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学生实践活动反馈机制研究与实践

2022-07-22 07:29付际红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活动能力

付际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OBE理念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在实际运行中就是从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出发,在充分调研本专业毕业生状况、就业单位的基础上,按照岗位实际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架适合人才培养完整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从共同支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出发设计教学大纲,构建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的课程目标,通过教与学的实施完成人才培养过程,再通过评价反馈的结果不断改进,由此就形成了人才培养过程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闭环。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审核教学过程闭环循环运行过程,就不难发现其实反馈环节既是闭环运行过程的终结点,也是新一轮闭环运行过程的起点,地位十分重要。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又称质量链管理,任何产品的质量,都是一个产生、形成、实现和改善的过程。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都对产品的最终质量有影响。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就必须把影响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控制起来,即质量链[1]。而持续改进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企业为了实现长久的成功,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超越。一个组织或一所学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2]。可见,持续改进后要使下一轮闭环运行有质的飞越就必须首先要抓好反馈环节,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中所说的反馈指的是学生实践活动完成后,就活动完成的情况尤其是能力训练的效果反馈给教师,以督促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意见和建议修正活动的方式、步骤、能力训练的内容、时间等等,以不断提高实践活动效果。由此可见,关于学生实践活动反馈机制的研究对于落实OBE理念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将尝试着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反馈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一、学生实践活动概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都是基于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需要,在课下完成、课上展示的活动。由于历史学专业知识的独特性——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思政教育、师德养成有机融合,因此,学生实践活动虽然主要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通用能力(听、说、读、写、学、思、沟通等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教师基本技能而设计,但是,也必然渗透着价值引领、思政教育、师德养成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的是个人完成的,有的需要小组协作完成、在课堂上个体展示。活动内容或是夯实课程具体内容或拓展课程内容或是借助内容训练教师基本技能,因此,体现出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都能起到夯实专业基础知识、锻炼某一项能力或者是专业综合能力或是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充分展现出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的课程性质不同,所以课程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对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面也有所侧重,能力培养也有显形(是指实践活动设计的主要训练的能力或者主要打分点的部分)和隐性(是指在完成主要训练能力的过程中连带着的或首先具备的不给分的部分)之分,但是,都是借助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力培养,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各类课程中的学生实践活动情况表(部分课程)[3]

要说明的是上表中的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各类专业课程(本专业教师所上的课程)的部分实例,从这些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情况不难看出,专业核心课突出的是对学生未来职业知识运用的密切支撑;教师教育类课程突出的是学生对于未来岗位职业的环境、工作任务的认识及实践;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则突出的是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拓展以及与教师教育技能相关的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同时,完成实践活动都要借助课程知识十分明显。

此外,在学生实践活动完成过程中,其主要按照讲——教——导——评一体化的模式进行。其中,“讲”是要讲清基本要求、目的;“教”是教思路、方法;“导”是指导、引导;“评”是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及反馈。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实践活动只有按照要求高质量完成才能获得相对应的分值,这些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的、规矩的做事的好习惯。而在此期间教师的引导、教导、指导或是进行着画龙点睛的价值引领、思政教育,亦或是进行着师德养成的示范。学生实践活动的完成是要通过仔细查阅文献、不断反复修改文本、总结概括内容以及练习口语表达等多个环节才能达到较高水平的,因此,这无形中也是在锻炼着学生的意志品质。

可见,学生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从知识到能力、到价值引领、思政教育、师德养成以至品质锻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实践活动的反馈现状

如前所述,学生实践活动对于多种能力培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不过,要让学生实践活动的作用持续不断的发挥出来,除了必须在适应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方面改革创新,在切合学生未来岗位能力需要方面找准路径之外,还必须具有针对性,以便于持续改进的开展。但事实上,学生实践活动反馈现状却存在着一些影响针对性持续改进的状况,因为多数情况下并不针对学生实践活动单独进行反馈,反馈一般都是对于课程或者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整体反馈,其反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问卷调研

问卷调研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课前调研,主要针对的是学情、课程知识是否已经有一些基础等情况的调研。二是课程学习完成后的调研,就学生学习效果以课程达成度、满意度的问卷做出反馈的调研。

第二,召开座谈会

一般在期中举行,从班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有学院领导或委任的教师组织进行。座谈会形式的反馈大部分是针对任课教师的上课情况(讲课形式、内容、课程考核方式、上课特点等)进行座谈。召开座谈会有时也会给课程及教师以评分的形式进行。

第三,期中教学检查

一般由教务处组织对教师的教学文件(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研室执行教研室计划的情况(组织的听评课以及开展的其他活动)进行检查。另有专项检查,如论文开题、答辩、执行学校教务处的文件情况等进行总结、青年教师培养情况、教学与学生管理等。也会有学校督导组的听评课内容。

第四,课程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以以测评的形式通过卷面成绩来了解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情况。同时,对于教师也是弥足珍贵的教学效果反馈,它便于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观察法

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对学生的行为、神态等进行细致观察,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反映的方式[4]。作为教师,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状态进行仔细的观察,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经常皱眉、迷茫的神态、不耐烦的举动等,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或做方式方法的合理调整。

第六,提问与测试

提问指的是教师讲一个具体内容之前,先就其中的内容以问题引出让学生先回答,在评价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测试一般是针对已经有基础的或已经预习的内容以随堂测试的形式进行调研。两种形式的反馈都比较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七,学生在教务系统评价教师

这种反馈方式是借助学生教务系统平台开展学生评教,其评教的主体是任课教师,学生评价给出的选项不少,但是,主要是通过打分进行评教,因此,并不能全面反映课程知识、能力学习的效果。

以上七种反馈方式各有其缺陷。如问卷调研虽然调研的一个个学生,但是,一般都不署名,只能从整体数据综合来分析,不能反映个体。召开座谈会反馈,一是学生出于顾及教师形象、或担心平时成绩打分以及未来学习如论文指导等多种因素的考虑,真实性会有折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明显。二是频率的问题,每一学期只进行一次,不能反映出整个学习过程的整体情况。三是参加反馈的学生人数在学生中的占比是比较少的,反馈带有一些片面性。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应付了事的心态。期中教学检查虽然有检查学生出勤率的内容,但是主要针对的是教师上课的资料是否齐备、完成各专项的效果以及履职态度等方面进行的检查,针对的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课程期末考试主要反映的是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以及知识应用的基本情况,也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学习课程的全貌,尤其是能力方面。观察法只注重一个个学生个体课堂表现。提问针对的是课程具体内容,测试题目一般都是客观题,测试结果反馈结果也不会全面反映学生的情况。学生教务系统评教虽然采用的是线上评教的形式,但是,有些学生出于选课的目的才进行的评价,因此,敷衍了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的学生不选课就不进行评教。还有上述反馈方式比较突出的共同点在于多偏重于对于课程、教师或基础知识的反馈,锻炼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教师基本技能的学生实践活动反馈较少或基本体现不出来。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以上反馈现状不足以全面支撑持续改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就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第一,反馈信息不真实会造成改进时的资源浪费。因为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对于一些能力的培养,如知识的运用,明明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却没有反映出来,就需要修正、调整后再次尝试着去做,这无形中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第二,反馈信息不全面就会造成持续改进的针对性弱。一轮教学过程完成进行全面反馈后,下一轮一定会在继承上一轮实施中效果好的做法,对于效果不好的加以修改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反馈信息不全面就会造成偏离主要应该探索、研究、改进的主题,不能全面真正了解学生能力的真实水平,改正时的针对性就有所减弱。

第三,反馈信息不及时就会造成改进的延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任课教师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一些问题的改进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新技术的应用、习惯性的做法。不过,对于上新课时讲授内容不流畅、师生互动少等方面的问题,只要用心备课、设计,整改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反馈不及时而造成整改延迟,效果差就有些遗憾了。

所以,为了使教学质量不断在持续改进中提高,建设与突飞猛进发展的教育相适应的反馈机制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反馈机制既是现代高等教育中教学手段与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本身的一项重要内容[5]。

三、学生实践活动的反馈机制建设

反馈机制是评价主体以某种渠道将评价结论反馈给评价客体的运行机制[6]。本文中提到的学生实践活动更多的就是以项目驱动、借助知识训练多种能力,这些活动项目是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所必须的,所以,就需要真实、全面、及时地了解实践活动项目开展中的知识、能力、素质训练的实际效果,因此,建立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反馈机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学文件的制定,此外还必须考虑到如何拓展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反馈方式以及管理层面建设保障反馈渠道畅通的措施。我们具体的研究和实践情况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文件

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但是目标与实际效果究竟有多大的差距?需要改进哪些内容?必须要有一个对照物,而这个对照物就是制度文件。对于课程中的学生实践活动来说其对照物就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就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实施课程教学和考核的主要文件依据,它既是是教师对学生的承诺,又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的总纲领。

教学大纲要做到切实可行最基本的一要实。也就是说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实施、预期成果可通过数据显示达成情况、能力可以展示;二要规范。也就是说教学大纲要内容全面、格式规范、要求明确、审核程序规范。三要可改进。也就是说大纲中设计的课程或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与时俱进,能够不断加以改进。而要做到这些制定教学大纲时就要要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历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国家三个标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考虑具体学情。

此外,教学大纲要切实可行还必须要落实三个对应关系,即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课程目标相对应;课程考核内容、方式与课程目标相对应。因为指标点其实就是能力点。也就是真正体现出落实0BE理念中以学生为本的内容。此外,还要体现出对学科素养、知识应用、学科育人等内涵,并且兼顾知识、能力、素养等三个方面。可见,教学大纲内容设计要切实可行最关键的就是课程目标设计,它就是体现教学大纲“实”的核心,也是未来通过多种渠道反馈活动成果的对照物。

(二)细化、拓展反馈方式

如前所述列出了问卷调研、召开座谈会、期中教学检查、课程期末考试、观察法、提问与测试、学生在教务系统评价教师等七种反馈方式,有些反馈方式是细化、拓展后还是可以用于实践活动反馈的。如问卷调研,可以就学生实践活动训练学生能力效果做专门的问卷调研。这样就更能从问卷中获取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以及哪些实践活动项目最受学生欢迎,认同度高,也最能锻炼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教学基本技能。召开座谈会时也可以让学生单独说一说上的课程都有哪些形式的实践活动?自己都在哪些能力方面有了提高?整体效果如何?这样的反馈一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对实践活动开展的态度,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自评的角度了解学生实践活动的实效。课程期末考试可以增加小组合作答题的考核题目。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优、中、差混合在一起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组长一人,沟通合作再回答一遍期末试题,每一位学生获得相同的得分。学生答题时监考教师观察学生在合作答题时的做法和表现从中了解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情况,这里也有观察法的应用。此外,观察法还可用于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展示实践活动成果的时候,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观察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能力等等。可见,同样的反馈方式进行一些必要的改变后对于实践活动的反馈针对性会更强。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如果从反馈的角度来说就是让学生掌握反馈的方法进行自我反馈。我们除了运用变化了的反馈方式之外,还运用信息化社会网络的便利,利用学生强大的反馈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动态的自我反馈[7]。如在学习通上引出话题,并给出实践活动评分说明,要求学生在每次完成实践活动后多针对活动的方式、内容、步骤、收获等方面做全面的反馈。这样就更便于解决上述出现的反馈问题。

另外,师范认证背景下课程达成度运用的都是数据反馈方式。以历史学专业《世界现代史》课程为例,课程达成度的主要数据如下[8]。

表2《*****》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表

表3 课程考核成绩评价结果

上述表格一个是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表,一个是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和改进报告。其主要运用的是计算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值,即计算公式:∑(实际平均分/目标分值*权重),整体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取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用这一公式所有与课程相关的学生实践活动都在表中以准确的数据表现了出来。这些数据是活动效果的评价,当然也是用数据进行的活动效果的反馈,更是教学文件“实”的表现。这样的反馈真实可信,教师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实践活动设计被学生理解并落实的程度,为下一个教学过程闭环循环的改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管理层面采取有效措施

在制定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我们发动任课教师在专业服务面向的所有区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调研的过程中曾经走访过许多毕业生以及就业单位的的管理者,一些管理者谈到:“刚刚毕业的学生缺的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完整、准确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以及管理班级的能力。”还有的也谈到:“新教师有积极、热情,又有爱心,但是,缺少的是表达爱心的方式方法。”在学生教育实习期间,我们在进行教育实习检查时也曾经调研过实习学生所在学校的指导教师,他们也多次、多场合谈到学生备课、上课时的表达能力应该改进的问题。面对上述反馈出的能力方面的问题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为此,在深入学习、解读学校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系列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学院内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学院相关文件。从要求课程实践活动必须占到总学时的20%的规定,到现在平时实践活动成绩占到课程总成绩的30%——60%、全面支撑课程能力目标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总成绩中实践占比数据的变化,更是重视实践活动的突出表现。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实践课程的建设、学生实践活动的领导、督导以及管理,而反馈环节更是必做的科目。特别突出的凡是校外的学生实践活动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一般都是分成小组由教师组织,针对实践内容每一位学生逐项进行反馈。此外,学院还组建院内教学督导组进行听评课、实践活动开展专项活动督导检查,尤其是打破专业限制,组成小组对课程、任课教师、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展情况及效果进行座谈,并及时将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关教师,督促其进行整改。此后,任课教师进行课前调研、课程进行到中期座谈、评分反馈、课程结束后完成学生满意度调研以及计算课程达成度和撰写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和改进报告成为了课程反馈采用的定制,特别是有了单独关于能力方面的调研及反馈内容。管理层面的有效措施触发了任课教师的灵感,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教师将学生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收获的总结计入课程总成绩的做法。这说明随着OBE理念、持续改进的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认同,一些教师已经越来越感受到反馈对于改进的作用而在大胆探索与实践了。

虽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在学生实践活动反馈机制的研究、探索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做法还需要反复实践加以修正,不过,从实践效果上,看到学生们实践活动所得以及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是欣慰的。

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高质量人才的支持,这在给输出人才的高校提供有利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这样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构建有效合理的反馈机制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闭环的保证。如果从学生实践活动反馈的角度来说,就是只有真实、及时、全面的反馈,才能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完善、补充或调整训练学生能力的实践活动。因为反馈有助于教师设计学生实践活动时贴近学生能力培养,渗透价值引领、思政教育与师德养成。也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师生良性互动,有助于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稳步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教师基本技能的目的,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活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