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探索

2022-07-22 12:35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201802李娟娟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文史生物学中华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201802) 李娟娟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指导意见说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还要适时、适度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基于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策略。

一、加强教师文史知识储备,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奠定基础

南宋诗人朱熹《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抒发了对读书重要性的感悟,用这两句诗来形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也非常贴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且“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不能固守这“一桶水”,而是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空杯”心态,并做到不断输入、不断反思、不断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源头活水”向学生输出。要想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打破文理科的思维壁垒,加强自身的文史知识储备,并将相关文史知识整理成教学素材。基于此,笔者以2019 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为依托,整理了教学时可能会用到的文史知识,现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进行说明(见表1)。

表1 教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可能用到的文史知识示例

二、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丰富生物学课程人文内涵

(一)精选文化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库。然而,由于教学目标、课时、学情等限制,并非所有种类和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适合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因此教师课前要精选与高中生物学内容相符的文化素材,并以适当的形式呈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选择性必修1 第5 章第1 节“植物生长素”时,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播放了课前精选的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朗诵视频。学生聆听着抑扬顿挫的旋律,体会诗句蕴含的意境美,萌发对新课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涉及植物的向光生长还是背光生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了解到植物产生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教师再进一步设问:“生长素是如何被发现的?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层层设问,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思维活跃度。

又例如,在教学选择性必修2 第2 章第3 节“群落的演替”时,教师请学生齐声朗诵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然后通过问题串逐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离离原上草’暗指草原生态系统,该系统内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草原生物群落。经过‘野火烧’之后,草原原有的生物群落被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形成新的生物群落,这一过程叫作群落的演替。那么,群落演替有哪些类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属于哪一种群落演替类型?……”

总之,选择适宜的文化素材引入学习主题,比平铺直叙地进行新课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文史知识引入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对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常规讲解和实验演示,还可以通过文史知识引入探究活动,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例如,在必修1 第5 章第4 节“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与实验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史知识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等,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正其行,通其风”。然后提问:“上述语句分别体现了哪些主要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最后让学生以5~8 人为一小组,任选其中一个语句,对其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及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探究。有的小组利用真空渗水法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有的小组巧用溶解氧传感器探究温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并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绘制相应曲线。

通过文史知识引入生物学探究活动,有效实现了文理融合,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印象,又有利于提升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将文史知识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促进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提倡“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参与度等动态指标,还要改进纸笔检测等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生物学作业、练习等教学评价中,体现评价内容的情境化和生活化。

例如,在完成必修1 第5章第4节中的“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提出半开放性问题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如(1)清代诗人袁枚有诗言“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请你用本节所学到的知识解释草为什么是绿色的。(2)请结合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细胞结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又例如,在完成必修2 第5 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入贾思勰的农学著作进行反馈评价:《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同样都是谷,为什么存在多种性状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可遗传?请根据本章所学知识判断造成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性状差异的根本原因。在必修2 第6 章第4 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课堂练习中还可引入上述例子,让学生思考其与《木兰辞》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层次。

将文史知识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学评价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关注生命现象,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重实践”,因此,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使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融合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可拓展延伸至课外。课外,教师可基于生物兴趣小组、生物社团等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建构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同时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课后、周末或寒暑假时间,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梳理总结等方式,了解本校或本区的植物资源及与其相关的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校(区)常见植物自然笔记”,将植物分类学相关知识与描写植物的相应文史知识相结合,为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又例如,通过实地走访本市特有的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形成“我身边的‘非遗’食品制作技艺及其生物学原理”调查报告。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成分、食品功效及食品制作原理等方面的生物学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教师还可以借助名著来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举办“《红楼梦》中的生物学知识”“生物学视角下的四大名著”“《道德经》中的生态学观念”等读书分享活动,使学生学会用生物学的眼光探究名著中蕴含的动植物知识,体会其中的风土人情、饮食健康文化,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传统节日、地方民俗等均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各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即鼓励学生打破传统课堂及校园的地理限制,在校内外开展互动学习、研讨、交流、展示,内化融入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自身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结语

19 世纪40 年代,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曾在演讲中提出,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要将“理工”和“人文”相结合,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人。这个观点放在当下来审视,依然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科学素养培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兼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健全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厚植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中学生物学课程大有可为。教师作为课程理念的践行者、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应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等,为传播普及、保护传承以及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基础。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精选文化素材,通过文史知识引入探究活动,将文史知识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彻落实“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将学科教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又为高中生物学教学增加了内涵、扩展了外延,有利于推动二者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猜你喜欢
文史生物学中华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