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耕山队”记忆

2022-07-22 00:26黄海燕
闽南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纪念章教员知青

黄海燕

爷爷今年98岁,是村里的老党员。去年喜迎建党百年,党龄超过60年的爷爷,获得一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那几天,他的眼睛和纪念章一起闪着光,可以看得出他对党的那份赤诚。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村大队成立“耕山队”。党支部任命爷爷担任队长,带领一批知青,到龙海双第与漳浦交界处,一个叫“倒拖”的地方开山垦荒,种田搞生产,解决村里口粮困难。爷爷当时已是壮年,全家老小共十几口人,他这个顶梁柱一走,生活肯定更加困苦。但爷爷还是服从党组织安排,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绑上锄头镰刀、簸箕扁担等劳动工具,进驻到垦荒地,几个月才回家一趟。

“倒拖”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周围有横缸山、坎山、草尖尾山、岩山尾;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虫蛇出没,冬天没被子,夏天蚊虫多,缺水缺粮又没有电。先不说将这一片荒山变沃土,要安营扎寨,队员们的伙食、住宿都成问题。身为队长的爷爷既要进行劳动分工,又要千方百计解决各种难题。他指挥大家先搭起草棚,遮风挡雨;没有床,先在地面摆一排木头,再铺上稻草,当做休息室。白天垦荒,晚上一躺“床上”,数不清的虫子也一起光顾,吸血骚扰一点儿也不客气。几个知青在山上砍了几棵树打算搭个房顶造个床,却因盗伐林木被抓。爷爷赶去担保却被关了起来。后来,在县委领导的协调下,爷爷才带着知青们回到“倒拖”继续垦荒。

刚开山时,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大家的去路。大家怎么都抬不起来,爷爷靠着几根木头解决了难题。知青们开玩笑:老黄运用杠杆原理比大学生强。他与大家过着“同住打地铺,同吃一锅饭”的集体生活,从不以领导自居。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对队员仁慈宽厚,生活上事事先为队员着想,很快得到了所有队员的支持与拥护。上山没几天,队员们手上长满了血泡,看到年紀最大的爷爷一声不吭,只好咬牙坚持着,手上结出厚厚的茧,脸晒得跟非洲人一般。后来盖了两排土砖房,队员们渐渐安下心来,更加坚定改变“倒拖”荒山野岭面貌的决心。

在爷爷的带领下,耕山队十几年如一日,仅靠镰刀锄头等原始工具,肩挑手扒,历尽艰辛,300多亩荒山终于披上了绿装。不仅开荒造田,耕山队还在山上种茶、树、瓜果、杂粮等经济作物,可谓“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倒拖成了“绿色银行”,成了我们县里的“南泥湾”。

耕山队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爷爷挑选了几位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知青当教员,利用晚上时间,办起了夜校,教队员们识字、唱歌、算术、种植等。他到处搜集教材,把每个月从村里带来的报纸拿来阅读,进行思想教育。很多人不但学会看报写字,还会记工分。在“倒拖”农场,队员们既耕山育林,又治了“睁眼瞎”,农场成了一个充满乐趣的思想文化教育园地。

耕山队员安营扎寨,新一代“倒拖”人渐渐多了,爷爷又组织教员们办起了学堂,免费为耕山队的孩子们上课,解决了学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爷爷带着耕山队在“倒拖”山旮旯里默默耕耘。每年粮食全部运回村里,交公粮,不仅解决了村里口粮,接济相邻大队,还为队里集体经济创收,支援了国家生产建设。十几年来,爷爷依旧保持两袖清风,回家两手空空,走时还把家里的咸菜掏走。为此,奶奶没少抱怨。家里十几口人吃不饱,爸爸和几位姑姑早早辍学或者种田,或者打工补给家里。耕山的艰辛,妻儿的抱怨,不知爷爷当年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与队员们坚持下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耕山队员回到家乡,融入了各行各业,继续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其中两位当年爷爷安排的教员走上镇里小学和中学的三尺讲台,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当时爷爷已是花甲之年,没有安排工作,只好回村继续务农,陪伴已是两鬓斑白的奶奶,兼任村党支部委员。他恪守党员原则,从不参加公款吃喝,不贪公家一针一线,甘于简朴清贫。

艰苦的劳作与廉洁自律的生活给了爷爷健壮的体魄。90岁高龄依然骑车外出,荷锄挑担,三餐自理,不烦旁人。直到去年(97岁)住院,经检查,医生说爷爷身体器官已自然衰老。从那时起,爸妈叔婶姑姑们开始轮流照顾,喂饭、换洗、按摩、翻身、晒背……家人们细心服侍,没人说一句怨言,更多的是,大家互相的理解与鼓励。

时光悄悄流逝了半个世纪,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知青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已是期颐之年的爷爷,如今静静躺在床上。为了唤起他的记忆,我常常和他聊耕山队的故事,可惜,衰老与孱弱使他无法与我细细讲述。

2022年春节,现已退休的刘谋老师(当年耕山队教员之一)从厦门赶来看望爷爷,两位老人激动得紧紧握着手,默默地共看每一张跨越半个世纪的发黄的黑白老照片,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在他们的眼里闪现着……

爷爷与耕山队员用青春活力、满腔热血、苦涩汗水把荒山变成沃土,那片战天斗地的地方,不仅留下一座金山银山,也为我们家族和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丰厚的精神财富:坚定信念,跟着党!

忆起走上三尺讲台这一神圣的工作岗位前,爷爷嘱咐我:“燕儿,要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入党!”如今近20年党龄的我不胜感慨:爷爷是我入党的第一位引路人!

翻开爷爷的百宝箱,一摞摞“优秀共产党员”证书整齐而干净,上面放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些都是爷爷的宝。而爷爷,是我们的宝!

猜你喜欢
纪念章教员知青
寻找一枚纪念章
喜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省科技厅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晚上好, 教员先生
我珍藏的四枚国庆纪念章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
把根留住
知青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