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215228) 黄 冠
复习课的作用在于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查漏补缺和拓展提升,使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单的知识重复和习题训练,显然不能发挥复习课的最大功效,因此如何设计一节有趣、有效、有思维含量的复习课,是不少一线教师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
“力与运动”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的内容,由“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和“力与运动的关系”三部分内容组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1]。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能熟练地说出相关定义、概念和规律,可一旦碰到陌生的题目或情境,他们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有不少学生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句话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笔者以简易“防泼洒端杯器”(英文名称:Spillnot)的制作和使用为主线,尝试设计了一节以项目任务驱动的复习课,将“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中的“原型”是指具有教学启发意义的实物(图片)或实例(情境、活动)。本节课开始,笔者先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在放下杯子的时候“不小心”将水从杯子里洒出来了一些,然后问学生:“生活中我们应该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大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水为什么会从杯子里洒出来吗?”学生思考后,很快给出了答案:一开始杯子和水一起向前运动,后来杯子停止运动了,水因为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就从杯子里洒出来了。在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笔者继续提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不让水从晃动的杯子里洒出来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给出的解决办法是“给杯子加个盖子”,此时笔者展示图片(如图1)并说道:“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外国朋友发明了一种‘防泼洒端杯器’,据说将装了水或饮料的杯子放在这个装置的托盘上,就算不给杯子加盖子,在拎着这个装置晃动的过程中,杯子里的水或饮料也不会洒出来,你们见过或者使用过这个‘神奇’的装置吗?”学生将信将疑地摇摇头,表示没有见过这种装置,于是笔者又说道:“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防泼洒端杯器’,看看这个装置是不是像网上描述的那么神奇,大家有兴趣吗?”在学生充满期待的注视下,笔者拿出了一个已经制作好的简易“防泼洒端杯器”(如图2),让他们仔细观察并交流讨论:制作这个装置需要哪些器材?(衣架、硬纸板、托盘、细线、双面胶、橡皮筋)制作的步骤是怎样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跟学生分享了一些制作的小技巧。
图1
图2
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也是他们与情境“对话”的过程,适恰的“原型”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他们的已有经验,促使他们与情境进行深度“对话”。制作本装置所需的器材容易获得,制作过程也不复杂(一般5 分钟左右就可制作完成),在学生明确了制作流程后,参与度和完成度都很高。因为学生基本都没有使用本装置的经验,而且他们对“使用这个装置后,水真的不会在晃动的过程中从杯子里洒出来吗?”充满了疑问,所以在观察和交流的过程中都格外认真和仔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后续学习的内驱力。
分析:“惯性”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能说出它的名称却不一定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内涵。本环节的教学由“水从杯子里洒出来”这一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出,接着让学生解释“水为什么会洒出来”,学生的回答一般都是“因为水具有惯性”,此时教师应该继续追问:“那杯子不是也具有惯性吗?它为什么没有被甩出去呢?”并让学生详细描述水和杯子的运动状态及改变情况,帮助学生明确杯子和水都具有惯性,但手对杯子的力改变了杯子的运动状态,进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此外,本节课并没有按照教材安排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会应用适合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将所学知识内化和重组的过程,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这个过程的发生。当大部分学生的简易“防泼洒端杯器”都制作完成后,笔者请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将该装置拎起并悬空后,有些小组制作的“端杯器”的底部支撑杆(如图3 的AB部分)无法在水平位置平衡,也就是说如果将装有水的杯子放在如图3 所示装置的托盘上,杯子会处于倾斜状态,水很容易洒出来,这个装置也就起不到“防泼洒”的作用了。经过讨论,学生找到了解决办法:适当调节图3 中AB边和CD边的夹角,保证该装置在拎起并处于悬空的状态时,AB边能在水平位置平衡。解决了问题之后,学生很开心,都迫不及待地将装有水的一次性杯子放在他们制作的“端杯器”的托盘上,想验证“端杯器”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当装有水的一次性杯子放到托盘上并拎起悬空时,“端杯器”再一次发生了倾斜,底部的支撑杆(AB部分)又无法在水平位置平衡了,水从一次性杯子里洒了出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看着学生疑惑的目光,笔者展示了如图4 所示的装置,引导学生发现:将杯子放在托盘上(图4 中的杯内未装水)并往杯内倒入水后,整个装置的重心会往左偏移(图4 中标出的是重力作用的大致位置),导致装置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整个装置会发生旋转,直至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整个装置才能保持平衡,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托盘(及纸板)的位置,使托盘的中心位于拎绳悬挂点的正下方,这样在放上装有水的杯子后,整个装置的重心就不会有明显的偏移,才能尽量保证装置底部的AB部分在拎起并悬空的状态下水平平衡。
图3
图4
此外,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两个由不同材质制成的托盘:一个是塑料做的,与杯底的接触面比较光滑;另一个是橡胶做的,与杯底的接触面相对比较粗糙。在展示的过程中,笔者还与学生一起讨论了“到底选取哪种材质的托盘比较好”的问题,通过讨论发现: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时,杯子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如图5),但当装置向右(左)摆动时,杯子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静止,需要托盘给它一个向右(左)的摩擦力,改变杯子的运动状态,使杯子和装置一起向右(左)摆动,这样杯内的水、杯子和托盘才能在晃动过程中保持相对静止,水才不容易从杯子里洒出来,即在使用过程中,托盘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接触面较为粗糙的托盘。
图5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积累经验,但“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习题训练”。虽然习题中也包含了一些实际问题,但这些习题都是经过出题者加工、处理过的问题,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本环节中,学生在动手制作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为了改进装置,他们需要不断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又锻炼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析:制作简易“防泼洒端杯器”的过程中需要两次调节放托盘的支架(AB边),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一次是在托盘上放入水杯前,第二次是在托盘上放入装有水的水杯后,其中第二次调节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难度,需要教师适当引导。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在探究“两个力应在一条直线上”这个条件时,教材安排的实验是这样的:先用手将卡片旋转一定的角度,让卡片受到两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拉力,再松手并观察卡片最终平衡时的位置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卡片旋转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是一瞬间的事情,导致有些学生并没有看清实验现象,也没有理解这个实验操作的目的,因此需要教师在分析“为何放上水杯后支架会旋转”“如何调节支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等问题的过程中放慢“脚步”。首先对整个装置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相关图像,再与教材上的实验进行类比,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科学思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含抽象建模、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多个方面,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以具体的学习活动为载体。制作成功并验证“端杯器”确实很“神奇”后,笔者告诉学生:刚才我们在制作这个装置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与力学有关的物理知识,其实在使用这个装置的过程中,也包含许多与力学有关的物理知识。
本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两个与“使用”有关的力学问题:1.使用过程中,整个装置会左右摆动,当装置摆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它的速度是多少?此时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为什么?2.当整个装置在竖直平面内自由摆动的过程中,托盘和杯子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其中设计问题1 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区分“瞬间速度为零”和“保持静止”,并在受力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将整个装置抽象成一个小“摆球”,可以使研究更加简单、直观,为后续的探究中需要用到“抽象建模”的思维做好铺垫。
问题2 是整节课中最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因为所学知识有限,初中生无法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结论,所以笔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思维进阶的过程如下:(1)如果托盘和杯子之间有摩擦的话,应该属于静摩擦,静摩擦是因为物体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如果晃动过程中托盘和杯子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大小均相同,则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反之则有;(2)在杯子与托盘一起运动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需要将两者分开摆动,并进行对比;(3)根据之前的经验,我们可以将这个装置抽象成一个摆球,而杯子在摆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始终指向圆心的支持力,与摆球的受力情况类似(如图6),即杯子(包括水)受到的支持力与摆球受到的拉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杯子(包括水)也可以抽象成一个摆球;(4)杯子(包括水)的重力与装置的重力不一定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应选取两个重力不同的摆球进行实验;(5)“摆长”是悬挂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如果杯子(包括水)的重心与装置的重心不重合,则应选取摆长不同的摆球进行实验,如果两者的重心正好重合,则应选取摆长相同的摆球进行实验。
图6
完成分析后,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过程比较简单,而且实验现象很明显:当两个摆球的摆长不一样时,它们摆动的速度明显不同;当两个摆球的摆长及摆动方向相同时,它们的摆动速度基本相同(实验中很难控制摆长完全相同)。这是一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实验,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抽象建模、转换、等效替代等多种科学方法,而且需要学生在创新的前提下将已有经验灵活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这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加以引导。实验结束后,学生经过讨论还发现:实际生活中,因为杯子的重力和倒入水量的多少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杯子(包括水)的重心和装置的重心完全重合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杯子和托盘之间在晃动的过程中是存在相对运动趋势的,再一次证明我们在制作“端杯器”时应该选择接触面相对比较粗糙的托盘。
分析: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期望达到两个目的: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在创新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针对“问题1”,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物体在最高点时虽然速度为零,但无法保持静止,因此此时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第二,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发现重力和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力的大小,初中阶段无法比较),即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问题2”的解决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搭建思维脚手架,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本文设计的“复习课”并不能完全替代“习题课”,但如果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时不时给学生来一节“不一样”的复习课,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从“原型”到“模型”再到“原理”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将思路方法转化为自身的素养。期待大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设计出更多“不一样”的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