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2-07-23 14:34
大众文艺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考核农产品

李 娜 龙 虎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经济振兴的基础,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1月,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乡村振兴背景下,要实现农产品走出去,需要在农产品的品牌包装上着力打造,尤其是农特产品包装。民族地区农特产品包装艺术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有助于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挖掘民族特色,自主培养民族地区学生服务乡村,为乡村振兴尽心尽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包装设计”的教学模式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一般在视觉传达设计本科专业高年级开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先修课程知识,例如文字设计、标志设计、品牌设计、图案设计相关课程等。包装设计课程涵盖了技术与艺术、材料与工艺等范畴,知识广度大,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内容主要包含包装设计的概论、包装与行销、包装设计全流程、包装结构造型与材料、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要素、包装设计表现及专题设计。

包装课程现阶段多注重教师讲授,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不够创新,联系实际的项目课题较少,考核方式较单一,体现不出综合评价。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仅限于知识的传达,每一单元知识点的训练,通观全局的系统教学方法较少,教学思路较为生硬,学习方式单一,概念与应用的衔接不够,整体性不足。探索从“宏观认知到微观理解”的全域角度理解包装设计,从包装的造型、结构、材料、外平面等不同角度理解对应的知识点,从而学习包装设计的流程、途径和方法,同时不着急促成对学生高层次能力的培养,借此知识的认知激发学生创意性思维的广度,了解不同时间和空间所用方法的多样性,在创作包装作品中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转化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认知、对创意性思维的引导、对设计方法的综合实践应用。

二、乡村振兴与包装设计的联系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靠农产品的销路打开通道,农产品的销路和包装设计关系密切,实现农产品增收的同时需要兼顾农产品价值的转化。研究“乡村振兴+包装设计”的发展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打开乡村农特产品包装艺术与包装课程的高度融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稳步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贵州省地处山区,农产品天然有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农产品从山区走出去的道路有所限制,现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借助直播带货等媒体手段打开了销路,但是现有农产品包装忽视了品牌塑造和产品包装设计,农产品价格较低,农户增收受限,不利于乡村振兴。民族地区高校需要培养一批学生服务民族村寨,包装设计是学生利用自身知识服务乡村的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应用于实际中,为民族地区农户打造特色农产品包装,塑造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融入地域民族文化的包装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包装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地域民族文化是创新的方式之一,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需要形成一定的风格,形成包装设计的民族化风格,根据民族地区中不同民族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产劳作环境、风俗习惯、审美文化等形成一定的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前期调研中挖掘地域文化,注重民族化包装的传统材料的应用,在包装造型方面注重分析贴合民族地区自然形态的结构,在包装的视觉传达表现方面注重民族色彩、民族图形与包装的结合,突出民族地域文化的特性。

包装设计课程在讲授基础包装理论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包装设计在商品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了解民族地区包装设计的不同特点,了解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民族化包装设计的相关流程,形成对包装设计现代观念的深刻理解,把民族文化融入包装设计创意构思阶段,把民族材料和结构编辑进包装设计与制作中,把民族图形进行创新性设计排版在外包装的装潢面中,从整体上把握民族色彩的介入,形成时尚且个性的民族化包装设计。

民族包装的分类中可以从农产品、民族旅游区商品等方向讲解包装的知识和设计技巧,借助项目课题进行实训,使学生通过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真实的设计,检验学生综合应用包装设计知识的能力。在农副产品包装设计、民族酒类包装设计、民族茶叶类包装设计等民族农特产品设计中为民族地区特产进行合理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形成农产品的特色包装效果。

2.项目驱动下的包装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1)专业类设计竞赛进入课堂,设计农产品包装助推乡村振兴

包装设计探寻新的方法,尝试以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在课程中,作业以竞赛方式进行设计,通过参加农产品品牌和包装设计类的竞赛,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设计竞赛选题以地域农特产品为主要路线,分别从农产品品牌开发和农产品包装创新设计进行设置。在学生进行设计竞赛项目作业之初先进行团队建设,组成不同的项目团队小组,组长负责竞赛主题定位,包装项目的策划和整体把握,确定团队成员之后需要对竞赛项目的选题进行拟定,之后进行团队合作创作品牌包装。例如,贵州省高校师生农业品牌设计大赛二等奖作品,以班为单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团队构思,最终选定贵州农副产品甜酸藠头进行品牌包装设计,思路来源于远游的人对家乡味道的惦念,从而创立品牌甜酸藠头,经过调研确定了甜酸藠头的产地是黔东南州丹寨县的特产,一年四季皆可食用的调味菜。构思时提取“好吃、够味、青春味道”等关键词,广告语设定为“美食每刻都是酸酸甜甜;一群人的藠头、不一样的味道;酸甜有度、无它不欢”,标志以“仰阿莎”的头饰元素进行设计,体现出甜酸藠头的产地。外包装装潢面的设计用插画风格进行设计,选用了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形象进行主创,选取不同季节藠头生长的特征进行插画绘制,手捧藠头的人物和产品实物搭配形成中心形式的构图,人物的服饰和头饰选用黔东南苗族服饰和头饰来刻画,人物表情体现出食用藠头的酸甜感受,搭配活泼的品牌字体,形成一种和谐的构成形式,运用了一年四季节气中的色彩进行搭配,适合四季销售。包装主要设计了产品的玻璃瓶型的瓶贴、纸质包装结构和外包装手袋,整体设计清新自然,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有益当地特产的销售,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2)乡村振兴农产品实体项目引入课堂,项目带动成果

乡村振兴农产品需要包装来进行展示,结合农产品实体来进行包装设计,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包装盒或包装袋,将产品与包装融为一体,实现特有民族品牌,如茅台酒的包装,老干妈辣椒酱的包装等。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包装案例引入课程,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包装已成为产品品牌的一部分,起到保护产品、传达产品信息、方便运输、促进销售的作用,此外,包装的本身就是力图自身的完美,华丽、亮眼、精致,这些充满诱惑力的视觉作用正是包装的精华之所在。民族地区农产品的包装,就是要给予主体以民族风格,进而带着盒体内装物闪亮市场而吸引客户,简约而不简单,精致且又时尚。选定一款环保的民族特色的包装盒,美观大气,成为消费者的称心选择,此外,在农特产品包装时无须刻意去追求华丽,要考虑到它本身的形象,结合形象去做原生态包装,这样才符合农产品的身份。除了产品本身的价值在,还可以尝试在产品包装里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消费者有参与感的刺激,消费时候有趣味的互动,这样才能加深对产品的影响,利于二次传播。经过精装的农产品,在礼盒设计上加入了新奇玩意,以颜值、创意和品质打动年轻消费者,也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产品包装是消费者眼中品牌形象的直观体现,重视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全方位凸显农产品的地域特色优势,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此增强市场竞争力。

(3)毕业设计与乡村产品进行联动,塑造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特”

毕业设计选取民族地区特色村寨进行乡村振兴设计,毕业生围绕贵州省黔东南州不同村落进行设计,打造一届毕业生围绕一所村寨进行设计,塑造“一座村寨一个品牌一种特产”的理念,经过前期调研,挖掘民族村寨的元素进行设计创新,围绕主题进行农产品的品牌策划、农产品包装设计、农产品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学生结合前期调研进行创作,围绕民族村寨进行文化元素挖掘,打造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设计服务乡村振兴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打造独特的包装设计类毕业设计,提高当地农产品的销量,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3.包装课程考核方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包装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总评成绩呈现,课程总评成绩是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形式的综合构成,过程性考核占比50%、期末考试占比50%,总的考核形式等符合大纲需要,考核内容需对应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一致。

过程性考核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堂参与的过程性、作业考核的过程性、理论教学的过程性,各占比例分别为10%、30%、10%。其中,课堂参与主要是课堂问题、讨论等环节,作业考核1主要考查包装设计的容器造型设计的实践能力,作业考核2主要考查包装设计中结构设计的动手能力,作业考核3 主要考查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包装设计的平面表现的操作能力,理论教学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查包装设计前期市场调研报告撰写的写作能力,各部分统称为过程性考核,能有效考查学生在包装课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目的。期末考试设置综合考题,考核内容需要对应大纲中的课程目标1、2、3。

与以往不同的是考核评价用课程考核小分统计表作为辅助考评手段,课程分的目标达成度有效验证了课程完成效果的情况,小分统计表包含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对应课程目标,例如:包装设计过程性课程目标是3项,分别是课程目标1:包含课堂参与(30%)和作业考核1(40%),课程目标2:包含作业考核2(30%)和3(40%),课程目标3:包含作业考核4(60%);期末课程目标也是3项,课程目标1占比30%、课程目标2占比30%、课程目标3占比40%,课程分的达成度由各个课程目标的平均分占比组成(平均分/总分值),课程目标1的达成度是课堂参与的30%+作业考核1的40%+期末课程目标1的30%=100%,课程目标2的达成度是作业考核2的30%+作业考核3的40%+期末课程目标2的30%=100%,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是作业考核4的60%+期末课程目标3的40%=100%,课程目标达成度可以清晰呈现学生对不同目标的完成情况,有效检验学生对不同课程目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毕业要求,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和总评成绩相互验证,更能达成有效的教学评价,用数据观测学生掌握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农产品包装设计已成为当前业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如何通过农产品包装,体现产品的民族特色,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使其主体以唯美打扮,进而带着盒体内装物闪亮市场而抢夺眼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包装设计是体现产品品牌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树立品牌,形成产业链,是农产品包装发展的长远趋势。包装设计要从选材、工艺、造型元素、形式元素、视觉元素等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特有属性来深度融合,提高地域特色农产品市场销量,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考核农产品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