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宇 刘英杰
本研究选取《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三家主流媒体作为目标研究群体,在内容分析法基础上对选取样本进行框架分析。以“双碳”目标提出日期2020 年9 月20 日至2021 年11 月20 日为研究时间段,利用GooSeeker 进行内容检索爬取,SPSS23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筛选比对后共计获取有效样本611 份,其中人民网178 份,《新华网》273 份,《光明网》160 份。
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集中于报道月份、新闻体裁、表现形式、题材偏向、话语修辞、风险建构六个方面。类目主要依据决定新闻取材范围的“框架”概念,和通过象征符号的驾驭实现文本意义联系的“内在结构”来进行建构,统筹文本的表里特征。
“应急式”报道倾向。 媒体新闻报道当前存在被动“应急式”报道倾向,即信息发布频次和创作积极性受热点、时事和关注度的控制。即使对于值得挖掘讨论的议题,若没有热度等要素的跟进加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和忽视。
报道月份统计显示,2020 年9 月20 日—2021 年3 月15日报道呈现空缺状态,不足选取报道数的10%,而这一期间也是“双碳”会议的空缺期。而之后的报道数量持续高涨,这与“双碳“主题大型政治会议的召开时间趋势整体吻合,尤其是在2021 年7 月和10 月。在报道数量高涨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 年3 月15 日将“双碳”计划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于4 月22 日发表“领导人气候峰会”讲话,而5 月26 日迎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7 月13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 年度报告》,10 月24 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因而在“双碳”概念首次提出后,主流媒体顺应热点,积极进行新闻内容生产。然而,这也反映其缺少必要的持续追踪意识,整体模式仍然属于政策和热点驱动下的被动“应急”报道,意识只局限于围绕政策方针、大型会议的发布时间及聚焦热度进行内容生产,而对于其余时间段、其余主题和事件风向意识疏忽。这也与当前大行其道的量产倾向和“热点至上”理念不无关系。
表1: 题材偏向统计表
理解鸿沟形成:题材与话语选择。如表1所示,在题材层面,事实举措(53.7%)与观点态度(21.1%)占据主体部分,然而政策与概念阐释(6.2%)和科普解读(8.7%)等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报道题材所占比例微小,容易导致受众信息接收跳跃,“认知—态度—行为”的有序过程产生断链,从而造成环境传播中沟通路径的缺失。这也体现主流媒体未能将公众理解与公众参与很好地融入议程设置之中,报道时主体换位意识不足,未能转换视角,从受者角度进行思考。
环境传播强调借助特定叙述、话语和修辞等表达方式,进一步表征环境问题背后的政治、文化与哲学问题。然而在样本中,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报道,话语风格整体政治色彩浓厚。更有不少报道对于生疏概念、学术名词的运用频次过高却缺乏必要解读,信息铺陈和现实宣传占比高。如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出现“钒离子”“CCUS技术”等专业科技术语影响受众理解,《河北邯郸:助力“双碳”实现和地区绿色发展》中对于广域网络备自投功能、负荷预测预控体系、云数据挖掘的介绍既重点模糊,也未充分考虑传播对象的知识储备与认知心态,换位思考意识缺乏。而《“绿色智囊”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与“力”》围绕“技术集成、人才培养、决策支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的发展框架进行内容填充,通篇介绍科技前沿的发展景象与理论溯因,缺乏衔接过渡和评论解读,趣味性和可读性弱化。
可以发现,媒体对于科普传播的专业力不足,更多只是就事论事,排列科技概念,在信息与受众间只能扮演中介作用,概念解构能力和理解力不强,广度与深度难以兼顾。同时,媒体思维将受众群体抽象化为“接收者”符号,而忽视受众本身的情绪、思维和立场等特殊属性,而更多聚焦于自身的媒介角色进行诠释。
忽视个体叙事,视角定位单一。报道的叙事策略多从渲染政府核心角色出发,如列举地方减碳节能举措、发展生态治理、完善地方政策法规。这突显了各级政府在“双碳”目标中的领导力和积极决策,强化了政府的治理角色和形象建构。然而主流媒体若对政府与非政府主体过度赋予“主动—被动”二元特征,这种叙述特征会一定程度上让“新闻报道成为宣传生产”,造成、平等、倾听意识缺乏的窘境。民生视角和国际视角同样重要作用。
一是民生视角。由词频统计可看出,在611 篇报道中“能源”词频高达4976 次,“企业”“行业”词频均突破1000 次,“建设”“生产”“技术”等宏大词汇的词频为1332 次、767 次、1987次;而“公众”“居民”“人民”“用户”等词语形成对比,词频均只有100 次左右。报道受限于宏大叙事和热点领域,弱化了个体叙事和细节刻画,忽视基层诉求,关怀意识薄弱,受众缺乏关联感。但事实上,适度通过“软话题”对严肃议题宣传,反而易与受众建立起共同的意义渠道。如《国家电网的“双碳”行动(深度观察)》通过对船民陆宝权的个体叙事和细节描摹,展现“双碳”政策带来的居民生活环境改变,这更易于引起情感共鸣和理解认同,从而在“柔化”叙事中强化传播效果。
二、国际视角。面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共识的主流旋律。经过统计,只有不到10%的报道内容提及国际层面,然而“双碳”不只建立在国内背景下,也建立在国际背景和时代语境下。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针对“双碳”议题,了解国际前沿的时事动态和立场观点能使大众形成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而只着重国内“双碳”进程难免会造成认知片面。
风险话语建构不足。报道内容中,“盲目”“难度”“瓶颈”“矛盾”“限制”等风险话语的词频不高,分别为36 次、33 次、28 次、27 次、25 次,同时就整体而言仅有16.7%的报道文章存在风险话语表述。报道选取主体多为大型论坛会议、成功试验案例、朝阳产业、经济上游地带和科技产业区。如《“光伏+”应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上海:“双碳”云平台让节能减排心里有“数”》聚焦江浙沪地带的清洁能源和屋顶光伏使用的效率与前瞻性。《能源产业为“双碳”出力》和《甲醇汽车助力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实现》则侧重讲述新能源科技背景下的“双碳”宏观布局和现实举措。
主流媒体在“双碳”议题中的风险话语表达严重缺失。 倘若主流媒体顺从惯性报道思维,依据传统话语导向刻意形塑报道话语,使得原本富有争议性的议题呈现积极正向的景象,这种传播方式本身也是在构建风险。
依据麦克卢汉和肖的“NTS 关联网络议程理论”,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介具有为受众认知网络建立新联系或加强目前联系的能力。一系列议题所形成的事件网络影响着公众个人的整体认知体系,公众组合不同碎片信息的方式以及最终形成的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被塑造。因而如果媒体过于强调“双碳”与“潜力”,使得这两个文本元素在同类议题中频繁出现,将会导致大众将二者形成思维关联,默认“双碳”目标的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过度拔高对于“双碳”前景的期待值,同时忽视其背后潜在的矛盾风险。这将可能导致警惕意识与批判意识弱化,传播的负面效应扩散,公众认知谬误积累。
“传播环境观”聚焦环境传播的媒介实践,强调对环境问题的呈现、表达与传播。而表达自然世界的动机是弥散在社会角落的认知困境。同时,生产动机、环境反馈与媒体的自主把关行为也在参与搭建环境传播的话语空间。它们贯通于环境报道的媒介生态,共同促成了环境报道的立意导向和话语路径。基于对于当下主流媒体的双碳议题报道研究,形成该理论模型的优化。
热点驱动下的报道动机。“应急式”报道激发了大众媒介的采集意识和传播动机,这在反映大众媒介“热点驱动”的时事跟进意识的同时,也体现出其主动定位、捕捉主题等意识的不足,削弱了大众媒介的创作角色和信息整合能力。
话语形塑与传播惯性。大众媒介依据环境新闻生产思维范式和价值认同偏向对信息进行筛选把关,通过有意识的话语形塑形成传播议题。其中涉及的立意视角、风险建构、阐释修辞为大众媒介所把控和控制,从而营造出符合媒体生产标准的和媒介景象。
现实反馈与环境警示。 公众会从大众媒介的报道内容中获得环境认知,从而将其作用于环境策略的实践与运用。而环境的现实呈现也将形成反馈,对于媒介决策下的公众认知形成判定。因而风险建构和视角立意缺失所造成的认知误差,可能会影响到环境治理中的举措选择和现实理解。
克制量产倾向,强化创作意识。量产倾向导致媒介建构下的环境问题与现实中的环境问题之间存在差异。而在新闻报道“产业化”的现象下,新闻工作者应以客观事实、睿智思想与专业表达支撑新闻报道内容,杜绝一味竞逐热点的不良倾向,保证内容质量。
对于环境传播中“双碳”议题的符号建构与文本生产,新闻工作者不应拘泥于对事实的简单报道,而应回归传播者本职,刹住内容生产惯性,发掘创作意识,进行深度诠释。同时紧扣时代命题和现实需求,借助新媒体优势将现实经由媒介呈现,不断审视自我职责和传播价值。
拟态环境下的风险建构。如李普曼所言,经过大众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这便是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不是现实“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而是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外,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媒体不仅要争夺媒介的话语权,也要在话语置换中设定特定的风险议程。环境风险报道不是独立、封闭、单一的叙事文本,而是各种意识形态进行话语置换的象征资源库,也是媒体风险建构的重要传播机制。主流媒体应具有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甄别意识,合理进行风险建构,在报道话语中通过修辞等手段表征现实语境中“双碳”下蛰伏的风险、警惕与矛盾。
厘清角色定位,注重多元视角。大众媒体在报道环境议题的过程中扮演着预警者、建构者、批评者和沟通者的多重角色,主流媒体需要从单纯告知的单向传播模式向双向的沟通模式转变。因而媒体在报道叙事中,应认清自身角色的多维度特质,利用被社会环境赋予的角色属性,在整合传播信息的同时完善表达修辞、打开意见通道,结合民生视角与国际视角来完善对于“双碳”议题的建构。
共享意味的传播仪式并非传播的最终目的,媒介“景观”的塑造无法抵达传播核心,而环境传播是关乎人类生存状态的重要传播命题。主流媒体作为新闻报道的引领方,在环境传播中应打破传统的低效传受关系,在新媒体语境下重塑内容创作生态,发挥环境传播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