。

以统编版四年级中《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这篇课文所处的单元人文主题是“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单元中的课文除了讲述王戎的智慧故事之外,还讲述了西门豹、扁鹊和纪昌等人的故事。因此,这个单元对于传统文化的落实,就需要以对人物智慧的领悟为契机。在这篇小古文的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件,说说王戎究竟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很多学生都能从人物的表现中感受到人物的聪明和机智,但这种聪明究竟从何而来呢?此时,学生就不再是简单地关注人物、体悟人物,而是对其根源进行了洞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王戎善于观察、深刻分析的结果;还有的学生认为这也源自王戎自身的正直,因为他懂得“非礼勿取”的道理,道旁李并不是自己家的,他原本就不想去摘……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借助学生对于文本人物形象的感知,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智慧的源头,实现了感性体验向理性认知的过渡,顺势推动了从文本内容到内在文化的体验,从而为学生明晰了榜样的学习内涵,汲取了流传千古的传统文化。

还以上一板块中所涉及的统编版六上《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为例,从表面上看,这篇小古文主要讲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故事,但其背后却蕴藏着中国优秀的传统知音文化。对于当下的学生而言,这篇小古文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小古文大意的理解上,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对两人言行背后情感的洞察上,而需要借助这个故事本身所裹挟的丰富元素,尝试探寻中国古典文化对真正知音的定义。教师可以借助小古文中“伯牙绝弦”这样一个极具内涵价值的点展开探究,着力引导学生思考: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仅仅见了一次面,俞伯牙在听到钟子期的噩耗之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你们认为他俩之间的感情能被称之为知音吗?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之下,学生就不仅仅是关注文本所表达出来的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探寻人物言行背后所体现的丰富内涵。有的学生从故事的细节中感受到真正的知音并不需要天天见面,如胶似漆的交往,并不是真正的知音所倡导的,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真正懂得对方、欣赏对方,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知音;而有的学生则抓住俞伯牙“断琴绝弦”这一流传千古的举动,充分认识到真正的知音应该是能够为对方付出一切,被对方认可、被对方欣赏,而不仅仅是自己苟且偷安;还有的学生则借助资料了解到,俞伯牙的身份高贵,是一名士大夫,而钟子期只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但是两人之间身份的巨大悬殊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对彼此的欣赏和呵护,因此这些学生都认为真正的知音,并没有身份的界限,而只有心灵的相通。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从文本故事的情境中脱离出来,走向当下的社会,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在当下社会中,你觉得什么样的友谊能算是真正的友谊?自己和身边人相处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就引导学生穿越了文本语言和故事情节,包括人物言行表面的樊篱,而直抵故事内在的本质,积极探寻并解构故事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发掘其中所蕴藏的文化特征,从而为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小古文应有的贡献。

4    品鉴“文学”,在辨析涵泳中习得能力

古代人写文章讲究字斟句酌,往往寥寥数笔就能将事物特征和内心所想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价值资源和广闊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辨析和体悟,真正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文学品鉴素养的不断提升。

以统编版五年级中的《杨氏之子》一文为例,简要的文字中讲述了杨氏之子面对友人孔君平的一次玩笑,而机智回应的故事。而杨氏之子的聪明之处,就在与孔君平一来一回的对话之中体现出来。孔君平以“杨梅”与“杨氏”音相同的特点,与杨氏之子开玩笑:“此是君家果。”而这位杨氏之子“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人物的聪明与机智则跃然纸上。首先,这位杨氏之子有着敏捷的思维。当孔君平开玩笑的话语刚出,时间不长,从“应声”一词可见,则能迅速做出回应;其二,所回应内容可谓精妙至极。你以“杨梅”与“杨氏”同音戏谑,我则以“孔雀”与“孔氏”同音回应,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三,杨氏之子的回应有礼有节。很多孩子面对这样的玩笑,常常会翻脸,回应之言也会充满火药味,形成针尖对麦芒之势,但这位杨氏之子并没有如此,在言语之中“未闻”二字,尽显谦逊之礼。从课文中来看,孔君平是来找“其父”的,可见孔君平不仅仅是客人,同时也是自己的长辈,长辈跟晚辈开玩笑,本身就充满了喜爱与善意,如果直接以“孔雀是夫子家禽”回应,显然就显得有失风度,而加上“未闻”,既在同一逻辑下回应了孔君平的玩笑,同时又少了几分虐气,足见分寸感掌握得很到位。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将一个聪明、礼貌,又不失涵养的少年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便是小古文中所蕴藏着的文学力量。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字字落实”的意思理解上,更为关键的是,要探寻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作者所表达的智慧,强化学生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洞察,让其在对比阅读中实现深度化交流,让文言文小故事越读越有滋味。

5    读写结合,在创意写作中融会贯通

在品读小古文的时候,学生常常将注意力放在阅读上,但是忽略了参与写作活动。很多学生对古文创作缺乏自信,总是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鼓励,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写作主题,让大家融会贯通,全面掌握古文知识。

如在学习《杨氏之子》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大家觉得怎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先构思一下故事,然后试着用简短的文字写下来。”如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将绳子甩到树枝上,将树枝压下来,采集上面的果子。收集好素材后,教师又组织大家思考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和现代汉语的区别是什么。如有学生总结:“文言文总是用一个字代替双音节的字,如‘抛洒’,在文言文中用‘掷’这一个字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从文言文的句式方面入手分析。认为:“在文言文中,判断句一般用‘乃、为’等作为判断词,而现代汉语一般用‘是’。在文言文中,句尾一般会加上‘也’,但是现代汉语则不用。”还有学生分析语汇,认为:“在文言文中‘我’叫‘余’,两者不同。”在总结完毕后,大家又开始自主创作,尝试将原先创作的故事改写成小古文的形式。学生创作:“余掷绳索于树枝,取果,甚便。”大家参与到创作中,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总而言之,小古文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教学小古文要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经历从文字到文章、从文化到文学的逐步裂变,切实提升学生语言实践素养,助推学生整体素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分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66-69.

[2]欧阳汝林.小古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J].教学与管理,2020(03):65-67.

[3]谢醒.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有效实施[J]. 语文教学通讯, 2021(4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